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第五章第四节(7)
2017-11-29 15:22:58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点击:  复制链接

第五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一)

第四节 晋西北师范学校(7)

  七、整风学习和党校二部

  1942年2月,毛主席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①,6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师范学校在师生中立即进行学习,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方法是有什么错误思想就检查什么思想,大家分析批判,提高认识,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和风细雨地解决问题。经过这次运动,在思想方法上进行了一次革命,坚定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加强了群众观点,在实践中克服困难,为迎接抗战胜利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通过整风学习,师范全体师生进一步改变了教学与分离的错误,密切了师生关系,大家都面向学习,全心全意地保证教学服务。全体学生进行了整风文件的正面教育,更坚定了胜利的信心,努力学习,提高文化水平、理论水平、思想水平,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的整风决定。教、职、学生决心打破教学圈子,要和整个晋西北人民的实际生活和需要打成一片,计划利用一切可能,向根据地社会,首先是国民教育方面,作系统的调查。全校实行教导合一,教员都兼任教导课与总务课的工作,在长期研究和实践中,使师范学校真正成为锻冶晋西北根据地人民所迫切需要的国民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熔炉。

  1943年夏秋之间,分局将韩凌云校长调走,杜若牧任正校长,12月,就将校长、全部教员和部分学生调往河西阎家山党校一部整风。教育长安平生向惟一留校的干事李支云打了招呼,也去了党校一部。至此,师范学校实际是撤销了②。

  师范学生的学生,涞源本来较复杂,有在前线被俘过应加以审查的,有来自敌占语应加以了解的,有受过处分应加以提高的,在整风中,当然都要清查。但是师范的整风却比较特殊,主要还不是因为这些情况。1943年底,在“抢救失足者”的极“左”运动中,搞逼供信,首先把校长杜若牧打成了“特务头子”,全校师生都成了“特务”,人人自危,草木皆兵③。

  敌寇开始“扫荡”了,领导派人来责成李支云把留校的学生和干部都带到河西阎家山党校一部去。第二天,阎秀峰带领抗联各联干部和武委会的人也到了该村下午,将抗联干部同师范学校的干部、学生,混合编为7个队,干部对约40人左右。晚间,除干部队外,各队开始喊口号,进行抢救。“交代光荣,不交代可耻”,“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响到半夜。第二天接着开动员大会,会上,区党委宣传部龚逢春宣传党校二部成立,他兼校长,阎秀峰任副校长,并说:“你们进行得晚,有些问题的人大部分在你们中间,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年轻娃娃失足,经过抢救,只要交代就好了。”这次大会之后,龚逢春校长没再到校,由阎秀峰主持动员。交代了问题的人站在一边,受表扬与优待。这边变动员,边抢救。所谓抢救,就是逼供信。一连数次,交代的人将近二百,抢救的高潮期约十多天。

  干部队队长王永和,指挥员张平化,采取旁敲侧击,促使人们交待。动员了两天,没有人交待,就有人正面表态,说明自己不是特务的理由。

  由于约500人集中在陕西山区,蔬菜及主食都很困难,必须抽调人迅速到河东保德一带运粮,从干部队抽出七八个人搞伙食,并外出运粮和副食。其余的人每天学习整风文件,张平化讲长征故事,如“张国焘的逃跑主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等。

  进入1944年,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党校二部很快转入了生产。学习文件的讨论,结合个人的实践。学校也结合各队的讨论情况,作了不少筹备工作。领导也加强了,先后增加了两个副校长郑林和卫一清。

  生产主要是手工业,有铁木泥工组、编织组、开荒生产组等,师生自告奋勇选择组别。3月中,后勤部运来60多余条裤子让大家缝。其时正在学习“组织起来”,大家把变工互助的办法应用在生产上,做得又快又好。学生的劳动热情很好,生过上吃水困难,就由学生自告奋勇地解决了。

  这一段3个月的生产成绩(农业未收),1944年在实验学校开学典礼时作了展览,生产组织也为了实验学校的手工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1944年夏季,党校二部从阎家山返回河东兴县碧村,进行甄别,大家互不信任的情绪好转。后来甄别一直进行了一年多,并没有多大问题,在“特务如麻”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认为从国民党、阎锡山统治区,从日寇占领区,来根据地参加抗日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因而在师范学校300多人中搞出了特务100多,约占40%。这种“左”倾遗毒很重,严重地伤害了许多同志④。

  注: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66年7月横排本,769-786页,787-802页。

  ②④前引李支云《回忆》(原稿)。

  ③前引韩向黎谈《回忆》。

  资料来源:《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刘淑珍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7-5408-3430-7/G.3235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29 15:23: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第五章第四节(6)

下一篇: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第五章第五节(1)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