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老兵赵顺金感叹:战争太残酷了
2016-09-20 16:02:10  来源:通讯员 向显桃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老兵赵顺金(沅义 摄)

今年94岁的抗战老兵赵顺金,曾经参加过衡阳保卫战,对日作战中负责往前线送兵增援,缺兵源时,顶替上战场,多次从战友死尸下爬出来活命。老人感叹:“战争确实太残酷了。”

1922年古历3月10日,赵顺金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太常乡罗家村檀木冲,一直在家种田。

1940年阴历8月下旬的中秋节过后,因为国家招到日本鬼子的侵略,沅陵县也多次遭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18岁的赵顺金激于国仇家恨,决定去保家卫国,主动到沅陵县城投军警备司令部入伍,被分配在辰沅师管区一团一营一连当兵,师长是孙常钧,连长叫王绳庵,陕西人,战友有吕学书等人。

受训六个月后,由于赵顺金是主动投军的,就当了副班长。辰沅师管区主要负责新兵训练和接兵、送兵的工作。赵顺金所在的一团一营一连主要负责接兵、送兵。

赵顺金老人记得第一次接送兵任务是1943年3月是去大庸(现在的张家界市),他所在的一个连负责接一个营的兵,和其他部队一起送过去的一共是几个团。他们穿的是草鞋,徒步走到湘潭,然后坐火车到柳州,将新兵部队送往广西柳州,交兵后回来时大约已经七、八月份了。

第二次接送兵是1944年,赵顺金所在部队接一个团的新兵送往衡阳的集兵滩(音译)。当他们将兵送到衡阳时,正碰上衡阳保卫战。由于战斗激烈,他们送到兵后,也留下来参加抵抗日军的战斗。

衡阳保卫战史称衡阳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最成功的战役和中国抗战史上以寡敌众的最典型战例,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这次会战从1944年6月22日到8月8日,为中国整个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也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衡阳保卫战历时47天,国军伤亡1万余人,日军死亡2万余人、6万余人受伤。

当时是日军进攻,我军防守,日军的飞机很厉害,根本无法阻止。中国军队被炸死了很多弟兄,有一颗炮弹在赵顺金的身边爆炸,把一位战友弹飞了,刚好把他撞倒压住。他说是他的那位战友救了他,自己才得以生还。

当时他们配的武器是中正式步枪,子弹袋里装的有十几盒子弹,还有手榴弹一个,刺刀一把,当日军的冲锋号吹起来的时候,很多胆小的新兵开始都会很害怕,看不清敌人,只能扔手榴弹。当时不能用机枪,你一开火,敌人的火力点就会找到你,马上就把你给打了,步枪根本没办法瞄准,所以只能扔手榴弹。后来就不怕了,猛烈的向敌人开火。

战斗结束三个月后,赵顺金所在部队才回到沅陵。

老人感叹:“战争确实太残酷了,我亲眼目睹很多战友就这么倒在自己面前,而自己是都没想过还能活着回来,还能活动现在。”

第三次接送兵是1945年,当时赵顺金的职务是司务长。那时是接送一个营的新兵送往贵阳,一个月后回到沅陵。

没多久抗战胜利了,先后由警备司令部师管区一团一营一连转为湖北自奉县第七军管总队、104军、104旅机干营(由原来的104军改编)。辗转到1949年11月解放时,所在部队104旅在四川向解放军投诚,后志愿回家乡。

十几年前双目失明,耳背。赵顺金老人虽然双目失明,但是精神状态还不错,交谈中说到打仗时非常激动,赵老说:“这些日本鬼子恨残忍,在南京屠杀了我们30万人。当年和日本人打战时,是战友用身体护住了我。当我醒来时,全是战友的尸体,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最恨日本人了。”

近两年抗战老兵赵顺金被义工发现,得到政府和社会力量关怀,他感动格外庆幸。

2016年4月16日,是抗战老兵赵顺金的94岁生日,沅陵爱心义工协会志愿者带着沅陵百乐福提供的生日蛋糕,提着棉被、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给老人庆祝生日,并送上怀化慈善总会的五百元生日礼金。当志愿者为抗战老兵赵顺金送上鲜花,穿戴上湖南老兵之家的衣帽时,老人脸上绽开阳光般的笑容。到场的护士志愿者还为老人做了身体检查,两名电工志愿者把老人家所有电路也做了仔细的检查。



志愿者看望抗战老兵赵顺金(怀化关爱抗战老兵团队 摄)


志愿者为抗战老兵赵顺金送上鲜花(沅义 摄)


志愿者为抗战老兵赵顺金送上生日蛋糕(沅义 摄)

9月15日中秋节这天,沅陵爱心协会义工粟光满、钟滢等人再次前往太常罗家村看望抗战老兵赵顺金,送去两百元现金、一盒月饼和一包茶叶,帮老人劈柴、挑水、理发。老人有眼疾,义工答应帮他申请免费复明手术,让他安享晚年。



中秋佳节沅陵义工协会给抗战老兵赵顺金发送慰问金(邓永松 摄)

 

通讯员:沅陵县 向显桃 供稿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9-20 16:06: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民间口述史:中秋夜摸掉敌哨兵

下一篇:“和日军战斗到底”——抗战老兵李辉煊讲述抗日故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