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空军飞行军士学校第三期邹忠
2024-03-22 16:34:03  来源:中国飞虎研究学会  点击:  复制链接

 

  1942年空军士校毕业照

  邹忠原名邹作鉴,生于1923年,福建闽侯(福州)人。父亲是店员,忠厚勤勉;母亲相夫教子,贤淑慈爱。邹忠自幼聪明懂事,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一心供他多念书,成大器。

  1938年,年仅15岁的作鉴投笔从戎,改名邹忠考入空军士校。四年同甘共苦,同仇敌忾的学习生活,他和比翼长空的三期同学结下生死之交。邹忠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轰炸科。轰炸科的口号是“如果敌人不投降,就消灭他!”

  那时的邹忠和所有三期学员都认定:“空军牺牲的精神,是要有不再生还的血性,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邹忠率真耿直,爱打抱不平,热心为集体办事,更如初生牛犊无所畏惧。1943年,三期全体毕业生远赴新疆伊宁空军教导队接受苏联顾问的训练。因不满军官对军士的歧视和欺压,三期同学空前团结。初到伊宁的欢迎酒会上大家曾高呼“一杯红酒,我们当血喝,让我们有相同在的血液!第三期的同学是不能分化的!为团结干杯!”(郭烽明《镣铐万里行》)。伊宁,轰炸、驱逐队分别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各选出一名秘密负责人,负责各队的消息传达和行动指挥。邹忠当选为轰炸队负责人。驱逐队的负责人是我的父亲郭烽明,他比邹忠大五岁,邹忠称其为老大哥。

  1943年,吴天健、我父亲等两批计八人被抓后,同学们焦急万分,想方设法营救他们。邹忠和金冶能在轰炸队暗地组织消极罢飞,鼓动一些同学到医务室拿假条;还有人临时向教官告假,飞行训练几乎停滞。

  邹忠还以约好的秘密方式通知驻扎在邛崃的十一大队的一期同学,欲联合营救被捕同学,几十年后,邹忠还记得那时的密写方式,和开头的几句话。信件的日期是辨认方法,某年某月5日,即每隔四字第五个字属于真实信息:

  “今有一事同你商量,是学习问题,因吴有恒他在天津时身体健康.....

  重情守义 有难同当

  政教处加紧了对三期同学的监控,“几每日均有拘谨及查抄行李、日记等情事,形势紧张,人人自危。”(冯学珍《片段忆往》)。邹忠发现竟有人卖友求荣,跑政教处打小报告。一天他又看到朱××(后任八大队卅五中队中尉三级飞行员,1947年由广州飞沪,任B-24副驾驶,机场落地前失速坠地殉职。)从政教处溜出,邹忠怒不可遏,冲上去将他痛打一顿,结果被先禁闭后抓捕。

  

区队长苏宝善

  政教室主任孙浮生用手枪逼邹忠揭发“同伙”,邹忠敢作敢当,承认自己是轰炸队负责人,组织大家消极罢飞;对其他事情一律守口如瓶,金冶能因之幸免于难,也保护了驻扎邛崃的一期同学。

  伊宁空教队区队长苏宝善,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是邹忠表哥陈国祥义结金兰的兄弟,平日对邹忠很关照。高级飞行时,邹忠曾被关禁闭,在禁闭室吃多了同学送的龙眼,上吐下泻,住进医院。耽误了长途、跳伞科目的训练,几乎降级,幸有苏宝善的帮助才如期毕业。

  分科时,邹忠原想飞驱逐,但苏宝善坚持要他飞轰炸,因为驱逐是一人一机,单打独斗。而轰炸是机组分工协作,相对安全。

  邹忠被抓后苏宝善想尽办法要保他,甚至以邹忠的名义写了悔过书,但邹忠不认帐。第三批被捕的十五人被解往重庆时,因为带着手铐脚镣,都是被士兵架上卡车,最后剩下邹忠,士兵不动手,邹忠自己双手一撑跃上卡车。苏宝善难过得哭出声来。

  父亲说,邹忠为朋友两肋插刀,太讲义气。不然他的命运完全可以改变——第三批原来抓了17人,范崇德、翟一鹗在最后一刻被“释放归队”。个中内幕不得而知,但范、翟两位如愿飞上蓝天对日作战,后来撤往台湾,晚年定居美国,生活得有钱有闲有尊严,子女也都受到极好的教育。识时务者为俊杰乎?

  世事沧桑

  1984年,邹忠曾在给父亲的信中“庆幸”曾经的选择:“接到台湾冯汝元的一封短信,附有8张照片,信中说伊宁出来60人现在只剩30人,说“可怕”。他们在花花绿绿吃喝嫖赌的资本主义社会,哪有不糟蹋人的道理,反观我们留下的二十几人除天健去年脑溢血去世,其余都活着。这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我们虽受些磨难生存率比他们高很多倍。我庆幸自己的遭遇,如果没有闹事,现在台湾不堪设想......”

  后来,大陆同学知道了,去世的同学或死于抗战、内战、韩战、越战,或死于疾病;活着的同学都是大校乃至将军,早已“功成身退”。在多数大陆同学退休金还不足三位数人民币时,台湾同学的退休金已超过千元美金。半数赴台同学定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厄瓜多尔等地,儿女多出洋留学。1992年的毕业50年聚会,台湾和海外同学“乐捐”了全部费用。

  1993年8月邹忠在给父亲的信中说:“您再次提出写我们年轻时的冤案,发动大家都写写,对这件事,我现在年纪大了,想通了,也淡漠了。

  老蒋时期冤案不少。人头落地的也不少,但我们的冤案难道只怪蒋介石吗?这件事是我们挑起来的,是我们年轻气盛不知深浅,难道我们自己没有责任?

  文革时连我们被国民党关集中营都是罪状,把我们当潜伏特务整得死去活来,我们挺过来了。......50年前的旧账,事出有因,一半责任要我们自己负,挑起事端的是我们自己....。”

  邹忠嘱咐:这封信看后烧掉,免留后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父亲没有毁掉这封信,但大家一直酝酿着写回忆录的事情,就此搁浅了。

  天赐良缘

  1945年,23人获释,大家各谋生路。邹忠在重庆北碚“中央农业实验所”找到一份工作,颇得所长徐健吾的器重,还结识了所长千金——正在重庆国立师范学校音乐师范班读书的徐士芸。士芸天生丽质,能歌善舞,是众望所归的校花。

  日本投降,陪都重庆一片沸腾,万人空巷,日夜狂欢。国立师范游行队伍中一位白纱白裙仙裾飘飘的自由女神万众瞩目,那就是妩媚端庄的校花徐士芸,这位自由女神后来与邹忠结为伉俪,牵手一生。

  徐健吾先生早年留学日本致力农业救国,解放后出任北京大学教授,肃反后期,被莫名其妙的卷入李大钊被害案。后来真相大白,徐教授纯属无辜。

  1952年中南空军轰炸科营级参谋

  两度重上蓝天

  1950年邹忠加入解放军空军,在汉口中南空军司令部轰炸科任营级参谋,学以致用,大有所为。不知根据什么“精神”,1958年他被下放到黑龙江密山农场劳动锻炼,后来分到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

  那是冰天雪地的北大荒,他竟在火车上遇到了我的父亲,他的老大哥!邹忠后来回忆说,他上前紧紧握住父亲的手,但父亲竟支支吾吾地抽身躲掉了,他感到说不出的别扭,并为此耿耿于怀!多少年后,他才知道,父亲当时被屈打成右派,正和文化部的数百名右派一道被押赴北大荒劳动改造——那是父亲生命中的第二次万里解押,虽然没有手铐脚镣,但就此套上的精神枷锁几乎伴他终生。

  1959年末,邹忠在一位老战友的帮助下调回广州民航专机办公室,他业务能力极强,干得风生水起,也结束了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邹夫人是中学音乐教师,温柔贤淑,两双儿女个个多才多艺,品学兼优。

  五十年代的全家福

  文革遭遇

  文革前,邹忠因莫须有的原因被请出民航,调往湛江煤炭公司。文革中又因“特嫌”问题,被当作“潜伏特务、国民党残渣余孽”批斗。邹忠一如当年“威武不屈”,不仅据理力争,还敢与造反派、项目组、外调人员拍桌子,甚至对“触及”他皮肉的造反派怒目相向,被视为“负隅顽抗,态度极端恶劣”的典型。并因此吃了不少苦头。

  邹家大女儿立斐继承了母亲的艺术天赋,初中未毕业,就被战友文工团选中。一家人欢天喜地之际,却因“政审不合格”被打回。后来邹立斐和全国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有着相似的生活轨迹,辍学、下乡、回城。退休时是单位的工会主席。立斐姐多次和我说,最难释怀的是,成绩那么好,那么爱学习,却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

  痛定思痛 欲说还休

  1989年正月初四邹忠曾用复写纸写给“各位学长”一封信:去年12月下旬去烽明兄处逗留三天,交谈中烽明兄提议:我们大家经历坎坷,如果每人将最难忘的经历片段写它个三、五千字,拟或五、六百字是容易的,汇编成册,有条件就出版,没条件就油印分发做永久纪念。我觉得烽明兄的意见切实可行。最近我看了巴金的随想录,感触很多,我准备写自己的片段.....我愿为巴金的文革博物馆添砖加瓦让子子孙孙牢记惨痛的教训,决不让我们的民族自我毁灭.....

  他在1989年3月16日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回忆往事,在士校时年纪小,只会跟老大哥摇旗呐喊,伊宁被同学选为负责人也是大家出点子我冲出去干,解放后参军在司令部做营级参谋直到转业都还顺利,就是后面一下变成特务是最最刻骨铭心的,往事片段我写的挺顺畅,大约已写了两三千字,还写了您和宋肇兴单位来外调的人和我拍桌子,我不鸟他们,越写越有味道,深夜还在继续。老伴看了说:你在干什么?撕掉了我的底稿。我无力反驳,自己也怕有政治后果,本来想尽快写出给大家抛砖引玉,现在看来有些问题难以下笔......。

  2010年我去广州看望邹忠,回忆往事,老人依然心潮难平。我问他,对当初的选择后悔吗?他微笑,那种阅尽沧桑的微笑;他轻轻摇头,心事浩茫,欲说还休。

  无悔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亲爱的,已经远在天国的父亲和三期前辈们,你们都说,如果有来生还要做同学,做弟兄,如果有来生你们还会选择同样的人生吗?

  八十年代,邹忠调往湛江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已过花甲,超期服役。以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没有了政治上的歧视和羁绊,他的工作大刀阔斧,得心应手。1984年湛江地区和湛江市合并,市府办事处撤销,已过六旬的邹忠又调到湛江燃料总公司,他能上能下,兢兢业业,在对外贸易的工作中大显身手,为单位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88年,他在65岁时入了党。年近七旬才退休。

  思念和相见

  八十年代初期,邹忠生活于思想率先解放的广州,他最先开始联系失散了四十多年的23位“同学加难友”,从那时起,他便以服务海内外三期同学为己任。为同学之间那份血肉相连的兄弟情义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鞠躬尽瘁,无怨无悔。

  他顶着极大的压力发起组织了大陆同学的第一次聚会——那时乍暖还寒,很多人顾虑重重,有的担心因“非法集会”再被整肃。有的说“混得太惨,潦倒落魄,无颜再见弟兄们”,有的生活窘迫,身体病弱“卧铺买不起,硬板吃不消”,有的盼望相聚,又怕“秋后算帐”……

  邹忠急得大呼:五云山一别四十多年,昔日朝夕相处同生共死,而今天各一方,梦绕魂牵。我们是同学战友加难友,比亲兄弟还亲,不再见一面,死难瞑目!父亲、王戈伯、宋肇兴、杨师贤、刘春城等多人大力回应,吴子丹、殷钟来、徐世椿等为困难同学捐款,为了聚会,书信似雪片大江南北漫天飞,终于在1985年盛夏,大家重聚于古城西安。

  父亲后来记述“此次盛会洵赖邹忠兄倡之于先。鱼雁往还,磋商经年;黄富元、宋肇兴两家老幼筹措庶务于后,终于有成。六十年沧桑,四十年阔别,一朝聚首。悲喜交集,不禁老泪涕零者再耶!”

  化险为夷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又有大大小小多次聚会。每次聚会都倾注了邹忠的挚情和心血,其中以1992年毕业五十周年海内外同学相聚最为隆重,而就在那次聚会紧锣密鼓筹备之时,邹忠却因患食道癌住进了医院。

  大家的不安和焦虑难以言说,在父亲的倡议下,黄富元从三期基金中为他寄去了300元慰问金,同学们也纷纷写信鼓励和祈福,信尾都注明“不要回信,安心休养”。令人欣慰的是,邹忠的主治医生正是黄富元的胞妹黄君华教授。吉人天相,邹忠的顽强意志,家人的细心呵护,又有三期海内外兄弟的的情义和虔诚最终感动了上帝,邹忠化险为夷,坚强地挺过来了!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食管切掉了,胃拉上来做食管,现在我的胃是竖着的,每顿只能吃一小碗饭。体重减了近三十斤。病从口入,这病都是因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引起,一辈子爱吃烫的东西,经年累月,损伤了食管。大家都要以我为戒啊!我生病期间,您和同学们的关心胜过亲兄弟,为我担心,我很感动也很不安。在病床上回想自己这一生,和大家一样坎坎坷坷。但自我评价,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儿孙子女,左右对得起同学朋友,一生以诚待人,是非分明,从不搞阴谋诡计,扪心自问无愧于人,这是一生最大的安慰.....”

  出院不久,邹忠就又为聚会的事操劳,1992年中秋,大陆和海内外同学齐聚母校所在地成都,见到消瘦苍老却依然笑容满面的邹忠时,大家都紧紧拥抱这位重情重义的小老弟,担忧、感动、祝福,全在泪光中。

  老哥俩——父亲和邹忠

  鞠躬尽瘁 情义如山

  在邹忠心中同学的情义最深,大家的事情最重。天南海北几乎所有的同学家他都去过,有的还不止一次。我家所在的山西小煤城,他来过四次!第一次来,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一路打听到我家,家里只有六岁的侄女小迎迎,迎迎谨遵大人叮嘱,不给陌生人开门。等我们闻讯赶到,邹爷爷被关在门外已近两个小时。不巧我父母在太原我姐姐家,他不顾疲劳,立即和我一起乘火车赶赴太原。到我姐姐家时,已是入夜时分。

  那次,邹忠是为23位同学加难友“落实政策”而奔波。为了这份诉求,他阳泉、太原、西安、长沙、贵阳、北京,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研究政策,寻找证人,起草申诉,递送报告,最终无果。

  大家无法理解,1949年十月以前,解放军兵临城下才放下武器起义的国军将士都可以享受“老革命”的离休待遇,而早在抗战时期就被投进牢狱的他们反而始终得不到肯定。邹忠和大家一样,无奈不平也忿忿然,但对于自己为大家的辛劳付出,无怨无悔。

  1996年,邹忠夫人七十大寿,儿女们赞助老两口出国旅游开开眼界。邹忠说“儿女的孝心很好,但我更想去看望患难与共的同学加难友,对有的同学来说,恐怕也是最后一面了。于是我们老两口带着六岁的孙子九斤半(三人一共150岁)上路了。行程一个月,看了戈伯、焕文(沈阳),良田(辽阳),锡绯嫂(北京),春城(济南),凤芝嫂(南京),世椿(泰州),品行(杭州)立仁、定谆(上海)等十位兄嫂,,感触很深,比出国旅游有意义。”此后不久,赵良田、刘春城、郑定谆和焦凤芝相继谢世。

  邹忠家住广州,是台湾和海外同学回国的中转站。在参观特区之风大盛的十几年间,大陆的同学和子女也络绎不绝前往广州。邹家接待了难以计数的海内外三期同学及其子女。立斐姐说,那时家里就像个招待站,她和阿姨总在打扫房间,换洗被褥,买菜做饭,接待客人。

  我曾于1993年由单位组织去广东海南参观学习,去看邹叔叔。士芸阿姨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外边不好住,搬到家里来!”阿姨1978年患乳腺癌,多次手术,右臂因此致残,但她任劳任怨,夫唱妇随,热情地迎来送往,没有丝毫怠慢和不耐烦。

  墙上悬挂着父亲写的《满江红》:

  万里从戎,浑如梦,

  少年时节。

  家邦恨,吴钩弹唱,

  失土谁复?

  原图碧空驰烈马,

  反遭缧绁投魔窟,

  仰苍穹呼号意难舒,

  铮铮骨!

  父亲走后,整理他的遗物,在三期前辈的信件几百封信件(不是全部,遗失很多)中,邹忠的就有98封。还有七八十封“通报”——那是大家年事渐高,书信减少,邹忠主动承担联络大家职责的产物。他说“除非我被消灭,决不让大家再失去联系”,同学们逐渐习惯了把自己的情况写信给邹忠,再由他汇集通报世界各地的三期同学。写通报的工作大约从1994年持续到2008年。2004年,因邹忠脑出血而一度由胡景廉代行其职。邹忠病情好转,再度接手。2006年,邹忠杜第二次脑出血,病情刚稳定,又开始写通报。

  2008年8月,父亲收到最后一封通报,获悉了王戈伯去世的噩耗,悲痛之余,邹忠说:“老同学似落叶缤纷,相继离去,我最小,也已经86岁了,脑子有些糊涂,常用的字也不会写了...... ”

  三期前辈重情重义,对先逝同学的遗孀也关爱有加,他们与五十年代就因公殉职的杜远礼的遗孀徐忠贞、后来陆续离去的伍庆香、吴子丹等同学的夫人,始终保持联系,邀请她们参加各次聚会。娄炳成遗孀焦凤芝患肾癌,邹忠带头资助,我父母住院、手术,邹叔叔都寄来滋补药品,要给他钱,他说,我们在集中营分过彼此吗? 三期还有“共同基金”国内外同学都会不定期地向基金打款,用于对患病同学的慰问和为逝世同学的送行。

  淡泊富贵,珍重友情

  我曾以为,邹忠身处广州,一定收入颇丰。2010年我去看望他,翻看书信和“通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封单位写给“邹老”的信:“截至2003年7月,您的退休金是487.91元,其中每月40元退休补贴因公司已走入困境,没有按时发放.....”

  我很震惊,邹忠笑呵呵的说,“现在,我的退休金刚过两千。钱对我不重要,老伴和孩子们都比我拿得多。”我才知道他的几次大病,都是儿女们拿钱垫付为他医治的。立斐姐说:爸爸不容易,在他心里三期同学最重,只要他高兴,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他。

  脑子里掠过这位耄耋老者昔日的壮怀激烈,曾经的坎坷磨难,一贯的奉献勤勉和重情重义,手上这张薄薄的信纸变得沉甸甸的,我一时无语......。

  1985年,父亲曾为邹忠刻了几枚印章,印侧题了一首小诗:

  岁月催人白发侵

  热肠犹似昔年身

  故交虽远亲情切

  鱼雁书多不算贫

  远隔千山万水,父亲是那样了解邹忠,在父亲心中邹忠的精神非常富有。富贵如浮云,三期同学、战友、难友的生死情谊,子女的爱戴崇敬,是他最大的财富!

  为同学情义鞠躬尽瘁的精神也支撑着邹忠一次次战胜病魔,“走到鬼门关,又回来和大家在一起”,他每一次得病都那么凶险,1990年,食道癌手术切除;2003年脑出血,昏迷几天几夜;樊培益在美国一天一通越洋电话,并寄来1000元美金资助医疗费。最终他不仅站了起来,还再次接手写通报的工作。2006年二度脑出血,侥幸的是出血大部分顺着左耳流出。邹忠在重症监护室几度病危,亲人日夜守护,老友遥祝祈福。结果再度化险为夷,但左耳听力永远丧失了。

  后辈心中的楷模

  所有的三期子女,最熟悉最敬重最爱戴也最牵挂的就是邹忠叔叔。2010年我和王非非(王觉非长子)先后去看望了邹叔叔,2011年,宋肇兴的长女宋渝又去看望了邹叔叔,小渝姐说:.....86年我陪父亲在广州和珊妹一家见面后(她们从香港过来,和我们见后返大阪)曾在邹叔家住了几天,十几年过去了,岁月沧桑,邹叔和徐阿姨老了,瘦了,但精神矍烁,慈祥可亲,看见我们非常高兴。兴奋地讲述着三期往事,如数家珍,重情重义可见一斑;几个房间的墙上都挂着父辈们的墨迹,有我父亲的,郭烽明伯伯,刘春城伯伯,王觉非伯伯等,自成风格,各有千秋,可见父辈们的多才多艺。我们下楼喝午茶时路过邮箱,邹叔照例去开箱取信,立斐姐说那些年信件非常多,是附近有名的邮件大户,随着三期同学的相继离去,信件渐渐稀少了,老人有些落寞,但仍是每天去开邮箱,这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邹叔几次和我说:“宋肇兴是个大好人啊,我和你爸感情很深呐......”唏嘘之情,难以言表。

  大家都知道的“通报”三期同学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且不说收集,整理,就是写一遍也是一个大工程,更何况是耄耋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呢,需要何等的毅力和付出,重情重义再见一斑;邹叔的家里又一风景就是那厚厚的十几本相册,里边全是三期同学聚会及子女家属往来的照片,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次的时地人事都有清楚说明附在前边,立斐姐说那几年家里来人不断,就象是接待站,主要的都是三期同学及子女等,邹叔乐此不疲,热情欢迎。重情重义又见一斑!

  看到听到想到这一切,倍感震撼:如今健在的邹叔就是我们的老父亲,要好好的珍惜,愿老人键康长寿,延绵亲情!意犹未尽,依依惜别。

  如今健在的邹叔就是我们的老父亲,要好好地珍惜!我们为有三期这样的父辈而骄傲!他们都是人中的精英,而他们的人品情操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小渝姐夫妇看望邹叔叔 遥祝安康

  博客写到这里,我给邹叔叔家打了电话,是阿姨接的,她说广州很热,在35度以上,她和邹叔叔都好。立斐姐的小孙女快半岁了,四世同堂的邹叔叔一家其乐融融。明年邹叔叔就89周岁了,吃90的饭了,过九不过十,到时候他们会隆重庆祝邹叔叔的90大寿,欢迎我们去参加。

  明年是三期前辈毕业70周年,当年最年幼的小老弟也在向90进军了。

  长空依旧,晚霞漫天,衷心祝福二位老人和所有健在的三期前辈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文章摘自:新浪微博 昨日雄鹰-云飞翔我翱翔

责任编辑:智轩 最后更新:2024-03-22 19:12: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空军飞行军士学校第三期胡景冈

下一篇:空军飞行军士学校第三期徐世椿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