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年 张铭清谈破冰
2021-11-02 09:32:47  来源:中评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原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铭清主持国台办例行记者会历史资料图(来源:人民网)

  中评社香港11月2日电(记者 林艷)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原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是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重要操盘者,在其担任国台办新闻局局长的13年里,曾参与了大量推动两岸新闻交流制度化、法规化等方面的重要工作。今年恰逢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年,中评社记者日前特别专访了张铭清。他不仅回顾了两岸新闻界从破冰到频繁互访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推动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背后秘辛,同时还就两岸交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铭清表示,两岸新闻交流在两岸各项交流中起步最早,影响最大,成效最显着。新闻界的“破冰之旅”,也是两岸各项交流的“破冰之旅”。两岸交流的破冰,是为了打破两岸几十年疏远的对立藩篱,开通两岸关系信任融合的航道。今天,冰封几十年的坚冰已经打破,但是,航道的开通并非风平浪静,畅通无阻,还有暴风恶浪,漩涡暗礁。从这个意义而言,破冰者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后来者发挥当年破冰的勇气,继续努力,才能使开通两岸的航道一路畅通,一帆风顺。他说,回顾当年的破冰之旅,是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破冰者的勇气和智慧,为清除航道上的障碍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以下是此次专访的具体问答内容:

  中评社记者:1991年8月,大陆记者范丽青、郭伟峰赴台採访“闽狮渔事件”,成为1949年以后首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从此开启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能否谈谈您对两岸新闻双向交流三十年的总体评价?

  张铭清:两岸新闻交流在两岸各项交流中起步最早,影响最大,成效最显着。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记者徐璐、李永得来大陆采访。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赴台采访。30年来,两岸新闻交流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双向的过程。伴随着两岸各项交流,为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岸关系发展之所以有今天,两岸新闻交流功不可没。

    2007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张铭清正式出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评社记者:您刚才提到,新闻交流是两岸各项交流中起步最早的。我们知道,在当时的两岸形势背景下率先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并不容易。能否请您谈谈新闻界的破冰契机是如何形成的?

  张铭清:《自立晚报》记者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绕道日本到大陆采访,是海峡两岸隔绝38年以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新闻界的“破冰之旅”,也是两岸各项交流的“破冰之旅”。

  两岸新闻界“破冰之旅”成行,与大陆营造的氛围密切相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大陆和台湾的同胞不能自由往来呢?我们认为,这种藩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观摩。”这一信息使两岸同胞要求打破隔绝、期盼交流的呼声日益高涨,对台湾当局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台湾当局在这一压力下,于1987年7月宣布废除实施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11月2日,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

  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随即发表谈话,肯定了台湾当局采取这一措施对两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表示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保证来去自由,并将努力提供方便,给予照顾。同时,希望台湾当局能允许大陆同胞到台湾探亲。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为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提供方便和照顾提出了具体要求。随后,大陆有关部门和团体纷纷发表谈话,表示热情欢迎广大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保证做好各项接待工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949年以来,由于两岸的军事对峙、台湾当局为禁绝两岸往来采取了一系列刑事手段进行管制。不仅居民购买收音机要经过审批,经核验发照才能购买,还对收听时段、频率加以限制。在金门发放的各类票证中,竟然有“收音机准听证”。对出版物更是严厉查禁,连与政治无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外国文学作品也不例外。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与马克思名字相近,竟当作共产党,查禁他的小说,荒唐至极。在这样高压态势下,岛内新闻界担心戴上“为匪宣传”的政治帽子,对大陆的报道除了歪曲真相的不实之词外,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解除“戒严”和开放“党禁”、“报禁”后,台湾新闻界为了抢滩大陆,才开始积极准备。《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因两大报系的老板王惕吾和余纪忠皆为国民党中常委,不敢贸然行事,《自立晚报》拔得头筹。

      2012年8月9日,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海旅会会长邵琪伟先后到佛陀纪念馆参访。星云大师赠“云水三千”书籍给张铭清(中)和邵琪伟。(中评社 张启芳摄)

  中评社记者:新闻界的此次破冰之旅是否有遇到了什么样的阻力?徐璐和李永得二位台湾记者是如何逃过当时台湾当局禁令的“追杀”?两岸新闻交流又是如何从单向实现了双向交流?

  张铭清:台湾主管部门为了杀一儆百,要求《自立晚报》立即阻止徐李两人前往大陆,否则严加惩处。但《自立晚报》宣称“未有召回记者的计划”,“绝不召回记者”。表示“这些结果我们早就估计在内了”,“至多两年内不得出境”。9月12日,《自立晚报》还以“不会召回两名记者,宁愿受罚突破禁令”的醒目标题表达坚定立场。

  9月11日 徐璐、李永得绕道日本东京,来到中国驻日本使馆,提出赴大陆采访的签证要求。因为使馆此前没有办过台湾媒体到大陆的採访签证,对他们说:“你们的情况非常特殊,我们要请示才能决定。如果你们是以探亲旅游的名义申请,现在就可以发签证给你们。”但是,徐李两人坚持以记者的身份到大陆採访。经过使馆与国内32个小时的联系,签证的人员告诉他们:“你们的事,已获得上级批准,而且是非常热烈地欢迎”。

  9月13日凌晨,徐璐、李永得到达北京国际机场。他们对前来接机的中新社台港澳部主任陈佐洱表示歉意说“让你们久等了”。陈佐洱说“我们已经等了你们38年了”。这句话说出了两岸同胞对打破两岸隔绝期盼的心声,成为了第二天多家媒体报道的标题,小平同志也称赞讲得好。

  但是,台湾当局坚持处理《自立晚报》,“行政院新闻局”发布处罚《自立晚报》的声明:1、两年内停止受理《自立晚报》及其人员出岛申请。2、以“前往沦陷区,妨碍国家安全重大嫌疑者,处理《自立晚报》涉案人员日后出岛事宜。3、以吴丰山、徐璐、李永得有触犯刑法之嫌,移送台北地方法院检察处侦办。

  台湾当局对《自立晚报》的处罚,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弹,要求当局撤销对《自立晚报》的处罚。在各方的舆论压力下,1988年3月24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审宣判吴丰山、徐璐、李永得无罪。9月27日,两位记者顺利完成大陆半个月的采访,返回台湾,受到“创造历史”的英雄凯旋般的热烈欢迎。

  继《自立晚报》破冰之旅后,1990年9月24日,台湾《中国时报》总编辑黄肇松一行4人,对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进行了长达80多分钟的专访,并在《中国时报》的2个版的显著版面刊发。

  1992年8月12日,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赴台採访“闽狮渔事件”,成为1949年以来首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至此,两岸新闻交流开启了从单向到双向的历史进程。

      2010年8月1日,张铭清与多位学者应台湾“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邀请抵台,台湾“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董事长梅可望前往接机(来源:中央社)

  中评社记者:1993年到2006年,在您担任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期间,两岸新闻交流实现了制度化和法规化。能否谈谈您在参与推动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回忆?

  张铭清:30年来,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两岸新闻交流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为台湾记者在大陆採访创造方便、宽松的环境。

  为了因应“破冰之旅”的新形势,1987年11月1日,中国记协宣布受国务院办公厅委托,负责受理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事宜,欢迎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交流,为两岸新闻交流大开了方便之门。

  为了给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提供方便,大陆有关方面通过不断完善台湾记者来大陆採访办法和有关规定,多次简化台湾记者来大陆採访的审批手续,为台湾媒体和记者来大陆採访提供细致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1988年5月31日,第一部管理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的法规《关于台湾记者来大陆採访的管理办法》出台。1989年9月,《关于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注意事项》,对第一部法规作了补充。1992年3月10日,中央台办、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发布了《关于新闻工作人员赴台采访的规定》。1994年,大陆开放台湾记者来大陆驻点。1996年12月1日,《关于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规定》,为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提供方便,把申请办理的时间明确在10天以内。

  1992年9月,应台湾海基会的邀请,18位大陆记者首次组团赴台采访,进一步敞开了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的大门。

  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最初几年,每年只有十几位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随着两岸关係的缓和、两岸人员往来的增加以及两岸经贸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不断深入,两岸新闻交流日益热络,人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

  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之初,因为为数不多,由国务院台办统一审批。随着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人数增加,集中到国台办审批,审批量太大,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为台湾记者增加了不便。为了改变现状,国台办逐步向台湾记者采访密集的省份下放审批权。

  从1994年起,国台办首批下放福建、上海、广东、海南4个省市台办的审批权。1997年,第二批又下放了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四川、深圳8个省市台办的审批权。至此,获得台湾记者来大陆採访的是审批权的省市已达12个。2003年1月1日,国台办只审批来北京和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联合采访申请,除上述这一范围外,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地方审批。

       2011年1月21日,时任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访台出席第一届两岸征文奖颁奖典礼,他表示,这是他第五次来台了,95年第一次,98年第二次,08年第三次,去年第四次,隔了不到半年时间。他这次再度来台,他认为,从这五次来的时间,反映出两岸交流的现状,两岸交流这几年来越走越近,越走越多,越走越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遇到突发事件,可以特事特办,先采访,后补办审批手续。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地区发生了地震。台湾《联合报》记者赖锦宏深夜打电话给我,因深夜河北方面无法办理张北地震的采访申请,希望我通知河北台办,先去采访,后补办申批手续。我立即给河北台办及地市级台办打电话,要求他们协助他先采访,后补办相关手续。使赖锦宏抢占先机,及时报道了地震消息。

  2005年9月28日,国台办公布《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把塬先规定的採访时间由1个月延长至3个月。如有特殊需要,经批准还可以再延长一次,期限不超过3个月。驻点期间可多次往返。实际上由轮派派驻记者的办法变成了常驻。

  2006年12月27日,国台办颁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不再向国台办和各地台办报批,只要受访对象同意即可采访。“规定”还进一步简化了台湾记者自用采访器材入境通关、办理采访证件的手续。

  2008年11月1日,国台办发布了《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办法》。将奥运期间的开放政策延续为常态化的政策,如第七条“台湾记者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即可,不需经过任何批准。”第八条“台湾记者可以聘用大陆居民从事辅助性的工作等。”《办法》体现了为台湾记者采访提供符合新闻作业要求的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精神。在措辞上也改变了以前的政治术语,如把“以探亲、旅游名义入境,未按规定办理采访手续和未领取《采访证》的台湾记者,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采访活动”,改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进行与其机构性质或记者身份不符的活动。”把诸如“不得歪曲事实,制造谣言等不正当手段”之类的负面表述代之以“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进行採访报道”的正面表述。这些改动,不但改变了原先以意识形态区隔的政治术语,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媒体和台湾同胞的友善态度和同胞情谊,也更具有普适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对台湾媒体也不以政见不同,意识形态差异划线,在组织联合采访重大活动时一视同仁。

       2010年6月10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右二)出席“海西正东风、两岸媒体聚焦海峡西岸”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并表示,两岸距离一杯酒,乡亲相聚一壶茶。(中评社 俞敦和摄)

  中评社记者:我们看到,邀请来大陆采访的台湾媒体中有不少是“泛绿”背景。在两岸新闻交流早期,向有“台独”倾向的“泛绿”媒体开放大陆的试点采访,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这主要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铭清:有关方面原先规定:邀请台湾媒体来大陆采访,只请“泛蓝”的媒体,不请有“台独”倾向的“泛绿”媒体。但是,“泛绿”媒体不能来大陆采访,难以改变他们对大陆的偏见,不利于向台湾民众报道真实的大陆情况。经与有关部门沟通,同意少量开放“泛绿”媒体的试点採访。1996年6月,一个有“绿”媒体副总编参加的大陆采访团,从北京、上海、桂林进行了10天的采访活动。采访结束的最后一天,我到桂林为这个团送别。带队的记协领导告诉我,那位“绿”媒负责人一路上一言不发。当晚12点,这位副总编给我打电话,问见我一下是否方便?我欣然同意。记协的同志担心发生意外,要求陪我见他,我让他在隔壁,万一有事过来也来得及。这位副总进门,我请他坐,他说太晚了,打扰您,见我就说:来大陆10天,在北京是政治之旅,钱副总理会见,上海浦东是经济之旅,桂林是山水之旅,经过这10天所见所闻,有个感想:“台湾搞独立绝不可行”。言毕,向我深掬一躬告退。记协的同志赶忙过来问我什么情况?我据实相告,他很有感慨,肯定了邀请“绿媒”的效果,还为今后继续邀请办理取得共识。

  中评社记者:在您担任国台办新闻局局长的13年里,两岸关系虽然经历了惊涛骇浪,但两岸新闻交流却获得了重大突破并且保持一枝独秀,尤其是赴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非常多。为了推动两岸新闻交流发展,大陆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

  张铭清:为了方便台湾记者采访,1995年9月开始举办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同时,举办台湾记者月度采访联谊活动,向台湾记者吹风,给他们提供新闻线索;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为他们采访牵线搭桥、排忧解难。同时,积极推动大陆新闻媒体与台湾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1994年,国台办先后批准联合报、中国时报、明日报、中央通讯社、中国广播公司、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东森电视台、中天电视台、年代电视台、真相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叁立电视台等13家媒体累计超过5万人次到北京、上海、福州、成都、广州、昆明等地驻点采访。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台湾记者驻点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从2005年9月起,台湾媒体记者驻点采访的时间由每次一个月延长到三个月,其间还可以多次往返大陆。

  直到2000年,台湾当局才开放大陆5家中央媒体和5家地方媒体派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大陆记者赴台采访达4千人次。从媒体的家数和人数看,两岸的交流是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推进两岸新闻界的交流合作,国台办和中国记协合作,每年都邀请台湾媒体负责人和记者来大陆采访,同时组织大陆新闻界赴台交流。从1997年起,中国记协每年组织大陆记者赴台採访和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2003年以来,每年在两岸和港澳轮流举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研讨会”。2004年以后,每年在两岸举办大学生新闻营活动。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两岸新闻交流的品牌项目。两岸媒体还开展协作采访、合作直播、节目交换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中央电视台和台湾中天、东森电视台多次联合报道大陆重大活动。

  两岸新闻界频繁的互访,各种形式的新闻研讨会,新闻媒体之间的业务往来与合作,从无到有,由浅入深,形成了密切的工作关系,这不仅使两岸的媒体人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开通了两岸同胞互相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像当年新闻界的“破冰”,消融了两岸民众交流的坚冰一样,两岸新闻交流更是成为了两岸同胞增进彼此了解,消除相互误解,密切同胞感情,积累彼此互信的重要渠道,成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信心和力量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不断深化的两岸新闻交流,成为两岸各项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30多年来,两岸新闻交流从单向到双向,从非正式到正式,从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到多种内容和形式。不断发展深化两岸关係,尽管两岸关系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新闻交流的脚步从未停止,而且人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呈现深入发展的局面。

  中评社记者:您如何评价台湾当局对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影响?新闻业者是如何突破台湾当局设置的制度障碍的?

  张铭清:与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举措相比,台湾当局对两岸新闻交流,特别是对大陆记者赴台採访,设置了许多障碍。在制度方面,从2001年开放大陆中央媒体驻点至今基本停滞。即便两岸形势发生了变化,仍还沿用以前的新闻交流政策,不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而且成为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政策壁垒。

  根据台湾当局的有关法律,大陆记者入台,如果被举报具有共产党员身份,将被以“预备内乱罪”起诉。1992年,在首个大陆记者採访团赴台筹备期间,“海协会”致函“海基会”:“考虑到记者中有中共党员,我们认为,他们在抵离台湾和在台期间,绝不应因为他们的政治身份而受到干扰和歧视。对此,希望得到台湾有关当局明确具体的说明。”对此,“海基会”表示,为避免遭人举报等不必要的困扰,希望大陆方面尽量派不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记者来台访问。“陆委会”则表示,大陆记者中的共产党员入台后,若遭检举告发,法院将会受理。对于“海协会”的函,“海基会”于1月25日复函表示,共产党员身份问题,无法做出具体说明。希望海协会避免推荐身份可能引起法律争议之人选。海基会对此不做明确具体的说明和承诺,只能隐晦说明大陆记者入台后不会发生被起诉和中途被强制离台的情况。

  在“采访证”问题上,“海协会”致函“海基会”,表示大陆记者无法接受出现“中华民国”字样的记者证。希望转告有关方面进行修改。由于台湾当局不同意修改,最后,台湾新闻局长胡志强表示,“记者证是为让大陆记者来台现场采访的方便,并不强迫领取或挂用。”实际上,双方採用了台湾接待媒体“代领”的变通办法,大陆记者把记者证放在口袋里,不挂在外面。

  30年来,大陆方面为给台湾记者采访提供方便,多次下放审批权限,减少环节,简化手续。这些措施,台湾记者已经有了亲身感受并十分肯定。相比之下,台湾方面在审批大陆记者採访手续繁琐且时间过长,已经影响了采访时效。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发生5.6级地震,央视记者提出采访申请,居然在51天后才获批准。与1998年张北地震时,国台办特事特办,当夜採取先採访后补办的审批手续的应急措施,开成鲜明的对比。

  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既是提高两岸新闻交流层次的需要,更是媒体深入、持续采访的基本需要。尤其是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对媒体资讯的需要。尽管大陆方面和媒体的这一合理要求已经提出多年,但至今没有得到台湾方面的回应而无法实现。

  新闻业者实践对突破制度障碍可以有所作为。台湾方面的一些制度障碍,就是由新闻业者的实践突破的。如《自立晚报》1987年9月的“破冰之旅”等一系列实践,对倒逼台湾当局不合理规定的改变,发挥了重要的甚至关键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新媒体跨越制度壁垒的作用是可行的。

  当前,新媒体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手机为两岸同胞交流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式,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奏效。新媒体开辟了两岸信息交流的广阔天地,两岸业界在这些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直到2001年,台湾当局才迫于压力,才开放大陆中央媒体赴台驻点採访,(大陆是1987年开放)。2008年才开放大陆地方媒体赴台驻点採访,(大陆是1996年开放)。在陈水扁当政的2005年4月,台湾当局以新华社、人民日报驻点记者报道了台湾社会与民进党当局不同的舆论观点,无理中断了这两家大陆重要媒体在台採访。对大陆方面提出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的要求,由于台湾当局设置障碍,历经周折才得以实现。台湾当局这些为两岸新闻交流设置障碍的错误做法,直接影响了两岸新闻交流的深入发展。

  2008年下半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台湾方面才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两岸新闻交流的措施。7月恢复了新华社、人民日报驻点采访。并将大陆媒体记者在台驻点期限由一个月延长到3个月。对两岸重大交流活动,台湾方面为大陆媒体的采访提供了协助和便利。

  中评社记者:您认为,当前两岸新闻交流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铭清:我认为,目前两岸新闻交流仍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两岸新闻交流不平衡、不对称的状态。以驻点采访为例。30年来,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呈逐年增多,由每年的一千多人次,到2010年底,来大陆采访的驻点媒体有13家,台湾记者达2万人次。而大陆记者赴台採访只有4千人次,比例为5比1。虽然台湾当局先后开放了大陆5家中央媒体和5家地方媒体派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但以大陆数千家媒体只允许10家在台驻点采访,显然不能满足大陆媒体的要求。就两岸驻点的媒体数量和记者人数而言,两岸交流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政策壁垒导致交流水平和层次难以提高。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这些年,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密切交流,为两岸新闻交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台湾方面的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存在“泛政治化”的问题,导致两岸新闻交流因政治塬因产生的制度障碍没有消除。

  三是由于两岸媒介生态存在差异,媒体报道对对岸形象的塑造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媒体作为信息源的主渠道,在塑造形象上举足轻重。根据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理论,两岸媒体对对岸的报道,为本地受众构建关于对岸的拟态环境。由于两岸记者在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事件的选择、报道角度的确定,编辑语言的应用受到自身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内容的取舍,角度的选择,新闻语言的措辞等,带有预设的立场,隐含政治倾向的偏见。

  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相更远。偏见造成的拟态环境,必然远离真相。以报道议事机构为例,大陆媒体对台湾“立法院”的报道,给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打架。

  其实打架的情景,不过是种表演秀,在大陆民众看来很新鲜,但在台湾却是习以为常。而台湾媒体报道大陆的“两会”代表是“吃馒头、举拳头”、履行“一致通过”的“表决机器”、“橡皮图章”。“拟态环境”展示的是代表打瞌睡、打哈欠,主席台上交头接耳,至于大会议程倒付之阙如。

  这种以偏概全报道塑造的拟态环境,对全面了解两岸民意机构的运作,显然是有害无益的。可以通过深化新闻交流,在新闻的一些基本原则上取得共识,纠正在塑造拟态环境中出现的偏差,人际交流中的怀疑、猜忌。

  中评社记者:我们看到,当前两岸关係形势严峻,两岸交流合作严重受阻,两岸官方来往基本断绝,甚至港台的官方关係也基本中止,两岸民意敌对性日益增强。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您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张铭清:原于冰山理论的破冰,是人际交流的术语。两岸交流的破冰,就是为了打破两岸几十年疏远的对立藩篱,开通两岸关係信任融合的航道。

  今天,冰封几十年的坚冰已经打破,但是,航道的开通并非风平浪静,畅通无阻,还有暴风恶浪,漩涡暗礁。从这个意义而言,破冰者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后来者发挥当年破冰的勇气,继续努力,才能使开通两岸的航道一路畅通,一帆风顺。

  温故而知新,今天回顾当年的破冰之旅,是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破冰者的勇气和智慧,为清除航道上的障碍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受访者介绍:张铭清,1978年——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攻读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1981年—1993年,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人民日报福建记者站首席记者、站长、高级记者,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1993年,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长、新闻发言人、主任助理,中共中央对台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顾问。组织撰写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两个白皮书:《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1993年)》《一个中国塬则与台湾问题(2000年)》,《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1995年)]《台湾歷史纲要(1996年)》等重要文献。出版通讯、报告文学集《海峡潮》、言论集《海峡谈屑》。2007年,海峡两岸关係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兼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联合大学顾问、兼职教授,中国新闻社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平台主任,首席专家。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唐芬 最后更新:2021-11-02 10:28: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谁最适合担任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吴子嘉分析民调:蔡英文很头大

下一篇:国台办最新表态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