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第七集 文化血脉
2022-11-21 16:06:43  来源:CCTV.com  点击:  复制链接

商务印书馆鸟瞰图

  解说:回忆一个世纪前的商务印书馆,晚年的冰心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在我幼稚的心中,商务印书馆是一座屹立在上海市的巍峨大厦,里面住着几位传授知识的大师,如张元济、高凤谦……"

  那时,上海宝山路两旁,著名的商务印书总馆与它的东方图书馆两厢对峙。商务印书总馆有80余亩厂区,4座印刷厂,厂房之间有宽阔的水泥路相通。东方图书馆在当时是上海华界最高建筑,是那个时代上海标志性的文化建筑。

  而今天,那辉煌竟没了一丝的痕迹。

  张人凤 张元济之孙

被炸后的商务印书馆

  1932年的1月29号,就是一二八事变的第二天上午,日本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到商务印书馆的上空,就投下了几枚炸弹,商务印书馆里面都是书籍、纸张、油墨,这些易燃物品,一下子大火就起来了。

  陈刚 上海市民

  天空中间的纸啊,飞得把闸北区的这个地方都看不见,天上都是黑的了,纸都飘到上面。

  叶安庭 时为商务印书馆职员

  铅都融化了,像一条河一样。

  解说:老辈人说,飘在天上的纸灰四天都没散去。这样一个与军事不沾边的文化机构遭受这样的毁灭是属偶然的吗?

  "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这是冰心的记忆。"我是五四的产儿,我通过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走上文坛。"这是巴金的感言。"商务印书馆是在我青少年时代供给我精神食粮的最大恩师。" 这是翻译家杨宪益的感慨……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文化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一座丰碑。

  在商务印书馆被炸毁后半年,商务复业。这是复业后它出版的第一套教科书,取名为《复兴教科书》。然而商务印书馆又收到了一封署名为日本国军署的恐吓信。

  信中写道:"……上海毁烧尔馆,尔书馆还是恶习不改, ……今若不速改恶习,我军到处,是商务书馆尽烧毁。"

  1932年,与商务印书馆同时被轰炸和摧毁的还有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等几所上海最主要的大学。

  但是,更大的灾难又紧接着来了。五年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大学再次遭受轰炸摧残。天津的南开大学成为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一所罹难的大学。

南开大学被炸废墟

  梁吉生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 教授

  1937年7月29号凌晨,日军首先对南开大学开炮,然后飞机轰炸。

  大量的建筑都被炸毁了,成为一片瓦砾。1946年回来之后,西面一片荒草蔓蔓,北面的沐斋图书馆被炸成一片瓦砾,他们的军马就四散在那个地方。南开校园的美丽最重要的是有大量树木,都被他们砍伐了。

  解说:此后一年间,中国108所高校即有91所遭受敌人毁坏,其中25所停办。对中国文化设施的轰炸是一种单纯的战争行为,还是战争罪恶之上的罪恶?

  张人凤 张元济之孙

  有一个日本军官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我炸毁中国闸北的几条街,中国人半年一年就把它修起来;只有炸毁商务印书馆,中国人就不得翻身。

  

张伯苓

  解说:张伯苓是南开的创始人。在南开被炸后,他愤慨地说"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奋励"。

  这是每天早晨,每一个城市的公园里都能看到的景象。热爱唱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陶冶情感,或为晨练。

  上个世纪30年代,苦难的中国人不分南北不分老幼唱起歌来。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抗日的歌声,有抗日的歌声就有救亡的运动。在抗战的年代里,歌声促中国人奋起。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就诞生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前一年,作曲孟波。

  孟波 上海音乐家协会顾问

  大家的歌声勾起了我68年前的回忆。大家不晓得还记得不记得,这个地方现在是中国人民的世界了,当时是日本人的世界。那边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再那边是日本的神社,中国人在这里抬不起头的。

  到了1936年(1935年),东北已经沦亡5年了。国民党当局还是宣传对日妥协投降的不抵抗政策。说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一些青年在一起商量,就说要写一首歌来驳斥它。

  解说:于是在现在上海外滩的黄浦江边上,几个年轻人一个晚上酝酿创作了这首歌。

  孟波 上海音乐家协会顾问

  当时游行队伍都是拉着手臂,"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屠杀,土地被抢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亡国的条件我们绝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中国呼声集

  解说:中国人的心声就这是这样用歌声表达了。那时诞生的中国抗战歌曲在文化史上堪称辉煌。

  夏白 上海音乐家协会原主席

  到处都有抗日战争的吼声,革命的歌曲就好像群众自己说自己话一样。最重要的就是中华民族要我们像一个战士一样生活着,中华民族要我们每一个音乐工作者和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像战士一样的生活着、战斗着。

  解说:全国抗战爆发的时候,中共中央确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明确提出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活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

  在抗战艰苦的岁月里,一种新的文化在生长。中国的语言从来没有像这个时候那么地贴近老百姓,那么地清新质朴,明白易懂。

  陈虹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共产党一贯坚持依靠民众和发动民众。周恩来当时就具体地指示,如何发动民众,比如说:民众都包括哪些,我们要面向哪些。比如说到街道上到工厂里边,到农村,等等,非常具体。你比如说外面贴出来的标语口号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而且那句子特别好记。

  孙果达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它把农民给动员起来了,使农民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这是相当了不得的。新的语言、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深入了人心,特别是深入了中国下层社会的人心。使他们激发出了无穷的力量。

  解说:中华民族共同的灾难,共同的抗争,也留下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歌声和情感。

  夏白 上海音乐家协会原主席

  这首歌震动山河,就是整个民族都在那里震动。

  周巍峙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音乐家

  很强烈地表现了民族的感情,表现了人民之间的团结奋进的那种感情。

  夏白 上海音乐家协会原主席

  民族的怒吼,抗日的怒吼。

  周巍峙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音乐家

  化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解说:《黄河大合唱》已经传唱了60多年了。至今都震撼着中华儿女的灵魂,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或是欧美、南洋。

  光未然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

  中国大陆的作家访美,碰到了台湾的作家,大家相聚在一快儿,怎么表达呢,不多讲话,就唱"风在吼,马在叫"。

冼星海

  解说:《黄河大合唱》诞生在1939年。那一年冼星海34岁,是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黄河大合唱》是他在6天的时间里谱写出的。

  冼星海出生在贫苦的渔民家庭,是做帮佣的母亲把他抚养大。法国留学归来,冼星海一心想好好照顾母亲。

  陈聆群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他是非常孝顺母亲的。他回来以后呢,他一心一意想报答他的母亲,他母亲就是靠替人家洗衣服过日子。她儿子从法国留学回来了,可以侍奉她了,当然很好了,可是抗战发生了。

  解说:冼星海告别母亲,辗转武汉、重庆、延安,1940年他离开延安去苏联。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冼星海病故,年仅40岁。他再也不能孝顺含辛茹苦的母亲,但他为中华民族的母亲谱写了震人心魂的歌声,给中国留下了他心中的旋律。

  陈聆群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他一再地和母亲讲啊,我非常对不起你,我应该在上海侍奉你,可是呢,我们的国家民族危难了,我必须要去参加抗战。

  解说:从1935年留学归来到1940年离国别乡,短短5年却是冼星海音乐创作的巅峰。他谱写的《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和那个时期许许多多的优秀歌曲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无可替代的武器,是中国音乐史上、文化史上、抗战史上的不朽篇章。

  主持人: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鲁艺周年纪念晚会上,《黄河大合唱》公演了。冼星海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黄河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当时有报纸评论说:"一支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在那些岁月里,到底产生过多少抗战歌曲呢?现在查到的歌谱有3000多首,有人说应该是6000首,那些歌曲是我们民族历史和情感的积淀,它曾经鼓舞着我们民族走过那刻骨铭心的岁月,我想它永远会纯净我们的灵魂。

  解说:这是一对共同走过抗战艰苦岁月的夫妻。丈夫曹越华,194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妻子王德懿则毕业于交通大学。他们在抗战的烽火中相识相恋,也是在抗战的烽火中流亡求学。

  

王德懿

  1936年,王德懿从重庆到上海,就读于交通大学,她是交大历史上第一个从西部考取的女学生。但是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她的大学生活,王德懿被迫开始了流亡的生活。

  王德懿 时为交通大学学生

  当时我们走得很晚,都没有船了,已经不能买票了,我们就住在船舷上,打地铺睡。当时跟去的心情完全两样,当时去的时候是豪情壮志,回的时候是国仇家恨。

  解说:一年以后,1938年的秋天,得知交通大学已迁到贵州,王德懿又走上了寻找母校的路。她一个人走了整整4天。

  王德懿 时为交通大学学生

  路很难走,而且天气也很冷,特别是小店,没有旅馆,都是小店。小店过去门口都挂着灯笼,那个灯笼,一闪一闪的。

  那时候,也是少女求学心切,爱国,想把书读好,把国家强盛起来,一种心情,鼓励着自己,我们什么都不管。

  解说:战乱的岁月里,求学的艰辛就如同在永远的绝望中坚守着希望。她说那艰难的岁月成为那一代人心中永远的激情。

  据当时统计,抗战时期中国难民总数达两三千万,其中文化教育者占55%。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9/10以上西迁,中级知识分子5/10以上西迁。他们是如此坚决地离开故土,踏上流亡的路。

  因为战争的阻隔,也因为缺少交通工具,还因为经费的短缺,当时许多的学生和教授就徒步走到大后方--一片广大的山区求学、教学。他们辗转数省,甚至绕道海外走向大后方。他们辗转流亡的旅程被称作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西迁的过程充溢着中国人抵御外辱、救亡图存的激情,他们为保存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旅途中的闻一多与李继侗

  闻一多是与250名学生、10位教师一起,徒步从长沙走到昆明,计68天,3500里。

  张寄谦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闻一多他当时辅导刘兆吉访问民谣,这些民歌民谣都是反映了一个社会里头,一个人要真正地爱,要毫不犹豫地爱。所以闻一多就特别喜欢民歌民谣,就觉得民歌民谣是讲了人的真正的感情。有一天看到一群小学生,刘兆吉就说你们认识不认识这是有名的闻一多教授。他说闻先生写了著名的诗《红烛》《死水》,就把这诗念了一遍。闻一多就大怒,就说《死水》《红烛》都不是我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我不要这些东西,你为什么把这些告诉年轻的人。

  解说:哲学家任继愈也是与闻一多先生等一起徒步去大后方的。

  

参加湘滇黔旅行团的任继愈

  任继愈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最让我难忘的事情就是让我看见了中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是怎么生活的。穷困那么严重、那么厉害。这个让我感触很大。可就这些人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又使我感动。

  解说:抗战的艰辛改变了自己,也散播了文化的种子到各地。本来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山谷村庄,却有了春意。

  任继愈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我们是没有拿起枪来抗战。钱穆说得好,他说:我们不是拿枪,但是要拿着上前线的勇气来做学问、治学。没有这个学问,活着就不理直气壮,不应该的。因为它是促成了两弹一星那些优秀人物,他们就是那个时候的学生。

  

西南联大校门

  解说:1937年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内迁,组建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园还保留着一间西南联大的校舍,这是当年的中国能够造的最好的教室,是由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三易其稿设计的。

  任继愈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土胚打的墙,草顶,后来草顶么,一年一换。腐烂,雨季以后一干就霉烂了,后来换铅皮,铅皮屋顶麻烦啊,一下雨,嘭嘭响,影响上课。

  张怀瑾 南开大学教授

  如果下了大雨以后啊,铅皮顶的房子就像敲鼓一样。嘭嘭……在教室里面就听不见了,老师再怎么说,使劲喊,都听不见了,上不了课了。

  

西南联大校舍

  解说:在这样的教室中,站在讲台上的是冯友兰、华罗庚、吴大猷等闻名的学者、大家。在下面专心听讲的则有杨振宁、李政道等未来的大师。

  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越是基础课,越是名教授讲的,比如说普通物理是吴有训教的,普通化学是杨石先教的,大一的微积分,我的微积分老师也是名人,是杨振宁的父亲,叫杨武之,当时也是名教授。

  林毓杉 时为西南联大学生

  学习很紧张,差不多每分每秒都不敢放弃。当时我们说笑话,说我们的学习是"三上",在枕头上,靠在枕头上也要学;在街上,路上,走在路上也要拿着书本学;还有一个上厕所,蹲在茅坑上还要拿出书来学。

  

联大图书馆

  解说:1939年9月28日,日军第一次轰炸昆明。同大后方的许多城市一样,从这一天起,昆明成了日军实施战略轰炸的重要目标。迁到大后方的联大师生再次直面战争。

  华俊东 华罗庚长子

  那轰炸得很厉害。那天是第一个炸弹下去,就把泥土哗哗地掉出了。

  我父亲躲的山洞全垮了,垮了以后全埋在里头,幸亏联大的学生边炸边挖,帮他挖出个喘气的地方。后来把人挖出来,挖出来以后,眼镜没了,穿的长衫后半截没了,后来他咳嗽都是吐血。

  解说:为躲避日军的轰炸,北大、清华、南开的一些研究院所迁往郊区,联大的老师也大都避往偏远的乡村。往来学校,有的要翻越几个山头,花费半天时间。

  

华罗庚一家

  华罗庚一家当时借住在昆明城郊的陈家营。

  华俊东 华罗庚长子

  进城就得翻两个山头,来去很不方便,他去都是坐马车,因为他残废,走路不行。

  熊朝隽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没有哪一个教师说我从远处来,我可以迟到,没有。

  解说:这期间,华罗庚撰写的三本专著,就是在草棚里,在如豆的灯光下写成的。其中的两本,至今还是世界数学王国中的经典。

  在国家危亡、生灵涂炭的年代里,办学、教学、求学都有无尽的困难,但他们为科学奋斗的精神不减,成为后世的楷模。

  1941-1945年8月的西南联大教学科研成就非常丰硕。在以后的60年中,中华民族科学文化诸多的成就就是孕育在那时一张极不像样的书桌上。她为新中国贡献了157位两院院士。

  冯钟璞 冯友兰之女 作家

  因为轰炸搬到乡下去,就用这个油灯,用一个小的碟子,里面放几根灯草,用菜油点上,也可以照明。我父亲就是在这个灯下写他的哲学著作,这个灯就是发出一种黑烟,油灰。晚上工作以后,第二天早上我们看见他的脸这一块黑,那一块黑。

  

冯友兰

  解说: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那个时期写的书概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

  冯钟璞 冯友兰之女 作家

  贞元是从《易经》的判辞来的,就是经过一个个的阶段,到"贞"就告一个段落了。我父亲用它来比喻我们民族的命运,这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开始。他是用这么一种心情来看抗战的艰难的。他认为在这个艰难之后,我们要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会复兴。他这个信心还是对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的信任。战争不光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它这里面有一种民族精神在里面,我父亲对这个精神充满了信任。

  

梅贻琦

  解说: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主持校务的是清华校长梅贻琦。

  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他却在最困难的年代里为西南联大请来了众多的大师,为后世培养了众多的大师。

  主持人:这里记载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景象,那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颠沛流离的逃难者,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向流亡的大学生们和老师们投去尊敬的目光。大概他们知道,这些显得文质彬彬的人,将会是日后民族复兴的希望。事实上当时的那些师生中的大多数人,都为后来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抓住时机,大力地恢复和发展国民教育,兴办冬学,扫除文盲,与日伪的奴化教育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一时间,抗日的文化教育成了弘扬民族精神,团结鼓舞抗日军民,打击消灭日寇的强有力的武器!

  危难中的民族就是这样保存了自己文化的血脉。

  解说:侵略者不允许有任何抗日爱国的民族意识存在。在东北,日本多次密令伪满教育机构"排日教材要断然铲除";"废止任何与新国家建国精神相反的教科书和教材"。

  这是汪伪政府颁布的《战时文化宣传政策基本纲要》。

  高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奴化教育就是要消灭、软化中国人民的抵抗,让中国人民心甘情愿地做亡国奴。

  经盛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通过文化,通过文艺进行奴化教育。在教育方面,日本当局通过伪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日本殖民统治的教育体系。

  高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它第一步要做的是删除过去的、教科书中间的有关爱国主义的、中华文化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这方面的课本的内容。

  

赵天麟

  解说:在抗日战争中,还有这样的一种英雄,这样的一种战士,他们不曾拿枪,却同样捍卫着中华民族,同样与敌人做着殊死的战斗。赵天麟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一个战士。他是在一天早上,在去学校的路上,被侵略者暗杀的。

  赵寿民 赵天麟之子

  当时我父亲出去以后,我们就是听见外面啪啪的枪响。

  听到确切的消息,大伙就哭了,我们失去父亲了。

  解说:这是当年天津租界里的耀华中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中国学校大多沦为废墟,而天津租界里的耀华中学仍然悬挂中国的国旗,唱着中国的国歌。当时耀华中学收容了很多失学的同胞。

  徐定华 天津大学教授

  中国人没有书念了,耀华首先的措施呢,就是把班搁满。一个教室假如坐40个人,现在加几个桌子,变成50个人。这样子增加一部分人,我当时就进去了。这个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

  解说:于是,耀华中学办起了特班。每天下午3点以后,又一个耀华开始上课了。他们全部是没有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这时学校的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操场、礼堂全属于他们。

  徐定华 天津大学教授

  老师很大一部分是南开老师,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南开的学生。换个地方,换个耀华招牌照样念书。

  解说:日军几次想进入耀华中学,都被校长赵天麟拒绝。敌伪教育局施行奴化教育,通令全市各校一律换用新教材。赵天麟校长拒绝使用。他还联络当时的一批学校共同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赵天麟上了日伪特务的暗杀名单。

  赵天麟拒绝了亲友让他外出躲避的提议,写下了这份遗书。此后不再赴宴,不再访亲会友,他把全部精力和爱国热忱倾注到办学与抗日活动中。

  赵寿民 赵天麟之子

  他说"士,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他说现在这时候正是考验我们华北有志之士,是不是下决心的时候。

  解说:赵天麟被暗杀了,在他刚刚走出家门的时候。那一天,是1938年6月27日。

  高等教育机构是国家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起的时候,中国90%的大学受到了日军严重的轰炸、焚烧和摧毁。抗战期间,约106所高校被迫迁移,搬迁次数达300多次,中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迁出了沦陷区。从前方到后方,跨越千山万水,走过大半个中国。

  高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迁的次数最多的,八迁,是广州文理学院。广州的中山大学是三迁,它不是一步到位,而是迁到一个地方再迁一个地方再迁一个地方,非常困难。

  解说:1937年在日机轰炸中山大学后,中山大学校长邹鲁说,"敌人轰炸之弹愈烈,吾人之敌忾愈炽"。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中国的大学在日机的轰炸破坏下,顽强地生存并发展着。到抗战胜利时,大学已从1936年的108所发展到141所,在校学生从4万人增加到8万余人。

  浓厚的学风,丰富的师资,开阔的视野,在大轰炸的苦难中,保存了中国教育事业一份不死的希望。

  韩子渝 重庆沙磁文化研究会会长

  不是单一的应试教育,那个时候的学生读书而是为了民族存亡。他们还根据教、学、助的思想,他们到村头,到街坊,到工厂里边去做小先生,教那些文盲工人、文盲农民。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作为知识分子,你的战场在哪里?民族决战岂止在战场,战场背后实际上是一系列全方位的较量,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甚至学术的。

  解说:在进行着最惨烈的抵抗的同时,中国人把教育也办得扎实和广阔——在简易的民房里,在军旅中,在根据地……平民学校、女工夜校,职业学校、民主夜校。当时的中国,抗战是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而教育也是每一个阶层共同的事业和希望。

  百年苦难的中国,总有飘落在海外留学的游子无数次地把祖国回望。

  

邵象华

  邵象华是中国近代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中国的第一炉钢,第一本冶金教材都出自他手。1938年,邵象华回到苦难的祖国。他是一年前应资源委员会的邀请,放弃在英国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加入筹备中的中央钢铁厂。

  邵象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非回来不可,那时候一般的留学生出去,尤其像我们公费留学,都是国家培养,当然是要回国工作。这不成问题,我自然而然就回来了。

  解说:当他回国时,全国抗战已经开始,中央钢铁厂已经停办。邵象华辗转于昆明、乐山、重庆,直到1942年,他才在重庆綦江的一个小钢厂,炼出了中国人的第一炉钢。

  当时海外回来的学子,大都集中在教育部门和资源部门。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负责工业规划的部门。回国的学子以全心的投入规划中国的复兴之路。而当抗战开始的时候,正是他们策划组织了沿海工业的大西迁。为中国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孙果达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当时国人看工业,基本上都是把它看成一种产业。但他们来看工业,就把工业和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相联系。

  

钱昌照

  解说:当时主持沿海工业内迁的是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钱昌照。

  钱士湘 钱昌照之子

  就感觉到必须把一些重要的工业迁到内地去,不让日本人来占有。同时也使我们的后方抗战力量能够得到补充。所以呢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我父亲就上书蒋介石希望拨专款,组织专门的机构,来进行上海工厂的内迁事宜。

  我父亲始终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小日本要想全面占领中国,不可能的。而且中国总有希望能够打败日本,将来总有建设的机会。

  解说:回眸百年,每当国家命运的重大关头,都有大批的海外学子回到祖国。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用理想、用深情、用自己的血肉身躯里的全部精血,保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脉!

  李良玉 南京大学教授

  中国文化里头有一种东西,就是《易经》里边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任继愈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文化的传统是坚贞不屈、勇往直前,过去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传统一直传留下来。

  李良玉 南京大学教授

  顾炎武一句话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是深入到中国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东西。

  冯钟璞 冯友兰之女 作家

  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文化,就是要有这些东西来传承下来啊,才能维持我们民族的长久。

  主持人:十四年全国抗战,中国爱国的知识分子表现出来的种种优秀品质和与祖国同命运、共生死的情怀,令人感慨。在九一八事变后,大批海外的学子纷纷归来报效国家。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有4000多名留日的学生辍学回国,共赴国难。

  点击观看视频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3-01-04 16:14: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第六集 铜墙铁壁

下一篇:《抗战》第八集 突破囚笼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