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埔一期张耀明担任成都本校校长的经历
2018-11-11 19:41:03  来源:陈宇 撰稿  点击:  复制链接

  在张耀明接任校长,关麟徵离开军校后,人事关系的变化更显军校动荡不安。一些主要负责人都作个人私走之计。教育长吴允周借口送家眷去台湾,一去不返,训导处处长王锡钧也携家眷去了台湾;副官处长吴丽川屡次要求去台湾,张耀明多次劝阻无效,最后也于12月初形势正紧时离开了军校张耀明最亲信的军官教育队队长刘世懋,也携家眷飞台湾。

  张耀明到校后,积极准备迁校滇西,但校中官佐多有家眷在成都,屡屡要求发放安家费。要把家眷安置好后再走,群情惶惶,不安于职。这时,张耀明也自认为军校的寿命不长了,他曾对人说:“我的运气不好,专唱收场戏,当首都卫戍总司令,把南京送掉了,这次又免不了要给军校送终,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在我手里送终,难免不被后人唾骂。”因此他也和关麟徵一样,把军校看成是一个包袱,急欲甩脱。

  还在关麟徵任校长的3月9日,关在校务办公会上令军校副官处计划招考第二十四期学生,招生人数与第二十二期二总队毕业人数相同。9月29日,第二十二期二、三总队毕业生离校,时张耀明已接任校长,招考新生名额最后确定为1200人。鉴于全国各地多已解放,军校招生只能主要在川中和陕西南部进行,招生区确定3个,具体分配名额是:成都区500人,重庆区300人,汉中区300人。

  成都区招生办事处仍设在白下路文殊院内,报名时间从10月16日到11月15日,其他两区的招生人员限在10月25日前出发 赴各地招生。很显然,军校在这种时刻招生,无疑是在招罗炮灰。在招收第二十四期学生的同时,军校又张贴出了招收编余士兵的布告,要求军校特务团、练习营原“奉改编制所有编余回籍士兵,现请准可保送军官训练班受训。希即日前来草堂寺报到,以便保送,幸勿延勿误”。四川省国民政府又早在9月中旬蒋介石来蓉时,发布了“中学恢复军训”的通告,“各高中每周将实旌军训2小时。术科6小时,各初中、小学童军训练亦将予加强”。这说明当时的国民政府政权已处西南一隅,兵员十分缺乏,即使把报考军校的考生全部招来,也不够应招人数。事实也是这样,招考第二十四期学生拟去汉中的招生人员还未来得及动身,汉中已占领。因而在稍后以张耀明名义贴出的招生广告,又改在成都区和重庆区各招600名,年龄一项由原招第二十三期学生规定的上限22岁放宽到24岁,并规定修业期为一年半。结果这一期学生入伍不到1个月就随军校起义,穿上了解放军的服装。所以,在现在全国黄埔军校的同学会中,并不承认这第二十四期学生属于黄埔系统。平常所说的黄埔军校在大陆最后一期,是专指第二十三期。

  新招收的第二十四期学生,是在11月底陆续到校的。那时期,徐幼常为掌握第二十四期学生总队的总队长职务,以利于发动起义,从他一到军校便干方百计设法要抓到这个实权。要姚国俊通过私人关系向校长疏通。在关麟徽即将离职前,姚向关力荐徐幼常为该总队总队长,但由于徐一行来人可能在平时说话不注意,提及北平和平解放前后的一些事,有人向关多次密报,故关对徐不再重用,并借口撤了徐在军官训练班的任职,明言不许徐再到校内活动。

  当姚国俊再次向关麟徵举荐徐幼常,关严肃地对姚说:“有人说徐幼常已投向共产党,你怎么还推荐他呢?”姚极力辩懈,但关一直不用徐。这事到张耀明任校长后,姚又向张引荐徐,张与关持同样态度,看来关在离职时已将此事转告了张。张问姚:“你敢担保徐幼常不是共产党?”姚答说:“徐幼常怎么会是共产党呢?我们这几人在一起几十年了,谁还不了解谁。徐幼常想当共产党,怕共产党还不要他呢!”张耀明在平时比较好说话,这时见姚国俊态度很坚决,勉强点头。几天后,张耀明派军校副官处处长吴丽川来姚家,又对徐幼常进行了一遍“严格”审查,并问敢不敢担保,姚说:“我愿以全家性命保证。”第二天,军校发布命令,委任徐幼常为二十四期学生总队长,徐又相继把渤海军区来的一行人安插到军校任职,为军校起义准备了骨于基础。

  瑟瑟秋风中,军校已是风雨满楼,出现了萧条景象。没过多久,许多人也就感到了寒冬的早临,国民政府的“冬天”将到了。军校中一般官佐、教官,多数不愿为内战而再战,认为军校外迁更是没有出路,虽说不上有意向共产党投诚,却是有意要脱离国民党。大多数人明知道军校无法解决迁校滇西的安家费,却纷纷呼吁无安家费则不能搬迁,故意拖延在成都的时间。更有许多地下工作者从中动员宣传,迁校问题便成了空头话,军校只能在焦躁不安中坐以待毙。

  国际上风云突变的形势,也是使军校人心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立郾表示承认和支持,这使国民政府在失去美国信任后,又失去了苏联这样一个大国加邻国的援助,并由友变敌。特别是苏联已有原子弹的传闻,更使国民政府朝野上下惊慌失措,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烟云刚消散才4年,而在那时人们对原子弹还知之甚少的年代,原子弹可以摧毁全人类的忧虑还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并且有增无减,越积越浓。1949年9月25日,美国约耀穆尔大学的35岁的语言教授葛里非里和他23岁的学生麦格列逊,在得知苏联有原子弹的传闻后,双双用手枪自杀身亡。可见原子弹的风声在摇摇欲坠的国民政府及军队中,会引起多么强烈的冲击波。

  军校为稳定学生的愚想,校报特发表社论;《如何防御原子弹》,不但没有能稳定学生们对政局的看法,却使学生们心理上的平衡更加倾斜。国民政府的舆论工具已不能“解释”活生生的现实。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大谈“国际志愿军之可能性”,寄希望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明国民党对自身也已失去信心。

  军校人心本来就不稳,在关麟徽离职后,军校上下曾一度出现了混乱,各级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在新旧校长进行业务交接的后两天,军校训导处急忙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人员有本处各级主官和军校全体指导员,由吴起舞主持会议。吴在会上大发脾气,要求“各级职员遵守办公时间,准时参加集会。在纵的方面,分层负责,横的方面,互相联系。应注意实际工作,勿徒具形式。并应以身教,多做少说”等等。会后,很多人仍是大发牢骚。话题最集中的不是工作,仍是军校迁址经费问题。声称“钱太少了。旅途的饭钱都不够”,“饿死还不如让共军抓去好”,这些刺耳的语言在以往是没人敢讲的,现在甚至出自于那些专“教导”别人的指导员之口,可见形势已到了相当紧急地步。

  军校的缓迁,使张耀明心急如焚,他担心在那种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众怒难犯,不敢强行迁校。迁校计划迟迟不能拍板,成了那一时期军校办公会议的一大难点和热点。张耀明只能把缓迁障碍归结于安家费上,频频发电向国民政府要迁校安家费,直到蒋介石快要由渝飞蓉的11月底,军校才领到一点象征性的安家费,军校也就以此为借口准备12月初开始迁往云南。

  11月的四川沿境,解放军已云集北、东、南三面。16日,国军宋希濂部由彭水溃退,纵火焚城。17日,美国关闭在重庆的领事馆和大使馆办事处,美国在四川的新闻处也同时宣布结束。四川处在风暴之中,军校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则又处在风眼上。

  军校外迁消息刚透露,一些学生害怕打仗,连夜开了小差,家住成都市区及邻县的近200名军校生大多数跑回了家。校方在那兵慌马乱之际,也来不及追究过问,同学之间也不检举“逃学”,因为那时传闻蒋介石曾派了飞机要送军校生去台湾,只因飞机票被官太太们用5两黄金l张票把票抢光了。飞机先运官太太,就剩下了军校学生迟迟不能外飞,故校中相当数量学生异想天开地认为,学生人数少了,也许能容易挤上飞机。外籍学生因而很乐意川籍学生潜离,甚至暗中怂恿。实际上风凰山留有飞机供军校生用的传闻是没有的事。

  在军校内外人心惶惶正忙于准备迁校时,解放军急促炮火声已隐隐在耳,蒋介石急由重庆飞抵成都,住在军校校本部坐观局势的发展趋向。蒋介石的临蓉,加速了军校的迁址工作,张耀明在蒋的亲自训令督促下,立即着手处理军校教职员工的资遣事务,在12月初连续下达了关于资遣学校人员的训令。下面是其中训令之一:

  陆军军官学校(训令)

  副本 事由 为教育处范锡庚等着即资遣仰遵

  速件 受文者 教育处

  发收附件资遣人员名单一份

  日期三十八年十二月 日

  字号埔教二字第三六三三号

  驻地北较场

  一、本校教育处资遣人员计有范锡庚等员,姓名如附册。

  二、着军需处按照规定刻即发给资遣费。

  三、仰即遵照。

  四、本件副本及名册抄送副官处、军需处、总务处、副官处、人事科及被遣本人。

  校长张耀明

  附资遣名册:(略)

  资遣名册下发后,军校内本已混乱的局面厦加不稳。许多被资遣人员总算为早日离开成都找到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一方面,忙于去军需处领取资遣费,另一方面忙于找飞机筹交通工具,一时北较场、西较场等学校驻地眷属区内鸡飞狗跳。一些未被列入资遣名单的人,有的安于现状,听之任之,有的则一昕到资遣的风声,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新情况的出现,使川西地下党组织也在改变原计划,加速对陆军军官学校的策反工作。在得知军校发布资遣训令之后,地下党组织急忙指示校中地下工作者徐幼常等人,迅速展开新的策反攻势。徐幼常等人连夜研究对策,先后找军校教育处处长李永中几及学生总队官佐及教导团、勤务团团长谈话,初步暗示介绍北平起义的情况,又介绍李永中、勤务团团长赵我华、教导第三团团长姚济时等人与代表川西地下党组织的唐新民见面。唐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起义政策,启发他们认清形势,识时务者为俊杰,走光明道路。唐新民的谈话对军校这些领导人思想变化起了很大作用,许多人都当场表示愿意听从地下党组织的指挥。如郭勋祺、姚国俊、徐幼常3人在研究如何进一步阻止军校外迁后,决定让赵我华再次出面借故缓迁,拖延时间。赵我华找到张耀明,提出了一大堆困难,说准备工作还需一段时间才行。

  11月底,胡宗南部队失败后退入川西平原,川内的国军已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军校接令划归胡宗南直接指挥。这时,云南的国军也正处于急剧分化瓦解中,军校迁滇事也不便再提。

  一天晚上,徐幼常着便衣来到姚国俊住处,转达地下党组织关于策反工作的指示,要姚说服张耀明走起义的道路,指示说:“张耀明若果率军校起义,可以将军校编为一个学生兵团,张为兵团司令,姚国俊为副司令,下设两个军,以李永中、徐幼常分任军长。”这时,胡宗南曾令张耀明担任成都守备任务,张则以军校生缺乏作战经验并无战斗力为借口,未接受守备成都的任务。在这前后,张耀明开始做自己的退路打算,一面向蒋介石要了两架运输飞机,陆续迁送军校一些主官家属去台湾,一面令军校各部做好随时离开成都的准备。

  在山穷水尽的当头,张耀明始感到处境越来越危险,校长这个职务使他走不动又留不住。在军校即将西迁出发的12月2日,姚国俊又找到张耀明,力阻军校西迁。而这时军校中已有一种传闻,说是张耀明已通共,更弄得张哭笑不得,为此还在校内辟谣。张耀明在与姚国俊的谈话中表示军校西迁之事已是不可改变,却也流露出要摆脱军校校长一职的意图,说军校核心人物都不支持他的工作,还经常给他出难题。捅漏子,拆他的台。张耀明提出让姚国俊去军校接任教育长,并说他已与顾祝同商议好,要强拉姚去北较场面见蒋介石受命。姚思量再三认为任职可能会误了军校起义全盘计划,对张的相邀坚决表示辞谢。借这个机会,姚向张耀明转达了地下党的指示和对张的厚望。张对姚国俊的话先是很惊讶,后经姚反复解释劝说。张仍是犹豫不定,并说:“军校已无别的办法,只有离开成都了。”姚告诉张:“通往西昌方向的路是不通的。据可靠消息,扼守这条路的刘文辉与共产党已有联系,在刘那块防地上是难通过的。加之军校学生又无实战经验,怎能与他们对阵。”张耀明连连摇头说:“没关系。我已同刘文辉打过招呼,他已同意军校部队通过,并且愿意帮助解决沿途给养问题。”姚说:“这是应付你的话,你却信以为真,你应有个明智的决定。能不能过去,的确是一个问题。如果发生问题,你不是把这些学生白白牺牲了吗?这个责任重大啊!”张耀明显得很着急,束手无策,向姚征求意见。姚按照地下党组织的具体指示,向他先就局势谈兵力部署及战斗态势,然后向张建议遭:“你不如按照胡宗南的部署,先将计就计,将部队向大邑一带集中。把军校所有部队分成两个梯队,由李永中指挥二十三期3个学生总队及勤务团为第一梯队,由徐幼常指挥二十四期学生总队、军官训练班、教三团等部队为第二梯队。”张耀明接受了姚的建议,令各部队即日开拔,先到新津,或向南,或到大邑县城集中,后再转西昌去云南。

  马上离校西迁的消息在当晚就传达到了每个在校学生,此时此景使这些于仓猝中宣布毕业的学生心头蒙上了一层迷雾。他们开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处在了历史巨变的浪头上。时代的洪流把他们推向波尖,又重重地摔在悬崖礁石上。他们虽说已毕业,却根本不到毕业的时间,连毕业仪式都来不及举行。今日离校,满目凄凉,往日欢送毕业学生的人群不见了。时代变得好快呀!在第二十三期学生记忆里,清楚地记得半年前.他们列队欢送毕业生离校,那是军校为第二十二期步兵大队及辎重兵队毕业生举行的送别大会。大会上,关麟徵亲自给受奖学生发奖,授戒尺。大会后,那562名毕业生分别登上15辆大卡车,分赴兰州、长沙、重庆等地。临行时,他们都信誓旦旦,说了很多豪言壮语。如今呢?仅从川中败局看,想必那些毕业生的命运也不佳。第二十三期学生在一片肃杀气氛中默默离开了军校,他们是代表前全部一至二十三期毕业生离别了黄埔军校,宣告了黄埔军校在大陆一个时代的结束。

  12月3日,军校按照原计划,第一步先集中乐山。第二十三期学生第一、第三总队。勤务团及各教导团先后由成都出发,由李永中统一指挥。在这时的中、下层军校官佐和学生中,并不知道总队上层人物的起义意图,仍如往常一样各自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新津渡口。由于船少人多,车辆拥挤,校各单位在渡口附近等船过河。在这期间,各中队还组织宣传队到老百姓中进行化装表演。最引人注意的一个节目是《共产共妻》,煽动群众的反共情绪。军校在出发时,军校官生每人都佩印有“军明”二字的胸章,后有编号,以便于战乱中识别。各总队又以区队为单位搞了每6个人一组的联保组,行军组织了尖刀班、尖刀排,组织较严密,在行军途中较顺利地完成了一系列工作。

  军校官生在新津渡口一带集中不久.胡宗南又以西南军政长官名义,命令军校立即改变行军方向,不是向南,而是向北,全部到大邑集中待战,以掩护他的嫡系部队李文兵团的侧背,打通向西昌的退路。张耀明接到此命令后,很不满意,又不敢公开反对。他见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日子已到来,军校已不可能退迁云南,便有意走川西地下党组织所指示的起义之途,急电要他在台湾的妻子及子女速来成都,并托他的心腹-原三十八军的办事处处长刘泊孺,在成都华西坝找到了住家房屋。但已飞到台湾的蒋介石不允许张耀明的家眷属离开台湾,张的妻子只有在电话中苦苦哀求张去台湾。在此情况下,张的思想又动摇了。这时,张的左右参谋人员故意进言,讲共产党最不仁义,鼓动张逃走。而张又担心不把军校作个交代,个人去了台湾会受到惩处。于是他向还在成都的顾祝同建议并提出辞去校长职务的请求,将该校学生和士兵以及武器等,一律拨给胡宗南部,他自己率军校主要官佐空运台湾。这事经顾祝同批准并下达了命令,胡宗南已派他的干部训练团负责人袁朴和张耀明接头,准备移交军校。但过了几天,胡宗南又表示不接收,要军校速向大邑集中,以控制军校又不承担责任。张耀明对胡宗南的这一出尔反尔的言行极为不满,一面向顾祝同报告说他已将军校交给胡宗南,一面又电报蒋介石和阎锡山,也想推脱责任。

  张耀明见事并未了结,也不敢撒手不管离校去台。但他在大事大非前,又没有勇气急流勇退,率军校起义。12月22日,张耀明监督军校办公厅人员把该校多年来积存的档案和历史资料、文物付之一炬。他的这一举动,给以后历史学者研究这段历史带来了很多困难,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耀明恐怕是犯了难以饶恕之罪。张耀明在处理完他在大陆的这最后一件事后,在24日,即胡宗南逃离成都的第二天,也乘飞机去了台湾。

  关于张耀明的后事,在解放后,曾有言论说张耀明在飞到台湾刚下飞机,蒋严厉地问他:“我的学生呢?张摊开两手,很是绝望。蒋便立即下令把张击毙在飞机旁。这纯属是谣言。事实是,张耀明到台湾后,蒋介石确实因他丢掉了军校被拘禁,然而不久又被释放出来,并没有被枪决。张被释放后,国民政府当局对他仍不放心,又在他家中安排了武装特务,说是为了保护,实是监视。张耀明至此终生不再被录用,结束了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后在忧郁之中病死。

  张耀明也果然应验了他先前说过的“送终将军”的话: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他首都卫戍总司令的任上失去;蒋介石的发迹之地黄埔军校,在他校长的任上失去。所以,张耀明在台受到蒋介石的奚落,虽然心中有万般苦楚,但也不敢吭一声。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7 09:59: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黄埔一期关麟徵辞去成都本校校长经过

下一篇:蒋介石先生在黄埔成都本校的最后岁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