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殇墓园传奇
2016-07-25 10:57:05  来源:新浪微博 2015-08-13 作者:余戈  点击:  复制链接

  研究滇西抗战十载,笔者曾十余次踏访腾冲、松山、龙陵等地,结识了落籍当地的很多远征军老兵,也常介绍内地的远征军老兵后人去那里寻访祖辈的征战足迹,在腾冲的国殇墓园祭奠英魂。

  远征军烈士、36师108团营长杨运洪的孙子小杨从腾冲回来后,向我讲述了一件事:那天,他在腾冲城里买了一个大花圈,欲打车前往国殇墓园,但心里颇感踌躇,因为按他老家广东的风俗,出租车司机是拒绝花圈上车的,认为不吉利。但令他意外的是,当司机闻听他是远征军烈士后人,二话没说即帮他将花圈搬上了车。到墓园后,又坚决不收他的打车费,说:“这是我们腾冲人应尽的义务。”

  在腾冲,这样的事情并不令人惊奇。1945年1月修建国殇墓园时,民国元老、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曾向腾冲民众深情呼吁:安葬在这里的是为了光复腾冲而牺牲的英烈,我们腾冲人应该把他们当做祖先来供奉,世世代代都要铭记他们的功绩!

  当时,腾冲城刚刚收复半年。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这座徐霞客笔下瑰丽、神奇的“极边第一城”已化为一片焦土,大部分民众流离失所无处栖身。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腾冲民众却投入了他们认为非做不可的两桩大事:一是收敛散落在故土上的抗日将士遗骸,修建国殇墓园;二是修筑中印公路八莫至腾冲段,让国际援华物资尽快输入国门,加快全国抗战的胜利的进程。为此,地方募捐7500万元(国币),投入民夫数千,特别是在修建国殇墓园期间,每天都有民众志愿前来做义工,耆老妇孺也都参与到搬运砖石的劳作中,一如抗战前修筑中国的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那样。

  1945月7月7日墓园竣工,民国元老、监察院长于右任取楚辞《国殇》意境,题名为“国殇墓园”。全园占地面积53,3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塚、纪念塔、东西展览厅等组成,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庄严肃穆。

  腾冲,只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的一个局部战场,另外两处惨战之地是松山、龙陵,三地比邻,构成一个大三角形。1942年5月,我第一次入缅远征军作战失利,日军自缅甸经畹町攻入滇西,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沦陷。此后远征军重建,在以史迪威将军为代表的美国盟军有力支持下,经过换装美式装备和全面整训,于1944年5月11日渡过怒江开始大反攻。担负腾冲方向作战的,是霍揆彰、周福成、阙汉骞等将领指挥的第20集团军的五万官兵。经过“二战海拔最高的战场”——高黎贡山之战、腾冲外围战、围城攻坚之战,浴血激战127天,歼灭日军“腾越守备队”三千余人,我军付出伤亡近1.9万人、阵亡9117人的惨重代价,终于收复腾冲。

  在滇西大反攻的松山、龙陵等战场,远征军第11集团军和第8军也付出了同样惨重的代价:龙陵会战阵亡官兵1.7万余人;方圆十余平方公里的小小松山,亦伤亡官兵7763人、阵亡4000人。战后,这两地也像腾冲一样修筑了安葬英烈的国殇墓园。遗憾的是,在后来“大跃进”“文革”等运动中,这两处墓园均遭彻底毁坏,且因史料佚散而难以重修。相比之下,腾冲国殇墓园比较幸运,虽然也曾遭严重破坏,但昔日纪念设施设计图纸和大部分阵亡将士资料被有心人珍存,在上世纪80年代重修时有所参照,终于得以以历史原貌呈现给后人。

  近日,发起“寻找身边的抗战老兵”活动的著名公益人士孙春龙曾向笔者感慨:在中国做事,比如关爱救助抗战老兵,在资金和技术层面的难度都不大,难就难在那些相关权力部门的负责人缺乏担当意识。为了举办这次活动的新闻发布会,原先商定的两处最佳场地都因相关单位的踌躇而推掉了,最后只能改在一家民营公司的露台上举行。孙春龙话中的深意耐人寻味。昔日重建国殇墓园过程中的一则佳话,提供了一个相反的例证。

  当时,虽然政策方面已提供了恢复重建的政治氛围,但在施工过程中,腾冲文管部门的专家们遇到了一个具体问题:忠烈祠、纪念碑上的多处青天白日徽是否恢复?若为此打报告,势必要让某位领导承责,也许他的笔就落不下去,那样工程要么搁置,要么就会做难以想象的改动。最后,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就按文件中“原貌恢复”的精神执行,遇到问题再说。施工完成后,一干人仍惴惴不安。幸运的是,不久上面来了一位大领导,视察后称赞了一番,未提出任何异议,于是青天白日徽就保留了下来。

  直到今天,前来瞻仰的内地游客看到这座民国墓园“原汁原味”的样子,仍感到惊讶。近两年受邀前来参加迎接缅甸远征军阵亡将士忠骸归国活动的台湾国民党领导人蒋孝严、吴伯雄等初次踏访此地,也为之感叹不已,称赞大陆方面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和胸怀。但这一切,首先得益于腾冲人三十年前的历史担当。

  因为地处极边,腾冲长期以来不为内地所熟悉;即便领略了那里的火山温泉湿地等神奇自然景观的人,也不一定了解那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腾冲,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天地国亲师”的牌位,以及自明朝戍边来到此地之前的籍贯郡望,这些意识在今天的内地人心里早已经淡漠了。近年来,媒体称腾冲为“一部散落在边地的汉书”,是“中国人的心灵故乡”,只有亲临此地,才能体味到它的内涵。

  如今,在腾冲人的心目中,安葬在国殇墓园的英烈是死去的祖先,战后流落在当地的抗战老兵是活着的祖先。他们事死如事生,事生如事死,以无比的虔诚和恭敬,在替整个中华民族尽着一份孝道。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7-25 10:57: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余戈解读腾冲战役(下)

下一篇:“鬼魂”游荡在东京 ——观日本电影《归国》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