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的《中苏半月刊》
2017-06-12 15:07:10  来源:通讯员:向显桃   点击:  复制链接

 

  《中苏文化》抗战特刊

  中苏文化协会于1936年在南京成立,是当时国民党政府迫于日寇压境华北的形勢,为了同苏联改善关系,争取军援,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进攻而建立的文化组织,由孙科任会长,陈立夫、邵力子任副会长。主持其工作的是常务理事王昆侖,他是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立法委员。实际上,他在1933年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潘汉年直接联系。

  中苏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中苏文化》,以促進中苏邦交、沟通中苏文化为宗旨,广泛发表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增进中苏友好的文章。其活动经費主要由苏联对外文化委员会提供,每月7000元,不足部分由国民政府立法院补贴﹔如遇临时急需出刊,自行设法筹款。该刊发行对象多为国民党上层人物,主要赠送为主、销售为辅。在这个刊物上,为了向国內读者正面介绍苏联各方面情況,曾公开转载报道苏联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斯大林的文章和讲话,以及苏联卫国战争情況。每逢抗战纪念日,孙中山、列宁诞辰或忌辰,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寿辰,苏联建军节,以及苏联电影、戏剧界活动,刊物都会不失时机地出版特刊或发行专号,成為当时中国民众了解苏联的一个窗口。

  当时,国民党右派對《中苏文化》的编辑方针很不滿。中苏文化协会召开年会的時候,洪舫首先在会上发难,攻击《中苏文化》“赤色”太重,只宣传苏联,很少报道中国,要求压缩或削減介绍苏联的篇幅,实际上是责难《中苏文化》不著力宣传国民党的“正统”。最后,会長孙科出面調解說:“中国国內的事情,可以在別的刊物上登载,《中苏文化》主要是面向国內读者沟通中苏文化的刊物,多登些苏联情況是合乎情理的。”

  后來,孙科寻机将洪舫撤职,由中共南方局推薦政治上进步可靠、处事周到灵活的屈武、刘仲容接替洪舫的秘书主任职务。

  抗战时期,每当举辦抗战周年活动,都会请蒋介石在《中苏文化》上题词。蒋介石不但不好拒绝,而且还题得冠冕堂皇。虽然题词內容並不能代表他的本意,但既然在《中苏文化》上署名印出來,就可以用來抵制頑固派的种种论调,对杂志也起到保护作用。

  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的会长是覃振,湖南分会的会务由翦伯赞(翦伯赞,湖南桃源人,著名评论家、历史学家。解放后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副校长。)负责,党内受湖南省委领导。

  《中苏半月刊》于1938年在长沙创办,它是中苏文化协会长沙分会的会刊。当时,中苏文化协会的总会设在重庆,翦伯赞为常务理事。《中苏半月刊》由翦伯赞任主编,张生力任编辑,一直由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它是抗战时期湖南地下党领导的唯一坚持下来的公开出版物。

  长沙大火后,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迁沅陵,改称湖南中苏文化协会。《中苏半月刊》也随之迁往沅陵,驻扎在沅陵县城总爷巷28号的一个小院,大门向西,院内只有一明两暗——中间是堂屋,两边是两层木板楼房。会址只是东边的楼上,但是用木板隔成两进的。但仍以原来的名字与苏联对外文化协会(Voks)联系。主要是接受他们赠送的书报杂志和寄赠给他们《中苏半月刊》及其他公开出版的刊物。

  王时凤、王仁忱任编辑。一九三九年秋,二王相继离开沅陵,翦伯赞同志要求省委派人

  接编《中苏半月刊》,于是田价人派往沅陵接了这个工作。《中苏半月刊》的助理编辑刁牧夫和胡剑琴(现名胡振平,在江苏省政协工作)两同志。协会的行政工作由翦伯赞的连襟王世昌(槐庭)负责,他不是党员,但比较可靠;协会在沅陵南岸农村中租了一所房子,作为仓库,王全家住在那里,那里也是协会躲警报和休息的地方。

  全部稿件,翦伯赞都一一亲自把关审定。每期的时论都由他亲自执笔撰写,仅1939年3月至12月,他就撰写了13篇评论。其中有《加强反汉奸斗争》、《我们为什么沟通中苏文化》、《粉碎日寇进攻长沙的企图》、《纪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日子——十月革命》等。广大读者从翦伯赞的时论和《半月刊》的文章里,加深了对日伪汉奸的切齿痛恨,沟通了中苏人民之间互相支持、共同抗击法西斯野蛮侵略行径的感情,激励了广大民众奋起抗战的士气。《中苏半月刊》还不时报道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的业绩,中苏两党团结一心,推进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史实。《中苏半月刊》又积极组织流亡青年训练班,引导小不少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中苏半月刊》的功绩正如当时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长聂宏钧所回忆的:“《中苏半月刊》是我们省委的唯一公开的旗帜。因为这个刊物地下党都知道,它不仅起到宣传作用,而且起到组织作用,这个刊物能继续出刊,表明了省委的存在和战斗力。”

  《中苏半月刊》对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抗日大力宣传和鼓动,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长沙迁沅陵的湖南警备司令部多次借故搜查刊社,由于工作人员富有地下工作的经验,未让他们查找出任何把柄。

  有一次,湖南警备司令孙常钧派出一支气势汹汹、荷枪实弹的警察闯入《中苏半月刊》社,扬言搜查密谋异动的共产党。大家都为翦伯赞耽心,劝他从僻近小巷躲开。翦伯赞却从容地说:“别怕,我自有道理,谅他们现在还不敢怎样。”随后,大义凛然地随警察来到司令部。孙常钧色厉内荏地说:“你们中苏文化协会和《中苏半月刊》社有许多共产党,我们已经知道,你就是头头。所有的共产党员都是要杀头的,共产主义无论怎样好,可惜杀了头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翦伯赞机智地反驳道:“可惜我不是共产党,我的同事也不是。中苏文协和《中苏半月刊》是搞人民外交的,我们不宣传苏联文化,苏联不帮我们抗战,于我们都不利。所以我倒要提醒你,国共合作是蒋委员长的决策,你们杀共产党的头,上边追查责任,你怎么办?你扰乱中苏文协,孙科总会长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孙自知失言,一时语塞,只能客客气气地将翦伯赞送出司令部。

  针对敌人的顾忌,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加强《中苏半月刊》陈营,于1940年初建立省文委,要求委员们给刊物多写文章,提高办刊质量和知名度。于是有了张天翼的长篇小说《金鸭帝国》、田价人的译作《列宁传》等作品在《中苏半月刊》上发表。国民党当局不敢公开反对中苏间文化交流,也就不敢公开阻挠《中苏半月刊》出版。他们只得玩异诡计,采取打击承印机构和威吓房东的办法,同时由警察局不时刁难,恫吓《中苏半月刊》的工作人员。《中苏半月刊》遇到了搬迁、无处付印的局面,出刊变为不定期。

  1940年的清明节,助编刁牧夫被捕牺牲,编辑田价人(此时翦伯赞已调往重庆)赶往湘潭给聂宏钧汇报。聂鼓舞道:“敌人对你们越恨,你们越应感到自豪。湖南失去联系的同志们只要看见《中苏半月刊》仍在出版就知道省委们在湖南,这是一个重要信号,足以鼓舞同志们的斗志,必须坚持出版。当然,注意在确有危险的时候要保存实力,希望《半月刊》多动脑筋,多与中共湘西工委取得联系和支持。”

  就在田价人离沅时,警备司令部又搜查了刊社,检查了来往信函、稿件,将田价人的书箱贴了封条。并捎信让田价人回沅后立即向警备司令部“报到”,以此想吓跑田价人。田分析敌人并未掌握什么把柄,又想到翦伯赞智斗敌人一事,毅然直奔警备司令部。司令部二处(刑侦处)处长措手不及,借口避而不见。田丢下话:“司令部无人接洽,我就自由行事了。”事情也不了了之。

  但是,警备司令部加紧了暗中捣鬼,令房东说什么也不再留《中苏半月刊》租房,印刷所不肯承担印刷。翦伯赞人在重庆,心系沅陵《中苏半月刊》,了解情况后,便与上级组织取得联系,秉上级旨意写信给田,让其迁往桂林。田未及搬迁,桂林已出《中苏月刊》(改半月刊为月刊)一期,其中刊登了编委会人员:翦伯赞、吕振羽、张天翼、谭丕模、杨荣国、李钟融、田价人。原来,这是中共南方局的策略,目的之一就是让湖南省委知道这仍是湖南的刊物,让党内同志们知道中共湖南省委的旗帜仍在飘扬。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7-06-12 15:24: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 人生长恨百梦牵 一一寻访中国抗日远征军老兵

下一篇:《老兵》赠老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