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及其政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17-12-19 11:46:02  来源:大众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必须建立根据地。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重要方面。他指出:“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这种根据地也就是游击战争的后方。” 1938年初,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委“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5月,毛泽东指示即将赴山东开展工作的干部,要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他还当面叮嘱山东省委负责人,要向鲁中、鲁南山区发展,注意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据此,山东省委决定有计划地全力创建抗日根据地。当年,山东陆续在鲁北、鲁西北、胶东、清河、鲁中、泰西、鲁南等地创建了根据地,后又开辟了冀鲁边、鲁西、湖西等根据地,使党领导的军民开展敌后抗战有了战略基地。

  建立政权是抗日根据地形成的主要标志。没有政权抗日根据地就不会稳固,抗日武装也无依托,因此抗日根据地必须创建政权。抗战之初,山东党组织一度对建立民主政权重要性的认识和经验不足,再加上国民党政府的极力阻挠,所以各地抗日武装建立后,未能迅速在游击队控制的地区广泛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政权建设也是党中央极为关注、一直强调的重要问题。1938年4月在山东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前后,毛泽东就提出:“在收复的地区应即建立政府……在范(筑先)专员地区……应即经过统一战线的推动,迅速改造……使之成为人民的抗日政府。” 抗战爆发后,在日军进攻下,国民党加委的从省到县的政府官员跑的跑、逃的逃,为抗日根据地建立政权提供了时机,毛泽东随即要求“用一切努力争取政权”。1939年4月,他又提醒山东分局:“今后如有专员、县长逃跑,我即委任专员、县长,尤其胶东半岛方面应如此。建立坚强的抗日民主政权,不让任何人撤换。” 次年1月,毛泽东致电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再次强调:“要建立这样大的武装力量,没有政权是不行的。因此必须以坚决与逐步的计划,极力争取山东大部政权归入我们与进步人士的手中。” 山东党组织充分认识到建立政权的重要性,加快了政权建设的步伐。山东分局作出《加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加紧建立专署、县、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决定》,教育干部端正对政权建设的认识,接受过去忽视政权建设的教训,要求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并派干部组建县、区、乡抗日民主政权。具体方法是:在敌人“扫荡”中旧政权跑了的地方,我军立即委任新的专员或县、区、乡长,然后再进行民选,以树立新政权;在反击顽固派的磨擦中建立新政权;在民众为民主民生的斗争中及反对汉奸与反动分子的斗争中建立新政权;在群众拥护及我们有足够武装力量下,即使旧政权还存在,我们亦寻求机会委任新县长、新专员;在还能用“灰色”面目求得国民党当局委任的地方,仍求其委任。山东分局要求各地:除自上而下争取政权外,亦自下而上争取政权,绝不放松争取县、区、乡政权的一切机会。

  1939年5月,山东分局在《关于山东工作方针原则的决定》中,要求各地加紧建立抗日政权。次年3月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指示后,山东分局马上作出《关于政权问题的新决定》,政权建设加速。1940年7月,在沂水县南部青驼寺召开了山东省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成立了有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民意机关——省临时参议会,由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中间分子组成的“三三制”政权、全省统一的行政机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以及山东省工、农、青、妇、文化各界总会等群众团体。省战工会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充分发挥参议会的职能;下级区、乡、村政权以工、农、革命知识分子及进步分子为主,以保证进步法令之彻底执行;县以上政权吸收士绅名流参加,以资号召。党依靠人民坚持抗战,就必须建立人民自己的基层政权,反映人民的意志和诉求;村、乡政权是民主政权的最基层,最贴近群众,是全部政权的基础,必须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因此,各地在基层政权民选中,创造了一些新的方式,如“豆选”、“香头选”等,以充分反映民意。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抗日民主政权的选举,一些先进的工农分子成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如湖西区政权机关中有52位农民任职。到1943年夏,省战工会已下辖4个主任公署、2个相当于主任公署的专署、11个专署、90个县政府(新地区不包括在内)、663个区政府,在根据地10128个村庄和游击区12443个村庄中普遍建立了权力机构,各级参议会也逐步建立健全起来。根据省战工会的要求,村级一般都建立了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度。

  山东统一的抗日民主政权及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山东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它使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并日益发挥出其枢纽作用,对此后取得抗战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各级政权的建立,全省实现了抗日组织的统一领导,改变了过去一盘散沙的局面,使广大民众聚集在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周围。山东分局要求: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政权工作的重要性,经常关心政权工作,选派优秀干部做政权工作;在各级政府中建立党团组织,以保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不能直接干涉、包办、代替政府工作;各级政府、参议会要实行“三三制”原则。1941年4月,省战工会划小行政区域,增多行政单位,减少了行政层次。省战工会根据《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施政,并在山东分局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发布了有关民政、司法、财政、教育、工商管理等规定,同时加强金融工作,开展对敌货币斗争,发展对外贸易,改进财经工作,发展文教事业。从1941年7月起,在根据地内开展了十项建设运动。1943年省战工会改称战行会,进一步完善了政权职能,建立健全了司法、公安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抗日民主法令和法规(包括国内第一个《人权保障条例》、《婚姻暂行条例》等涉及社会和人权的法条)在全省各战略区推行,有力地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使之成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强大依托。根据地在民主、法制、财政经济、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和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积累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山东分局提出“在根据地进行民主建设、开展群众性民主运动”后,1943年10月对县以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进行了选举,同时改造了各县参议会,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意机关,并彻底改造了村政权。1945年7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民主运动,深入开展民主教育,改造村政权,重点改造县及行政区的参议会和政府,同时理顺了党与政权的关系。人民政权执政为民,各级人民政权也广泛开展各项工作,在立法、互助合作、“双减”、大生产、工商管理、拥军优抗、土改、动参、支前、改善民生、救灾济困、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维护了社会公正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山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省级政权的名称依次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山东省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1945年8月成立的山东省政府,是抗战时期党领导的唯一省政府)。其行政工作是以战争为中心展开,并且是为战争服务的。到1945年,山东抗日根据地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2%),拥有2400万人口(不包括现属山东的冀鲁豫40余个县、1100万人);形成滨海、鲁南、鲁中、渤海、胶东五大战略区;有5个行政公署、22个专员公署、127个县政府,850多个区政府;党员从抗战初期的2000余人发展到20余万人。 山东抗日根据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8和1/4, 比重都很大。山东不仅创建了全国唯一一个省域范围内的抗日根据地,而且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层层建立更具开创性意义,是山东近代史上的巨大变革,影响持久深远。山东抗日根据地及其政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这种状况在敌后根据地亦属少见,是山东抗日战场的又一个鲜明特点。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也是中国革命的一大转机。中国共产党不但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且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自身也发展壮大为数以千万计党员的执政大党。这与独立自主地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了依托)、建设各级民主政权(有了领导)、探索局部执政的实践(有了基地)是密不可分的。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2-19 11:47: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山东抗日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武装独立撑起抗战大局

下一篇: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日军民用血肉铸造出“沂蒙精神”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