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
2022-10-06 15:28:06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陈宗斌  点击:  复制链接

抗大师生在挖窑垌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华池县办校的三年里,全体师生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大生产运动。在崇山峻岭之中,当年的抗大七分校数千名师生,积极发扬抗大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面学习,一面生产,胜利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使百里荒野变成了富饶的粮仓,赢得了学习和生产的“双丰收”。

  数千师生齐聚陇东

  1943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河北省灵寿县抗大第二分校附中开赴甘肃陇东地区,组建新的抗大第七分校,由彭绍辉兼任校长,俞楚杰任副校长。学校下设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办公室和文工队等,校部驻合水县老城镇,所属陆军中学被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驻扎在大凤川。

  抗大二分校附中师生并入七分校后,其8个男生队编为第二大队,初驻合水蒿咀铺一带山区,后移驻豹子川张岔;女学员编为两个女生队,直属校部领导,初驻蒿咀铺柳沟一带。

  1943年12月底和1944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太行陆军中学和太岳陆军中学共计1100余人也先后来到合水,编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驻扎在合水县的平定川。1944年9月上旬,抗大七分校校部机关和女生队在校长彭绍辉的率领下,从合水县迁到华池县东华池村。当时女生队驻扎在校部对面的半山腰上,其驻地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女生洼”。至此,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全校师生总人数达5200多人。

  抗大七分校的学员都很年轻,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不过20岁,有从部队选送来的战斗英雄,有从解放区和敌占区来的革命青年,有工人、农民,也有知识分子。从华池县城东行60公里,就到了当年抗大七分校所在地——东华池。

  在崇山峻岭中打造校园

  抗大七分校刚到驻地的时候“一无所有”,漫山遍野只有几孔荒废的窑洞,经过一番打扫,便成了学员们的宿舍。二大队是最先到达豹子川的。他们到达后,在豹子川南山坡为分校供给部、卫生部和女生队挖了窑洞。

  随着大部队陆续到来,居住环境又变得紧张起来,很多学员没有窑洞住,就傍山架棚,荒野露宿,受天气影响很大,部分学员都淋雨得了病。为解决校舍问题,彭绍辉等抗大七分校领导亲自带领学员依山挖窑洞。开始时,很多人不懂挖窑洞技术,进程很慢,便请当地群众当技术指导,经过反复实践,学员们很快就掌握了技术,工作进度得到很大提高。

  为早日完成工作任务,学员们早出晚归,各排各班还开展竞赛,有的学员还偷偷加班加点。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干,全校共完成窑洞690孔,后来还修建了伙房、食堂,整出了一块近百亩地的大平地,为冬季的军事训练创造了条件。副校长俞楚杰还从各队选拔了一批能工巧匠,就地取材,在东华池镇为校部箍石窑46孔,盖平房35间。

  让人感到敬佩的是,抗大七分校学员在没有用一个铁钉、一袋水泥,没请一个工匠的情况下,在副校长俞楚杰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建立起了一个可容纳2000余人的木制大礼堂,供七分校开会、学习、开展活动用。

  烧木炭也是抗大学员每年必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储存大量的木炭用于冬季烤火取暖。到了秋天,学校就抽调有经验的学员上山,在山上砍树烧木炭。当时,周边森林非常茂盛,各队都派人去烧木炭。他们向当地群众请教,很快掌握了技术,各队都完成了任务,如二大队八队,一共烧出了3万公斤木炭,基本解决了学校的冬季取暖问题。

  开荒种粮,改善生活

  七分校建校初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粮食短缺。刚到东华池时,粮食都是边区政府供应的。学员们要到延安、合水的太白、华池等地往回运粮,路途遥远又受到国民党的封锁,运粮工作十分困难。蔬菜多数靠挖野菜和当地政府、群众提供。为解决学员吃饭问题,减轻边区政府的负担,抗大七分校响应中共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4年3月29日,全校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各大队掀起生产竞赛高潮,提出年内要开荒5万亩、产粮5000石、纺纱5000公斤的奋斗指标。从4月开始,各大队就在东华池摆开了战场,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彭校长第一个举起了自己特制的短柄镢头,一场披荆斩棘,向森林、荒山要地种粮的战斗打响了。在彭校长的带领下,三个大队的学员同时拿起了第一件宝——镢头,投入到紧张的大生产运动中去。

  开荒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劳动。刚开始,大多数学员由于年龄小又不得法,没有斧子,没有锯子,只好用镢头劈树根,双手磨出了血泡。在劳动实践中,他们想出了很多巧干的办法,如对付树根用“连根拔”、对付丛草用“火烧连营”等,都是智慧的结晶。一段时间后,学员适应了劳动的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开荒进度,大家组织起队与队、班与班、山头与山头之间的劳动竞赛,每个学员平均每天开荒都在一亩以上,更涌现出一批劳动英雄。

  开荒任务完成后,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把谷子、糜子、豌豆等都种进去了……千年的荒山在抗大学员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终于变成了绽放生命的粮田。

  除了开荒种粮,学校规定每个学员种一亩菜。每个大队还养了猪、牛、羊、鸡,来改善学员的伙食。二大队的学员每年还组织打豹子、打野猪、野鸡、野兔活动,大大改善了学员的生活。在全校学员共同努力下,到1944年底,抗大七分校共开垦荒地6万余亩,生产粮食折合细粮共5650余石,并做到了蔬菜全部自给,全校养猪1300余头,羊1100余只,牛100余头。

  纺线制衣:女生队的“专利”

  纺线是女生队的主要任务。纺线是个“技术活”,开始时,许多女学员都不会,后来在互相帮助和带动下都学会了。纺线时,各班坐在窑洞前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大圈,人手挥动,纺车飞转,一幅壮观的“豹子川女八路纺线图”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为解决全校师生的冬季御寒衣服问题,女生队还担负了相当大一部分织毛衣、毛袜和做棉军服的任务。在制作棉衣的过程中,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就到山上挖来核桃、酸枣、杏树等树根,将根皮熬成多种颜色的水,再试验着调色,制成多种颜料,把毛线染成咖啡色、黄色、深灰色、浅灰色等,然后织成多种颜色、多种花样的毛衣、毛袜。

  在短短的一年里,女生队纺织的棉线,制作的棉衣,编制的毛衣、手套除了保证了自己,还满足了全校男学员乃至兄弟部队的穿用,队内还涌现出了一批编织、纺线能手,劳动英模,受到边区领导和学校的表彰。

  活商办厂,促进经济发展

  七分校来到东华池后,当年在国民党“围剿”中逃往他乡的群众纷纷返回。七分校学员们帮助他们安家落户,发展生产,还接待了很多从河南逃到边区的难民。人口逐年增加,经济日益繁荣。

  七分校来到东华池之初,师生宁可露宿在外,也不给群众添一点麻烦。他们宁可用裤子背粮食,也不向群众借口袋。可群众家里谁有困难,他们都主动帮助解决。农忙季节,学校就分配学员到劳动力少的群众家里帮忙。每逢过年过节,学校把上川下川的老百姓都请到校部吃饭,和师生一起会餐。学校每次演节目时,总是要邀请群众前来观看,并把群众请到前面坐,学员们都坐在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抗大七分校的师生同东华池一带的老百姓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为发展经济,抗大七分校还在东华池镇上开办5个商店和5个饭馆,这个偏僻小镇顿时繁华起来。附近的群众听到消息,有的前来赶集,有的举家搬到东华池镇来住。那时的东华池村村长崔生龙拥军工作十分忙碌,校部的工作人员就帮助他家代耕代种,军民关系十分融洽。以后还陆续建立了木工厂、肥皂厂、造纸厂、邮局、理发店、酿酒厂和磨坊、采办所等小作坊、小店铺20多个,解决了七分校和当地群众的生活所需。

  抗日战争胜利后,历经三年的抗大七分校在陇东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师生分批离校,奔赴新的战斗岗位。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庆阳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2-10-06 15:30: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大第7分校

下一篇:革命熔炉‖抗大第七分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