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北较场散记
2020-05-19 14:12:38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包光汉  点击:  复制链接

  北较场位于四川成都城内北缘一隅,自古是处练兵比武的场地,面积宽广,呈长方形。抗日战争中的1937年底,日寇侵犯我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西迁,黄埔军校也随之西撤,1939年初,迁至成都,北较场成了黄埔军校本校校址,直至1949年全国解放。

  我是二十三期学生,1948年秋,于南京招生区投考入学。1949年12月毕业,同年12月下旬于成都起义。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分配入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汽车第六团第五连任器材员。在北较场一年多时间里,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事很多,现将零碎记忆整理如下。

  关麟征校长是黄埔一期生,在东征战役中身负重伤,仍英勇奋战而扬名,成为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受命主持黄埔军校工作后,他治学从严,务实工作,深入学生群体。我们二十三期第二总队第二大队学生驻北较场大校门内左侧的五台山(也称宝塔山)脚底营房。平时,除野外训练和课堂教学外,大多数时间都在大校门和二校门之间的大操场上集训操练。早晨,经常可以见到关校长身穿褪了色的旧黄布军装,骑着他那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来到大操场上。号兵见了,立刻吹响了“立正”的军号声。这时,正在进行操练的同学们,便停止操作,立正后向关校长行礼。关校长也很快下马,举手还礼后,号兵随即吹响“礼毕”的号音,同学们便开始继续操练起来。关校长踱步移入学生群体中间,面带微笑细视学生操作。当察觉个别同学动作出现错误,他便过去纠正,有时还来个示范借以参照。关校长态席和蔼,师生之间,显得没有距离,在同学们心中,留下布衣将军的美名。

  关校长爱好文墨,练得一手大草书法,看之犹如游龙戏凤,海涛翻滚,风格别具,独一无二,常见于军校出版的《黄埔日报》和军校内部书刊之封页。关校长一生中有何巨著,我不知情,但他注重写作是肯定的。平时,他对学生如何提高军事理论水平是紧抓不放,并定期命题组织竞赛。在一次题为《浅析古今中西战法战略演进之片论》军事论文的竞赛中,我侥幸获得北较场赛区第一名(第三名是我队陈新同学),得到校部颁发的“学术优胜”纪念奖章1枚,至今难以忘怀。

  1949年初,蒋介石抵达成都,入住北较场“校长官邸”。这期间,在“中山堂”前召集二十二期、二十三期学生共6400多名以及全校教职军官训话,上了堂短促的政治课,给大家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蒋讲话完毕,由侍卫搀扶着走下“中山堂”台阶,缓步移入广场上的学生队伍间,注目巡视,口中轻声喊着“稍息”,“稍息”……直到巡视完毕才离开“中山堂”和校长官邸。蒋到校前夕,学校已经闻讯,我们便停止军训,忙着整理校内环境。此间,蒋下令犒赏每名学生银元4块,鼓舞学生,以今天来说,算是收买人心了。

  1949年11月20日,蒋在重庆兵败后,乘飞机到成都住入黄埔楼(校长官邸)。期间,蒋复在“中山堂”前广场召集二十三期(二十二期已毕业离校)学生训话,说:“我们的国家,已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复兴中华的责任已摆在你们的双肩上。这次,你们的西迁绝不是逃跑,我寄希望于你们,大家好自为之。”讲话中,蒋强打精神,然后怏怏离去。

  蒋介石这次逗留军校期间,从重庆和陕南两路败退而来的几十万国民党官兵云集成都,每天上午,国民党的重要军政大员阎锡山、胡宗南、王陵基等来军校“黄埔楼”汇报军情,请示机宜,北较场成了川西最高指挥所,从早到晚,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为了蒋介石的安全,军校领导决定加强校本部北较场的防卫。把平时担任北较场西门的军校警卫团撤至外线,各校门和校围内的警戒任务,全由二十三期学生接替。于是,二十三期学生一时成了“御林军”,我们第二总队第二大队第五中队奉命担任守卫大校门与“黄埔路”之间的安全工作。

  一天晨曦,我们一组3人(我任旗手)荷枪实弹,站于“黄埔路”中段警戒,监视前方,发现一辆黑色轿车由江汉路转向“黄埔路”正道径直快速驶来。我立即举出红旗,以旗语示意,让其停车待查。谁知那车仍原速驰进,且越来越近,我急了,若越过线,这还了得,于是急速连挥红旗3下,命令“紧急刹车”。那车才在我的面前嘎然停下。我向马路左右两名持枪同学一挥手,他们便冲向车两侧,以枪口对准车辆,我则快速以双手紧攀车门,双脚蹬上车门台阶,怒目责问驾驶员(少校军衔)为何不服从指挥。那驾驶员没对我正视一眼,只转头向后一摆,示意我向车厢里仔细看看坐着的是谁?我转过头去朝里一望,见端坐着的是位身披斗篷,配带将军领章的人。于是,我向他敬了军礼,正欲问话时,那人给我递上一张名片,我一看,原来是当时的西南军政长官胡宗南将军。我再次向他举手行礼后,退下车来,打出绿旗放行,让车驶进军校大校门。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5-19 14:13: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松山攻坚战

下一篇:忆毕业前夕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