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刘建藩
2023-07-05 14:46:15  来源: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主编:刘国铭 副主编:王叔凯 张秀平 朱显龙  点击:  复制链接

  刘建藩(1887—1918),字昆涛,湖南醴陵人。曾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骑兵科,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后任广西学兵营骑兵队队长。1910年8月任学兵营同盟会支部分部长。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北伐第三军中统率骑兵部队。1912年4月去南京,任第八师骑兵团团长。1913年7月参加讨袁,失败后去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曾参加欧事研究会。1916年任湖南营产清理处处长,后任零陵镇守使。1918年在与张敬尧作战中,失足落水身亡。后广东军政府追赠陆军中将衔。

  人物生平

  刘建藩,字昆涛,醴陵市仙霞镇清安铺何寺冲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十月十八日生。先后入湖北武备普通学堂、保定陆军学堂骑兵科学习。毕业后分发广西新军,任混成协督队官,骑兵管带,学兵营教官。

  民国1年4月,南北和议告成,刘建藩任南京第八师参谋长兼骑兵第八团团长。奉命回湘招募新兵3000人,充实第八师。

  民国2年7月,爆发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黄兴,令刘建藩为第八师前敌指挥,率部攻占徐州。后奉令回师江宁。讨袁失败,随黄兴、李烈钧避走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研究法政。

  民国5年返国,相继任湘军第二梯团长、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民国6年,段祺瑞解散国会,撕毁《约法》。孙中山南下广州,召集“非常国会”,号召“护法”。8月29日,刘建藩出任零陵镇守使,所部由12营扩编为20营。9月18日与衡阳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联名通电,宣布“衡、永自立,与段政府脱离关系,举武装“护法”旗帜。段祺瑞派第八师师长王汝贤、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为正副司令,率3路大军进逼湘南,护法军分3路迎战,刘建藩部任右翼。

  民国7年1月下旬,护法军分3路向岳州进击,刘建藩率部从右翼出平江。1月27日,北军全线遗退,岳州宣告收复。北洋军部队分3路攻湘。护法军后兵不足,粤、桂军态度消极。3月13日,南军开始全线撤退。24日北军攻陷醴陵,25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谭浩明自长沙出走。4月下旬,粤、桂军分别撤至湘粤、湘桂边境;刘所部不足3000人,遇10倍于己之张怀芝部大军,经英勇机智抗击,张怀芝部遗败。刘率部反攻,收复醴陵、攸县大片地区。

  刘建藩因孤军奋战,迅速南撤。5月7日,刘建藩过株洲镇徐家桥地,遭北军伏击,坠水殉难,护法军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国葬于长沙岳麓山,墓门题“护国元勋”。

  参与护法运动

  袁世凯帝制覆灭后,段祺瑞夺取了北京政权,毁弃约法,解散国会。为了反对段祺瑞的军阀专制统治,1917年7月,孙中山率驻沪海军南下广州,高举护法旗帜,组织护法军政府,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湖南成为南北两军激烈争夺的战场。孙中山委派程潜等到湖南活动,推动护法斗争,为北伐开辟道路。

  段祺瑞则将谭延闿免职,任其亲信傅良佐为湖南督军,并派吴光新率重兵进驻岳阳。国会解散后,国会议员陈嘉会回到湖南,倡议护法,希望湘军联合粤桂军共同抵抗北洋军。对此,谭延闿初有难色,认为湖南兵力薄,没有能力反段。后经多方商量,遂定对付傅良佐督湘之大计。谭延闿花重金调望云亭北上,迎接傅良佐,同时任命一向坚主反段的刘建藩署理零陵镇守使。当时,零陵镇守使署所辖各守备队的中下级军官,多属广西学兵营出身,与刘建藩有师生关系。且湘桂两省,唇齿相依,刘建藩早年从广西发迹,零陵的地理位置,又正好与广西联成一气,缓急可以相济。

  刘建藩8月29日接到命令,次日即轻装简从赶往零陵视事,集中所能收编的队伍,将守备队由12营扩编为20营;同时报请谭延闿批准,由前铁道守备司令李仲麟率领旧部两营赴湘南驻防。刘建藩在零陵厉兵秣马,同时与衡阳林修梅紧密联系,互成犄角之势。

  9月9日,傅良佐抵达长沙,对刘建藩深怀疑忌。13日发布命令:撤销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的职务,派邹序彬接替;撤销零陵镇守使刘建藩的职务,调回长沙,另委陈璩章接替。刘建藩当即拒绝陈骤章入境。9月18日,刘建藩与林修梅同时发出通电,宣布独立。通电发出后,两处起义军迅速控制了湖南24个县,布告安民,宣布湘南24县为戒严区域。衡、永独立,揭开了第二次南北战争的序幕。

  孙中山得悉刘建藩、林修梅起义护法,无比兴奋,于当天发来电报,深表支持和鼓励。10月7日,孙中山又委任赴广州汇报起义情况的林伯渠为湖南劳军使,回湘南前线慰问起义将士。段祺瑞得到衡、永独立的消息后坐卧不宁,一面电令派兵“剿抚”,一面发表褫夺林、刘官职并予以通缉的命令。傅良佐也在长沙宜布戒严,并通电“声讨”林、刘。他还指使一些湘军将领“劝导”林、刘取消起义,并收买一些原湘军将领,妄图玩弄湘军打湘军的把戏。

  刘建藩在零陵起义以后,带领部队向衡阳方向前进,与林修梅一起抵抗北军的进攻。时因傅良佐出师不利,段政府即派第八师师长王汝贤、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为正、副司令,率三路大军共计3万多人进逼湘南。护法军除电请广州军政府实力援助外,即分三路迎战。刘建藩率领零陵镇守使署守备队负责右翼任务,赴攸县抗击敌人。此时刘建藩、林修梅仅有5000之众,而且装备较差,靠将士的勇气和人民的支持,抗拒强敌。10月初,林修梅等率领中路部队与敌军在萱洲河地区发生胶着战。10月11日,衡山失守,湘军退守贺家山一带。10月下旬,桂军、粤军一部陆续人湘增援,公推谭浩明为湘粤桂联军总司令,部署全线反击。这时,北军内部有皖系主战和直系主和的矛盾,王汝贤、范国璋均接近直系,不愿为皖系的傅良佐打江山,再加上时值初冬、阴雨连绵,北军水土不服,士气低沉,兵士厌战,且指挥不统一,导致北洋军全线败退。王汝贤被迫逃往株洲,护法军乘胜追击。11月14日,王汝贤、范国璋通电请求停战议和。督军傅良佐见大势已去,当晚逃离长沙。17日,王汝贤、范国璋亦逃出长沙。在这种局势下,段祺瑞被迫辞职。19日,起义军攻占长沙。21日,程潜、刘建藩、林修梅等进人长沙,受到各界人士欢迎。24日,程潜以总司令兼任省长。12月18日,谭浩明又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名义兼领湖南军、民两政事宜。

  北军溃退至岳阳一带后,湘、桂两军内部发生分歧。程潜、刘建藩、林修梅等湘军将领,极力主张扩大战果,一鼓进取岳阳。可是联军总司令谭浩明却认为,“段祺瑞已奉命免职,根本已得解决”,主张同北京政府妥协议和。对此,刘建藩等极力反对,并向谭浩明等桂军将领呈文,阐明夺取岳阳的利害关系:湖南人民要求驱逐岳阳北军的情绪日益高涨,如压制这种正义要求,必将影响桂系在湖南的领导地位;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对桂军按兵不动,深表不满,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可能会引起粤、桂两军关系破裂;北军在湖北的荆州、襄阳已经得手,主力将回师湖南,我军应先发制人,占领岳阳战略要地。谭浩明无奈,只得同意湘军将领的要求。1918年1月23日开始,护法军分三路向岳州进击,刘建藩仍担任右翼,驻防平江。1月27日,北军全线溃退,岳阳宜告收复。不久湘境全由南军控制。

  湘、桂军占领岳阳后本可乘胜推进,直取武汉,联合西南各军,进而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谭浩明与程潜权利之争愈趋激烈。谭以总司令名义严禁联军入鄂。北洋政府趁此机会,集中优势兵力,于3月10日分两路进攻湖南。曹馄为第一路军总司令,由湖北南下,正面攻岳阳张怀芝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分别由江西进攻湘东。南下北军号称40余万人,而湘、粤、桂联军合计不过5万人。其时,刘建藩的部队负责自新墙至平江南江桥九岭方面的防线,抵挡张敬尧部的进犯。刘建藩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拼力抵抗,以寡敌众,遏止了北军向平江方面的进攻。3月初,战斗激烈进行,谭浩明仍安然坐镇长沙,让桂军精锐部队留驻后方。刘建藩认为平江方面可告无虞,而岳阳正面则兵力单薄,岌岌可危,于是派人到长沙催谭浩明速向岳阳前线增兵,扭转战局。但谭对此置之不理,特别是当曹锟手下的吴佩孚率兵向岳阳逼进的时候,谭浩明釜底抽薪,把桂军撤回广西,湘军士气因之大受影响。3月10日,北军未遇强烈抵抗,即占领羊楼司;13日,又占领云溪。3月18日,岳阳复为北军攻陷,前线部队纷纷向长沙败退。刘建藩所部也被迫由平江后撤。至23日,北军进驻平江,24日,攻陷醴陵,25日,谭浩明自长沙出走,湘、粤、桂护法联军随之瓦解。时刘建藩部退驻攸县草市一带。他因指挥作战操劳过度,咯血不止,身体非常消瘦。在护法军大撤退的情况下,刘建藩不愿溃退,因而驰骑会见粤军总司令马济和湘军总司令程潜、师长赵恒惕,他说:“吾军械弹尚堪一战,不战,恐散之民间,且为患,曷若再决胜于万一。”

  4月下旬,程潜、林修梅率部退守耒阳、郴州一带。刘建藩在攸县附近发起进攻。当时刘建藩所部只有3000人左右,但向乘胜猛进的张部大军进行猛烈攻击,把张部杀得大败。刘建藩收复了醴陵和攸县。张怀艺全军溃败,分两路逃跑彼此各不相顾,长沙大为震动,张敬尧吓得手忙脚乱,连电北京政府告急请援。那时在宝庆的张敬尧所部第七师田树勋旅,为了回兵救援长沙,也从宝庆退了下来。

  但是,刘建藩孤军奋战,难以持久。当时,桂、粤军已撤出湘境,为保存实力,无意回援;其他湘军亦已退到郴、永一带,未能回军应援。在这种形势下,刘建藩率领前敌护法军在反攻大捷之后,不得不迅速南撒,向株洲方面且战且退。而北军乘虚由马鞍山、龙头铺、荷塘铺长驱直入,占领晏家湾、石子头;又于5月4日猛攻株洲北车站,企图截断南军归路。5月5日,北站失守,情势极为危急。刘建藩督队,向株洲正街退却,准备巷战。其一部通过齐家桥,以沙袋及芦溪纸捆堆作临时工事抵御。刘建藩准备从齐家桥下游港口便桥(俗名孔道门)过港,从城隍庙小巷进人正街,沿湘江东岸向易家凤形山退走。不料便桥狭窄,刘建藩失足落水,当时经过救护,未死,但口呛鲜血,气息奄奄,抬至大冲而殁,时年31岁。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3-07-05 14:47: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刘建绪

下一篇:刘孟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