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绪言
2017-11-28 14:23:04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点击:  复制链接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刘淑珍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概况

  在1937年一1945年八年多的时间里,极端残酷野蛮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以优势兵力自北而南、自东而西,步步侵占了我国半壁江山的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和部分农村,杀戮、烧抢、强奸、细菌战、毒气战,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则是国民党及其各地实力派与共产党对立、并存,联合抗日。毛泽东主席曾说过:“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历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根据地则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天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①

  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同志认为:“抗战是全面战或总力战,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都成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在思想方面,即文化教育方面,其斗争形式虽有种种,其实质只是民族解放的革命教育与日寇和伪政权的奴化教育的战争。”②敌人将我们过去的文化中心变为文化落后的黑暗地区,我们则要把过去的文化落后区域变为文化中心、进步和光明的地区。八年全面抗战,人民思想的改造无论彻底底与不彻底,人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提高的速度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记录。换言之,抗战武装了全民族的头脑,我们的民族在思想上已成为不可战胜的民族。在抗日根据地内,不向困难和落后投降的科学教育事业,是既照顾历史,又照顾将来,既抓住中心,又抓住全面的抗战建国的百年大计。③这是抗日根据地教育工作的性质、作用和总的面貌。

  从地势看,山西省俯瞰着华北大平原,日寇侵略者要确保占领华北大平原,就必须首先占领山西这块战略要地,战争的破坏也就更为残酷。④抗战初期敌人很快占领了省会太原以及铁路线南北同蒲路和石太路。由于抗日战略的需要,山西一省分为四个区域。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阎锡山发动的晋西事变被打退后,山西的西北部建立了晋西北民主抗日根据地。它南隔汾(汾阳)离(离石)公路与阎锡山的辖区晋西南毗连;东南与晋冀豫边区相望;东隔北同蒲路是晋察冀边区;北与绥远(今内蒙古自治区)相接;西隔黄河,成为共产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屏障与门户,又是陕甘宁的后方;尤其是五省联防建立以后,晋西北的形势更为重要。这一狭长的黄土高原地区,南北约220千米,东西约160千米,面积约35,200平方千米。⑤管涔山脉和吕粱山脉北段纵贯南北,虽有汾河上游和黄河的一些支流流经这一地区,但全区干旱少雨荒凉,人口约300万。就经济文化而言,晋西北比西南、东南、东北和陕甘宁边区都不如,而优于绥远。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八路军、山西新军、牺盟会、战总会的带领下,很早就展开了抗战斗争,更与极端顽固保守的军阀阎锡山反共投敌封建集团作曲折的统战斗争。在最困难的时期,由我控制的县城只有河曲、保德、偏关、岢岚、临县、兴县六城,余均为敌所暂时盘据。诚如晋西区党委书记林枫同志所说:在1940年以前的几年,“则是从无数次险恶的残酷战火中抢救这块土地的几年”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人民,培养干部,作好抗战救国的教育工作更为必要,困难更大。有长期实地教育工作经验的老干部们如王静野同志认为:“教育工作虽然难而且不易见效,但确实十分重要,又必须先行一步。抗日战争时期是如此,今天与今后形势虽异,但更是如此。”⑦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在那特殊阶段特殊环境中,是如何按照党的方针政策与政治、军事、经济相辅相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及普及的?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是如何有了空前提高而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又一硕果的?在数十年之后的今日回顾这全过程,值得细加探讨,不少方面可能作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借鉴。这本简史所涉及的只是当时尽可能详尽些的梗概而已。

  注:

  ①《毛泽东选集》1966年7月横排本第二卷,441页、387页。

  ②徐特立著《抗战五个年头中的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徐特立教育文集》,1972年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79页。原刊于1942年7月16 日《解放日报》第三版。

  ③胡琦、何华生、许明修著《关于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经过》,中共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内部) 1982年第一辑,217页、218页。

  ④任弼时1938年1月2日于前线著《回忆山西的抗战》,原载于《解放》杂志第29期,收入中共吕梁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樊润德、路敦荣主编《晋绥根据地的资料选编》1983年8月第一辑,118~119页。

  ⑤山西省测绘局制图科刘翻身访谈资料,1995年11月,刘淑珍记录。

  ⑥林枫著《坚持敌后抗战的晋西北根据地,《抗战日报》1943年7月8日。

  ⑦王静野口述《回忆晋绥边区第一中学的工作概况》,访谈资料,刘淑珍整理,王静野审阅。

  资料来源:《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刘淑珍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7-5408-3430-7/G.3235

  作者简介:

  刘淑珍(1916-2006年)山东省掖县朱桥镇(现莱州市金城镇)人。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是著名历史学家洪邺的得意门生。青年时期受地下党的影响,积极参加北平的“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结识了姚依林等学生运动领袖,并在抗战胜利后继续与地下党组织保持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刘淑珍毅然拿出自己全部资产(约相当于现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价值),创办育群托儿所和保育院,并担任所长、院长,后将其无偿捐献给国家,成为国家贸易部(姚依林时任部长)机关幼儿园。

  随后刘淑珍一直在基层任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党组织为刘淑珍彻底平反,调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刘淑珍女士退休后仍念念不忘对党组织的追求,终于2000年以84岁高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刘淑珍根据在山区从事教育一线工作的切身感受,整理、编纂了专著《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史》,成为一部题材独特、内容新颖、材料翔实的史书。(转自360百科)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28 14:23: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序

下一篇: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第一章第一节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