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流亡学校系列:边城,国立“茶师”
2014-11-19 10:42:09  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  复制链接

  

  (2012 年6 月15 日。59 岁的龚贤发,三中音乐老师,在这个绿荫覆盖独栋音乐教室三十年。自从这里不再是师范学校,不再有高中,茶峒人民便再也听不到每天清早吊嗓子的“啊啊啊啊。)

  □撰文/张湘辉

  抗战期间,沦陷区大量学校西迁,薪火不熄,那一段历史,在世界教育史上,也算得上浓墨悲壮。湖南,在抗战初期,曾有大量学子流离而来。烽火连天中,最僻远处成全了求学心。以“国立茶峒师范学校”开篇,湖湘地理将慢慢梳理,曾在湖南流亡与停留过的他们。在70年前,是怎样的教育样貌,值得致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012年6月15日,溽热,花垣三中音乐教室却显得凉快,59岁的音乐老师龚贤发起手在旧风琴上按下键,瞬间把人带入到久远时光。曾经站在这教室歌唱,流离颠沛的一批批学子,应比我们更懂得“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941年,国立茶峒师范学校(以下简称“茶师”)第一届女生班,19位来自沦陷区安徽。

  “拆了茶峒城墙来建学校”,茶峒人民拿出了他们能给予的

  2012年6月15日,我们走进的花垣三中,就是国立茶师旧址。它基本还以古老的面目呈现。

  若是一年前来,还远不是如今齐整、松落的模样,甚至校园中间还有一条村民走的路,学生往返围墙两边,要走天桥。教育部门投入500万让它恢复,“这在以前不可想象”。

  学校分区清晰。新大门左边是男女浴室、食堂,右边是两幢宿舍,这是学生生活区。往前是球场,运动器材保管室,属于运动区。沿石板路顺坡而上,山上是教学区,中间地带有个图书馆。

  在后来的“花垣三中”历史上,很少再为校舍动土。因此,时至今日每所建筑的用途几乎都没变,除了一栋新盖的、格格不入的现代化教学楼。只是以前的老大门在隘门桥头处,如今砌进了围墙,约2米宽的石柱子依旧清晰。“老门对着三座山头,如‘官帽’一样,加上罗汉晒肚,是个出官的地方”。

  “以前这里是荒郊野外”,在茶峒桥脚街(幸福街),81岁的张忠献清瘦矍铄,“学校就在二僧庵后坡,校门口是周家的柑子园,运动场这块是蓝家寨的良田,新大门处是菜地。”隘门口的昭忠祠被改为男生宿舍,女生部住宿与上课在马鞍山脚,征用禹王宫与万寿宫改建而成(如今成了景点百家书法园)。

  当年的女生部隔张忠献家仅两栋房子,张家这木屋,至今已有130年。张忠献彼时虽然年纪小,却依旧记得“民众热情很高”。绅士、商人出些钱,其他人出力。校园里,沿山而砌的墙基,大块石头,沧桑。“拆了茶峒城墙来建学校的”。夕阳打在上面,又有了年岁质感。

  1941年,茶峒人民拿出了所能给予的,为一所学校。

  今日学校里敲的钟,依旧是1940年从沦陷区带来的日军炮弹

  47亩地。国立茶师就在这地上长了出来。

  据老人们回忆,1941年茶师刚安家时,所建大多是木房。吴正清1987年来此教书时,住的就是当时遗留下的“木头别墅”。如今,皆不存。

  只能在图纸上看到1941年的布局。即使简陋,却科学地布下格局,男女生各有自己的教室、宿舍、厨房、体育场,学校甚至还有理发室。一丝不苟。我们现在看到的,应该多是1950年代的建筑。2012年6月15日,吴正清与花垣教育局工作人员,领着我们一幢幢逡巡陆续盖起的建筑。

  校门右侧,两幢男女学生宿舍毗邻,落水槽上刻着的五角星图案,以及1955的字样,明确了建造日期。同时代建立的几个建筑物,都有类似的落水槽,再用铁皮做的方水槽,将雨水导入地下水沟,而不会飘入窗子。同样是考虑到雨水,宿舍还设计了十分宽敞的顶层阁楼,既隔热,下雨时又随时可查看漏雨,同行的教育局石红玲副局长,“最爱这”。

  宿舍挑高4米多,每间房都有一个通风孔。最初,都是木地板,木板离地约55公分,“干燥防潮”。楼梯还是57年前的厚木板,五六十公分宽,吴正清提醒记者注意,这木楼板下有千秋,“二楼地板是两根整木,拉紧,隔20公分又有一层木板,用螺杆拴在一起,这样既可以通风,保持干燥,又隔音,减轻振动”。2011年7月维修时曾打开,“木板都是黄澄澄的,没变色”。宿舍前方,图书馆则是独立方正的小青砖楼,里面全木结构。窗户还保持着双层,外为窗,窗内一扇木门,“是防盗窗”。6月15日,内部正在装修,将来这里作陈列室,只是新弄的木材,品质较之几十年前明显不如。

  当年的浴室还是浴室,在校门左侧,厨房边。如同一个小黑瓦下的四合院,分男女、教师浴室。火砖砌墙,地上岩石砖,内部地面呈自然的乌龟背弧形,散水。窗为高部横式木窗,既保证采光也保证私密。“屋脊、瓦头两边,粉刷后都压出各种花纹”,2011年吴正清负责维修时,注意到旧日各种精细。

  最大的建筑,自然是主教学楼,廊桥处,“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待在这”。顶有汽化灯,是第一次见到。如今老师办公楼二楼挂着的钟,“是沦陷区流亡的老师用未爆炸的日军炮弹头所做”,以前挂在教学楼一端钟楼制高点,“曾经茶峒的两次大火,都是靠它警示全镇人”。当时茶峒人每日闻钟而起,偶有敲错钟,“老百姓发现做了半天事,天还没亮”。

  见证70年的除了这口钟,还有前方的杉木林。多位曾重返母校的人,都笑着回忆那杉木林里的爱恋。而主教前的两棵金桂,已成大树,“花开时,风一吹,整个学校都是香的”。

  不过最最让人留恋处,还属音乐教室。

  教室在山坡上的石阶尽处,独立的青砖坡瓦一层小楼,屋顶是弧形木板打造的穹顶,三面窗户,却都无玻璃,“种种设计都是为唱歌音色考虑的”。教室依山就势,一批批的学生坐在里面,从长亭外古道边,唱到了今日。

  “有一位姓沈的校花,她在音乐教室唱歌,全镇都听得到。”张忠献老人说。在当时还相当静谧的茶峒小镇,歌声、书声,都日渐成了茶峒人的背景音。

  6月15日上午,龚贤发老师在教室里弹了一曲《送别》。从1983年至今,三十年,他与一台老风琴一直守在这里,直到去年才增加了电子五线谱等新鲜玩意。县里曾多次想调他走,他不肯。“真的是因为舍不得这个教室么?”记者跟清瘦的他求证。“是,舍不得这么好的教室。”

  明年,60岁,退休。“音乐老师是一个传奇”,食堂吃饭的小姑娘笑。

  复原1941:一群安徽人与茶峒的往事

  更久远的历史,在校园的随机访问中几乎无人知晓,一个初二学生挠挠头,“老师讲过一点,忘了”。教室外,是夕阳中沉默的城墙砖。

  属于“国立茶师”的校龄,其实只有五年半,却是一个清明的、严谨的开始。这是一群安徽人与茶峒的往事。

  学校的老师几乎清一色是安徽人。在1984年编纂的《湖南省花垣县第三中学校志》上,1946年,国立茶师有教职工57人(陆续有70名已离开),来自安徽的颍上、临泉、卢江、凤台、芜湖、舒城、合肥、寿县、阜阳、凤阳。其他地方的人比例极小。军训教官王平若是浏阳人,总务主任杨悟僧是永绥(花垣)本地人,音乐教员张贞一是江苏武进人,校医与护士,来自岳阳与湘乡。

  1946年8月,全国教育复员,安徽人返回故土,“省立茶师”几乎全换为湖南籍教师,有记载的,唯一留下的安徽籍教师胡祖植,1948年2月在茶峒被暗杀。

  他们被战火驱赶到这,勤谨撒下火种,再转身回家。

  “每年招两次生,地区不限,凭成绩录取,但沦陷区的学生优先录取。”1941年创办时,第一届女师班由国立八中女生部转来,来自沦陷区安徽19人,湖南3人,河南1人,江苏1人。校舍修建时,她们在保靖县城借地上学,秋季迁来。花垣人彭庆海1944年考入茶师时,湖南学生比例已占大多数。

  还是有区别的,毕业时,沦陷区学生由国家安排工作,其余的由原籍教育局负责分配。“上课只有少量课本,很多都是老师回忆,自编油印的教材”。所开设的课程其实与今日几乎无异,国文、数学(几何、代数)、公民、物理、化学、生物(动植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农艺、劳作(工艺)、美术、音乐、体育、教育学(教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还有军训。老人们现在还记得,公民课教“三民主义”,以及“六法”(新法、民法、宪法、亲属继承法等)。

  苏家祥带来了很多安徽的名师。沦陷区的学子与茶峒的边地少年,都极其用心地学习,“管理很严格,学风极好”。“校长都是可以持枪的”,镇上少年印象深刻。

  “读茶师,全部免费,文具书籍都发,还有灰色军装。伙食很好,四菜一汤,吃的是干饭。军事化管理,军训教官喊开动才开吃”,彭庆海回忆。学生入学发被褥,沦陷区学生每月还有生活补助。在极其拮据的战时,国家让孩子们有尊严地学习着。

  “他们演《五更天》,安徽带过来的戏,全镇的人都跑去看”,即使在战乱期间,学校一年仍会开一次校运会,会有田径赛与篮球队。音乐会、戏曲、话剧也是不缺的。工艺美术老师则搜集学生的绘画、竹雕、泥塑、剪纸、纸工等作品,开展览会。

  镇里的人,管老师叫“先生”,既尊敬,又可亲近。自小成绩差,只有音乐美术打百分的张忠献说,“茶师的张贞一,是个画家,画过百美图,喊我去跟他学画”。如今他家,挂满了自己的字画,以及手扎的龙头。

  “英才济济,欢聚在一堂,习礼习乐,兴仁兴让”,第二任校长刘鹏九写词,音乐教员朱波浪谱曲的“国立茶峒师范学校校歌”里,这样唱道。

  建筑

  “虽然简朴,但可以看出建筑态度真是很好”

  在花垣规划局《边城古镇历史建筑登记建档表》上,将音乐教室、大会场、主教学楼划归于“抗战时期”建筑。也有说法,认为浴室、图书馆、音乐教室为抗战期间所修。1984年的油印校志上,按师生口述回忆,则把改校门、修音乐教室、修建男女生宿舍、主教学楼、大会场的时间均记录为1950年代。说法众多,有待考证。

  6月采访回来,我们将拍到的建筑照片发给几位建筑专家,他们多认为至少有两三处是民国建筑。

  《边城古镇历史建筑登记建档表》如此描述(括号为编者所加):

  [1]音乐教室:在校园内地势最开阔的一块小高地上,一层青瓦坡屋面,整个建筑呈明显民国建筑风格,门窗过梁为砖拱,建筑内阶梯为原生石,经加工后成为“石凳”,充分利用地形,又节约人力物力。该建筑小巧庄重,体现充分的功能性,外墙上残留着清晰可见的“文革”时期标语、绘画,有明显时代烙印。

  [2]教学楼:位于校园的最高处,为典型民国时期建筑,大体量,二楼南侧为内走廊,两端楼梯连接,二楼用过廊与外部连接,东部为教师休息室兼钟楼,门窗尺寸较大,室内采光充分。(据校史为1955年建造)

  [3]大会场:为两层砖木结构,屋顶青瓦双坡。朝北开有大门,东开一侧门,青砖砌成的西式墙壁立面,条石基础保存较好。室内上部为桁架结构,二层贵宾席呈“走马楼”形式面向主席台,内部大厅中空,空间完全开敞。进门处,厚重的条石已踩到光滑,迎面有屏风。弧形木穹顶,舞台下有地下化妆室,粗大的树木支撑。(据校史为1941年所修,1952年扩建后大了一倍,可容纳1200人)

  看过照片后,非常想去茶峒看看。从照片上看,大礼堂,教学主楼,音乐教室都是民国建筑,而且是精品,功能合理,比例尺度恰当,虚实对比很美,细部处理到位。没到现场,都是推测。

  ——长沙建筑研究者刘叔华

  房子风格差不太多,音乐教室最像1940年代作品。这房子价值比较大。室内布局精致,后窗的一排方格子窗,从花样来看像民国风格。主教学楼也像当时作品,屋顶借鉴了一点歇山做法。总体而言,战乱期间,虽然建筑简朴,但功能上比较精益求精。可以看出抗战期间,建筑态度真是很好。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殷力欣

  建校历史

  县境内两所“国立”,抗战期间,花垣迎来了教育史上最辉煌时期

  “我记得第一任校长是苏家祥”,时隔71年,茶峒镇上的文化老人至今记得,正是他,将一所国立师范学校带到僻远小镇。

  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湘、川、黔三省边区开办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抗战期间,日军刻意毁坏教育体系,加之战前中国的师范教育也处于低潮,因此,烽火中,一座座师范学校在后方创办。据载,1938年-1944年春,国内先后成立了11所国立师范学院,1938年在湖南安化蓝田创办的“国立师范学院”是第一所,这已属于高等教育。按照1944年考入“茶师”的彭庆海老人回忆,“当时准备建立10所中等师范学校”。

  最初选址是在茶峒隔清水江对岸的重庆秀山,旧属四川省,甚至已定名“国立秀山师范学校”。换地之事,种种资料,都记载着首任校长苏家祥选址过程中造访茶峒,“当地乡绅侯丹州、刘仲席、杨勋诚、杨栋宇等有识之士极力挽留,并承诺为国立师范建校提供物资条件和帮助”的经过。

  茶峒为湘西四大名镇,湘川公路从茶峒穿过,西接重庆,东承沅陵、长沙。“三山对峙一古镇,四水包围两座洲”,水路亦有清水江(酉水上游)上至贵州,下可至常德、洞庭,“便于流亡师生迁徙”。花垣三中前校长吴正清自小在茶峒长大,他认为苏家祥最终选址茶峒,除却乡绅努力,不排除秀山有临时军用机场,怕日军轰炸的原因。

  苏家祥,安徽颍上人。1938年,安徽芜湖、合肥、蚌埠等沦陷区学生与颍州的几所省立学校一起迁徙到武汉,成为国立安徽中学,后辗转迁到湘西乾县(今湖南吉首),这就是后来的国立八中。八中规模巨大,11个分部,遍布湘西各县,高二部在永绥(今花垣),朱镕基2001年还回这短暂的“母校”旧址看过,苏家祥正是高二部的负责人(湖湘地理近期将推出国立八中专题)。也因此,国立茶师的教职员工多为安徽籍。“两个学校就跟好兄弟一样”,两所学校都就读过的彭庆海笑称。那时,他们经常沿川湘公路,走五六小时互相串门。

  总之,教育部最终决定,这所中等师范学校,落地洪安河与清水江交汇处的茶峒。此前,此处多是猪行、鸡行、桐油、茶油、斗笠、杂货,面馆林立水手往来的小镇,外来学子、名师。避难者蜂拥而来,带来另一个文明世界。

  而县境之内,两所“国立”,这大约也是花垣教育史上最辉煌时期。

  时间轴

  1941-1946

  国立茶峒师范学校创办。高师17个班,559人。简师5个班,168人。其中男生463人,女生264人。

  1946-1952

  1946年教育复员后,改为湖南省立茶峒师范学校。1949政局混乱,中断一年半。1950年秋,重新开办。省立茶师约540名毕业生。

  1952-1962

  1952年,湘西苗族自治州成立,学校更名为湘西民族师范学校。1953年改名为湘西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培育中师学生1239人,简师班1148人。

  1962

  开办花垣县第三中学,至今。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11-19 10:46: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小长征”述论

下一篇:【长郡特刊】抗战时期“书呆子”会读书也会演戏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