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谭雄|壮烈!湘军上尉营附淞沪血战粉身碎骨,英勇殉国
2024-01-23 08:59:54  来源:明月讲史堂 作者:谭雄  点击:  复制链接

  这是一张精心保存的荣哀状,历经七十多年的岁月,仍然保存完好,没有丝毫的残破。

  荣哀状的主人是一位湘军抗战英烈,他在淞沪会战中壮烈殉国。

图片

荣哀状 荣字第0541号

  兹有陆军第一九师一一三团三营上尉营附彭静崖,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十四日在上海抗战阵亡,忠贞为国殊堪矜式特颁此状永志哀荣。

  国民政府主席 蒋中正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三月

  鲜红的大印是国民政府荣典之玺。

  这张荣哀状由彭静崖英烈的独生女儿彭其亮保存至今。父亲彭静崖在抗日战场上殉国时,彭其亮才两岁,她的母亲彭李氏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抚养她成人,母亲去世前,也将荣哀状传给了她。

  从小,彭其亮就知道,这张荣哀状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彭其亮视若珍宝,要让子孙后代知道先辈为国牺牲的壮烈。

图片

彭静崖英烈的恤亡给与令

  彭静崖英烈抗战殉国的事迹,他的侄孙彭继泽十分关注,他以家族有这样一位抗战殉国的长辈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年,彭静崖在淞沪会战中牺牲后,遗骸无法寻找,他的家人为了祭奠亡灵,引草人装棺,安葬于老屋后面。

  2012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5周年,也是彭静崖殉国75周年,为告慰先祖英魂,以旌忠贞,彭继泽出资重修了叔公的坟墓,立碑纪念。

图片

图片

彭静崖烈士墓

  多年以来,彭继泽一直在收集跟叔公有关的资料,然而一直没有找到叔公的照片。堂姑彭其亮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为国捐躯的父亲的照片。

  然而这犹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2023年,彭继泽联系上笔者,向笔者寻求帮助,希望能找到他叔公彭静崖的照片。

  接到彭继泽的求助信息后,笔者展开了查找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笔者找到了彭静崖在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五期同学录上的照片,交给了彭继泽。

图片

  家族多年来的梦想成真,彭继泽兴奋不已。他立即将照片发给了远在北京的堂姑妈,即彭静崖烈士的独生女儿彭其亮。

  彭其亮女士十分激动,那个与她血脉相连的人,那个她在梦里无数次呼喊的人,他的模样真真切切的出现在她面前。在她人生暮年89岁高龄时,终于一睹父亲抗战卫国的英姿!

  看着照片中父亲英俊的面容,彭其亮热泪盈眶。

  彭静崖,又名彭绍海,清光绪33年(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五美乡道山冲一个乡绅家庭。彭静崖幼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后在县立小学毕业。

  20年代的中国,军阀割据,风云变幻,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军势如破竹,打倒军阀。

  秉承着湖南人当兵吃粮的传统,彭静崖在大哥彭行澍的影响下,投入湘军唐生智部队当兵,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在部队中,彭静崖吃苦耐劳,作战勇敢,受到上司的赏识。

  1931年他被推荐进入驻地长沙的四路军干部教导总队第二期学习,1932年初毕业后,被任命19师少尉排长。历任少尉、中尉、上尉连长,随部征战四方。

  1935年,独生女儿彭其亮出生,彭静崖对女儿十分宠爱,视若掌上明珠。

图片

彭静崖烈士的女儿彭其亮

  为了提升自己的战术指挥能力,1936年8月,彭静崖报考了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他被录取为第五期第八队。

  1936年10月10日,站在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的操场上,彭静崖与他的同学们一起参加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第五期开学典礼,聆听长官们的开学训话,由此他成为万千黄埔学子中的一员。

  对于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蒋介石十分重视,多次到洛阳分校视察。193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的五十岁生日,他前往洛阳分校避寿,向全体师生训话,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图片

蒋介石在洛阳分校避寿

  彭静崖十分珍惜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机会,学习和训练都十分刻苦。

  时间进入1937年,中日关系已是十分紧张,中日必有一战,已是共识。在校期间,彭静崖密切关注中日局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五期毕业在即,彭静崖与其他学员一起,纷纷向学校请缨,参加神圣抗战。

  原本计划8月份毕业的洛阳分校第五期,由此提前到7月份毕业,各学员毕业离校,返回原部队。

  此时的陆军第19师,属于两旅4团的编制,下辖55旅(辖109团、110团),57旅(辖113团、114团),时任师长是李觉将军。19师 驻防浙江沿海一带,修筑海防工事。

  返回19师后,彭静崖被任命为19师57旅113团3营上尉营附。57旅少将旅长庄文枢,113团上校团长秦庆武,3营少校营长钟雄飞。按照此时的国军编制,没有设立副营长,上尉营附即相当于副营长。

图片

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上彭静崖的记录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国民政府抽调全国部队,赶赴上海。19师调守宁波、镇海一带,日夜赶筑工事。9月中旬,19师奉命向杭州集中,准备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10月初,19师由列车输送到达上海大场附近,集结在大场以北,蕴藻浜以南。

  19师装备较差,开赴上海时没有钢盔,各级官兵没有雨衣,大多数军官们携带一把雨伞,于是被人嘲笑为“伞兵”部队。

  19师开赴上海,投入战场时,淞沪会战已进入第二阶段。此时淞沪会战已经攻守易势,国军转入全线防御,日军正猛烈进攻蕴藻浜防线。

  19师奉命进入蕴藻浜阵地,在36师后面为第三线控制部队。第一线沿蕴藻浜南岸为税警总团阵地,第二线为36师阵地,36师后面即为第三线19师阵地。

  彭静崖所在的113团,防守葛家牌楼。

  1937年10月1日,刘行一线的中国军队奉命撤至蕴藻浜、陈家行、大场一线。日军第9师团和第13师团沿沪太公路南下集中主力向我军蕴藻浜防线全面进攻。淞沪会战中最惨烈的蕴藻浜大血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图片

蕴藻浜战场

  从10月8日开始,日军强渡蕴藻浜,在南岸建立了桥头堡。10月9日,日军主力在蕴藻浜南岸部队掩护下不断推进,我军在敌人猛烈攻势下只有死守阵地待援。

  10月11日下午,日军突破税警总团阵地,税警总团一部溃退进入19师55旅、57旅防线。两旅各派出有力部队,击退日军追兵,收复阵地,将阵地转交给税警总团继续防守。

  10月12日,19师奉命进驻季项宅、陈家宅、葛家牌楼、湖里宅之线,其中113团奉命守备葛家牌楼。

  全师官兵严阵以待。

  从10月13日开始,日军集中飞机、大炮向我葛家牌楼、黄港、湖里宅一带阵地不断轰炸、炮击,弹如雨下,房屋全被摧毁,日军步兵随即向我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彭静崖所在的113团在团长秦庆武的率领下,与进攻日军展开激战。

  上海地下水位较高,战壕挖开一米即见水涌出,官兵们在泥水中坚守阵地。环境艰苦,19师官兵们毫无怨言,争先努力杀敌。

  我19师官兵抱着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顽强抵抗,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着,双方都是死伤惨重。

  激战中,113团3营营长钟雄飞负重伤。

  钟雄飞营长重伤后,上尉营附彭静崖随即接过3营的指挥权,率领全营官兵,继续与日军激战。

  此时的蕴藻浜地区,全线激战,中日两军在这弹丸之地,进行着惨烈搏杀,阵地反复易手,死伤累累,鲜血染红了蕴藻浜!

  战至下午申时,19师官兵发动反攻,以大无畏的勇气与日军展开激烈白刃肉搏战,日军的勇气被19师官兵的白刃肉搏战击垮,我19师官兵将日军追击至河边,毙敌甚多。

  10月14日拂晓开始,日军再次发起攻击,飞机、大炮轮番上阵,炸弹、炮弹在我阵地上不断爆炸。日军的炮击持续了一上午,至中午时分开始以步兵向我季项宅河边阵地反复冲锋,19师官兵们冒着激烈的炮火与日军激战,当日军逼近阵地时,即向日军发动白刃反冲锋,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10月14日的激战中,日军的一发重炮炮弹击中了彭静崖,彭静崖粉身碎骨,壮烈殉国!

图片

台北忠烈祠供奉有彭静崖的牌位

  长沙人民的优秀子弟,19师57旅113团3营上尉营附彭静崖在淞沪会战蕴藻浜战场葛家牌楼争夺战中,为中华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彭静崖殉国后,血战继续进行着,蕴藻浜战场开启了地狱模式,中日两军在蕴藻浜战场全线惨烈搏杀。

  19师官兵凭借简陋的工事、落后的武器和高昂的抗日决心,顽强抵抗,宁死不退,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双方都是死伤惨重。

  激战持续到10月17日,113团团长秦庆武两次负伤,仍然裹伤再战。日军猛烈进攻葛家牌楼,秦庆武团长与阵地上的二十余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113团团附张季麟战死,营长刘演竞、刘阳生重伤,113团官兵伤亡殆尽。

  1937年10月18日的《申报》以全团殉国为标题报道了113团自秦庆武团长以下官兵壮烈殉国的事迹,烈士的英名传遍全国。

图片

《申报》报道19师113团全团殉国

  蕴藻浜战斗,是整个淞沪会战中最为激烈的战斗,中国军队投入20多个师,在蕴藻浜、小南翔一线,与日军惨烈搏杀,中国军队以大无畏的勇气,尸山血海鏖战蕴藻浜,写下抗战中最为壮烈的一页!

  这是何等的悲壮!

  这就是血肉熔炉!

  19师在淞沪会战中,从10月11日投入蕴藻浜防线,战斗至10月23日晚撤出一线战场,尸山血海鏖战13天,全师官兵伤亡惨重。战后评功,19师被评为淞沪会战中打得最好的十个师之一。

  19师在蕴藻浜的血战只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一个缩影,正是无数的像19师一样的中国将士们舍身忘死的浴血奋战,“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叫嚣。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4-01-23 09:06: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谭雄|那个寒冷的冬天是日军的梦魇,详说第三次长沙会战

下一篇:最后一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