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大五分校:黄海之滨的红色灯塔
2022-12-01 14:44:4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点击:  复制链接

      抗大五分校,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坐落于江苏省盐城中学深处的一幢二层小楼正北楼,因其承载着中国抗日军政教育史上的一段烽火岁月,成为无数后人前来瞻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分布图 

      记者来到抗大五分校旧址正北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少奇同志半身雕像。走近正北楼,门楼庄严而素雅,周围树木葱茏,教室内的十几张课桌斑驳老旧,而当年,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空间,一腔腔救亡图存的热血在这里奔涌,一束束革命自强的理想在这里交织。这座砖木混合结构的二层小楼,历经沧桑,在战火中矗立。在这里,盐阜人民与新四军同仇敌忾、休戚与共、团结御敌,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抗战之歌;在这里,先后培养、培训了6000多名军政干部,为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里,光耀着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铁军精神”……

抗大五分校旧址

抗大五分校旧址前刘少奇石像 

      一则招生简章点燃革命星火  

      “新四军要在盐城办抗大啦!这一消息如同一股强劲的暖风一下子驱散了盐阜大地冬日的寒冷,第一期招生简章在《江淮日报》刊发后,四面八方的百姓奔走相告,传递着这一喜人的信息。”江苏省盐城中学教育集团团委副书记杨悦悦向记者讲述抗大五分校建立的经过。  

      1938年,中共中央提出“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开辟苏北则成为发展华中的重要前提。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陈毅率领的新四军部队与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部队,南北推进,会师盐城,共同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人才,适应苏北抗战的需要,同时吸引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抗日事业,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伊始,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即决定以“江北军政干部学校”“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以及“八路军第5纵队教导队”为基础,建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1940年11月,在刘少奇、陈毅的直接关心下,抗大五分校在盐城正式创建。陈毅任校长兼政委,副校长赖传珠、冯定,教育长谢祥军,政治部主任余立金,训练部部长薛暮桥。  

      这是一所全新的学校,第一期招生简章在《江淮日报》刊出后,生源如潮,抗大五分校专门在海安、东台、黄桥、阜宁等地设立报名点。华东乃至香港等地来的青年学生、工人、知识分子以及归国华侨,他们踊跃报名,参加抗大五分校的学习,为投身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的建设积蓄能量。部队也抽调了连、排、班级干部和少数团级干部参加学习。他们编为5个大队、一个机炮连。全校干部学员3000多人。五个大队学习重点各有不同,一、二大队为军事队,三大队为政治队,四、五大队为部队培养文化、宣传、文艺骨干。教员不仅有在抗日战争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还有一些在文化界早就有名的知识分子。  

      歌声飞扬,书声萦耳。抗大五分校,融汇着烽火硝烟年代五湖四海进步青年热血追求和救国心声,更成为一个人才济济之所与华中地区军事文化教育中心。华中抗日根据地一时成为许多城市知识青年的向往之地,从上海来的仅一次就有九对姐妹、一对母女,她们同时坐进了抗大五分校的课堂。前方部队作战的经验则成为师生们最好的教材,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根据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极其艰苦环境下边学习边战斗  

      抗大五分校校史陈列馆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展现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和不朽功绩,将人们带回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抗大五分校内部墙面上挂的一幅上学图 

     “根据地里好风光,荒郊草地是课堂,背包当凳膝当桌,青年读书声琅琅”,这是当年抗大五分校教学与生活的真实写照。学员们学习生活艰苦紧张,为了适应战争需要,除了政治文化学习,学校还开设了军事训练课程,如队列操练、射击、刺杀、擒拿、翻越障碍等。日伪“扫荡”期间,学校不时随军转移,没有校舍,挂上黑板,就是课堂,背包当板凳,膝头当课桌,学员们以苦为乐。学员们除借住一部分民房外,主要是住在寺庙、停课的学校和其他公共房舍,铺上稻草、麦秸,打成通铺,盖得很少。冬天,门上挂个草帘,稻草铺厚些,大家挤一挤;夏天,一个班,一个排睡在大通铺,既闷热,又有蚊虫咬。在这种环境下,学员们有了“革命虫”“革命疮”。每年冬季,棉衣经费筹措困难,学校需要补充棉衣几乎靠自力更生,当时能找到破布撕成条打草鞋就是“奢饰品”了。  

      “皖南事变”后,为了使学员们及时了解事变的真相和党中央的严正立场与斗争策略,陈毅特地到五分校作形势报告。为了提高学员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刘少奇多次到五分校讲授党的建设、党员修养。  

      1942年1月,抗大五分校改称“华中抗大总分校”,原抗大五分校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员,到三师创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华中抗大总分校负责领导新四军各师的抗大分校和随营学校及教导队的干部培训工作。  

      1942年冬,日寇再次进犯,军部机关撤离盐阜区,向淮南转移,1943年军部决定精兵简政,总分校的干部、教员和学员,全部分配到各师去,于是总分校宣告结束。  

      1945年5月,为了对付日寇对盐阜区发动的“拉网大扫荡”,抗大五分校暂时停办,学生全部结业,分配到各地工作。到这年9月抗战胜利后,校部改为盐阜独立旅,至此,五分校完成了历史使命。抗大五分校及华中抗大总分校,从建校到停办,在盐阜地区共办班五期,为我党培养数千名抗日军政干部,更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由此而被陈毅称为“春风满园的苗圃”,李先念赞誉为“华中抗日革命熔炉”。  

     “抗大五分校训练和培养了数千名军政干部,适应了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杨悦悦说。

抗大师生组织军民参加文艺活动  

      激昂战歌在盐阜大地传唱不息  

      “黄海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时至今日,这首雄壮豪迈的抗大五分校校歌,依然在盐阜土地上传唱不息。  

      多年来,盐城中学每年新生入学后,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到抗大五分校旧址讲述当年爱国青年在这里勤奋苦学、投身革命的事迹。每当校友、抗大学员后代来此瞻仰,学校总会为他们讲述当年热血进步青年在这里学文化、学军事、同日寇开展斗争的故事。盐城中学以正北楼锤炼的爱国主义教育主线,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盐中师生参观抗大五分校旧址  

     “每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总会想起抗大学生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我不断前行。”盐城中学高三(20)班学生、抗大五分校学生讲解员夏璐儿说。  

      眼前,是闪耀的党徽和党旗;耳边,是深情的致礼与宣誓……每每来此参观,广大党员干部都会在正北楼里重温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初心。  

      “盐城中学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正北楼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旧址,见证了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救民于水火的光辉历程。想当年,几千名抗大学员在这里接受培训,然后奔赴抗日战场,奋勇杀敌,报效祖国。”江苏省盐城中学教育集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生介绍,盐城中学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逐步形成了与“铁军精神”一脉相承的“大气、团结、坚韧、守正”的“盐中精神”,在“铁军精神”的熏染与涵育下,盐中以培养“生命旺盛、志向远大、情趣高雅、能力卓越”的时代领跑者为己任,盐中学子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捷报频传。  

      抗大五分校,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留给盐阜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为宣传弘扬抗大五分校取得的丰功伟绩,盐城市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做好抗大五分校旧址的保护与修复工作。1982年,抗大五分校旧址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盐城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德育课程基地,2021年入选首批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革命的烽烟早已散尽,沧海桑田换了人间,而抗大五分校留给盐阜大地的红色基因绵延不绝……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2-01 14:55: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大五分校在盐城

下一篇:新四军在盐城开办抗大五分校,报名处人头攒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