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水利建设初探
2022-08-31 14:30:54  来源:中国农史2004年02期  点击:  复制链接

  【摘 要】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发展农业生产,积极兴修大量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本文论述根据地水利工程兴修的类型、水利技术、水利成就,及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影响,对抗日根据地的水利建设进行比较全面的探索。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水利建设

       欢迎按以下方式检索引用:张晓丽.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水利建设初探[J].中国农史,2004(02):38-44.

  【作者简介】张晓丽(1965—),女,安徽医科大学社科部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抗战时期,我党领导抗日根据地政府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严重的财政困难,掀起大生产运动,组织军民生产自给。边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各根据地所处自然地貌环境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兴修有效的农田水利,对根据地发展农业生产,使粮棉增收,极为重要。目前史学界对抗日根据地的农业已有全面综合性的研究,包括根据地的农业租佃关系,农业互助运动,农业科技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兴修水利方面虽然已有提及,但尚缺乏深入详细的考查研究。本文拟对抗日根据地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

  一、根据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类型与成就

  抗战时期,我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苏皖等根据地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十分重视兴修水利,颁布很多兴修水利的政策法规,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参加水利建设,并依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兴修有效的水利工程,取得很大的成效。

  边区根据地兴修的水利,大致分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与河海防洪工程两大部分,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对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

  发展农业生产,农田水利灌溉极为重要关键。边区根据地农村经济技术落后,所处自然环境地貌比较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如陕北边区,“农业生产最困难的条件,就是雨量稀少,寒期较长,……所有农作物,既因春寒,播种较迟,又因苦旱,不易出苗……总之,都受了雨季前不得培苗长科的阻碍”。只有一种办法,“就是用群众的力量,建设水利。”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收成,兴修水利,发展农田水利灌溉是关键,根据地依据自身的环境条件,积极兴修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从性质概括,主要有引水灌溉与水土保持两类。边区根据地依据自身环境条件,兴修不同类型的水利灌溉工程。

  引水灌溉是农田水利的重要部分,对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它分为河渠流水灌溉与井水灌溉两种。其中河渠流水灌溉因为其使用方便,水源丰富,受益田亩面积大,水利工程易于兴修,所以在边区根据地,兴修的流水灌溉工程相当多,有些规模很大,对农业生产起良好的作用。

  陕甘宁边区地属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雨量不足,但是边区境内的小河,小溪很多,每一河、溪的两岸都有相当面积的平地,可以修渠筑堤,引水灌溉,变成比一般山地多收一倍甚至五倍的水田。当时条件有限,搞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有困难,边区积极发展河渠灌溉的小型水利工程。当时边区引水灌溉工程,实质是修坝、修壕、修退水闸三部分。“修坝阻拦河水,使之流入灌溉的水渠,储水灌田,壕则是坝与田间的沟通水路,退水闸则当用水时以闸堵塞积水灌溉,不用水时则拨开塞口,使水外流,免生‘决坝’与‘遭灾’,一般以石头筑成。”

  陕北边区发展河渠灌溉工程,主要有以下成就:

  (1)靖边杨桥畔水利,民国28年边区政府组织水利委员会,动员人民修水地一百多亩,挖渠补坝,渠长5里,每小时灌田60亩。一昼夜可灌田1440亩,当地农民水田一年可种麦子、黑豆,捎种萝卜,种麦每亩收 一石,秋收黑豆 三、四斗,萝卜八、九百斤,每亩以收细粮一石计,共可增收细粮10080石。

  (2)绥德分区,所修绥惠渠,渠长十里,工程浩大,政府成立水利委员会,动工修筑很快完成,每亩年收以细粮计,二百亩增收细粮一百石。

  (3)延安市裴庄渠,灌溉面积最大,位于延安市西20里,1940年竣工。有 6公里干渠,70公尺碎石坝一座,设渡水暗洞,木闸门,渠旁的山水都集中三处渡过干渠,流入大河。能放水灌溉一千五百亩,每亩以增收细粮三斗计,年可增收细粮31275石。

  (4)子长县子长渠,1943年竣工,渠长5.3公里,内石渠一公里半,可灌地800余亩,年可增收细粮60石。

  除了较大的水利河渠工程外,陕北边区政府还注重发动群众,修筑民间小型水利,大修水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据统计,陕北边区1943年共有水地13647.6亩,共可增收细粮136476石,可供九千人一年的食用,充分体现了兴修水利在增产粮食上所起的作用。

  发展河渠水利灌溉之外,陕北由于雨量不足,地上水缺乏,加之修自流水地需较大的人力物力,并由于水道流经他人地域,容易发生纠纷,所以边区政府提倡打井,以井水灌溉,过去井灌多用于蔬菜生产,一口井可灌溉二十亩菜地。延安发动群众打水井灌溉农田,政府积极提倡动员,起到一定的农田灌溉作用。

  苏皖地区地处河湖港汊,有丰富的地上水,雨量充足,给发展河渠灌溉提供良好条件,苏皖根据地政府大力发展流水灌溉事业,兴修河渠水利工程,成效卓著,淮北地区发动群众挖大量河沟,疏通水道,引水灌溉农田。1943年,淮北地区共修大小河沟193条,计长1127里,受益灌溉田亩7000顷,灵宿地区挖大小河沟369条,计长1302里。1944年,淮北边区共挖大小河沟414条,计长4226里,受益田亩达37892顷。使淮河地区农业收成得到很大改善。在江苏根据地,水利工程建设有很大发展,在苏北盐埠区,1943年到1944年,沿海人民挖永丰、汛鲍等8条河道,总长71公里,使河道流经的10万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每年增产250万斤粮食。由于苏皖地区积极修建河渠水利工程,形成密集的河网灌溉,对减少水灾,发展农业生产起重要作用。

  此外,晋察冀边区等根据地纷纷修建水利工程,整理旧渠,开发新渠,修建荣臻渠,魏庄农业渠等,抗战八年共开新渠3961条,浇地727006.7亩,整旧渠798道,浇地304146亩,打井22425眼,浇地125190.4亩,增产粮食在百万石以上。成绩可观,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总之,河渠引水灌溉水利工程是抗日根据地普遍修筑的农田灌溉工程,它灌溉功效显著,兴修便利,是当时很好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对于发展边区农业生产起很重要的作用。

  边区兴修的水利事业,除了利用地上水或地下水,发展河渠引水灌溉或井水灌溉之外,还有水土保持类型,这在陕甘宁边区尤为突出。因为陕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渠稀少,土壤干燥,所以要通过改造自然,改良土质,增强水土保持,达到改良农作物,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发展水土保持类型的水利事业,成为陕北边区水利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水漫地”、“修捻地”两种类型。

  1.水漫地,是三边分区特有的一种从改造自然,改良土壤,来达到改良农作物和增产的水利事业。它利用天雨,收容山洪冲下来的泥土淤漫,沉淀而成,所以在性质上讲来,又属于水土保持类型范围内的一种。对于改造沙滩,盐碱地非常有效,水漫地由于收容水漫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几种。

  (1)涧地(湫地)。在三面高山,一面天沟中间,夹有铺着红胶泥土或碱土,不宜种植庄稼的平地,以人力使常年流下的山水漫在平地上,泥质淤厚,水分增多,变成肥沃的土地,成为水漫地。

  (2)滩地水漫地,把山口流出的洪水,施以人力,引水淤漫后,成为极适宜种植庄稼的平地。

  (3)水漫硷,把河的混泥水引入沙滩或硷滩,使泥水沉淀后,把沙滩或硷滩变成极宜庄稼的地方,所谓“水漫硷,括金板”,既作淤漫,又兼灌溉。二者兼施,极为有利于庄稼的种植生长。

  (4)“筐子地”,即从十五到二十度的斜坡上,择定适当的地点,掏上一个土棱子,把山水坝住,年久即成为肥沃的台地。既不费工,又可漫水,简便易行,镇靖区六乡已修成一千多亩。

  水漫地在陕北地区是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增产粮食的较好的水利类型,因其简单易行,可以因地制宜,发动群众普遍兴修水漫地,无论大小,都可以起到增产作用。三边区可修水漫地的面积,估计有170万亩,以每亩收细粮4斗五升计,共可收粮76万五千石。共51万人一年的消费。三边区政府积极发动群众修水漫地,1943年共修水漫地6万亩,增产细粮7500石,很有成效,并提倡,“发动所有群众,在各个能修筑的大小地方,到处自动的修筑起来,在群众中造成一种修水漫地运动。三十亩也好,五十亩也好,甚至三亩五亩也好,都是必要的,如此集零成整,便会得到更大的收获。”

  2. 修埝地。是另一种改良土壤,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事业,它凭着人力,改造自然地形,阻止耕地中的泥水肥料不被山洪冲走,在耕地中打坝棱,沉淀在耕地低洼处,形成肥沃的小型平地,称为埝地。埝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地,在原来较平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另一种是梯田,在坡度较高地方兴修起来,修捻地在关中分区倡导盛行,赤水、新宇、淳耀等县修埝地成效显著,既可保持水土肥料,又可避免水灾。1943年关中分区共修埝地8610.6亩,都种植庄稼,每亩平均收细粮三斗计,共收细粮2583.18石,是原来耕地收获的一倍。修埝地是增产粮食的有效办法,其他如绥德分区,延属分区,陇东分区,都普遍修埝地,得到扩大与提倡,推广到全边区。

  水漫地、修埝地的普遍推行,使陕北边区水地面积不断增加,从1940年的23558亩,增加到1943年的41109亩,对改良土壤,增加粮食产量有显著的效果,促进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根据地河湖治理水利工程成就及作用

  农田水利灌溉与河湖江海的水患治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河道的疏浚等水利工程既能减少水灾,保护人民,又能发展灌溉事业,所以边区在兴修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同时,在水患严重地区积极兴修水利,疏浚水道,减轻水灾,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其中以苏皖地区兴修水利较为显著。

  苏皖边区大多处于水患严重的江淮地区,苏北地区靠近海塘,常受海潮侵袭。淮河年久失修,水患频繁。由于战争造成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兴修水利防止洪涝灾害来实现。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农业,兴修水利,1943年,苏皖边区政府作出《关于开展生产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 “振兴水利,淮北苏皖边区遇旱则干,遇水则淹,天然对农业威胁非常之大。如安河、濉河都要设法疏浚。方法:1、组织水利委员会办理。2、在农闲进行动员,利用民工。”并颁布《苏皖边区兴修水利暂行办法》,作了详细规定。1943年7月,苏中行政公署公布《苏中经济建设方案》,提出要大力兴建水利工程: “各县区政府,应号召各阶层人士,共同组织水利委员会,根据所属实际情形,计划各种水利工程,如排水、蓄水、引水、防水,利用水力及其他等。”作出具体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开展起来,取得很大成效。

  淮北根据地处淮河流域,水患严重。为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淮北行署振兴水利,确定以防水为主,兼顾排水,蓄水的方针,边区政府重视对水利建设领导,成立边区和各级水利委员会,加强领导,边区组织干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作出施工方案,派技术人员具体指导,每年发放水利贷款,合理负担工程费用,这些政策措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

  淮北边区兴修水利成效斐然。从 1942年到1945年,边区政府发动群众,兴修很多水利工程。如筑堤坝,挖河沟,修河闸,防止水灾害,使大量田亩受益,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在防水方面,修建了淮河的淮北区邵家大路到唐家一段淮河大闸一座,耗资180万元,圩堤32段,计长47里,起土近12万方,受益田亩3878顷。

  此外,苏皖地区政府重视水利抢险,加强淮堤,海塘的水利兴修,重点修筑于凤嘉的淮堤,河南的双峰大堤。淮宝的人字头堤,有效地防范淮河水患。其中河南的大柳巷圩堤与淮宝的人字头堤,工程艰难险要,在边区很有影响。大柳巷位于淮河与月牙河的交汇处,四周环水。1942年7月大柳巷淮河大堤多处决口,情况危急,彭雪枫率新四军与群众奋力抢险,保住淮堤,此后边区政府发动群众,重点修筑大柳巷淮堤。淮宝的人字头堤合拢工程在1944年完成,大坝建成使2000多顷泽国变为良田,保障了原来几十万亩良田的安全。1943年抢修淮宝洪泽湖石堤,历时50天,修石工1370丈,运巨石4000块,参加人员一千多人,用边币208154元,粮4万斤,保障整个苏北地区的安全,保全大量秋禾,春季水利与秋季抢险水利,对农业生产意义很大。

  江苏地区水患严重,既易受河湖之灾,又易受海潮侵害。因此根据地创建之初,民主政府就领导军民兴修水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时苏北最大的水利工程,是1941年夏苏北盐阜区军民在海啸到来之前,从阜宁东部沿黄海抢修的一段捍海大堤———宋公堤。当时阜东十几万人民深受海潮侵害,50多万亩土地被海水所淹,原有旧堤年久失修,已失去捍海作用。1941年刚成立的阜宁县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等人,为根除水患,发展生产,保护人民,以县政府的盐税作担保,发行修堤的专项公债,并动员说服地方绅民共同努力,积极参加海堤修筑。在艰难的战争环境里,海堤的修筑几经周折,终于成功,修成的海堤长67.5公里,横跨黄河南北两岸,这是苏北也是华中当时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影响广泛,有效地保障苏北几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几百万亩土地免受海水侵害,能重振农业生产,当地百姓为表达对共产党新四军的感激之情,称为“宋公堤”。

  另外,在水患不太严重的河北、陕北地区,也对河道进行治理,如晋察冀边区在防洪方面,修浑源城关的防洪堤坝工程。以及行塘沙河大堤工程,疏浚北定唐河工程等,晋冀鲁豫边区成立水利委员会,专门负责漳河、猪龙河,卫河的治理,有效地减轻当地的水灾。

  淮海地区处于运河、盐河及沂、沐两水,水患占主导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根据地政府发动群众积极整治水道,克服财政经济与水利技术上的诸多困难,疏浚水道,专署主办了复浚万公河,及潼阳、灌云、宿迁、泗沐等县疏浚河道工程。并确定治水先治下游的原则,确立治水的重点地区,拟定了工程的主要步骤,积极开展运河及相关河道的治理,初见成效。这一切对新中国治理水患的水利建设奠定基础。

  三、根据地水利管理与水利技术经验及影响

  抗战时期,根据地水利兴修取得很大成效,在水利管理与水利技术方面,也留下可贵的经验。

  (一)根据地在水利管理与水利技术方面的经验

  1.政府重视,统一管理。各根据地政府高度重视兴修水利,成立各级水利委员会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领导管理,水利委员会由政府、群众团体、参议会、公正士绅、水利专业技术人员(7-17人)组成,负责调查勘测,计划督促该地区水利工程,规模大工程还设临时工程处,以专其责,边区政府负责督导,水利工程实施则经民众及水利委员会以民主方式公决进行,体现民意。

  边区政府尽管财政困难,对于较大的水利工程积极出资,通过春季发放水利贷款方式给予经济支持,淮北边区政府1943年贷款153万法币及粮食治理淮河,1944年耗资2600万法币,并动员多方面的力量实行公平合理负担,促进根据地水利工程的兴修。1943年抢修洪泽湖大堤用边币208154元。1941年江苏阜宁县修“宋公堤”,政府投入费用原定法币100万,后用去50万元等等,政府水利贷款使根据地能够兴建一些较大的重要水利工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干部对水利工作的认识与领导作用也相当大。陕北边区政府认为,兴修水利,必须提高干部对修水利的重视,使干部认识到靠天吃饭的危险,而修水利是备荒、防旱的最有效办法,只有如此,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水利工作。”如修捻地,赤水一乡长卜光绪懂得修埝的好处,返乡后逢人解释,“多修一亩埝,顶置一亩田”,“水漫一亩田,顶上三次粪”道理团结并组织乡人修埝地,结果七天修埝地70多亩,超过原计划四倍。而另一乡长于贵村对修埝地缺乏信心,认为水大修不得,不花时间动脑筋,结果一百亩的计划仅完成 22亩。因此兴修水利与干部的认识领导具有很大关系,边区政府要求干部提高认识,充分重视水利兴修,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发动群众,互助合作。兴修水利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政治教育,与典型示范结合,使农民知道水利建设与自己的利益关系,积极自愿地踊跃参加水利建设,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群众的集体力量,维护群众的大局利益,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靖边农民张玉珍1940年修水漫地六垧,1941年打粮十七石四斗,是普通地收获的十倍。1942年又修40亩水漫地,并自动领导附近农民修水漫地 200亩,起到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水利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尤其是较大的水利工程,更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完成,淮北边区治理淮河,从1942年到 1943年,每年修堤筑坝,疏浚河道的河工都在10万人以上,1943年修洪泽湖大石堤参加人员一千多人,苏北修“宋公堤”,参加农民有2万多人,政府注重组织领导群众兴修水利,并能抓好时机,利用冬闲时节,正月开工,清明完工,不误春耕,夏季则抓好水利抢险工作,因而收效甚大。另一方面,兴修水利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边区政府推行互助合作办法,结合多数人的力量,创办水利合作事业,采用互助形式兴修水利。如陕北靖边采用变工和扎工的互助形式修水地(变工,即几家农户在农业生产时把人力、畜力互相调剂、交换,互相帮助,扎工,是集体雇工的组织,短工组织起来向外出雇,但包括部分自己有土地的农民,唐将班子是关中特有名称,内容与扎工相同,组织习惯有所不同,都是劳动互助的形式)。赤水修捻地实行变工,淳耀柳林区则组织2个唐将班子,共35个劳动力,15天修成水地170亩,当时根据地普遍实行农业劳动互助,并采取多种互助形式,不仅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对边区水利的兴修,也产生很大的效果。

  3.以法治水,水利工作规范化,边区政府在兴修水利事业时注重法制,制订颁布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政策法规,把边区农田水利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如晋察冀边区发布《兴修农田水利暂行条例》、《兴修水利条例》,苏皖边区颁布《兴修水利暂行办法》等,明确了权利义务关系,对兴修水利的对象范围,方式方法,组织领导、实施、工程费用、工程管理都有极具体的规定,如苏皖边区规定,民众每年对水利经费负担,不得超过受益地全年收获量30%,业主负担水利经费,按土地好坏,实际受益情况分等级负担。等级由民主方式评定,一切有关水利工程之技术领导,由边区政府水利局负责,各地原有公共之水利产款,一律仍归各有关水利机关经管,充作水利经费等。水利法规的颁布实行,使农田水利建设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水利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在当时战争环境中殊为难得,边区水法法规政策不仅在当时促进水利建设发展,而且给新中国的水利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由小而大,因地制宜的水利方针,边区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修筑大型水利工程存在困难,一些大型水渠兴修后灌溉效果不良,边区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由小而大,因地制宜的水利方针政策,适合边区的实际情况,普遍提倡兴修民间小型水利工程,简便易行,又富有实效,当时陕北边区兴建的一些大型水渠如新乐渠、绥惠渠,都有渠不能放水,劳而无功,而群众修的水漫地、埝地,却在改良土质,增收粮食方面富有成效。由小而大的方针,是逐步扩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挥其作用。赤水乡老农蒙志明道破这一方针说:“修埝地和瞎子吃蜜一样,尝着这味道的人,谁都愿意修埝。”通过一些良好的示范,不断扩展民间小型水利运动,对粮食增收起很好的作用。

  因地制宜,则是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地貌,气候状况,从实际出发,兴修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如陕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雨量稀少。以水土保持类型水利为主,群众广泛兴修水浇地,保持水土,改良土质,以达到增产的目的,苏皖地区水患严重,雨量丰富,兴修水利主要是河渠流水灌溉,防洪治水,所以发动群众挖沟引渠,修堤筑坝,提高防洪能力,减轻水灾,保障农业生产,晋察冀河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则发动群众大力打井,发展井灌水利事业等等,由于采取因地制宜方针,实事求是,各根据地的水利事业都有较好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进步,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水利技术得到充分重视,边区干部群众在水利工作中增长知识,提高对水利工作科学性的认识,认为“水利工程要有精密的调查研究与周详的计划,对挖河就要调查天然、地形、水流趋势,水涨时的流量流速,河道经过的路线,全部长度,各段河床的深度宽度要实行测量,计算土方数目,调查受益田亩,而分出直接受益与间接受益”。政府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视水利技术,科学求实,凡兴修水利,都要进行详细调查,精密计划,审慎施工,派工程技术人员作出施工方案,并到工地具体指导实施,由于重视调查和技术施工,边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大多比较成功,发挥很大的作用。边区人民在修水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农田水利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以水土保护型的水利工程来说,如修埝地,群众总结技术经验,“要修好埝,先要‘诸土牛’,‘折腰花’,‘修闸水’,把水堵住后,再修牛上坡和牛吃水形埝地,在水入口处先挖水壕,使水能够来到目的地。”埝地要重视保护,“一年修埝,十年保护,因之天下雨时,有埝地的人,要冒雨去埝地里,引水入地,防止冲开地。”加强水土保护,提高农业效益。在防洪治水技术方面也有提高,重视防水,排水,疏浚河道,引水灌溉,边区修筑牢固的堤坝拦洪蓄水,开挖大小河沟疏浚水道,并引河渠水灌溉农田,形成“排、蓄、引”兼顾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雏形,兼顾防灾与灌溉,河道上建用蓄水,开挖河沟排水,引水灌溉,如苏皖地区,后来在五十年代发展成为“河网化”的排灌水利系统,对农田灌溉与防范水灾起很大作用。

  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水利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边区水利建设特点

  1.普遍性。 抗战时期边区政府为解决衣食等物质困难,发起军民大生产运动,核心是进行农业生产,解决经济问题。兴修水利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方面,因之各根据地都开展兴修水利运动,从陕北到江南,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对于整个边区农业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各地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踊跃参与,并作为一定任务下达,形成普遍兴修水利的趋势。

  2.群众性。 兴修水利需要一定人力物力,边区政府充分发动组织群众兴修水利工程,使群众认识到兴修水利对自身的利益关系,自觉自愿组织起来修筑水利工程,形成兴修水利工程的群众性运动,尤其是大量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修筑,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陕北地区大量的水浇地,就是群众修起的灌溉工程,淮河、海河等的治理工程,也依靠几十万的农民河工才得以修筑完成,这在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

  3.规模小,技术低。 由于战争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根据地的水利建设存在很多不足,明显的是规模小,技术低,有些工程效益差。陕北地区大型水渠如裴庄渠,不过长12里,子长渠10里,灌溉面积比较有限,由于缺乏水文资料与水利技术,一些水利工程技术含量低,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如陕北边区的大型水渠新乐渠,绥德渠,有渠不能放水,劳而无功,没有真正讲究科学与实际。淮河、海塘的治理,虽然筑堤修坝,但只能缓解水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水患及农田灌溉的问题。

  4.地区差异大。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兴修水利在不同的根据地,或同一根据地的不同地区,都存在很大差异性,间接影响到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兴修水利工程的数量,质量及性质类型、效益等方面,如陕北赤水县两个情况相近的乡,在修埝地时因干部重视、组织程度不同,一乡修70亩,另一乡仅修20亩,这种普遍存在的差异性,也使边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三)边区水利建设的影响

  首先,直接现实的影响是增加了边区的粮食产量,提高边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据资料记载,边区兴修水利的地区粮食产量往往比以前增产一倍及几倍,如井水灌溉,修埝地比普通地粮食收成多一倍以上,渠水灌溉收成更高,边区粮食产量从1940年到1945年有明显提高。如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1941年为163万石,1944年达200万石,改变了吃购进食的情况,并有余粮输出。这一切促进边区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到衣食自给,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增加边区根据地水利设施,提高了水利技术,也增强了人民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过去边区农村经济技术相当落后,水利极为贫乏。根据地经过大生产运动,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修大量水浇地,挖渠引水灌溉,筑堤坝抗洪防灾,大大改变了边区农村落后的农田水利面貌。水利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不断提高。注重水土保持,改良土壤,修改地形,达到改良农作法增产的目的。在治理水患方面,边区政府充分重视工程水利技术,在防水、排水、疏浚河道,修堤防范海潮等方面都很有成效,留下有益的经验,提高根据地农业科技水平。

  另外,边区根据地水利兴修,对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的水利建设也具有较强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总结根据地水利建设的经验,依靠群众,在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本着蓄泄兼筹的方针,从根据上治理淮河水患,强调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利用;重视水利技术,运用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兴建大型山谷水库拦洪蓄水,如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并在淮河下游兴建洼地蓄洪灌溉工程,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建立淠史灌区,苏北灌溉总渠,形成“蓄、引、提”并举,渠、库、塘、站联合运用的“长藤结瓜”式的大型灌溉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水源问题,土壤含水量问题,减少水患,对改良土壤,增产增收,水利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对新中国农业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抗日根据地的农业水利建设,对今天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发展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水利技术,增进农业的科技含量,组织兴修有效的水利工程,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吴凤娇 最后更新:2022-08-31 15:18: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孟二壮 | 助纣为虐:日本商业会议所在中国东北的活动评析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现代化实践活动研究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