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新四军第三支队喋血皖南纪实(1)
2020-07-22 09:33:57  来源:文史纵览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上海、南京相继失陷,日军的铁蹄踏上了江南大地。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勇敢地挑起抗日救国的重担,继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华北抗战以后,又在南方经过与国民党两个多月的谈判斗争,终于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11月初,谢忠厚、陈仁洪受黄道之命带领一个排队从崇安长涧源进入石塘镇的前站。不久,闽赣边各地红军游击队接到命令,分别下山,陆续汇集到石塘镇。当时汇集到石塘镇的红军各游击队,只有600多人。黄道号召青年工人、农民、学生报名参军,上前线杀敌。闽赣省委为此也进行了紧急动员,组织了大批干部到铅山、崇安、蒲城、上饶、弋阳、横峰、广丰等县宣传抗日救国,动员青年人报名参加抗日义勇军。这些地方都是老区,群众基础好,一经发动,立即掀起了参军的热潮。特别是铅山、上饶两县的群众,报名参军尤为踊跃。不到一个月,部队便扩充到1300多人。不久,资(溪)光(泽)贵(溪)等地区又动员了100多人参军,由地下党员鲍永泉亲自送到石塘。到了1937年12月中旬,加上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失散在各地的红军战士都陆续找到石塘镇来,部队很快发展到1500多人。

  闽赣边苏区和闽东苏区的红军游击队接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指示,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下设第五、第六团。五团由闽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组成,六团由闽东的红军游击队组成。1938年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闽北、闽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军参谋长张云逸兼任支队司令员(后谭震林),谭震林任副司令员,赵凌波任参谋长,胡荣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五团、第六团。全支队共2100余人。

  1938年2月9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张云逸、副司令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后叛变,被处决),政治部主任胡荣等主要领导人从南昌到达石塘,正式宣布了新四军军部命令,将续集在石塘的部队改编为三个营和一个机炮连。张云逸、潭震林分别在五团成立大会上做了动员报告。在石塘期间,张云逸司令员等支队领导还筹了建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领导机构,从五团抽调了一批精干干部到支队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工作。五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绍铭,参谋长桂逢洲,主任刘文学;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参谋长黄元庆。六团的政治处主任暂缺,以后到皖南才分别由张友来、刘松青先后担任的。

  五团有一千多人,下设三个营,全团有重机枪三挺、迫击炮两门、轻机枪十多挺、花机关枪三支、驳壳枪九十多支、步枪七百多支,还有自己锻造的大刀和梭镖。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抗日义勇军独立团一方面组织部队进行对日作战的军事训练;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到各苏区把当年红军埋藏起来的枪支挖回来。通过强化军事训练,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提高,基本上保证了战斗人员人手一枪。

  五团由闽赣边的红军组成,饶守坤为团长,曾昭铭为副团长(政委)。全团有三个营和一个机炮连,一营以饶守坤率领的闽东北分区红军游击队为主;二营以陈仁洪率领的原四纵队一支队和马长炎率领的部分部队为基础;三营以省委机关直属队和崇安游击队为主。饶守坤为军部教导大队大队长后,孙仲德抗大毕业后接任团长。

  3月25日,五团将士携带装备,在石塘镇操场列队举行抗日誓师大会。饶守坤团长和曾昭铭政委分别做了简短的讲话后,桂逢洲参谋长便宣布了:“出发!”石塘镇群众扶老携幼,把这支上前线的军队一直送到上分线路口。

  部队当天到横峰,第二天经上饶到玉山县。一路上,这支抗日队伍都受到赣东北苏区人民群众的热情接待和热烈欢送。第三天,部队进入浙江省的常山,后由开化到达安徽省的岩寺镇与三支队六团汇合。

  六团也有三个营,一、二营在1938年夏赴苏南,只留下三营在皖南。5月,六团率一、二营挺进江南敌后。8月间,支队率五团和六团三营接替国民党一四四师红杨树到青弋江一带防务,武汉失守之后,又转移到南陵、繁昌、铜陵一带开展游击战。

  岩寺整训

  新四军五团、六团从开化向北,翻过金鸡岭进入安徽,到达风景如画的歙县岩寺,按照军部命令,三支队在岩寺西北的西溪南地区驻扎。

  1938年4月初,新四军除四支队在皖西霍山县外,军部及第一、第二、第三支队7000余人,全部集中到岩寺一带。新四军的司令部、政治部设在岩寺,叶挺等军领导就住在岩寺镇的金家大院内。一支队驻扎潜口;二支队驻扎在琶塘、琶村;三支队、机关及五团一起,驻扎在西溪南,六团驻在砖桥。三支队从闽北到赣东北,一路走的都是老区,群众看到红军又回来了,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新四军一路走、一路宣传,扩大了军队的政治影响,部队不但没有减员,而且补充了一些新生力量。

  军部到达后不久,一天风和日暖,天气格外晴朗。叶挺等军首长来三支队看望战士。叶挺、项英名为检阅部队,实际上是送谭震林走马上任,为他树树威信,便于他今后开展工作。

  当时,第三支队所辖第五、第六团,分别由闽北和闽东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第五团团长饶守坤(后为孙仲德),第六团团长叶飞。每团下辖三个营。检阅中,谭震林看到经过三年游击战争洗礼的第三支队的健儿们英姿勃发,军容整齐,武器中除长短枪外,还有几门迫击炮和几挺轻重机枪。谭震林十分高兴,对两个团的领导说:“真了不起!你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不但发展了队伍,还保存下来这么多的武器,真不容易呀!我们三支队打鬼子有本钱了!”

  检阅结束,叶挺、项英又召开了三支队营以上干部会。会上,着重介绍了谭震林的出身和革命史。

  五团在西溪南村南河滩广场列队,接受检阅。检阅部队之后,军首长又召集干部见面,详细地询问行军情况并鼓舞士气。叶挺掷地有声地对战士们说:“五团基本上是从闽赣边过来的老红军战士,是很强的骨干力量,要继续好好学习锻炼,今后发展起来都是我军的优秀干部。你们要利用当前宝贵的时间,加强军政训练,提高政治水平和军事水平。我们马上要同日本侵略者打仗,没有过硬的本领不行。”项英说:“我们虽然改编为新四军,但仍然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要继续保持、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打的是山里的游击战,将来可能要打平原水网地区的游击战,虽然游击战的基本原则不变,但是时间、地点和条件都变了,作战的具体方法也是要变的。”

  4月中旬,新四军在岩寺鲍家祠堂召开了全军(除四支队外)第一次营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由项英主持。陈毅代表党中央首先讲话,他介绍了抗日的基本形势,国共两党合作的进展情况,并对新四军的组建尤其是对叶挺将军出任军长表示祝贺,最后要求大家团结在东南分局及军分会的领导之下,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完成抗日救国大业。

  叶挺军长在热烈的掌声中健步走上讲台,他激动地说:“同志们欢迎我、信任我,实在不敢当。今后我一定坚决遵照党指示的道路前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在在座各位的帮助下,坚决抗战到底。”

  项英在大会的最后介绍了新四军组建的经过及各支队整编和开进华中的情况,并明确了在岩寺待命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搞好部队的组编,调整和完善支队的编制,接受国民党第三战区的点验;二是抓紧扩充武器装备;三是搞好部队的军政训练;四是开展民运工作,以实际行动表明新四军是一支真心实意抗日的队伍。

  全军营以上干部会议召开之后,三支队便和全军一起,在岩寺一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组训和民运工作。为了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新四军在岩寺一带大力支持、帮助地方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歙县组织了“皖南青年救国会”、“歙县青年工作团”,还办起了农民夜校。另外,中共地下党还在岩寺学校创办了青年训练班,组织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爱国青年,这批青年绝大部分参加了新四军,走上了抗日道路。

  当时,在三支队驻地的西溪南吴家祠堂,有一个来自芜湖的流亡中学—芜关中学。该校从校长到教师,大都是国民党员,学生中大部分是三青团员,学校为表示对蒋家王朝的忠贞,后来干脆把校名改为“中正中学”。三支队在学生和教员中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宣传,使他们对中共的抗日主张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他们看到新四军热心为人民办事、纪律严明,便渐渐解除了顾虑,不再疏远新四军了。后来,当三支队离开西溪南,向芜湖一带前线开拔的时候,学生们听说新四军要到他们家乡打日本鬼子,一个个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主动停课,列队欢送新四军,有的还参了军。

  新四军编制序列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但是国民政府和第三战区却在军需给养、军费等方面对新四军大加刁难,新四军全军的供给仅相当于一个丙种师的标准;而武器的补充更成问题,新四军汇集到岩寺以后,兵员日益增加,却领不到武器,许多人只好拿着从苏区带来的大刀、梭镖作战。军长叶挺一面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交涉武器配备,一面决定让新四军自己动手,创办兵工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四军的第一个兵工厂在岩寺上渡桥的江家祠堂诞生了。兵工厂一开始由几名会修枪的工人师傅和20余名战士用简单的工具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后来,经大家艰苦努力,可以制造出简易的机床和钻床。大家把石头凿成大轮子架起来,装上皮带子当发动机用,兵工厂便正式开始了生产。兵工厂自成立起一直跟随军部,后来搬到云岭,它不但修造枪支,而且制造了大量的铁雷、石雷,有力地支援了部队作战。

  叶挺为了尽快改善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利用自己在海外的关系筹集资金,购置武器和作战物资。一次,三支队部领回了几箱印着外文的木箱子,战士们打开一看,全是崭新的德国造驳壳枪!排以上干部每人都领了一支。大家高兴极了,在即将与凶恶的日军展开残酷血战的前夕,领到这批武器,使战士们如虎添翼,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部队集中后,干部、战士的抗日情绪十分高涨。但是,由于环境条件、作战对象和作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人在思想上存在一些顾虑。此时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对国共合作有顾虑。有的干部、战士认为,部队在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中,吃够了国民党剿杀的苦头,过去的仇人不但成了今天的友军,而且还要受其指挥,他们在思想上不通,在感情上也接受不了。二是有的干部、战士对日军作战的信心不足。为此,三支队于1938年5月份在驻地西溪南举办了连以上干部集训队,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集训期间,支队首长亲自来上课,组织大家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有关方针、政策,提高对国共合作意义的认识,还组织学习如何开展敌后游击战、如何开展群众工作等。支队领导不仅讲解游击战争的战术问题,还和战士们一起研究水网地带如何作战等,在思想上和战术上对日后皖南地区的对日作战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集训结束后,战士们都觉得心里亮堂多了。

  新四军在岩寺集中不久,国民党第三战区传下通知,派点验组来新四军驻地点验。这种点验,名为不许部队吃空名,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企图通过点验把新四军的编制额从此卡死,限制新四军日后的发展壮大。广大指战员对国民党这种伎俩极为愤慨,为了尽可能壮大新四军的队伍、抗击日军侵略,大家都积极地开展反限制斗争。

  西溪南点验不久,在粟裕的率领下,由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抽调的干部和分队组成的抗日先遣队离开岩寺挺进苏南敌后,陈毅、张鼎丞率领第一、第二支队先后进入苏南地区。5月初,三支队随新四军军部离开岩寺,挥师北上。谭震林时任三支队副司令员(对内为政委)。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主要在军部工作,因此,三支队的军政工作,都由谭震林直接领导。

  红杨树大捷

  第三支队接防后,与日军的第一仗便是争夺红杨树的战斗。1938年6月初,日本华中派遣军为了牢牢控制长江航运线,接济日军进攻武汉,命令驻芜湖的日伪军加强攻势。日伪军沿青弋江不断南犯,驻守在那里的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节节败退。这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电令新四军,加强为上官云相的第三十二集团军在芜湖、青弋江一线的阵地防务,命令三支队五团接替国民党一四四师在红杨树—峨桥—青弋江一带的阵地防务。

  6月中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率领五团和六团三营从茂林出发,于7月中旬到达了青弋江地区的西河镇一线。

  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一四四师和一〇八师以阵地前沿的红杨树为界,沿江设防。10月7日。谭震林带领三支队从茂林出发,前去青弋江的西河镇正式接防。

  接防前不久,红杨树已落入日军之手。部队到达青弋江前线后,新四军三支队五团团长孙仲德与国民党一四四师副师长进行了防务交接。接防后,三支队与国民党的两个师构成三角配置:三支队居前,计划从日军手里夺回被一四四师丢掉的红杨树到马家园一线阵地,然后扼守红杨树、金家阁、青弋江沿岸围堤,阻止日军南进。一〇八师阵地位于新四军后方,一四四师阵地位于新四军左后方,两支部队把新四军紧紧堵在前面。国民党军的恶毒用意是非常清楚的:借日军之手,消灭新四军。

  新四军接防后的部署是:支队部带六团三营移驻蒲桥,五团团部留驻西河镇,一营驻离西河不远的王村,三营驻金家阁,陈仁洪带领的二营准备进驻红杨树。部队按布置展开后,迅速帮助群众重建被日军践踏的家园,并立即构筑工事,做好阻击日军南犯的战斗准备。

  为了夺回红杨树,谭震林来到五团,给部队出了一个点子,他说:“日军刚占领红杨树,立足未稳,地形不熟悉,人心惶惶,你们夜里去闹闹,让他们六神无主。”部队按照他的指示,派出十多名有经验的侦察兵,趁着夜色,摸到红杨树村里,部队在村外配合,大闹了半宿。日军摸不清情况,怕给包了“饺子”,第二天天还没亮,便仓皇撤回湾沚据点里去了。部队顺利收复、进驻红杨树。

  收复了红杨树,完成了一线阵地防御的配置,大大鼓舞了部队士气,但要在此处进行防御,迎击日军进攻,大家在思想上难免有些顾虑:过去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而现在要与日军在水网稻田地区打阵地战。究竟怎样才能打好这一仗,战士们心里没底,干部们也觉得压力很大。

  谭震林了解到部队的思想状况后,在蒲桥召开了全支队干部会议。在会上,他分析了抗战以来的形势后指出:虽然新四军装备较差,火力又弱,不宜担负正规阵地防御作战任务,但为了顾全抗战的大局,即使付出大的牺牲也要守住阵地。新四军在红杨树一线作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皖南人民的抗战热情,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说:“你们五团(指二营) 在1934年崇安四渡桥打了一场漂亮的阵地战,是有经验的,日军并不可怕,你们要好好研究水网地带作战的特点,发动群众想办法,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袁国平还就如何做好战地群众工作等问题作了具体指示。蒲桥会议以后,五团又在西河镇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决定尽快了解敌情,在走访友邻部队和老乡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制定了确实可行的阵地防御措施。

  新四军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日夜苦战,在河流、稻田圩埂的拐弯处构置好阵地,又在挖断的堤坝两侧巧妙地挖好隐蔽部,做好暗射击孔,还在掘开的地段上挖好陷阱,埋上芦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日军上门。

  一阵平静过后,一天,驻在湾沚的日军一一六师团的一个大队三四百人,在大队长川月的带领下,扛着重机枪,用骡马驮着钢炮,沿着圩埂向红杨树开来,伪军的一个保安队约200多人,紧紧地簇拥在日军后面。

  战士们镇静地看着日军越走越近,挑着太阳旗的枪刺在烈日下格外刺眼。阵地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只有青弋江水低声地流淌。

  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到了!“打!”日军一走进战士们的射击圈,圩埂内的重机枪便吼叫了起来,一下子撂倒了一串敌人,日军慌忙卧倒,川月抽出指挥刀大喊,日军呼啦一下散开了队形,随后兵分两路,像野猪一般嚎叫着冲了上来。隐蔽在圩埂两侧掩体内的几挺轻机枪迎着他们叫了起来,不一会,圩埂上下又躺倒了一片日军。川月大概从未吃过这样的亏,挥舞着指挥刀命令日军继续向前冲,可是他们刚冲了没几步,就被新四军挖开的圩埂挡住了,那里到处布满了障碍物和陷阱。日军只顾低头找路,拥挤成一团,这样更暴露在战士们的射击范围之内,他们的脑袋一个个地被战士们击中。川月见状,气得把指挥刀往地上猛地一插,命令日军架起小钢炮、迫击炮猛轰新四军阵地,而新四军战士都隐蔽在圩埂底的工事里,敌人的炮弹不是打近了落在阵地前面,就是打远了落到圩埂后面的稻田里。敌人一见死伤惨重,打了半天却连新四军的人影都没见到,自知再进攻也是徒劳,只好拖着上百具尸首,狼狈地撤回据点去了。

  这次战斗的胜利,使五团上下非常振奋,考虑到敌人不会善罢甘休,战士们便连夜加修工事,做好再次迎战的准备。

  不久,川月果然带着人马又来了。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不再大张旗鼓地猛冲,而是利用圩埂向新四军隐蔽地逼进。但是日军在明处,新四军在暗处,战士们沉着射击,放近了再打,越打越准,日军怎么也冲不过前沿。他们又派出部分兵力,企图从侧后迂回夹击。但战士们早有准备,偷袭的日军死伤惨重,又缩了回去。战斗僵持到中午,敌人的进攻始终没能得逞,只好又拖着几十具尸首悻悻而归。红杨树阵地像一把锋利的钢刀,挺立在三支队与日军战斗的前沿。

  在红杨树战斗打响的同时,另一股日军和伪军从芜湖方向进犯。五团三营在金家阁一线早就构筑好了工事,三营的指战员利用巧妙的战法,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粉碎了敌人企图东西两路合围新四军的阴谋,日军在新四军三支队阵地前死伤惨重,指挥官气急败坏,便转攻新四军阵地右翼的国民党一〇八师。结果,国军的堂堂一师人马,被日军一个大队和伪军千余人一冲,便弃阵而逃,溃退几十里,而日军对新四军阵地,却再未敢“登门拜访”。

  两次战斗告捷,使新四军增强了战斗必胜的信心。一天,谭震林来到五团,说:“既然日军不来跟我们打阵地战,我们就主动跟他们打游击战。”当即,孙仲德团长将一名侦察参谋和从各营侦察排挑选的10余名老红军战士组成袭击小分队,带足手榴弹、炸药、煤油,于第二天晚上,悄悄进入了湾沚镇内。

  湾沚是一个重要据点,是日军进攻皖南的前沿阵地,日军的一个大队都驻在镇中心的柿子园营房内,周围遍设碉堡、岗楼和铁丝网。新四军的侦察员们摸到敌营附近,把炸药包和包上棉花、蘸了煤油的手榴弹成束投了过去。霎时,敌营内一片火海,紧接着枪声四起,日军惊叫着乱窜乱跑,盲目地向四周射击。敌人相互混战了一夜,而新四军的侦察兵却已在连接不断的枪声和熊熊的火光中安全返回了防区。由于战士们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新四军防区的人民群众安心生产、生活,而国民党防区的群众人心惶惶,经常跑反。连国民党部队中一些原认为新四军装备差、不能打仗的人,也在现实面前改变了观点,不得不承认新四军能打仗、能防守,战斗力强。

  马家园战斗

  马家园位于青弋江中游西岸的南陵、芜湖、宣城三县交界处。自湾沚被日军占领后,马家园就成为阻击日军西犯南陵的桥头堡。

  10月29日,我军侦察得知日军集中兵力,准备向三支队发起攻击,企图一举消灭守卫在马家园、红杨树等地的新四军。根据敌情,三支队要求所属各部采取运动防御的方式,机动灵活地对付敌人由水、陆两路发起的进攻。六团三营担任正面防御,以班为战斗单位,分散与敌作战。营部带两个班在十甲村指挥作战;七连其他各班分散在夫子阕、东莞崔一带防守;八连运动于红杨树、红花铺、清水潭一线;九连担负仓里、夏高楼、马家园一线的正面防御,其他各营也作好了战斗准备。

  10月30日,日军骑、步兵500余人,分三路向三支队发起进攻。第一路80余人,由芳山渡河,经滩头,攻红花铺;第二路300余人,由芳山向红杨树进攻;第三路100余人,由崔山头经姚王渡向红杨树进攻。六团三营首先与敌先头部队接火,埋伏好的新四军战士在散兵坑突然开火,以密集的火力打死打伤一批日军。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疯狂进攻,三营战士主动放弃清水潭,运动到敌人的侧翼,使日军腹背受敌,敌先头部队慌忙后撤,与其主力会合。

  与此同时,守卫在红杨树的三营八连三个班分头阻击敌人。有两个班同进攻红杨树的300余日军激战数小时,他们以小战斗群与敌人周旋,使敌人无法前进。另一个班阻击由崔山头方向来的100余日军,战士们分成两个战斗小组,当敌人用机枪扫射时,他们伏在散兵坑里不动,敌人停止射击时战士们向敌射击,面对敌人的冲锋,战士们用反冲锋击溃了敌人。战斗相持三个钟头,敌人既不能前进,也不明白有多少新四军参加阻击。

  11月3日,日军再次纠集了近千日军分四路向三支队进攻。第一路100余人携带小炮数门由红花铺、姚王村向十甲村进犯;第二路500余人由红花铺经清水潭分头进犯仓里、十甲村,再会合进犯马家园;第三路100余人,由红花铺进攻夏高楼;第四路100余人由芳山经虾鱼沟进犯夫子阕。

  这次日军改变了战术,先用炮猛轰,再用骑兵冲锋。三营八、九连分别在夏高楼和清水潭激战两小时,因敌众我寡而转移到陶村,敌人占领了十甲村。接着,九连又转移到陶村,与敌百余人激战两小时,敌援兵赶到,九连西撤,敌占马家园,继占三甲村。三营迅速集中兵力从三面包围了马家园,对敌实施强攻,敌退至红花铺和红杨树,马家园收复。当晚,为收复红杨树,五团一面派出几支精干的小分队分别袭击湾沚及九里山的日军,另一方面由参谋长率领三营经崔山头袭击红杨树日军。敌前后方同时遭到进攻,大为恐慌,4日上午向湾沚退却,我军收复了红杨树。此役,敌伤亡300余人,我军伤亡32人。战后,三战区向三支队颁发了嘉奖令。

  1938年11月,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由皖南渡江北上。11月下旬,三支队奉命离开青弋江,带着初战胜利的喜悦挥戈去铜(陵)繁(昌),准备迎接更艰苦、更残酷的战斗。

  坚守铜繁

  1938年11月,日本侵略者继攻陷武汉后,又占领了铜陵县城及大通、顺安等地,原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部队节节溃退,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便把繁昌、铜陵、南陵等地划为新四军三支队的防区。11月初,三支队奉命从青弋江的西河镇、红杨树、马家园一线开拔到这里。从此以后,三支队带五团和六团三营(有时一团、三团也配合三支队作战)一直战斗在铜繁地区,直到皖南事变。

  三支队进驻铜繁地区后,支队部和五团团部驻扎在中分村。随后,支队司令部移驻沙滩角,政治部及战地服务团移驻燕子牧,五团团部仍留驻中分村,六团三营跟支队部驻沙滩角和赤沙滩一带。当时三支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同国民党五十二师、一四四师一起担任繁昌、铜陵、南陵境内长江沿岸的防御作战任务。这次国军故伎重演,又把三支队摆在了阵地最前面,一四四师在支队左后翼,其主力在狮子山、钟鸣街一线;五十二师在右后翼,其主力在桂镇一带。军队部署又像在青弋江时一样,把新四军夹在国民党两部之间的前沿狭小地区。

  新四军在大战前迅速了解情况,调整防御部署,抢修工事。同时投入力量建立群众武装,开展民运工作。当时,支队部有民运科,团里有民运股,每个连队还有民运组,他们向群众宣传党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思想,搞社会调查,发动、组织群众起来抗日。部队走到哪里,就把民运工作做到哪里。

  谭震林对党的工作和地方民运工作十分重视,他到各部队去视察,首先要了解民运工作的开展情况,许多工作都要亲自过问,并亲自动手抓。1939年6月,在中分村支队部召开地方和部队干部的联席会议时,他登上讲台,作了题为《五十天民运工作》的报告,并组织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三支队有个战地服务团,约五六十人,其中女同志占了一半。服务团在谭副司令员的亲自领导下,工作开展得很活跃,除给战区的群众演戏、唱歌、上文化课外,还帮助地方组织农抗会、妇抗会等团体,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后来,各乡大都建立了党支部,到1940年底,仅铜陵县的党员就发展到2000余人。

  三支队于1938年底开始,先后在姚家冲、凤凰山、新屋岭等地举办了三期“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也叫“救亡训练班”。学员大都是铜陵、繁昌一带的农运骨干和知识青年。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们都过着严格的部队生活,主要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及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论述,还有如何开展民运工作等。“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克服困难,坚持办学,为中共培养了大批干部,也为三支队在铜繁地区站稳脚跟打下了基础。

  三支队进驻铜繁地区后,民运工作的重点是在各乡建立群众抗日组织,主要有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猎户队、儿童团和递步哨等,这些组织在保卫皖南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国民党当局害怕新四军的发展,不让新四军建立地方武装,三支队就在各地帮助农民建立自卫队。繁昌山区打猎的人多,许多农民有猎枪,支队就把这些群众组织成猎户队。到1939年,繁昌全县的山区里,凡是有土枪的青年都参加了这个组织,区里有大队,乡里有中队,保里有分队,全县七八十个中队,共计1000多人。猎户队站岗放哨,搞侦察,做向导,积极配合部队作战,成为新四军的可靠助手。1939年下半年,五团还同繁昌县委一起,组建了猎户队总队部。

  在铜陵钱家湾,有个知名人士叫章啸衡,1928年曾任北伐军营长,后因思想激进被蒋介石排斥而解甲归田。1938年10月,他拉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因大队部设在沙洲大棚,故名沙洲游击队,这是铜陵地区的第一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1939年2月3日,叶挺、项英、袁国平和邓子恢联名致函章啸衡:“……我们现决定您们的番号改为新四军三支队铜繁游击独立第一大队,仍以章同志为大队长……” 就这样,新四军加强了对沙洲游击大队的领导,使这支抗日的农民武装不断发展和壮大。同时,沙洲游击队先后给三支队输送了几批兵员,使三支队的战斗力得到及时补充,为开辟和巩固铜繁抗日游击根据地,保障军部通往江北的运输交通线畅通做出了贡献。

  三支队除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以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壮大自己,积极打击日军,粉碎日军扫荡。在铜繁抗战的两年多,三支队与日军进行了大小战斗近200次,是新四军皖南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繁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皖南的门户,是新四军军部及后方基地的屏障,日军如从芜湖威胁徽(州)、屯(溪)后方,繁昌首当其冲。所以,敌我双方都非常重视这个战略要点。

  1938年12月26日,日军纠集伪军二三百人,向五团驻地中分村扫荡。支队接到情报后立即展开,抢占了岭头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猛烈射击,并乘胜发起追击,迫使敌人退至青山嘴,后向三山败退。新四军一举克复了繁昌县城,占领了这个战略要地。自此,繁昌保卫战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了。

  1939年1月10日,峨桥、伏龙山的日军分多路向繁昌进攻。三支队五团二营奋起与敌激战,迫敌退至马坝。次日,日军占领繁昌县城。13日,新四军三支队主力在游击队的配合下积极反击,日军即向峨桥、横山撤退,繁昌首战告捷。这次战斗,日军伤亡20余人,新四军伤亡9人。

  3月10日,新四军在孙村附近阻击敌人。峨桥之日军步、骑、炮兵共300余人,乘机攻占繁昌城。新四军集结主力反击,迫敌退出繁昌,这次战斗,毙伤日军10余人。

  5月20日至23日,占据顺安、荻港等地的日军在联队长松木的率领下,出动了1000余人,向繁昌地区扫荡,三支队五团和六团三营部署在乌金岭、马厂等地抗击敌人,经过四天激烈战斗,歼敌300余人,粉碎了日军扫荡,新四军伤亡百余人。

  11月初,驻扎在繁昌的当面之敌,是日军岩松十五师团川岛警备部队,约五六百人,还有大量伪军配合,分驻伏龙山、峨桥、三山、横山一带。繁昌以西,是一一六师团的一三三联队和酉川、藤井、青木三个大队,约计1500余人。日军又从芜湖调来了1000余人,对繁昌城形成包围,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11月7日夜间,日军在伪军的配合下倾巢出动,8日拂晓,分三路到达新兴街、松林口和三元口附近,上午向繁昌城直扑过来。9时,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突入繁昌城。下午3时,新四军开始总反击,战士们勇猛杀进城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日军抵挡不住,终于纷纷向北门溃退,以施放毒气为掩护,趁着天色昏暗,逃回了据点。这次战斗,毙伤敌100余人,新四军伤亡38人。战斗结束后,谭副司令随即命令各部撤回原地,抓紧休整,以备再战。不出所料,11月14日,新四军在塘口坝同日军又展开了一场血战,毙伤日军400多人。

  11月21日,日军又调集2000余兵力,分五路再度进攻繁昌。谭震林率部沉着迎敌。他针对敌人增调兵力,以求决战的企图,在战前召开了干部会议,研究战法。据五团二营营长陈仁洪回忆,谭震林命令他率二营抢占乌龟山一线阻击进犯日军,命令五团三营一部守住铁牛山阵地,三营主力坚守三梁山。陈仁洪说,天色微明,他带着通信班赶到金山岭时,日军已窜至乌龟山山下,和先期到达的侦察班接火。陈仁洪当即命令四连连长林昌杨:“敌人刚到山下,你们马上选择冲锋路线。一定把他们反击下去。”四连赶到乌龟山山下时,日军已爬到山腰。林昌杨马上命令号兵吹冲锋号。并带领战士发起冲锋。日军轻重机枪向四连扫射,迫击炮弹也雨点般倾泻下来,战士们边还击边向山头猛冲,这时六连也赶上来了,两路夹击。把日军赶下山去。

  陈仁洪让部队抢修工事,同时让通信员把情况报告给支队指挥所。没过多久。通信员气喘吁吁地跑回报告说:“谭副司令员已经把指挥所从范冲移到我们身后的坝顶山,在那里。他可以直接用望远镜看到乌龟山、铁牛山、三梁山的战斗情况。首长提醒我们,乌龟山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可能会有更残酷的战斗,军部首长非常关心战斗情况,希望我们坚决守住阵地。”

  早上8点多钟,山坳里的白雾已经散去,阵地前和山下稻田里的日军全部暴露出来,陈仁洪命令部队以猛烈的火力居高临下扫射敌人,给日军以重创。日军一个个倒下去,在稻田里溅起片片水花,四处乱窜的敌人纷纷趴在水里不动了。但没过多久,日军又一次集结队伍,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再次向山上发起冲锋。当日军冲上来时,林昌杨带着战士们喊着口号一起投手榴弹。这一招很灵,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炸得日军晕头转向。阵地前的土变焦了,碗口粗的树被拦腰炸断,灌木和茅草烧成一片,日军的尸体到处都是。但日军依旧一队队轮番攻击,黑压压地逼上来。100多名骑兵也开始向山上冲……

  “打,向马队扫射!”陈仁洪对轻重机枪手大喊。日军骑兵在强大的火力下乱了阵脚,死伤的马匹和骑兵纷纷滚向山下、稻田。

  在激烈的战斗中,二营伤亡也很惨重。四连连长林昌杨牺牲了!代理连长赵佩枫牺牲了I二排排长牺牲了!二排副排长牺牲了!三名班长和副班长全都牺牲了!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但是。乌龟山阵地一寸也没有丢失!

  在二营同日军拼杀的同时。三营一部在铁牛山梅冲阻击数倍之敌,三营主力在三梁山九龙石高地与日军进行白刃战。

  在坝顶山指挥这三山阵地战的谭震林。听汇报、下命令、观察敌情,忙得连一口水都顾不得喝,衣服被荆棘挂得破烂不堪,也浑然不知。战至下午3时,日军的攻势已明显减弱,谭震林考虑到部队严重减员,所以在日军停止进攻的时候,也不得不命令暂停射击。

  晚上7时,日军汽艇在黄浒到塘口坝一线来回运送伤员和武器。不久,便全线撤走。

  三支队五团战士在脊岭、大竹冲等地与敌激战,日军曾一度占领县城。新四军在峨山头与敌激战三昼两夜,把敌人压在城内,日军在新四军的反复冲击下不支,最后突围逃窜,新四军又胜利收复了繁昌城。这次战斗,共歼灭日伪军300余人。

  12月15日至16日,日军高品联队1700余人,顺安之一部日军200余人,石谷联队森木大队之一部300余人,另一部百余人,配合伪军百余人和三山之日军700余人,分多路向繁昌进攻。三支队将士顽强抗击,各路利用夜暗时分,积极袭击固守据点之敌,日军恐慌万状,于16日拂晓前分途溃退。新四军分数路进击,毙伤日军300余人,新四军伤亡极微。

  12月21日至22日,日军1300多人,附炮10余门,由三山、横山桥、红花仙、峨桥等地分三路进犯繁昌,繁昌城再度被占。新四军当即反击,奋勇冲杀,血战两昼一夜,将日军击退,毙伤日军百余人。

  三支队于1939年在繁昌打了10余次较大战斗,胜利保卫了繁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是年年底,三支队召开祝捷大会,国民党繁昌县县长献上了“保障繁昌”的锦旗。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演出了大型话剧《塘口坝血战》。三支队在铜繁地区对日作战的胜利消息,随着歌曲《繁昌之战》的传唱,传遍了江南大地,也给了全国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7-22 09:54: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四支队蒋家河口歼日寇

下一篇:新四军第三支队喋血皖南纪实(2)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