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培养工作
2019-04-30 10:40:32  来源: 团结报党派e家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工作。毛泽东曾强调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全面抗战爆发后,迫切需要大批抗日干部,中共中央迅速调整教育政策,积极发展干部教育,在陕甘宁边区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等20多所干部学校,向抗日前线和敌后输送了大批人才,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红军学校。1936年6月1日,中共在瓦窑堡恢复建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出席红大成立典礼并发表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说:“第一次大革命有一个黄埔军校,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还未完成的任务,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

  1937年1月,红大一、二两科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2月,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所以,当时就流传着“抗大没有第一期,红大没有第二期”的说法。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抗大校训,被明确写进抗大《组织条令》和师生一致通过的《抗大誓约》。抗大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军事、政治、文化,教学过程贯彻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等原则。抗大的教育方针被总结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抗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战争需要服务的原则,把战场融入课堂,把战例作为教材,探索出了一条边打仗边办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人才培养之路。

  抗大第一期学员全部来自红军部队。第一期第一科中的38名学员,大多是红军师以上干部,其中有罗荣桓(兼任抗大第一科政委)、罗瑞卿(兼任红大教育长)、刘亚楼(兼任抗大教育长)、陈光、张爱萍、彭雪枫、陈士榘、杨成武、谭政、耿飙、张达志、贺晋年、莫文骅(兼任红大党总支书记、抗大政治部主任)等一批赫赫有名的将领。

  抗大的学期时长为每期半年到一年,只有第八期因参加整风而延长为3年4个月。从第二期起,抗大开始公开招生,编为4个大队和一个女生区队。其中一、二大队的学员主要是红军的军、师、团级干部,还有少量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军人。三大队学员主要是红军的营、连级干部。四大队学员大都是来自国统区的青年学生。这种按生源的不同进行分队教学的模式,成为延续始终的惯例。

  抗大创办初期,主要课程均由中共中央领导担任。张闻天讲授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博古讲授联共(布)党史和辩证唯物主义,毛泽东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杨尚昆讲授各国论,李维汉讲授党的建设,何克全和吴亮平讲授政治经济学。另外,苏联顾问李德也讲授过兵团战术。抗大的教师队伍逐渐壮大,到第四期时,全校已有各类专职教员200多人。其中,有艾思奇、徐懋庸、任白戈等文化名人。当时,中共领导下的干部战士一律实行供给制,仅发少量津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每月津贴五元,而抗大资深教师的津贴标准也是五元;如果是知名教授,则按十元标准发,比总司令还高出一倍。学校偶尔搞到些大米、白面,总是尽量给教师多分几斤。行军时,每两个教师配备一个公务员服务,配一匹马驮行李、书籍;宿营时,也要把光线充足和有桌凳的房子让给教师住。

  抗大教学条件的艰苦,是后人难以想象的。1936年7月,《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红大采访时,目睹师生们的教学环境,深受触动:“这样的‘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以学习用纸为例,即可见一斑。边区原来没有造纸厂,纸张供应曾极度困难。埃德加·斯诺的妻子海伦·斯诺惊叹:“一张最普通的纸都是最奢侈的东西”。在连续十几所干部学校被创办起来后,纸张更加紧缺。即使马兰纸发明之后,机关干部、学校人员每人每月仍只能领用五张纸。抗大的学员们在这种物质条件下只能就地取材:没有住处,自己挖窑洞、盖房子;没有黑板,用石板代替;没有粉笔,用黏土、木炭代替;没有纸,用沙盘代替;没有课本,自己抄写。甚至有学员以地为纸、以指代笔,在地上练习写字。毛泽东用“四个没有”概括了抗大的办学条件:“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斗。”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里,抗大学员学习极为刻苦,晚上总是把配给的灯油点光、蜡烛燃尽,才肯上床睡觉,很多学员星期天也不休息,继续埋头读书。上级不得不下强制命令,规定学员星期天不许待在宿舍里,必须注意劳逸结合。

  抗大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回忆说:“在延安,最有名气的还是抗大的歌声。每天早晨,在延水河畔,在宝塔山下,都能听到抗大学员那高亢嘹亮的歌声。”学员何方回忆说:“我们在抗大,要早集合晚点名,集合起来就唱歌。一般一个连队有一个歌咏干事,自己先把歌学会,再教给大家,这些歌基本上都是救亡歌曲。像《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等。”

  抗大在歌声中成长,在歌声中壮大,9年里延安总校共招收八期学员,又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发展出12所分校,培养了十万干部。如抗大校歌中所唱:“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抗大亦完成了历史使命而结束办学。

  统一战线教育的模范——陕北公学

  在河山沦陷、民族危亡的时候,延安是高举抗日爱国旗帜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国青年,出身不同、经历各异,在国难当头之际,却怀抱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为了拯救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祖国,从沦陷区、国统区甚至是万里重洋之外,不惜舍弃一切,奔赴延安。

  为了将这些青年学生培养为抗战的中坚力量,1937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新型学校——陕北公学。陕北公学(以下简称陕公)新就新在它是一所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日干部为目的的干部学校。毛泽东曾在一次为陕公的题词中写到:“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学校,在中外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37年10月19日,陕公正式开学,校址设在延安东关黑龙沟。次年7月,又在陕西关中成立陕公分校。中共中央非常关注陕北公学的建设,其领导班子和主要干部,经毛泽东同意由党中央直接任命——成仿吾任校长,李维汉兼任党组书记、副校长、关中分校校长。陕公的校训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校歌由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毛泽东审定,歌词唱到:“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战斗地学习!努力,努力,锻炼成胜利的骨干。我们忠实于民族解放事业,我们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陕公学员来自四方八方,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有工人,也有农民;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有红军,也有国统区来的干部;有十几岁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陕公初期,主要教员有著名学者何干之、艾思奇、何思敬等。此外,李凡夫、李培之、吕骥、宋侃夫、何定华等有专长的人士也到校任教。193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确定陈昌浩、王若飞、徐冰、吴亮平等党的高级干部兼任陕公教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董必武、任弼时、陈云、李富春等中央负责同志亦要到校作报告。

  陕公的学习期限,普通班为3至4个月,高级研究班为6个月。课程设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全部课程按照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比例配置。教学的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和教学相长。每天学习8小时,上课与自习各占一半。

  为了到敌人后方去开展工作,1939年初,陕北公学动员1000名学员与抗大学员一同去晋东南根据地,开办了两个抗大分校;同时,以本校高级研究班为基础成立了大学部。大学部主要培养政治理论和行政工作方面较高一级的干部。学习期限定为一年。课程规定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革命运动史、哲学、马列主义,以及专题讲座三民主义研究、世界政治、战区政治工作、游击战争等。同年夏,陕公与鲁艺、工人学校、青训班等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山西太行抗日根据地,成仿吾任校长。11月,留在延安的陕公部分师生又恢复陕北公学(后期陕公)。

  陕公是延安时期创办较早的一所学校,也是成绩卓著的学校,前后办学四年,为革命培养了近万名干部,创造了战争年代办学的经验,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富有朝气和凝聚力的“陕公校风”,即团结友爱、斗志昂扬、乐观向上和脚踏实地。正是这种“陕公校风”,吸引一批又一批青年奔向延安,进入陕公学习。就连茅盾的儿子沈霜随父到延安后,也执意入了陕公。许多中外人士著文称赞陕公是一所“很有吸引力的学校”。1941年8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将后期陕公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花季与革命同绽放——中国女子大学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运动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939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要求“注意于女党员吸收及女干部的培养”。3月3日,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发出《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要求重视妇女教育工作。后经毛泽东提议,中共决定创办一所女子干部学校。

  1939年7月,中国女子大学(以下简称女大)正式开学,校址在延安北门外一带的土窑洞里。它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女子大学,也是中共在1949年之前建立的唯一一所女子高等学校。女大历时两年多,先后毕业12个班,培养了一千多名妇女干部,为坚持抗战胜利与解放战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女大首任校长为王明,后由李富春担任,副校长柯庆施、林莎,教育长张琴秋,总务处长吴朝祥。女大的教员大部分由各机关干部兼任,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博古等都曾为女大学员讲课。学员来自全国各个省,她们中有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女工,有刚从敌人监狱里逃出来的女同志,有经过长征的工农女干部,也有从敌占区来的青年女学生。从入学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生、中学生,也有不识字但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女战士。年龄平均在18至22岁之间。鉴于此,女大按学员文化程度,分别编了普通班、高级班、陕甘班与特别班。普通班学员,是从敌占区来的具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爱国女青年。高级班中,有一部分是红军中的妇女领导干部,还有一部分是从敌占区来的女高级知识分子。陕甘班,专门培养边区本地的妇女干部。特别班学员,则是参加过长征,有一定的战斗经验,但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女干部。

  女大的课程设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中国共产党问题、社会发展史、近代史、抗日游击战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等。特别班有识字课、政治课、妇女工作等。高级班里还分出马列主义、政治经济、中国问题等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参加某一个科系,做专门研究。此外,还设外语、速记、会计、医药等职业课程作为选修课。

  女大创办之初,延安的经济十分困难。为了支持女大办学,毛泽东带头捐助100元,周恩来把大批图书捐赠给女大。张闻天、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刘少奇、陈云、邓发、博古、林伯渠等党政军领导从各方面给予女大帮助。邓小平代表八路军一二九师送给女大一些马匹,张鼎丞把新四军的战利品捐赠给女大一部分。延安及全边区的机关团体也都给以女大支援,帮助解决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女大还得到全国各党派各团体的关心和支援,很多朋友写信来询问女大情况,为女大捐款。

  为了克服困难,在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下,女大提出“半农半学”的办学思路,学员自己动手,开荒种菜,丰衣足食。考虑到女性生理特点,女大在农业方面,主要种菜、植树、喂猪、牧羊;在商业方面,扩大原有合作社的日用品部和食品部,并自制豆腐、豆浆等;在工业方面,设立手工业工厂,编织羊毛产品、制造丸药,另有制衣车间、制鞋车间。1940年2至4月,女大缝制单衣近万套、制鞋600余双,不仅改善了自身生活,还将剩余产品售于边区财经部。

  女大的众多学员尚未毕业,就奔赴工作岗位。1940年9月,第一届学员毕业典礼之前,已有100多人提前上岗。女大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很突出。部分学员被派往绥德征粮工作团,负责征捐救国公粮和寒衣代金。她们深入群众,耐心说服,圆满完成了任务。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深为感动与高兴,特向女大致函感谢:“贵校同学颇能深入群众,收效不少。”

  中国女子大学的创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埃德加·斯诺十分关注女大,曾拍摄了题为“女子大学的露天课堂”“女子大学前的女哨兵”等珍贵照片。他说:“延安教育机构中最新的一个部门是女子大学,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亚马逊大学’(亚马逊是希腊神话中的女战士)”,“在陕北人民的生活中办起一座女子学校,这简直无异于发生了一次地震。”在女大创办一周年前后,受其影响,三民主义青年团决定成立妇女部,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提出要成立妇女部,国民政府才开始拟办妇女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4-30 10:43: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中共在山东的交通工作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