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资料推介】深入浅出,唤醒民众的《民众周报》
2023-09-06 09:08:20  来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的爆发,不但推进了文化界“新启蒙运动”的发展,而且也改变了文化发展的版图,影响着报刊杂志的发展倾向,影响着作家们的文学选择,他们聚焦于“抗日救亡”,探索着文艺创作通俗化、大众化的路径。

  1934年10月,通俗读物编刊社成立,其前身是燕京大学教职员学生抗日会成立的三户书社,取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来表示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创办三户书社的目的是把抗日故事写成唱本、剧本,定成低廉的价格出售,让民众认识到国家所处于的地位和自己肩负的责任。

▲《民众周报》第3卷第4期封面

  通俗读物编刊社以顾颉刚为社长,王真任编辑部主任,社员既有燕京大学与其他大学的学生,也许多人通过投稿、文友介绍、订购大量通俗读物编刊社的出版物的方式而入社的。据通俗读物编刊社成员陈钊的回忆,成员的思想觉悟比较高,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大都是坚持抗日和拥护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

  《民众周报》创办于1936年10月2日,到1937年5月18日被查封,共出了版3卷25期。需要有人了解目前的危险形势,认清解救自己的道路,觉悟起来,共同担起“救亡图存”的担子。《民众周报》的栏目有“时事解说:一周内国内外大事”“讲话”“自然常识”“社会常识”“史地演述”“风土人情”“生活写真”“通俗文艺”“通俗词典”“漫画”“读者园地”“通俗文艺”“读者通讯”“读者园地”,“讲话”“生活问答”“通俗文化工作”“民众文艺”等,种类比较丰富。自1936年第二卷二期起,除原有各栏外,又增加了“国际常识”和“读书问答”两个专栏。刊行的作品有用白话文写成的社论类、科普性文章,也有用鼓词、弹词、章回小说等旧形式写成的故事和传统的民谣,还有数量繁多的漫画等,作品形式多样。

▲野民:《绥远抗战》(鼓词),《民众周报》1937年第2卷第4期

  顾颉刚在力邀徐炳昶加盟通俗读物编刊社时,就曾致电称:“我们现在最要紧的职务,是捉住这机会,来唤起民众……彼此邀几个肯切实做事而不好名利的同志,真正做些救国救民的事业起来。我们编印唱本、画片,有四个目标:一是唤起民族的意识,二是鼓励抵抗的精神,三是激发向上的意志,四是灌输现代的常识。”后来,《民众周报》也贯彻了顾颉刚的旨趣:“一、文章要有趣味,才能引起读者对它的兴趣。二、要做到深入浅出,必须文字要浅显通俗,内容要深刻实在才成,否则便会流于庸俗而没有意义。三、要切合大众生活,实际生活。由远由近及远,如果只从远的方面说,会使人感到与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毫不相干,但是只限于眼前生活问题,意义便要减低。四、是要有力量,文章有了力量,总能在社会上生长出力量来。”

  《民众周报》有意识通过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民族团结和抵御外侮的思想。在《民众周报》有关近代史的叙述里,中国所受到的一切屈辱,其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两个:统治阶级的软弱无能与帝国主义的野蛮贪婪,同时只有劳苦大众是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与外来侵略的。以《中国疆域论》这篇鼓词的序言为例,“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占去我许多的土地,掠取我们许多的特权,而昏庸无能的清廷,只知一味的对内压迫,对外投降,因之一层层的耻辱,翻江倒海而来,几乎演变成瓜分的惨剧,说来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啊!”王日蔚是共产党员,而根据王日蔚后来的回忆:通俗读物编刊社的社员中,共产党就有四人,还有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其余人思想也较左翼,整体氛围较为进步。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贴近中共叙事的历史作品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王日蔚,李克:《中国疆域论》,《民众周报》1937年第2卷第9期

  由于《民众周报》具有鲜明的“抗日倾向”,1937年5月18日,上海开明书店遭到租界巡捕房大肆查抄,6月30日开庭裁定《民众周报》暂停发行。十年后,顾颉刚又以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民众社的名义,复刊《民众周报》并亲任主编。这本刊物初名《民众周报》,在上海出版发行。第二期起改为《民众周刊》,1948年起改为三日刊,直至1949年4月终刊。其体裁风格仍是一本给农民、市民、工人看的通俗读物。可以说,复刊后的《民众周报》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民众周报》(北平)的办刊特色。

  参考文献

  尹艳瑚:《唤醒民族意识,培育现代国民 ——〈民众周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

  张群:《报刊中的民族主义:〈史地周刊〉与〈民众周报〉中的民族主义叙事》,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论文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3-09-06 09:11: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资料推介】“大众化”的小型报——《立报》

下一篇:【资料推介】期待“民众之武力”——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民间舆论(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