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19个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由来(二)
2017-12-18 10:43:12  来源:360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9.鄂豫边抗日根据地

  1938年3月,由高敬亭、林维先领导的鄂豫皖游击队东进后,中共河南省委和豫南特委以确山竹沟镇为开展河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武汉失守后,豫南特委以竹沟留守处分队与信阳、泌阳等地游击队合编为信阳挺进队,12月进入四望山开展游击战争。同年冬,中共中央派李先念率一部分干部由延安赴豫鄂边,领导当地游击队,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6月,陈少敏率信阳挺进队与李先念部会合,将部队统一编为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李先念任司令员,陈少敏任政治委员,不久由陶铸代理政治委员。11月,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将豫南、鄂东、鄂中地区的部队统一编为新四军挺进支队。1940年1月,挺进支队改称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下辖5个团队、3个总队,进入大、小悟山地区。1940年底,鄂豫边区扩大到十几个县的范围,部队发展到1.5万余人的游击兵团,建立了鄂豫边抗日根据地。

  10.苏皖抗日根据地

  开辟苏皖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江南指挥部,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之后,由叶飞、管文蔚领导的挺进纵队和由陶勇领导的苏皖支队渡江北上,向江苏仪征、扬州、天长、六合、泰州地区发展,并控制了扬州、大桥一带长江渡口,开辟了苏皖抗日根据地。

  奠定基础

  不久,苏皖支队与皖东根据地的第五支队打通了联系。1940年6月,江南指挥部渡江后,改为苏北指挥部,由陈毅、粟裕任正、副指挥,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7月,苏北指挥部挥戈东进,占领泰兴的黄桥、蒋垛、古溪等地。随后转兵南进,连克靖江东北之孤山、西来镇,挺进到以黄桥为中心的泰兴、靖江、南通、如皋地区,开辟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根据地。9月底,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纠集3万余人,分路南下,10月4日进犯黄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陈毅等领导下,坚持自卫立场,在政治上彻底揭露韩德勤反共投降阴谋,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军事上采取诱敌深入、断其归路、在运动中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此役新四军歼灭韩德勤主力1.1万余人,为发展苏北奠定了基础。

  在苏南新四军主力北上后,坚持苏南斗争的新四军一部,于1940年7月,在茅山地区重新组织了江南指挥部,坚持茅山抗日阵地。为加强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统一党政军领导,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于1940年5月进入该区。6月,成立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谭震林任司令员,坚持苏南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春,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豫东游击支队,由河南鹿邑地区东进,进入商丘、亳州、永城地区。5月又进军淮河以北。年底,游击支队发展到9个团,1.2万余人,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2月,第六支队进入商丘、亳州、睢宁、夏邑、砀山游击区,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6月,第六支队(欠第四总队)与八路军南下部队第三四四旅(欠第六八七团)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辖3个旅9个团,共1.7万余人,由彭雪枫任司令员,留在豫皖苏地区,执行向西防御任务。

  1939年5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主力越过陇海路,进入安徽萧县,河南永城、夏邑地区;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和苏鲁豫支队进入皖东北泗县地区,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一部会合,开辟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不久,张爱萍率中共豫皖省委进入皖东北,设立八路军、新四军联络机构,加强皖东北的斗争力量。1940年5月,韩德勤向苏皖边的金锁镇、界头集等地进犯。陇海南进支队和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第一团等部进行自卫反击,经过13天战斗,将韩德勤顽军逐回泗阳、宿迁县境。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为新四军东进苏北开创了新的前进阵地。

  壮大

  1940年5月,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第三四四旅、新编第二旅)共5个团1.2万余人,由冀鲁豫南下,6月到达豫东北永城南新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合。这支部队的南下,为发展华中抗战增加了突击力量。6月底,以八路军新二旅及第六八七团、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与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辖3个支队9个团,近2万人,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东进苏北任务。8月东渡运河,进入沭阳、淮阴、宿迁、东海地区,建立了淮海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10日,八路军第五纵队和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部在东台以北白驹镇胜利会师。11月,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叶挺、陈毅分任正副总指挥,叶挺抵苏北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

  至1940年年底,新四军解放了江、淮、河、汉之间的广大国土和人民,建立了皖中、皖东、皖东北、苏南、苏中、苏北、豫皖苏、皖南等根据地,军队由组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10万余人。

  11.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阴)海(州)、盐(城)阜(宁)两个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是华中敌后抗战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地方组织在淮海、盐阜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并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任书记,以加强党对华中工作的领导。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中原局连续召开三次会议,讨论发展华中的战略方向、根据地建设和统一战线等问题,并建议中央派一部分八路军主力部队南下,协同北上的江南新四军,支援江北新四军,大力发展苏北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新四军大江南北部队应在现地区力求发展,江南陈毅处应努力向苏北发展。5月4日,中共中央再次要求东南局,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抗日政权。6月,苏南新四军击退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积极部署渡江北上,执行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7月中旬,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指挥,下辖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

  1940年5月,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第二纵队第三四四旅和新编第二旅共1.2万余人,由冀鲁豫根据地南下,配合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6月下旬,黄克诚率部在皖北涡阳县与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合。7、8月间,八路军第二纵队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以及1939年5月南下创建皖东北根据地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10月进入皖东北根据地的原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等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第五两个纵队。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留在豫皖苏地区执行向西防御的任务。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配合已经渡过长江北上的陈毅、粟裕所部,东进淮海,开辟苏北根据地。10月10日,由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占领盐城,新四军陈毅部北上进抵东台,两军的先头部队在盐城、东台之间的白驹镇胜利会师,这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八路军和新四军联成一片,开辟了华中最大的一块抗日根据地。

  1940年11月17日,为统一对华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领导,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海安成立,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陈毅任副总指挥(叶挺抵达苏北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这标志着华中抗日根据地领导核心的形成。随后,华中总指挥部迁到盐城,盐阜地区成为华中抗战指挥机关所在地。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陈毅任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主要任务是保卫和建设淮海、盐阜两块抗日根据地。随后成立了中共盐阜区党委、盐阜军区、中共淮海区党委、淮海军区和淮海、盐阜区行政公署。

  1942年底,中共淮海、盐阜两区党委和军区合并,成立中共苏北区委、苏北军区和苏北行政公署,黄克诚任苏北区党委书记、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金明任区党委副书记。根据地军民在苏北区委领导下,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多次粉碎日、伪军大规模的“扫荡”和“蚕食”,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1944年,华中新四军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苏北军民发起高沟、杨口战役和沿海攻势作战,攻克敌据点40余处,使淮海、盐阜连成一片。1945年8月,苏北抗日军民举行大反攻。9月攻克淮阴、淮安。10月,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决定发起盐城战役,11月攻克盐城。至此,苏北敌占区全部解放。

  12.苏中抗日根据地

  苏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苏省中部,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东临黄海,南至长江,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华中抗日根据地相连。皖南事变前统称苏北。1941年3月,苏中区党政领导机构成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始形成。

  1939年初,进入江南敌后的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贯彻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方针,在巩固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同时,积极实行东进北上。1月,新四军第一支队所属丹阳游击纵队一部渡长江北上,在嘶马、大桥、吴家桥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着手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2月,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向北挺进扬中,歼灭伪军一个团的大部,控制了扬中和大桥一带沿江地区;同时,主动与驻泰州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鲁苏皖边游击军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关系。11月,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了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同时,派部队组成新四军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渡江北上,执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率所属部队北渡长江,挺进苏中。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指挥,下辖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随后,部队东进到泰兴、靖江、如皋一带,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至此,苏中根据地初具规模。部队分兵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了苏北著名士绅韩国钧为代表的地方爱国人士同共产党合作。

  同年8月,(南)通如(皋)靖(江)泰(兴)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管文蔚任主任。11月,黄桥决战胜利后,在海安召开苏北临时参议会,选举韩国钧为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选举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制定团结抗战纲领。之后,各县、区普遍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随即将全军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继续坚持大江南北的抗日战争。其中,苏中部队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治委员。3月,苏北区党委改称苏中区党委,书记刘炎,副书记陈丕显。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行政委员会,主任管文蔚。不久,苏中军区成立,粟裕兼军区司令员,刘炎兼政治委员,苏中抗日根据地形成。

  1941年1月,正当皖南事变发生时,日、伪军3000余人攻占黄桥,对苏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2月,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长江在泰州公开投敌。新四军一师主力在反“扫荡”的同时,发起讨李战役,攻克泰州,俘敌3000余人。随后,部队按指令转入农村,坚持游击战争。7月,日、伪军2万余人分路合击苏北盐阜地区。为保卫盐城新四军军部,苏中根据地军民配合盐阜区发动攻势,连克黄桥等10余个重要据点,使日、伪军顾此失彼,被迫南返。8月,日、伪军万余人对苏中进行报复性大“扫荡”。新四军一师主力与地方武装在群众协助下,作战20余次,给日、伪军以重大杀伤,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为适应残酷的斗争环境,加强党对根据地各项工作的领导,1942年底,苏中区撤销各级军政委员会,建立各级党委,粟裕、陈丕显分任苏中区党委正、副书记。根据地军民在中共苏中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政权建设,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冬防、冬学、冬耕”的“三冬运动”,扩建抗日武装力量,挫败了日、伪军多次大规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巩固了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4年一二月间,苏中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连续发动攻势,相继攻克大官庄等敌据点17处。3月初,新四军对敌驻兵和贮存物资的重镇车桥发起进攻,取得完全胜利,并歼灭日、伪援军一部,趁势解放淮安、宝应以东地区,使苏中与苏北、淮北、淮南各抗日根据地连结起来。

  1944年底,粟裕奉命率新四军一师主力南下苏浙皖边区,叶飞继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司令员。4月,叶飞率部南下,陈丕显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政治委员,管文蔚任军区司令员。抗战胜利时,苏中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东到黄海,西临京杭大运河,北到兴化、东台一线,南至长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13.苏浙皖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4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新四军“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粟裕、陈毅、张鼎丞先后率新四军先遣支队、第一、第二支队向苏南敌后挺进。6月17日,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的韦岗截击日军汽车队,歼灭一部分日军,取得新四军在江南首战的胜利。接着,苏南新四军在袭击新丰车站、永安桥、句容城等战斗中,都取得歼灭一部分日、伪军的胜利。8月下旬,打破日军4000余人对小丹阳地区的“扫荡”。随后,第一、第二支队连续粉碎敌人多次“扫荡”,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到12月底,初步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此同时,谭震林率领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策应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以后,进入皖南敌后,在东起芜湖、宣城,西到铜陵、青阳的沿江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新四军在苏南、皖南的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友军在正面战场的作战,稳定了苏南沦陷区的局势,振奋了敌占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

  1939年2月,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根据日军占领东南地区的情况,提出新四军发展华中的三条原则:一是哪个地方空虚,就向哪个地方发展;二是哪个地方危险,就到哪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地区;三是哪个地方只有日、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就向哪里发展。周恩来还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战略方针,为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指明了发展方向。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大部从苏南北渡长江,投入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新四军主力北渡后,苏南地区的斗争形势更加严峻,中共苏皖区委确定了巩固现有阵地、发展武装、组织力量的总任务。7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作了调整,罗忠毅任司令、廖海涛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统一领导茅山地区的军事斗争。同时成立苏南军政委员会,邓振询为书记。到11月,第二支队领导的武装从2000人增加到4600多人,在巩固原有阵地的同时,还发展长荡湖、滆湖、太湖和澄武锡地区。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对反共逆流采取坚决回击的方针。1941年2月上旬,新的江南指挥部成立,谭震林任指挥,统一指挥苏南新四军。随后,苏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罗忠毅任参谋长,第六师转战于太滆、溧阳一带,不断袭击日伪军,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攻势,稳定了苏皖地区的局面,恢复了原有阵地。同年5月,中共江南区委员会成立,谭震林、邓振询为正副书记。

  1942年初,华中局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确定苏南党和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用一切方法坚持苏南的斗争与阵地,在组织上适当隐蔽。江南区党委对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方针及任务作了相应调整。5月,江南区党委改为苏皖区党委,主要领导京沪铁路以南、太湖以西的茅山地区,江渭清、邓振询分任正副书记。苏皖区委领导各地党组织,采取“保存有生力量,坚持原地斗争”的方针,组织隐蔽精干,改变斗争方式,积极开展反“扫荡”、反“清乡”斗争。到1942年底,苏南新四军主力增加5600余人。

  1944年底,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师一部及地方干部渡江从苏中南下苏浙皖边地区。1945年初,苏浙军区成立,统一领导苏南、浙西、浙东地区的对敌斗争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粟裕任司令。4月,一师副师长叶飞率3个团南下,南进部队积极打击沿途的日伪军,粉碎安吉、梅溪等地日伪的扫荡,控制了武康、德清等县城,开辟了莫干山地区。苏浙军区部队连续进行了三次反顽自卫战斗,巩固和发展了苏浙皖根据地,扩大了新四军在江南的抗日阵地。1945年8月,苏南、浙西两个区党委合并为苏浙区党委,粟裕、金明分任正副书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苏浙皖根据地军民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了猛烈进攻,相继解放了长兴、溧阳、溧水、金坛等10余座县城,攻克中小据点100多处,收缴大批武器装备。至此,根据地已扩展到苏南全境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面积25000平方公里,控制人口600万,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发展到6万多人。

  14.淮北抗日根据地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由豫皖苏、皖东北、邳睢铜3块根据地组成。它处于日寇占据的徐州、蚌埠、淮阴三大军事重镇之间,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8年9月2日,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应将武装斗争的重心移向豫东,创造豫皖苏鲁边区的新局面。9月30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370余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挺进豫东。10月11日在西华县杜岗同吴芝圃、萧望东率领的两支游击队会合,编成三个大队,共1000余人。10月下旬,部队东渡黄泛区向豫东敌后挺进,初步打开了豫东的抗战局面。1939年3月,成立了中共豫皖边省委,书记张爱萍,副书记吴芝圃。

  1939年11月6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抵达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所在地——涡北新兴集,传达了党中央关于放手创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并对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工作作了布置。随后,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成立,吴芝圃任主任。到1939年11月,部队已发展到1.2万余人,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彭雪枫部奉命改建制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

  在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一部在津浦路东地区开展了创建皖东北和邳睢铜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8年10月,共产党员江上清等受组织派遣,随国民党安徽省第六区专员兼皖六区保安司令盛子瑾前往皖东北地区,在皖六区军政部门任职,并秘密建立了中共特别支部。1939年6月成立中共苏皖边区委员会,书记金明,统一领导苏皖边区党的工作,下辖皖东北和邳睢铜等4个地委。此后,八路军胡炳云大队、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江华所率陇海南进支队以及彭雪枫派张太生率1个主力团和120名党政干部先后进入皖东北地区作战。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皖东北地区达6000余人,成为该地区抗日的中坚力量。到1940年9月,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1941年6月,新四军三师九旅一部北上,进入邳睢铜地区作战,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建立了县委和县政权,并建立了邳睢铜灵四县联防办事处。邳睢铜地区成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8月,华中局决定:成立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刘瑞龙为主任;成立中共淮北苏皖边区委员会,刘子久为书记;成立淮北苏皖边区军政党委员会,邓子恢为书记,统一领导淮北苏皖边区党政军工作。这标志着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正式形成。

  1942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的指示,淮北区委重新改组,邓子恢为书记。同时,取消淮北军政党委员会,全边区党政军民工作统一于区党委的领导。由第四师兼淮北军区,彭雪枫兼司令员,邓子恢兼政委。

  1942年11月,日、伪军出动7000余人,分五路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在人民群众大力支援下,第四师主力部队浴血奋战,经过朱家岗、马公店、关帝庙等37次战斗,攻克青阳、马公店等日伪据点,共歼敌700余人,至12月中旬,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

  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淮北军民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日军展开局部反攻的指示,从1944年3月起,在全边区范围内向日伪军发动了春季攻势,作战60余次,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取得了春季攻势的胜利。7月,中共中央命令新四军第四师进军津浦路西地区,8月,彭雪枫、张震、吴芝圃率第四师主力一部誓师西征。在9月河南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彭雪枫不幸牺牲。9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张爱萍为第四师师长,韦国清为副师长,继续执行西进任务。到10月,西进部队基本上收复了原豫皖苏边区的失地。同时,淮北路东军民发起了睢宁战役,使睢宁县全境获得解放。1945年8月,淮北军民根据党中央关于必须占领交通线及其沿线城市的指示,向津浦铁路徐蚌段据点及各县城日、伪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先后解放了宿迁、泗阳、五河、灵璧、永城、萧县等县城。至此,除津浦、陇海铁路沿线仍为日、伪军占据外,淮北全境已获解放。

  15.淮南抗日根据地

  淮南抗日根据地由原皖东抗日根据地演变而来,它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东起运河,西至淮南路、瓦埠湖,北抵淮河,南濒长江,津浦路纵贯其间。以津浦路为界,分路西、路东2个地区。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渡江北犯。28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和项英,“高敬亭率部可沿皖山山脉进至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1938年3月8日,高敬亭任司令员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东进抗日。5月12日,第九团一部在巢县蒋家河口设伏歼敌,首战告捷,揭开了新四军抗日战争的序幕。

  1939年5月中旬,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张云逸兼指挥,徐海东、罗炳辉先后任副指挥。6月,江北指挥部对江北新四军进行整编,将第四支队扩编为四、五支队。经过2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和发动群众,第四支队开辟路西抗日游击根据地,第五支队开辟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巢县、无为地区开辟了敌后游击根据地,并打开了皖南军部与江北指挥部的联系通道。1939年12月初,刘少奇率中原局到达皖东敌后――定远县藕塘镇附近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直接领导华中抗日斗争。不久,成立了以张劲夫为书记的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和以刘顺元为书记的中共皖东路西省委。

  1940年3月始,江北新四军在江南新四军的配合下,经过1个多月的奋战,取得了定远自卫反击战和半塔集保卫战的重大胜利,粉碎国民党“剿办”皖东新四军的计划,并在路东、路西区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9月,江北新四军粉碎日、伪军1万余人对路东根据地的七路“扫荡”,毙伤日、伪军600余人,促进了皖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下旬,新四军第四、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二师,张云逸兼师长,罗炳辉任副师长,郑位三任政治委员,辖第四、五、六旅和路东、路西2个联防司令部。1941年5月,华中局决定将皖东津浦路东和路西两个省委改为路东、路西两个区党委,由以郑位三为书记的皖东党政军委员会统一领导。淮南抗日根据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从苏北移至二师师部所在地淮南盱眙县黄花塘,师部改驻来安县大刘营。从此,黄花塘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淮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各项工作也直接受军部和华中局指导。2月,华中局决定成立淮南苏皖边区党委,谭震林任书记,辖路东、路西两个地委;成立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方毅任主任,辖路东、路西两个专署;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罗炳辉任师长兼军区司令员,谭震林兼政委,辖三、四、五旅和两个军分区。1943年,淮南根据地军民主动对日出击,夺回部分失地,成为扩大解放区的先锋。1944年11月,二师在路西粉碎日、伪军7000余人的大“扫荡”。1945年春,又击退日军山本旅团对路东的进攻,并先后取得路西占鸡岗、黄疃庙反顽战斗的胜利;8月,向津浦、淮南两路进击,先后从日军占领区收复来安、定远、盱眙、嘉山、六合、天长、仪征等县城,兵临南京城下,成功地争取了汪伪首都警卫三师钟健魂部3000余人起义。

  抗战时期,淮南军民共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新四军二师也从最初东进时的一个3100多人的游击支队,发展为5万多人的正规部队。到1945年9月,淮南根据地共建立2个专员公署、17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人口约300万,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

  16.皖江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11月,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派李世农到皖中无为地区组建了中共皖中工作委员会,恢复和重建各地党组织,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团体,团结了一批爱国进步人士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了皖中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

  1938年,日军逐步向华中腹地深入推进,皖中地区成为抗日前线。2月,红军第二十八军和桐柏山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随后奉命东进,迅速在桐城、舒城、庐江、无为、巢县等地区展开。5月12日,第四支队一部在巢湖东南蒋家河口伏击日军,取得江北新四军的首战胜利。第四支队还在安(庆)合(肥)公路两侧频频出击,先后在铁铺岭、棋盘岭、范家岗等多次伏击敌人,击毁日军车百余辆,歼敌数百名。

  为了加强对江北新四军部队的指导,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于1938年11月率军部特务营由皖南到达皖中无为地区,将庐江、无为地区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担负皖中抗战的任务。1939年5月,新四军军长叶挺由皖南北上,在皖中庐江县东汤池宣布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云逸、徐海东分任正副指挥。

  1940年3月,国民党桂系军队及地方部队在皖中地区不断制造摩擦事件,严重破坏了皖中地区团结抗战的大好局面。除一部分武装坚持在含山、和县、全椒及巢县等地活动外,舒无地委及党政机构随同部队撤至皖东地区。7月17日,日军再次占领无为县城,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9月,江北游击纵队(随后改番号为无为抗日游击纵队)返回巢无地区,恢复皖中地区的抗日形势,并相继建立了区、乡民主政府,皖中地区初步发展成为抗日根据地的雏形。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皖中各部队奉命组成新四军第七师(5月1日正式成立),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曾希圣任政委,并成立了以曾希圣为书记的第七师军政委员会,形成了全地区集中统一的坚强领导核心。曾希圣等率党政军机关迁入巢南山区,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斗争,粉碎了日伪军对无为东乡的“扫荡”。

  到1942年春,第七师相继开辟铜陵、繁昌地区,含山、和县地区,桐城、怀宁、潜山地区,望江、太湖、宿松等地区,创建了皖中、皖南游击根据地,打通了与第六师、第二师的战略联系。1942年4月27日,为统一领导皖中地区的斗争,中共皖鄂赣边区委员会在无为恍城成立,何伟、曾希圣先后任书记。随后,召开了皖中参议会,选举了知名爱国人士金稚石为议长(后李步新兼议长);成立皖中行政公署,吕惠生为行署主任。皖江地区开始有了统一的行政机构。

  1943年是皖江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一年。日、伪频繁地向皖江各地“清乡”“扫荡”,国民党军队也不断向皖江地区发起进攻。仅1943年一年,第七师部队与日伪军作战就达189次。根据地军民经受了严酷斗争的考验,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反扫荡和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同时各项建设日益完善,根据地进一步巩固、不断发展。

  卓有成效的财政经济工作是皖江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1943年6月,成立大江银行,并发行了大江币,控制了皖江地区的金融市场。根据地还制定了合理的税收政策,加强商业税、农业税和货物过境税的征收,使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此外,根据地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事业。在行署主任吕惠生领导下,皖江抗日根据地内最大的水利工程――无为黄丝滩大堤于1943年12月1日动工修建,次年5月3日竣工,彻底根除了严重威胁皖中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水患,对保障皖江地区的农业丰收起了重要作用。皖江根据地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不仅保证了第七师和皖江根据地各级党政机关的需要,而且还上缴新四军军部,支援兄弟地区。

  1945年3月,皖中区党委改称皖江区党委,皖中行署改称皖江行署,自此,皖中抗日根据地即称皖江抗日根据地。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七师展开大反攻,解放了无为、巢县、芜湖等地日伪军据点。到抗日战争胜利时,皖江抗日根据地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17.浙东抗日根据地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皖南事变后由浦东南进的抗日武装、浙东地方党以及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来的一大批干部,经过艰苦奋斗,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包括四明、会稽、三北(指余姚、慈溪、镇海3县姚江以北地区)和浦东4个地区,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1941年2月1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陈毅等,明确指出:“关于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我们力量素来薄弱,总指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经过上海党在该区域创立游击根据地(以松江等处原有少数武装作基础),中原局应注意指导上海党。”刘少奇、陈毅根据中央指示,决定由江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开辟浙东的工作。江南区党委指示路南特委立即组织浦东工委的武装力量向浙东挺进。

  1941年5月起,浦东工委领导的浦东淞沪五支队,伪军十三师二十五旅五十团中由共产党控制的一部分力量分批进入浙东三北敌后,成立三北办事处,初步开辟了浙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次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浙江大片地区沦为敌占区。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心进一步发展浙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并派出一批干部到浙东,加强与统一浙东地方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7月,成立浙东区党委,谭启龙任书记。8月,浙东军政委员会成立,何克希任书记,统一领导浙东抗日武装。同月,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统一整编了浙东部队,何克希任司令员。

  1942年10月到12月,浙东抗日武装粉碎日军上千人对三北地区的“扫荡”,并取得第一次反顽斗争的胜利。1943年4月,粉碎了日、伪军2000余人的“清乡”。坚持了三北根据地,发展了浦东原有阵地,开辟了四明、会稽和金萧3块新根据地。至此,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根据新四军军部命令,1943年底,浙东抗日游击武装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43年冬和1944年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与地方武装配合,在四明地区粉碎了日军发动的千人以上的大“扫荡”。1944年6月7日拂晓,奇袭舟山岛警备司令部第四总队部,俘伪上校总队长卫文达和日军顾问吉永久寿秀少佐等。8月25日,海防大队一中队68人,在大鱼山岛与日、伪军500多人血战7小时,毙伤敌100余人。后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6人突出重围外,40余名指战员壮烈殉国。三北军民的英勇奋战,遏制了日军的“蚕食”,为根据地转入攻势作战创造了条件。

  1944年1月,三北游击司令部改名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连柏生。浙东抗日根据地划分为4个行政区,辖14个县政权。

  1944年9月,中共中央重申发展东南的战略方针。12月底,新四军一师主力从苏中南下苏浙皖边。1945年1月,苏浙军区成立。浙东游击纵队编为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谭启龙,共1万余人。不久,浙西新四军主力在浙东部队的配合策应下,两渡富春江,打通了与浙东的联系。1945年1月,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召开,组成浙东敌后临时参议会,谭启龙为议长,成立浙东行署,连柏生为主任。

  1945年6月,浙东游击纵队歼灭伪军田岫山部。7月击溃国民党顽军10个团对四明山根据地的包围。讨田战役和浙东第三次反顽作战的胜利,使三北、四明、金萧这三块根据地基本上联成一片。8月15日,浙东游击纵队开始对盘踞在浙东的日、伪军发起大反攻。不到半个月,浙东游击纵队在广大民兵配合下,除几个主要城市外,基本上消灭了继续顽抗的日、伪军,使浙东抗日根据地得到很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新四军浙东纵队从建立到抗战胜利的几年中,经历大小战斗643次,攻克大小据点110个,毙伤俘日、伪军官兵9000余人。1945年9月20日,华中局转发中共中央电示,命令浙东、浙西部队及地方党政干部全部撤离浙东。从9月30日起,浙东党政军1.5万余人先后渡杭州湾撤离浙东,浙东区党委随军北撤前留下少数干部坚持斗争。

  17.河南抗日根据地

  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以9.7万余人向河南地区发起进攻。由于国民党军的大溃败,致使河南38座县城和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侵占。对此,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在河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人民武装,建立根据地。6月23日,刘少奇、陈毅电示新四军:“今后发展方向应该确定向河南发展,完成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7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河南敌后工作的指示,要求八路军、新四军要善于插入敌顽空隙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和民主政权。

  开辟河南新区的工作从1944年夏秋季开始。7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派一部分兵力南下,恢复新黄河以东的水东根据地,开辟水西根据地,在14个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了豫东根据地。与此同时,以新四军第五师一部组成的豫南游击兵团也挺进豫中,在汝南、竹沟、信阳、舞阳之间建立了7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开辟了东西长达70余公里、南北近百公里的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发展到8000余人。8月下旬,新四军第四师主力从淮北区西进萧县、永城、宿县地区,打退日、伪军的进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在豫西,太行军区组成1700余人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后改为豫西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治委员,1944年9月南渡黄河,进入豫西地区,粉碎了日、伪、顽军多次进攻,建立了嵩山、箕山两个专署和偃师、伊川、临汝、荥阳等8个县抗日民主政权。10月,太岳军区组成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进入陇海路新安至渑池之间的南北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解放了新安、渑池、洛宁、陕县等县大部地区,解放人口100余万,收编地方武装4000余人,打开了洛(阳)西抗日局面。

  为了统一领导豫西人民的抗日斗争,1944年10月,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在延安成立,戴季英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王树声任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指示他们:深入河南敌后,要以嵩山为依托,在三点两线(三点指郑州、洛阳、许昌,两线指平汉线、陇海线)之间深入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发展人民武装,沟通陕北、华北与华中的战略联系,牵制日军西进,保卫大西北,保卫延安,发展抗战的大好形势。

  同年12月底,中央党校100余名干部和晋绥军区第六支队一部,在河南区党委负责人率领下,从延安抵达新安地区,与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会合,加强了豫西地区的力量。

  1945年2月,王树声、戴季英率领陕甘宁边区部队组成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三、第四支队进入豫西,召开部队和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开辟豫西的工作指示。随后,将部队编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至六支队。在一至六支队的活动区域,成立了一至六地委和专署,及20多个县委、县政府。至此,河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在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各支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粉碎日、伪军的多次大“扫荡”,取得了北岳歼灭战、缑氏镇战斗、大冶镇奔袭战等战斗的胜利。抗战胜利时,部队已发展到2万余人。

  开辟河南新区,是抗日战争后期中共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八路军、新四军的共同努力,开辟了豫西,发展了豫南,扩大了豫东,恢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对于坚持全国抗战,控制中原战略要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18.鄂豫皖抗日根据地

  鄂豫皖抗日根据地是1938年武汉陷落后逐步开辟的,习惯上称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或鄂豫边区,也称豫鄂边区、鄂豫皖边区、湘鄂豫皖边区。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攻占武汉后,中共地方组织即在鄂豫皖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斗争。1939年1月,按照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的统一部署,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出发,挺进鄂中。4月,与信阳挺进队一部合编为新四军鄂中游击支队。5月,游击支队与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应山县抗敌自卫团一部合编为新四军挺进团。6月上旬,陈少敏率信阳挺进队一部及竹沟来的干部50余人编入挺进团。1939年6月中旬,根据中原局的指示,豫南及鄂中的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李先念任司令员,陈少敏兼政治委员。部队深入鄂中、豫南、汉水和淮河两岸敌后,开展机动灵活的抗日游击战,取得朱堂店、新街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

  1939年11月,新的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成立,边区各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以白兆山、大悟山为中心的豫鄂(也称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初步创立。1940年2月中旬,李先念率主力一部南渡汉水,先后进击侏儒山伪军汪步青部,歼其100余名,俘20余名,直叩武汉西大门,使武汉之敌戒严3天。6月,为配合正面战场,牵制敌人,部队主力向西作战略展开,一举攻占京山坪坝,并三次击退日军反扑,保住了白兆山的南面门户。1940年9月1日,边区党委在京山县八字门召开第一次军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鄂豫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许子威任主任。在办事处的努力下,各地的民选政权相继建立。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2月,豫鄂挺进纵队奉中央军委命令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整编后的五师指战员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连续围攻,在襄河两岸、大江南北跳跃回旋,大力向敌后发展。6月,开辟了直通武汉近郊的汉阳、汉川、孝感、黄陂地区。12月至1942年2月,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主力转移的有利时机,以一部兵力南下汉川、汉阳、沔阳地区,发起侏儒山战役,三战三捷,打退了日军的数次增援,俘虏伪军950余人,毙伤日军200余人,缴获一批兵工设备,解放了靠近武汉西郊的大片国土。

  在积极进行游击战争的同时,根据地加快了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1941年4月,鄂豫边区行政公署成立,许子威任主任。1942年3月召开了边区首届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豫鄂边区施政纲领》。

  1942年,鄂豫边抗日军民战胜重重困难,部队除1个旅主力化外,其余均地方化,成立了5个军分区,发动群众,挫败日伪军多次大规模“扫荡”,“蚕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新建了鄂南抗日根据地。同年12月,李先念兼任鄂豫边区党委书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开展了整风、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及部队整训,壮大了抗日力量,巩固了抗日政权。

  1943年2月,为配合鄂西正面战场作战,牵制并打击日寇,主力部队挺进襄南,开展河湖港汊地带的游击战争,建立起以老苏区洪湖为中心的襄南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又挺进洞庭湖滨和桃花山地区,开辟了湘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随后恢复和发展襄西抗日根据地,并开辟了江(陵)枝(江)当(阳)抗日根据地。在各根据地开辟过程中,新四军第五师、地方部队和民兵,创造了“面敌背顽以对敌和面顽背敌以对顽”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日、伪军上千次的“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军数百次的磨擦进攻。截至1943年冬,边区主力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近4万人,控制范围扩大到51个县(其中基本区14个县、游击区37个县),人口达1020余万(基本区400余万,游击区600余万),从四面形成了对盘踞武汉之敌的包围态势。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2-18 10:45: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19个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由来(一)

下一篇:19个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由来(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