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前苏联一共支援中国多少武器装备和物资
2018-07-16 16:30:09  来源:新浪看点 作者 红雨说历史  点击:  复制链接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苏联和美国先后组建了志愿航空队来到中国,中、苏、美空军人员密切合作、屡创佳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八年全面抗战中,由中、苏、美三国人员组成的联合航空队,共计击落、击伤和炸毁日机5242架,击毙、击伤日军6万多人!在中国战场,共牺牲飞行人员3292名,其中中国籍870名,苏联籍236名,美国籍2186名!

  近些年来,关于美国援华“飞虎队”、驼峰航线的报道很多。但中国抗战伊始,就志愿来中国,帮助从空中打击日寇,坚持4年多的苏联志愿航空队,却报道的相对少。实际上,最早全面援华抗战的,是当时的苏联!

  1937全面抗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关内。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对法西斯继续绥靖和离岸平衡思想仍然是主流。他们不希望亚洲出现一个实力超强的国家,而继续幻想坐等中日双方火拼到精疲力竭后,再来介入摘桃,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他们借口“严守中立”,停止向中国出售军用物资;但却对日本侵略者网开一面!实际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英一直都对日本继续出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急需的钢铁、石油、铜、橡胶等军用物资!

  而苏联的态度却有所不同!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在苏联成立之初,主动退出一战后,全俄国内一片混乱!在布尔什维克和“白俄”们打的激烈的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日本军队曾经公然侵入和短暂占领过部分远东和西伯利亚据点!当年的白俄首领高尔察克,携带沙俄时代的300吨黄金储备往远东跑,就是想联合日本方面入侵的军队,来反扑红色政权。因此从苏联立国初期,就对日本军队可能再次从东方入侵,非常的敏感也非常的担忧!

  到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了中国东三省,大力掠夺东北资源和发展军工,关东军实力日益雄厚,因此苏联方面更加担忧!与此同时,日本大本营也在“西进,”即再次侵入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还是“南下”,即全面入侵中国关内这两种战略大方向的选择上游移不定!

  此后爆发了诺门坎事件,日本堪称精锐的关东军,被朱可夫指挥的部队干净利落的歼灭了上万人!第一次让日本人知道了苏军的厉害!因此“柿子要捡乱的捏”,日本大本营最终选择战略南下,侵略中国关内!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但日军南下的同时,关东军仍然保持几十万人在中国东北虎视眈眈!而欧洲形势也日益严峻,苏联随时面临再次两线作战的风险!而一旦日本迅速占领中国全境,再用利用全中国的庞大资源继续西进,那么苏联必然要首尾难顾、唇亡齿寒!这些因素,都导致苏联政府援华抗战比其他国家更早,也更坚决一些!

  1937年8月20日,七七事件爆发不久,中苏就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1月,组成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作战,直至1941年6月22日,由于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大规模援华才中断。这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低息贷款,并先后向中国出售1285架飞机及其他作战物资。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7-16 16:31: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到底消灭了多少关东军?

下一篇:抗日战争期间的苏联对华援助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