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埔军校第八分校
2018-11-12 11:14:26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站长王坚整理  点击:  复制链接

  芦沟桥事变后,第八分校的前身是第五战区干训团,五战区干部训练团的前身则是七十七军军士训练班。自1938年相继在全国各战区(当时全国5个战区,即1-5)建立了战区干部训练团,团长收蒋中正自兼,副团长是各战区长官兼任。五战区干部团,团长由蒋中正自兼,五战区干部训练团副团长由李宗仁兼任。此外,还由军事委员会成立了战时干部训练团,相继成立了一、二两个团,团长均由蒋中正兼任,培养重点为政治工作人中。为适应抗战需要,国民政府于1939年冬将第五战区干训团扩改为第八分校。

  1938年春,第五战区所属部队在台儿庄重创日本侵略军后,部队即向豫、鄂西部地区转移,经汉川、浠水、宋埠、襄樊,终于在1938年秋到达老河口。当时襄樊系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而均县武当山则为防御作战的腹地。均县北隔汉水与河南毗连,西通陕西、四川、武当山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1939年1月,第五战区干训团第一期、第二期学员同时结业,结业的学生大部分到战区各部队任连、排长。

  1939年冬,蒋介石派贺衷寒前往武当山视察该团干部训练团,后国民政府以扩大干部训练团范围,统一军事训练机构之名,将干训团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校长蒋中正、副校长李宗仁、校务委员有白崇禧、何应钦、程潜、卫立煌、顾祝同、薛岳、陈诚等,校址设在均县周府庵。

  1939年10月,蒋介石派徐祖诒为第八分校主任,后由康泽担任。第八分校遍组为主任、副主任各一名。

  第八分校校址在湖北省均县草店,后易房县。利用旧有庙宇为校舍,积极完成各项筹备工作。

  1940年2月,学生先后入校,开始预备教育。

  1940年5月4日,补办了开学典礼。

  第八分校校部设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如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程潜、卫立煌、顾祝同、薛岳、陈诚等……)若干人。主任徐祖贻、副主任罗列(前副主任沈发藻)主持校务。政治部主任是杨啸伊,党部设政治部内,校部办公处处长是张廉春,教育处处长是曹儒藻,总务处处长姓陶,名记不起来了。校部还设有医务所、军械所、马区管理所、迎宾馆、军官研究队,并下设战术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中正小学(子弟小学校)、学生总队(总队长闵敏厚)、学员总队(总队长吕德璋)、练习营(营长陈列新)和无线电台(住小店子励明学家,励明学瑞在台湾)。政治部(包括住队人员)约100余人,办公处约60余人,教育处(包括驻队助教)约200余人,总务处约80余人,医务所(包括总队医务室人员)约50余人,迎宾馆接待员数人。学生总队驻周府庵校部内,其一大队及练习营一个连驻白果树之晋府庵,练习营本部驻遇真宫,军械所驻金花树,马区管理所驻紫阳庵,中正小学设白果树。该地晋府庵门前景色宜人,有白果树一大一小两棵,正位于老百公路南侧,东临河西畔。河上原架设木桥一座,约300余米长。白果树高入云霄,最大的一棵粗围约两丈许,夏天浓荫蔽日。入冬后每日有许多人忙着在树下拾白果,多者可拾斗许。如遇严冬夜间大北风过后,清晨树下白果竟落满地,来往游人和车辆大都止步观看。可惜这参天古树,不知什么时候被人砍伐,早已空有其名。中正小学校长是八分校一个三十多岁的刘姓考官,一般教员也多系八分校校部教职员义务兼课。学生原来只有初、中年级约200人,后来才发展为完全小学。

  第八分校有各种文体设施,光球类就有: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等。各大队有书报室。政治部设俱乐部,有业务剧团。总队设有木马、单双杠、天桥、木城、跳高和跳远场地、器械。中队也设单双杠、木马、单双杠、天桥、木城、跳高和跳远场地、器械。中队也设单双杠、木马和篮球场。每星期六一次晚会,内容丰富多彩,如戏剧(有京、汉、楚、豫、直、鲁、秦、川等剧种)、杂技、魔术、武术、双簧、相声等,花样甚多。十七期一大队有 部分学生是北平人,他们中如齐文治、郭宝珍等六人京剧演得很出色。在晚会的愉快气氛中,消除了一周紧张生活所带来的疲劳。此外,每年春秋季节校部都举行一次越野赛,参加人员自愿。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还是生机勃勃的。在正常情况下,星期日放假,擦洗枪支,整理内务后,可自由活动。

  第八分校的办学宗旨是:信仰三民主义,捍卫中华民族。目的:为培养大批中华民族优秀青年,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以求中华民族独立、平等、自由。

  第八分校学生队学习暂定为一年六个月,学员队为六个月。

  第八分校学习内容,大致为:政治、军事、体操等。政治以三民主义为主,即民族、民权、民生,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国际形势等。军事课程比较复杂,因为是军事学校,重点还是以学军事为主。军事课程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共分为三个时期,即入伍、学生、军官等三个阶段。入伍期六个月,课堂和操场各兼半。课堂以典、范、令为主(典范令即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要务令),这是一个军人的基本知识,另外如陆军礼节、内务规则、军人须知等……。操场以单个姿势教练渐进到班排教练。在入伍期后六个月中,兼学战斗演习、实弹射击、夜间演习、紧急集合、防毒防空等。体操方面有各种球类、跳高、跳远、马术、单双杠、劈刺、天桥、木城、超越障碍等。文娱方面各队设有简易书报室,大队设阅鉴室,校部设图书室,每周星期六举行娱乐晚会,内容丰富多彩。

  第八分校学生教育期六个月,教学偏多于操场术科。军事教程以四大教程(即战术、兵套、筑城、地形测绘)为主。每星期操场教练两次,战斗演习两次,以排连为主。第八分校在当时使用的武器是轻重机枪(以中国白朗林马克沁为主,兼有苏式步机枪,捷克轻机枪),平、高射机枪(麦特森),八二迫击炮等。有苏联军事顾问指导操作重武器,如指导操作山、野炮(山炮和野炮是向均驻军如炮十六团、十八团借的,有时也请炮团教官来指导操作)和战斗演习。轻兵器除国产外,则苏制较多。学生在第二期学习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所学理论到实地中去观察、判断。

  第八分校军官教育期六个月。军官教育期各课程,除巩固前两期学术科外,更深化一步的是,着重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要求学者不仅要懂并能自身操作,更重要的是在平素沙盘演习和实地操作的基础上,使自身具有一个指挥者的指挥能力。军官学校不仅只是要求每个学者纯熟一个士兵在操场上和战场上的基本动作,而重要的是要具备一个下级军官指挥自如的能力。故在军官教育期就着重于学者的指挥能力培养,如观察测绘地形、地物、地貌、山川河流、海洋、公路、铁路、桥梁、村镇、城市、电站、电台、田野、平面立位断面等,掌握各种兵器、兵种在攻防上如何配备,火力点的位置,障碍物的设施,指挥官的位置,实地与图纸的关系、位置、距离等。而在战术、兵器、筑城学习上,同样要使每个学者深化理解。

  学生入校后,每人每月发给法币12元。十七期学生进校这一年的时间内,生活还是可以的,除12元钱用于生活外,每人还发二三元钱零用。到了1941年,由于通货膨胀,学生津贴有限,因之生活就比较困难,不过每周起码还要打一次牙祭。但十八期学生的生活便越来越艰苦了,吃粗粮尚不能饱。1942年2月份,国民党中央规定部队人员每人每月40斤净粮。八分校自2月份起,官兵员生都以40斤供应。但是油料副食都差,加上军事 训练紧张,劳动强度大,四十斤粮食远远吃不饱。每每吃饭,形形色色不应发生的事,常有发生。如打架骂娘,牢骚怪话,无奇不有。堂而皇之的军校,纪律虽然森严,但是学生吃不饱肚子,明知违纪犯错误,到时仍然有部分人克制不住。当时最吃亏的就是队上干部,因为吃饭是和学生们同一露天饭堂吃,同一饭篓盛,顾着身份不好抢着吃,经常只能吃到一碗饭,只好饿着肚子。以后吃粗粮,如苞谷粉烙饼,或“黄金塔”(即包谷粉蒸成尖形高庄馍,为武当山朝阳洞道士传统食品),这样就“照顾”了队上的干部,因为不管烙饼还是黄金塔,都是按人一个或两个分的。象这样的生活,艰难地过了几个月,学生怨声载道,就是干部中也有发牢骚、说怪话者。在这段时间,我在学生七队,全体人员推选我为伙委,说我是均县人,人地较熟,可以去山沟买红薯作为食品。众意难却,我曾到过柳家沟、方家沟、江北(即习家店)四处奔波,购红薯及薯干数万斤,以解决全队人的吃饭问题。吃不饱,在当时不仅八分校人员,全国部队均是同样。这种情况几个月后即得到了解决。学生学习用品,如文具、书籍等都由军交发给,服装是粗布的。当时即便是一般干部也同样是粗布服装,还得自己买。抗战期间,生活非常艰苦,可以想象。1945年4月份,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西迁草店。老河口重镇,在飞将军刘峙接任长官不久便沦陷了(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全面抗战胜利结束,刘峙重返老河口,市民张贴“欢迎飞将军安全归来”标语,讽刺他)。日本侵略军占领老河口后,企图侵入襄河西岸,不断进行骚扰,但三官殿至青山港一线无部队守防。为了寸土必争,严密防守,第八分校十九期全体官生和练习营官兵布防在这一线,不时隔江炮击,或用轻重机枪射击,严加防守,持续月余之久,使日军占领均县县城的梦想终难得逞。日冠的铁蹄魔爪被阻于汉江东岸沙陀营、玉皇顶一线,确保了鄂西北、陕南、草店至白河的安全。八分校十九期全体官兵员生在学习期间为抗战贡献了力量,发扬一革命军人的黄埔精神。抗战时期,第八分校和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相继设在武当山下的草店镇和周府庵。这期间,武当道众为支持抗战,积极协助和配合五战区干训团和后来的八分校培养抗日军事骨干。为了给干训团提供足够的房舍,他们把道人集中到其它宫观,只留少数道人护庙。如周府庵原百名道人,只留9名看庙,其余殿堂,房屋都提供给校总部使用。

  1940年10月,第八分校奉命施行丙种编制,到1944年11月8日,奉命施行新制,规定第八分校收容量为:步兵科学生七中队,炮兵科、辎重科、通信科学生各一中队,工兵科学生二中队。

  据已故道长王教化和赵元亮的回忆说:八分校在办学期间,道人罗教佩、洪永寿、刘理山曾多次下山为学员治病,尤其是紫阳庵的14名坤道,每天要为三至五个学员治疗跌打扭伤。道长赵远高原系张自忠部特务营的连长,1940年5月16日在枣阳与日军作战中右臂负伤,伤愈后到武当山出家,住金花村,1943年-1944年间,多次应邀给驻扎金花树(冲虚庵)的八分校学生授课,讲解对日军作战的方法。

  校歌:“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委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进;路不远,莫要惊;亲爱情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社会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的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从“同学们”开始重复唱一次)毕业歌词难免有不对或错别字,因为这是半个世纪前我学会唱的,如今凭记意录下来的。

  当时八分校唱的一般歌曲,绝大部分都是救亡歌曲,如《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我们在太行山上》、《前进曲》、《流亡三部曲》等。总之,当时一切教育活动,统统是围绕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这个目标进行的。

  学生总队(十七期),包括一大队学生共2100多人。原一大队系五战区干训团遗留下来的400余人,1940年毕业。一大队毕业后、由二、三大队抽拨学生400人编为四大队,由一大队干部负责,所以十七期学生总队一共4个大队14个中队。学员总队是1941年底筹建,1942年在均县县城正式建立,总队长吕德璋,部队部住南关,一大队驻三元宫,二大队驻太和书院,三大队驻学宫。每大队三个中队。学员来源绝大部分为第五战区所属各部队保送的下级干部,训练时间为六个月。学员多系行伍出身,为了求个学籍,染色而已。大概只办了两期,每期学员1000余人,共2400多人。学习课程为政治、军事学等。

  第八分校十七期期间编制如下:

  校部各处、室、所军官约320人,士兵200人。

  政治部(包括总队政训室,大、中队的指导员,练习营的政工人员、军官)约80人,士兵20人。

  练习营(包括三个连)军官约30人,士兵400人。

  学生总队(包括各大中队)军官约170人,士兵200人,学生2100人。

  演员总队(包括各大中队)军官约95人,士兵约150人,学员1300人。

  全校官兵员生总计,有军官约690人,士兵970人,员生3400人。

  在抗日战争中,湖北省均县人民为保卫祖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单从第八分校这一个单位来说,十七期970名士兵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均县籍青年。他们后来投身到各个抗日团体,在不同抗日战斗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十七期学生中,均县籍学生有60余人,卒业后奔赴抗战第一线,不少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当时在该校工作的均县籍人员(干部)约60余人,除十五六人任军职外,其余均系文职人员或事务人员。我个人在十七、十八两期担任过区队长和战术考官。

  第八分校的十七期学生毕业前,战斗演习概况如下:

  简要说明:这次大演习,是假设诸兵种配合,联合组成,即步、骑、炮、工、辎、空、通讯等。各级指挥官,除团以上由干部提任外,其他均是学生自己选派人员担任。各兵种均以各色旗帜代替。

  演习的情况是,假设敌人(指日本侵略军)由武汉方向向西移动,企图侵占襄樊,我军则以确保襄樊安全为任务。我军第一梯团(假设)从房县急行军向襄樊前进,第三梯团(假设)从南阳向襄樊前进,预计在枣阳以东与敌人遭遇。八分校为第二梯团,作为总预备队,即日出发以急行军到谷城集结,限十三小时到达谷城南河一带待命。第二梯团指挥官为闵敏厚,所属第一团团长为王光芬,第二团、三团都是假设团,并假设这两团由学员队组成,由均县城沿汉江东下。审判官由总队以下各中队干部担任,最高审判官是徐祖贻和罗列。部队集结草店后河一线时,先头部队(侦察和斥候)已抵达浪河店。部队集结后由最高审判官下达命令,阐述敌情和各友军的情况。我军的任务则由总指挥下达,主要是要求下午三时由后河一线出发,次日清晨五时许部队全部集结谷城东、南河一线隐蔽待命。部队在前进途中,曾遭遇了很多情况(假设),如敌机的空中侦察,前卫部队电讯联络中断等等。各级指挥官对这些情况都迅速进行了处置。演习的目的,就是使每个学者平时在黑板上、图纸上和沙盘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上去,如大部队的开进、展开、疏开、散开等,前卫部队派遣各种斥候、搜索等等。审判官不时发布的各种不同情况,由每个指挥官指挥进行处置,情况正确与否,由各级审判及时予以指导和讲评。演习进行到了谷城南河一线时,通知说敌人退却了我先头部队奉命从太平店撤回谷城城关待命,大演习也到此结束。从部队奉命演习之日起到结束,一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

  此次演习结束后全体人员在谷城休息一天,正等待讲评时,突然听到了空袭警报。当时正在吃饭。但警报发出后,不管吃过饭否,一律散掩城外。可是等了一段时间后并无敌机袭击,9时40分左右解除警报,学生们又陆续回到宿营地。当时是休息,学生们各行其是,打扑克的、下象棋的、睡觉的、谈天的都有。突然紧急警报钟响了,教官督促学生出城散开。师生们住地距谷城西门不足200米,学生大都出了城门。6架敌机已临上空,敌机炸弹临空而降。第二批的6架敌机又开始投弹轰炸。这次敌机共3批,18架,轮番轰炸达40多分钟,兽性发泻毕方离去。当时谷城县无守备部队,也无任何防空设施,八分校也仅有几挺轻重机枪,因头天晚上才到这里宿营,并未作任何布置,同时该地区在兵要上和设施上都是一个重要的地域,因此从抗战开始以来并未遭受过一次空袭。那么为什么八分校头一天晚上住进去,第二天上午就遭轰炸呢?主要原因是汉奸出卖情报和自己方面的思想麻痹,指挥失误,让部队宿营城关。此次敌机轰炸,死伤人数共达260余人之多,老弱妇孺、婴儿青壮、横尸遍野,目不忍睹。八分校学生也有12人丧生。

  日本帝国主义欠下中华民族的血债,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汉奸贼子出卖民族的罪恶,也必为全国人民是永远唾骂。当天下午,八分校全体人员迅速迁移至谷城县以西十余华里之破山口一线宿营,住在群众家里,纵横十余华里。破山口是丘陵地带,在各制高点设置有防空设施。我们在那时住了一个多星期,也无空袭发生。住破山口主要任务,是测绘和兵力配备,使每个学习者平素所学与实地作业相结合,使四大教程运用和发挥于攻防作战、配备位置关系等。在这一个多星期里,是谁也不管谁,除出入规定时间外,各干其事。学生学员们三三两两散布在破山口这块丘陵地带,漫山遍野沟壑峰岭,根据多种不同的地形展开讨论,甚是热烈。当然也有少数偷闲者,躺倒在浓荫下,梦中会周公去了。测绘和兵要配备结束后的一天,全校人员两方面进行批评和表扬后,带领大家对在谷城空袭中丧生的十二位同学(四大队十三中队三区队周元良同学,是这十二位中的一位)进行了沉痛地追悼。经过两天的行军,师生返回了校部。一队队衣服破烂,赤脚草鞋的大兵,一夜间又变成了衣冠楚楚,佩戴整齐的军官。在鞭炮和军乐声中,十七期学生举行了毕业典礼。各级领导在大会上谆谆告诫,免励大家分赴前线,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和奋勇杀敌报国。同学中选派学生布代表致答词,表示一定要发扬黄埔精神,时时铭记各级师尊的教诲,为神圣民族战争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第十七期十六总队的学生从此离开了母校,分赴前线,在抗日救亡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八分校十七期十六总队学生分发的情况:

  十七期十六总队学生(包括毕业的一大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分配在第五战区。当时我送了两批学生(即一大队和二、三、四大队),都直接送到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部,由司令部直接分发到五战区所辖各集团军。他们到部队后大部分都是见习军官(在连队里见习),三个月至六个月的见习期,期满后以排级军官作用。八分校十七期和十六总队这个番号是按历年黄埔系列各校开办期数总队数排列下来的统一番号。

  第八分校学员和学生各办期数:

  学员总队共办了两期,学员来源绝大部分是五战区各部队保送到学校的。两期共2400余人,毕业后自行回原单位工作。学生则不同,十七期除一大队外,二三大队全部是招考录取的学生。当时抗日烽火燃烧在祖国大地每个角落,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共赴国难,第八分校在形势下开办,因此,十七期学生很快即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录取完毕。第十八期学生来源于三个方面:(1)招考;(2)战区个别集团军保送(如二十二集团军);(3)入伍生团学兵(也是招考或保送入团,毕业后则分送各军事学校,即为各军事学校期教育奠定基础的)毕业后分派等。十八期是1942年春招生的,部队保送生和入伍生团派的学生均三月份先后到校。新生进校后分派到各中队,4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十八期还是3个大队,11个中队,仍住周府庵、晋府庵,一年半毕业。十九期是1944年入校的。第八分校在均县一共办了党员两期,学生三期,但十九期尚未毕业,日本即宣布投降了。

  第八分校其他毕业生数字如下:

  1、第十六期学生分一个总队,毕业学生1431名;

  2、第十八期学生分一个总队,毕业学生858名;

  3、各种特别班队学员毕业者有3442名。

  1944年,国民政府对军事方面,采取精兵简政的政策,所有军事机关大量缩编,一切不必要的机构该合并的,几个单位合并一处。第八分校于1945年6月奉命裁撤。第八分校十九期学生则合并到西安汪曲第七分校二十一期,八分校即告撤销。自此,均县这块励兵秣马的抗战基地和第八分校,也就完成了它培训抗日军官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11-12 11:18: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黄埔军校第六分校

下一篇:黄埔军校第九分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