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华南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
2022-12-15 11:14:55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点击:  复制链接

  华南地区是日本侵略军进攻的主要地区之一。1938年10月12日,日军从惠阳大亚湾登陆后长驱直入。10月21日,省会广州沦入敌手。广州沦陷后,日军向广东全省各地进逼。南粤大地,到处飘扬着"太阳旗"。日军铁蹄所到之处,实行疯狂的奸淫掳掠,随处都是血淋淋的屠杀。中共广东党组织在民族危难中奋起抗战,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敌、伪、顽的夹击中英勇战斗,成为华南敌后抗战的中坚力量。

  广东党组织是华南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1937年9月,中共中央派张文彬到广东,主持广东党的工作,成立了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南方工委成立后,从组织上、思想上和政治上,切实加强党的建设。193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 由张文彬任书记。广东地方党组织重建后,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发展;青年学生抗日救亡大军活跃在全省各地。他们把各阶层群众团结在抗日的旗帜下,把革命的种子播向全省城乡,他们中的大批骨干纷纷加人党的组织。至1938年10月,广州市和香港党员人数2500人;潮梅地区党员发展到2000余人。仅在香港海员中,就有党员329人。在广东省委的领导下,广泛深人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局部扩展到全省,党组织也得到了大发展。1939年,广东全省已有70多个县建立了党的组织,拥有党员1.8万余人,成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共产党员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当日军的铁蹄踏人南粤的土地,广东党组织即将建立抗日武装、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作为工作的重心,在不长的时间内,在东江、珠江三角洲和潮汕等地建立了抗日游击队;在琼崖将红军游击队进行了改编。这些抗日游击队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独立自主和机动灵活地抗击日军。党组织在广东各地高举武装抗日的旗帜,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建立武装部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战略战术,使抗日武装力量由小到大发展壮大起来。至抗战胜利时,全省共产党员人数发展到2.7万多人。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华南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华南抗日纵队是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广东地处南粤,在地理上孤悬敌后,远离党中央和八路军、新四军主力;抗日武装从无到有,白手起家,长期处在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中, 斗争形势十分险恶,多次面临绝境。但华南抗日武装紧紧依靠党中央领导,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终于转危为安。经过不断发展,到1940年,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已由初创时期的几百人发展到上万人,开辟了东江、琼崖、珠江三角洲等一批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1943年后,广东面临着全面沦陷的危险,广东党组织决定进一步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加强对各地人民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敌人侵占到那里,人民抗日武装就发展到那里。从1943年底起,广东各地人民抗日武装先后公开部队的番号,使党的影响不断扩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华南敌后抗战中的政治影响和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广东党组织领导的这些抗日部队,被统称为华南抗日纵队,公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军队的面貌出现。党中央将它们统一称为"华南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华南人民武装的代表,逐步发展成为华南抗日武装的指挥中心,最后发展成为华南人民抗战的一面旗帜。他们转战于南粤辽阔大地,在八年全面抗战中,党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对日伪作战共3000多次,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5万余人,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其中俘虏3000多人,受降1600多人。到抗战胜利时,华南抗日纵队兵力已有近3万人,全省民兵30多万人。广东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无愧于"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的光荣称号。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中,曾将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华南敌后抗日战场配合了全国的抗战。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虽然回旋余地小,但党组织紧密依靠群众,长期坚持抗战,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日军不仅不可能吞占华南,而且处处受到牵制、威胁和打击。华南抗日武装在斗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阵地,其活动范围遍及东江、珠江、韩江流域和海南岛、南路等地区,活动范围遍及70多个县,开辟了星罗棋布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建立了大批县、区、乡抗日民主政权,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0万以上。侵粤日军被限制、孤立在广州、海口、汕头和广州湾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和主要的交通干线周围。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的英勇抗战,有力地配合了华北、华中和各地人民的对日作战,同时也支援了华南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受到海内外人民的赞誉。在华南敌后抗日战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髙。在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华南敌后抗日战场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的贡献。对由华南抗日纵队开创、发展的华南敌后抗日战场,1944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你们在华南沦陷区组织和发展敌后抗战的人民军队和民主政权,至今已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的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华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支持和配合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日作战,有力地支持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逐步形成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基地,在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推动整个抗日战争进程的发展,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战工作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华南敌后抗战中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发展。广东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广东国民党军政当局开展统战工作,使广东在抗战初期一度出现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局面。在开展武装斗争中与工、农、商、学紧密结合,与进步力量紧密结合,尤其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全力开展抢救文化人的工作,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区域内抢救了大批的文化人和爱国民主人士,为统战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41 年底,日军攻占香港,孤岛陷人恐怖之中。许多著名的民主人士 、文化界人士 、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被困在香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宗轰动一时富有传奇性的事情,日本侵略者梦寐以求想要捕捉的几百个"抗日分子",在短期内突然从日军严密封锁下的港九神秘地"失踪"了。随后,这些人又出现在抗日大后方和游击根据地。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一次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在被营救的人员中,文化界人士为数最多,此外,还有爱国民主人士、工商界人士、国民党军政官员及家属、英印官兵、外国侨民等。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抢救文化人"。抢救行动的成功,使得当时不论朋友或敌人都感到惊奇,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这是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部署下,由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展开的一场特殊形式的战斗。在香港即将沦陷之时,党中央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广东党组织尽一切努力将困留在香港的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等营救出来。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几经周折,几经辗转,困留在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全都安然脱险。同时被抢救出来的还有一批国民党军政人员和他们的眷属,以及国际友人。这场秘密大营救,保护了中华民族一批精英,对于后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革命文化工作以及爱国民主运动的开展,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

  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功勋卓著。广东党组织积极开展与英美盟军互相配合的抗日斗争;大力开展国际统一战线的工作,与盟军紧密结合。在与国际工作组的联系、同盟军合作抗战、为盟军提供情报、抢救国际友人、盟军人员等方面表现突出,引起了盟军的重视,并不断增进双方的军事合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共中央指示:"应该在各种场合与英美人士作诚恳坦白的通力合作,以增加英美抗战力量,并改进中国抗战状况。"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华南敌后抗日战场,从1942年始积极展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工作。通过成功营救国际友人的行动,广东抗日游击纵队声誉鹊起,成为广东抗日游击纵队与英国等盟国不断增进军事合作的卓有成效的开端。这对于扩大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在各界人民和海外的影响,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努力开展营救国际友人、组织反战同盟的工作,使广东党组织领导下的华南敌后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步得到盟国的重视,国际声誉得到提高,体现了广东党组织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作用。

  团结华侨、港澳同胞共同抗击侵略者。广东地处东南沿海,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华侨、港澳同胞支持和参加抗战,是广东抗战的特点和有利条件之一。广东党组织充分利用和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优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开展对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视利用香港、澳门的特殊环境和有利条件来推进革命事业的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吸引众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参加抗战,出钱出力。各地粤籍侨胞组成形式多样的回乡服务团等数十个团队,人数达数万人。这些服务团克服重重困难,冲破种种险阻, 在广东各地投身于抗日战争。他们之中有1000 多人加人了广东抗日游击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广东共产党人领导抗日军民浴血奋战,不但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还赢得了华侨、港澳同胞的支持,他们纷纷在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持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捐款捐物支持抗日游击队。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回国参加抗战的粤籍华侨约有4万多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有的成为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骨干;有的在华南敌后抗战中屡立战功;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华侨、港澳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支援和参加祖国抗战,谱写了华侨、港澳同胞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光辉篇章。

  城市、海上游击战独树一帜大显神威。广东抗曰武装部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不仅在内地长期坚持抗战,而且深人到港九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不仅在平原、山地、乡村开展游击战,还在香港地区开展城市、海上游击战,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它的战略地位却十分重要。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根据当时斗争的实际,成立了港九大队开展港九城市游击战。采用的战略战术是乘敌之空隙,用各种方法向敌进攻,削弱敌人的力量,培养增长自己的力量,形成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包围与反包围,大块与小块等犬牙交错的战争奇观。在港九地区开展的城市、海上游击战,不但削弱了日伪军的战斗力,同时破坏了日军的交通运输,并且还很快地打开了港九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局面。更为突出的是港九城市、海上游击战在国际上也起到了牵制日军,支援英、美在东南亚地区的对日作战的作用,由此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利于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民族战争的深人开展,体现了广东党组织领导广东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独特之处。

  抗曰武装力量的发展为解放战争奠定了武装斗争的基础。广东党组织领导下的人民抗曰武装的建立和英勇作战,使南粤人民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党组织和人民武装曾一度受封严重摧残。华南抗日纵队建立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华南地区有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建立了广大的根据地和游击区。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不仅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而且为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武装斗争的基础。广东抗日武装纵队北撤后,北撤部队逐步发展扩大为两广纵队,曾参加著名的淮海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留在广东开展武装斗争的部队,逐步发展成粤赣湘边纵队,为解放广东做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华南抗日纵队分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粤赣湘边纵队、闽粤赣边纵队、桂滇黔边纵队、粤桂边纵队、粤中纵队以及粤桂湘边纵队等。在华南、华东和西南等地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解放华南,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2-15 11:16: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共河北抗战大事记述(1933—1945)

下一篇:英雄丰碑 屹立江淮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