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空军的抗战岁月:他们的芳华,更值得铭记!
2018-07-18 11:01:28  来源:  点击:  复制链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芳华。

 

  前两天,最爱君去看了冯小刚的电影《芳华》,故事讲述的是,两位在大时代下受尽欺辱的人儿,最后走上对越自卫战的战场,接受人生的毁灭与考验的故事。

 

  而最爱君今天,也想讲述一场70多年前,有关4000多位中国空军将士们,在那场保家卫国的抗战中,他们的青春芳华与爱恨情仇的故事。

 

  谁没青春过,又有谁,能记得他们的芳华和毁灭?

 

  1

 

  九一八事变后第二年,1932年,在杭州笕桥,新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为学生们树立了这样的一座“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与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中央航校的学生们,在校训碑前合影:誓死报效祖国。

  为了捍卫祖国,夺回沦陷的国土,无数进入这座学校的航空学子们,每日进出校园的第一眼,就是耳濡目染这个神圣的誓言。

 

  为了实现回归故乡的梦想,从东北流亡来到杭州,入读笕桥中央航校第六期的阎海文(1916-1937),在日记里写道:“东北沦亡,国将不国。堂堂的中华民族,竟受倭奴之摧残与蹂躏,令人痛心,所以我常为之悲,为之泣。”

 

  在和战友们的聊天中,阎海文说:“我是一个流亡者,我要打回老家去,要为东北3000万同胞复仇!”

 

  他的机会,终于到来。

 

  淞沪会战爆发第二天,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受命出击盘踞上海的日军,作为第五大队第25中队飞行员的阎海文,驾驶着自己的霍克III型飞机,对在上海罗店登陆的日军进行投弹攻击,接着又进行俯冲扫射,在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后,阎海文的飞机不幸坠落于日军的阵地之中。

 

  阎海文跳伞而下,被日军层层围住,日寇叫嚷着,要活捉这位中国空军飞行员,步步向他紧逼过来,在用手枪射杀几名围攻的日寇后,誓死不降的阎海文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临死前,他慷慨激昂高声叫喊道:“中国无投降之空军”,然后引枪自尽,年仅21岁。

 

  ▲阎海文誓死不降,举枪自尽。

  对此,日军战地记者木村毅,在1937年9月1日的《每日新闻》中写道:

 

  “我将士本拟生擒(阎海文),但对此悲壮之最后,不能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殓···此少年空军勇士之死,虽如苞蕾摧残,遗香不殒···虽为敌军,亦不能不令我全军将士一掬同情之泪也。”

 

  为此,日军特地将阎海文埋葬,并立了块墓碑,上面写着:

 

  “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2

 

  日本人在阎海文所戴的飞行帽上,搜出了一张阎海文珍藏的纸片:“内容为铅笔所书秀丽之女子手迹,署名为南通州安东巷三号刘月兰女士”。

 

  日本人随后猜测,这个署名为“刘月兰”的女孩子,应该是阎海文所珍爱的女孩子:“于鹏程万里,千犯百死,深入敌阵之时,对此纸片爱惜珍藏,则芳名刘月兰之为阎之爱友,殆无疑义。”

 

  可至今80年了,那位阎海文珍爱的纸条上的名叫“刘月兰”的女孩子,可曾知道,这位空军青年,对她的至死情深和爱恋?

 

  3

  战争仍在残酷的进行。

 

  谁会想到,这只是漫长的八年全面抗战中,300多万国军将士们,前赴后继殉国的开始?

 

  ▲誓死报国的中国空军将士们。

  就在大战开始前,1937年8月3日,就在南昌青云谱机场的誓师晚宴上,日后因为击落八架日寇敌机,而被称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之一,享有盛誉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飞行员李桂丹(1914-1938),在热情澎湃中跳上宴会现场的桌子,他举着酒杯呐喊着说:

 

  “大家干了这一杯,我们誓死杀日本鬼子,报国仇、雪国耻,怕死的不是空军!”

 

  说完,李桂丹将杯子往地上“啪”的一声摔得粉碎,将士们也纷纷跟着他一起呐喊,满地都是被怒摔而下震碎的酒杯。

 

  4

 

  战争,毁灭的是青春和芳华。

 

  为了实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的壮志,中国空军的四位年轻飞行员郑少愚、乐以琴、沈崇诲、罗英德相约,以必死之心,践行中央航校所倡议的:“我们的身体、飞机与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的校训;四个空军兄弟还约定,30岁以前绝不成家,誓将以青春和生命,献给自己热爱的祖国。

 

  四个人,最后都做到了:而郑少愚、乐以琴、沈崇诲三个人,更是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奉献给了伟大的祖国。

 

  就在阎海文自尽殉国后五天,1937年8月19日,出身富裕、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却弃笔从戎的沈崇诲(1911-1937),成了中央航校学生中,第一位实现“我们的身体、飞机与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校训的学生。

 

  ▲毕业于清华大学、弃笔从戎的沈崇诲,与日军同归于尽。

  当天,沈崇诲奉命轰炸驻扎在上海外海的日军第三舰队,在飞临日军舰队上空时,沈崇诲所驾驶的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尾部冒出浓烟,在此情况下,当看到日军的旗舰“出云号”正在指挥舰队与中国空军激战时,沈崇诲毅然决然,跟自己的同机驾驶员陈锡纯一起,驾机狂冲向“出云号”,试图与其同归于尽,最终飞机爆炸、沈崇诲坠海殉国。

 

  在牺牲前,这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原本已在绥远拥有了一份收入优渥的工作,然而1932年,他却瞒着家人,偷偷剃了光头,冒着大雪来到杭州投考中央航校,五年后,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效死国家”的诺言。

 

  5

 

  在《芳华》中,主人公刘峰,是一位木匠的儿子;在实际中,作为与沈崇诲一起约定“日寇不灭、无以家为”的飞行员郑少愚(1913-1942),也是一位木匠的儿子。

 

  这位来自四川渠县、家境贫寒的小伙子,1937年参加抗战时,只有24岁。当听说沈崇诲牺牲的消息后,郑少愚流下眼泪,哭着对飞行员兄弟们说:

 

  “我今天就要替他报仇,他始终是我们之中最幸运、最成功的一位,大家今天下午到花鸟山外海一带轰炸日军时,不要忘记带一束鲜花,丢在白龙港祭奠崇诲!”

 

  ▲郑少愚跟兄弟们约定:不灭日寇、无以家为。

  此后,他屡次出击日寇,至少击落了三架日军飞机,当时,蒋介石和宋美龄都非常看重这位王牌飞行员,宋美龄甚至想为他做媒撮合亲事,都被郑少愚以“日寇不灭、无以家为”拒绝。

 

  1942年,郑少愚在驾驶美国援助的飞机,经由“驼峰航线”返回国内时,不幸由于飞机油箱起火而失事殉国,时年只有29岁。

 

  6

 

  很多时候,生命的毁灭总是无声无息。

 

  中国空军308大队飞行员刘公卿总是记得,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派出12个机组编队,前往广东汕头轰炸日军的转运基地和运输船队,没想到任务执行当晚,12个机组只有6架飞机返航,60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在执行作战任务时牺牲殉国。

 

  当晚,机场的大餐厅里,突然少了60个吃饭的人,后勤人员一下子傻了眼,平日里欢乐热闹的大餐厅,变得鸦雀无声,突然间,将士们都将餐具怒掷到地上,然后大家一起,开始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但第二天,残余的将士们擦干眼泪,又继续出征广东。

 

  ▲1938年中央航校七期的毕业典礼,合影背后挂着横幅:“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战争仍在残酷的继续。

 

  1941年3月14日,毕业于中央航校七期的飞行员丘贵祥,和妻子许光瑶举行婚礼,他们没想到的是,当天在成都双流机场爆发的空战中,八名原本计划参加他们婚礼的战友们,最终全部战死。

 

  饭桌上空空的,服务人员便询问说,要不要撤掉一些酒席,没想到丘贵祥却说:“一样上菜、一样倒酒!”

 

  婚礼开始后,在沉寂的氛围中,丘贵祥和许光瑶端着酒杯,来到根本无人入座的空桌子前,丘贵祥举着酒杯,对着战友们的英魂说:

 

  “兄弟们,我们一起,干了这杯酒!”

 

  现场的人无不落泪。

 

  7

 

  对于女人们来说,男人们的战争,带给他们的,是日日夜夜的惊魂和恐惧。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在重庆和成都,都盖有飞行员家属宿舍——这些宿舍,格局都是十户人家围成一个大院,在丈夫出征的日子里,这些相依为命的女人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相互倾诉。

 

  飞行员王殿弼的妻子马必惠深深记得,抗战时期,每次空战过后,正在聊天或串门的飞行员太太们,只要看到有大卡车往宿舍的方向开来,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各自回家,然后关起门来。

 

  这些大卡车上的军人,经常带来的,都是他们中的某一人的丈夫:受伤、失踪或者阵亡的消息,他们经常急促地来,然后“砰砰砰”地敲某一户人家的门,在告诉噩耗后,就帮忙家属收拾行李,将她们带走。

 

  ▲1955年,劫后余生的空军飞行员的太太们,在台湾合影。

  那时候,女人们最恐惧的,就是自己家的门被敲响。马必惠回忆说,有好几次,她不确定是自己家的门响,还是邻居家的门响,她心里狂跳不已:

 

  “那种瞬间降临的焦虑,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第二天过后,大院里某一户人家的妻子就会消失,这往往意味着,他家那做飞行员的男人,已是凶多吉少。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心照不宣,不敢再提起昨日的恐惧,因为大家都不敢互相刺激,担心噩耗那一天,或许就会降临到她们自己身上。

 

  8

 

  在为期八年的抗战中,中国空军前后共击落、击毁1200多架日军飞机,自身也伤亡1000多架飞机,并有4000多位空军将士牺牲;而他们殉国的平均年龄,只有:

 

  23岁。

 

  这些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之上的空军将士们,与陆军的将士们大多出身低微不同的是,空军飞行员由于招飞严格,要求高中以上毕业,因此很多入行和殉国的飞行员,都是出身优越的贵家子弟,他们当中:

 

  有蒋介石的远亲毛邦初,有建筑学者、诗人林徽因的弟弟林恒,有后来的“国防部长”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也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张锡怙,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复,以及出身合肥巨富人家的金英——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代,他们没有因为自己优越的家境和出身,而忘记奔赴国难,很多人最终,将他们的生命,永远挥洒在了祖国的蓝天沃土和大海之上。

 

  很多飞行员后来回忆说,从进入中央航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时时刻刻,做好了按照校训的指示,为祖国的自由与解放,而奉献自己的准备。

 
▲1935年,笕桥中央航校学生们在呐喊求战。

  对此,从山东齐鲁大学弃笔从戎、考入中央航校的乐以琴(1914-1937),就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写道:

  “河山变色了,民族快沦亡了,敌人的凶焰像潮水般涌来,我眼看着日寇这样横行,心中的愤恨如烈火燃烧。我不忍看着同胞们被惨杀,我不愿再坐在课堂读书了,我决意从军。为争取民族生存,宁可让我的身和心永远战斗,战斗,直到最后一息!”

 

  “父母生我,祖国养我,此时此刻,我唯有投笔从戎!”

 

  抗战爆发后,乐以琴一举击落了八架日军飞机,也因此名列中国空军“四大金刚”之一;后来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乐以琴最终在日军十几架飞机的围攻中寡不敌众、以身殉国,践行了自己以死报国的誓言。

 

  乐以琴殉国前后,中国空军的另外三名王牌飞行员、“四大金刚”中的另外三人:刘粹刚、高志航、李桂丹也相继战死殉国。

 

  ▲中国空军“四大金刚”王牌飞行员,最终全部殉国。

  对于当时空军将士们的心境,中央航校二期的飞行员汤卜生,曾经在1937年所写的《航空生活的感想:一个飞行员的自述》中写道:

 

  “我们是孤单的、辽远的。在离人群极远的空中,我们的痛苦与喜悦,只有我们孤单地承受···我们如果有可以称为计划的东西的话,那大概就是为国牺牲吧。代表我们诺言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存有一张遗嘱。”

 

  而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中,也存了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那就是在中央航校12期的47人合影中,最终有44人战死殉国(下图标注十字架的学员),当期飞行员们的阵亡率,高达93.6%。

 
▲中央航校12期飞行员合影,47人中,有44人在抗战中殉国。

  9

  空军将士们超高的阵亡率,也让许多飞行员的女友和妻子们,最终崩溃或自杀。

 

  1939年2月8日,空军飞行员刘福洪(1913—1939),在前往山西运城轰炸日军后,在返程途中由于飞机失事遇难;突如其来的噩耗,也让刘福洪仅仅新婚一个月的妻子陈影凡精神崩溃,她先是服毒自杀,家人急忙将她送到成都仁济医院抢救过来;没想到几天后,1939年2月16日夜间,陈影凡又用刘福洪生前使用的配枪自尽,最终随刘福洪而去,年仅26岁。

 

  1938年4月29日,空军第四大队飞行员陈怀民(1916-1938)参加武汉空战,他在飞机中弹后,驾驶自己的战机奋勇撞击日军飞机,最终与日寇同归于尽;后来,他的女友王璐璐从浙江千里赶到武汉奔丧,最终在武汉跳汉江自尽。

 
▲民国空军将士们,和他们的妻子。

  另外,1941年8月11日,空军第五大队飞行员黄荣发在成都双流空战中牺牲后,他的妻子杨全芳,在参加完追悼会后,也开枪自尽。

  尽管大多数飞行员的太太们,在丈夫殉国后,还是选择了改嫁;但这些少数选择殉情的女人们,最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人间悲歌。

 

  10

 

  而爱的延续,也超越了爱情。

 

  1937年10月26日,在抗战刚开始两个多月,就击落了七架日军战机的刘粹刚(中国空军“四大金刚”王牌飞行员之一),在支援山西对日作战中,不幸在夜间飞行中失事遇难;消息传来后,刘粹刚的妻子许希麟,在悲痛之中,竟然一口气吞下了36枚硬币自杀,幸亏被家人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才挽回了性命。

 

  后来许希麟回忆说,在丈夫阵亡前短暂的聚会中,刘粹刚经常喜欢安安静静地,看着她发呆,许希麟觉得不好意思,就问丈夫干嘛老看自己,刘粹刚对此回答说:

 

  “多看看,把你牢牢地刻在我的脑中,这场战争也许会把我们分开一段很长的时间,也许妳看不到我了,也许我看不到妳了!那时光,我会到梦中找妳,你也会在梦中来找我吧。”

 

  ▲刘粹刚、许希麟夫妇。

  在自杀被抢救过来后,许希麟看到了刘粹刚在生前,留给她的最后三封书信:

 

  “希麟:

 

  近日情势非常紧张,中国民族求生存,势必抗战到底;我的工作非常忙迫,从早上四点钟到晚上八点钟都在飞机场里,身体虽稍受些痛苦,但是我们精神上却很愉快!

 

  ·····

 

  我因为工作关系,恐怕不能常常写信给您,人生本如朝露,事事如梦,一切都难预料的,设我不幸,那这就是最后的一封信给您····或者我也许可胜利凯旋归来。

 

  我的麟!我最亲爱的麟!真的,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因为我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

 

  或许是预感到,假如自己牺牲,妻子可能会殉情,刘粹刚对此在遗留的书信中,提前劝解妻子许希麟道:

 

  “您时时刻刻要用您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您知道人家会笑您懦弱的,绝不会说您是殉情尽节的!

 

  ····

 

  我的麟,您静心地等着吧,等我们恢复失地、击退倭奴之后,那就是我们胜利荣归团聚时:我最亲爱的麟,您静心地等待着吧!

 

  粹刚(1937)八月二十日”

 

  ▲刘粹刚生前相片。

  在刘粹刚的遗书和家人的鼓励下,许希麟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后来,她写下了一封寄给亡夫的悼念信:

 

  “粹刚:

 

  为了抵御外侮,为了捍卫国家,你竟在高平壮烈的牺牲了,你已离开了我,以后我们固然不能再相处一起,但是我相信,你的灵魂仍和我相依相偎。

 

  ·····

 

  粹刚啊!彼时我们热烈激切的情绪,确实是太兴奋了,你并屡屡的对我说:“希麟,假使他日战争爆发,我如果残废了的话,一定会自杀的,自杀实在比不死不活乾脆得多了!希麟,尤其是不能够拖累你,两人均觉痛苦,还不如一手枪死了,倒痛快得多!”

 

  粹刚!你固是爱我,替我著想,可是你沉痛的声调,深深的刺伤著我,我曾讲过:‘这成什么话!假使你一旦受伤残废了,我可以好好的看护你,还可回到教育界去服务,虽说几十元一月,两人刻苦点也够维持日常生活了,物质上虽不能享乐,精神上不是很愉快的吗?’

 

  咳!粹刚!命运是注定的,我最低的希望都不容达到,我们的期望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旧日的兴奋,都变了今后悲壮的回忆!刚,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尽了军人天职,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

 

  ·····

 

  粹刚!所谓死有重於泰山,有轻於鸿毛,你为祖国生存而奋斗,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而战争,最后以至於牺牲成仁,你已死得其所了,我应当为你欢欣。

 

  可是,每当见到你朋友同事们,他们的鹣鹣鲽鲽、融融乐乐,往往唤起了我的回忆;过去的依恋,如今的甇独,海角天涯,叫我从何处觅你?感今怀旧,能不涕泪滂沱,鸣咽悲泣!”

 

  11

 

  此后,为了实现刘粹刚“将来年老退休后,决以余力办学”的愿望,1937年底,曾经担任过小学校长的许希麟最终重执教鞭,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粹刚小学专门招收中国空军在职或遗族子弟,学校的大礼堂两侧,挂满了为国捐躯的航空烈士们的遗照,以此来教育空军的孩子们尽忠报国。

 

  后来,许希麟甚至将国民政府发给自己的壹万元抚恤金,也用于学校办学,她此后终生没有再婚,没有孩子的她,把粹刚小学的孩子们,都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般进行抚育养护。

 

  ▲为了纪念亡夫刘粹刚,许希麟创办了专门面向空军子弟的粹刚小学。

  她有时候经常会想起,假如刘粹刚还活着,或许他们也是会有一群孩子,就像学校里的学生一般聪慧可爱,围绕着他们奔跑嬉戏,叫唤着他们“爸爸、妈妈”。

 

  可这一切,终究只是个梦。

 

  1949年,许希麟随着粹刚小学和国民政府远迁台湾;1990年,已经76岁、白发苍苍的许希麟重新回到大陆,并到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拜祭了刘粹刚,在公墓里,她向丈夫献上了自己手书的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990年,许希麟到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拜祭亡夫刘粹刚,并手书《出塞曲》。

  而那些远去的芳华和梦想,最终沉寂在岁月里,哀婉低沉,如泣如诉。

 

  他们最终选择了天空,作为自己永恒的墓园;而大地也将永远铭记:

 

  他们的:芳华。

 

  参考文献:

 

  朱力扬:《中国空军抗战记忆》

 

  张钊维:《冲天》

 

责任编辑:贺晓理 最后更新:2018-07-18 11:09: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空军远征日本

下一篇:三袭白螺矶机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