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风景”中的中国精神
2015-08-29 09:17:24  来源:腾讯图片  点击:  复制链接

   “凌晨四点,闹钟总是在这个时辰把我们唤醒。我们从床上纵身而起,穿衣、刮脸、叠被,中式旅社那富有弹性的地板总是噶吱作响。早餐有米饭和茶水,卡车上堆满了山积的行李。这时,队伍也聚集起来了。虽是一再迟延,我们终于动身开始了日间漫长的行旅……”这是辛希勒·比尔顿记录在《中国相册》中的一段文字,回忆他在中国拍摄战争照片的特殊时光。

   辛希勒·比尔顿1904年出生在英格兰,被誉为“英格兰最伟大的摄影师”,更被封为英国皇家御用摄影师。很难想象,作为英国伟大时尚摄影师的辛希勒·比尔顿,还有一段战地摄影的经历,甚至他还是一名被载入史册的战地摄影师。

   1940年,辛希勒·比尔顿受英国情报部的派遣,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拍摄战争纪实照片,用以唤起英国人民对海外盟友的同情和支持。辛希勒·比尔顿跨越了很多国家,中国是他此行的最后一站。1944年4月,他从印度坐飞机穿越驼峰航线来到战时中国,搭乘卡车、舢板、火车和飞机行走了五千英里,足迹遍布重庆、成都、云南、江西、福建等一些未被日军占领的地方。

   从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再到普通百姓,他所拍摄的照片记录了中国西南地区抗战生活的真实影像。

   中国这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古国让辛希勒·比尔顿充满好奇。在《中国相册》一书中,他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顽强承受宿命、乐观耐劳的精神带给他的震惊和触动。

   他在大部分摄影师都争先拍摄战争场景的年间,坚持用镜头描绘着自己眼中的中国图景。以一种既不夸大又不过分悲悯的客观态度,拍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的众生相。

   他镜头下的风景照片取景开阔、层次丰富,战争年代下宁静的氛围耐人寻味。

   日常生活的人物,如丝绸纺工、糖果小贩、国术队员、烟厂雇工、还有头戴铜盔或阿拉丁式黑色毡帽的消防队员等,都是他拍摄的对象。有别于战争前线的硝烟弥漫,他记录下的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真实动人的生活场景,亦是战时中国的珍贵瞬间。

   在辛希勒·比尔顿拍摄的照片当中有一个最强的表征——脸孔。不管他拍摄的是寺庙少年、救助站里的母子或是重庆孤儿,都会让观者觉得他们不是个体,而是代表着这个动荡飘摇的年代;不管他拍的是码头上的苦力或是整装待发的女童子军,脸上流动着的真、善、美,都让人觉得看到的是一个个平凡而尊贵的民族英雄。

   细心观察,会在欣赏照片时发现这样一种巧合,辛希勒·比尔顿所拍摄的中国战时照片随处散发着深厚的美学修养和唯美的生活气息。

   作为一位集摄影家、画家、舞台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辛希勒·比尔顿有着独特的艺术直觉。在他的镜头中,即便是在艰苦环境中劳作的苦力,也被拍摄得如电影明星般赏心悦目。

   在《中国相册》当中,有一幅照片非常有趣,照片中是国民政府外交部代理部长吴国祯的夫人黄卓群,时任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辛希勒·比尔顿的设计下,黄卓群身着一九三零年代中叶上海流行款式旗袍,袖口缩至肩下两、三寸,背后是荷花水墨画,下颌微微扬起,这幅画面充分显出了东方女性贤淑幽雅的明星气质。可以看出,辛希勒·比尔顿将“美”置于很高的位置,他将时尚摄影的技法风格自然而然地应用到战时中国的日常场景当中,让人们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困苦,重拾对“美”的欣赏和信心——这也是辛希勒·比尔顿的作品别具魅力、饶富韵致的所在。

   无可否认,辛希勒·比尔顿的艺术创作才能已经构成了其自身独特的风格——诗意和记录性,这两种风格在他身上得到了巧妙的结合。

   在众多摄影师拍摄的“抗日风景”当中,辛希勒·比尔顿的作品独树一帜,观者可以真切感受到一个西方友人、一个反法斯西战士对生命的珍视。

   他用敏感的镜头和适当的构图,把“平静”从战争的波澜中抽离出来,从而显出战争下人的内在本质。他的作品让人看到了真正的中国人的心灵。

   可能因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原因,比尔顿的照片在中国大陆一直都鲜为人知,直到改革开放和影像艺术品市场兴起后,人们得以重新认识比尔顿这批珍贵而卓越的影像艺术。

   结束在中国的拍摄后,辛希勒·比尔顿回到英国出版了两部有关中国的书,ChineseAlbum(《中国相册》)和FarEast(《在远东》),另外,HaroldB.Rattenbury所著的FacetofacewithChina(《中国面对面》)一书中,也选用了45幅辛希勒·比尔顿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作为配图。

   《中国相册》于1945年底单独出版,这部摄影集收录了107幅他在中国各地拍摄的照片,主要为风景照、人物特写以及反映社会世象、日常生活的新闻纪实照片。这些照片既是珍贵的新闻影像,同时又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正如辛希勒·比尔顿写在《中国相册》序言中的最后一段话:“这些大多取镜于灰雾笼罩的重庆的快照,虽然是中国反侵略战争进入第八个年头的短暂一瞥,但是在照片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整个中国一直未曾改变的精神本质。”

图为福建平湖新兵培训班。 图为福建平湖新兵培训班。
图为福建平湖新兵培训班。图为福建平湖新兵培训班。
图为四川成都华西大学的女学生。图为四川成都华西大学的女学生。
图为女童子军。图为女童子军。
图为中国士兵。图为中国士兵。
图为戴季陶。图为戴季陶。
图为寺庙里的幼儿园。图为寺庙里的幼儿园。
图为重庆街景。图为重庆街景。
图为重庆码头。 图为重庆码头。
图为重庆码头。图为重庆码头。
图为江西。图为江西。
图为福建闽江。图为福建闽江。
图为福建农耕场景。图为福建农耕场景。
图为冥器店。图为冥器店。
图为吴国祯的夫人黄卓群。图为吴国祯的夫人黄卓群。
图为戴季陶。图为戴季陶。
图为长沙难民营里的聋哑妇女一家。图为长沙难民营里的聋哑妇女一家。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8-07-29 20:30: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预演

下一篇:抗战时期,小学教材什么样?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