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不可忘却的壮歌——记抗日烈士易安华将军(1)
2018-04-17 09:34:21  来源:易超平  点击:  复制链接

易少将旅长安华烈士遗像

  江西宜春县遶市乡泽溪村地处宜春县西北部,群山连绵起伏, 粗犷而冷峻, 令人感到一种刚正不阿、力争上游的质朴美。一座座的大山,层层叠叠,像大海的波涛,无穷无尽地延伸到遥远的天尽头,消失在那云雾迷漫的深处。一眼望去,好似一幅凝重的画,又如一首深邃的诗。在这里,曾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一、飞剑潭的传说

  在泽溪村的后山,群山环抱着一个色如翡翠,千姿百态的湖泊,名为“飞剑潭”。大大小小的岛屿散落在湖泊里,星罗棋布。在茂密的森林古木映衬下,飞剑潭更显晶莹剔透,秀丽多姿。

  相传这里本没有潭,而只有延绵起伏的群山。有一年,这一带发生大干旱,接连几个月都没有下雨,田地干裂,眼看秧苗就要晒死了,老百姓急得没有办法。在这个节骨眼上,土地公公来到天上找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派吕洞宾、铁拐李带上“龙泉剑”去泽溪一带开一条河。

  且说铁拐李和吕洞宾下凡来到泽溪,见一清澈小溪,周围风光旖旎,就坐在溪边下起棋来,把开河之事忘了个干净。这棋一下就好几天,二仙终于累了,铁拐李想把裤脚卷起来凉快凉快,他刚一弯腰,“龙泉剑”就从他腰间滑落,一直往下熘入溪中,转眼就看不见了。

  二仙这下慌了神,下棋不但误了开河还丢了宝剑,玉皇大帝怪罪下来怎幺得了?于是二人分头沿着小溪一上一下去寻宝剑。吕洞宾往下找,他用手在水里摸了一阵,什幺也没有摸到,心中气恼,用脚在水里狠狠地跺了几下。谁知道,他越跺脚,地就越往下沉,水就越往上冒,浅浅的小溪立刻成了一个深潭。

  剑是铁拐李掉的,他心里更忐忑,就用脚在附近的水里胡乱地搅了九十八下,结果剑还是没有找到,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回天庭请罪。而那个被他用脚搅过的地方竟成了美丽的九十八道湾,于是人们就把这个潭命名为“飞剑潭”。这个美丽的传说让人杰地灵的泽溪村充满了传奇色彩。

二、雄心壮志

  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初叁(即1900年2月2日),泽溪村的乡亲们按照传统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之中。

  这一天对村民易静山一家来说是不寻常的。清早,全家人就开始忙碌,不仅是因为过年,更重要的是迎接家里新生命的到来,他的妻子李氏怀胎十月,即将临产,接生婆忙前忙后做着各种准备工作。到了正午时分,他的家里突然闪过一束奇异的光芒,躺在床上的妻子李氏一声惊唿,一个婴儿就哌哌坠地了。候在屋外的易静山顿时警醒过来,跑进屋里一看,妻子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娃。这娃娃脸蛋红扑扑的,哭声响亮,叫人看着说不出的喜欢。看到他们母子平安,易静山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按照家谱的辈份排行,易静山为这个刚刚出生的娃娃起名“福如”,其寓意是希望这孩子今后能够多些福气,有些作为。

  儿童时代的易福如,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善良敦厚,孝顺懂事,识大体,才德均超乎常人。他的外祖父李庆龙先生常对旁人说:“这个小孩非平庸之辈,一旦有机会定能出人头地,取得非凡的成就。”

  及福如稍长,易静山考虑到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就将福如送到宜春县高等宜阳小学读书,接受传统正规的学校教育。小学毕业后,福如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在学校,他勤勉奋发,专心向学,气质严谨,思想独立,不仅各项成绩居全校之冠,在个人能力方面也暂露头角。

  福如秉性刚毅,胸怀大志,不甘平凡。他经常阅读各种历史书籍,十分崇拜东汉时期的着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和开国功臣马援将军,向往长大后建功立业,为国家效力。学习之余,他常关注国家大事,认为好男儿应志在四方,以报国为己任,有一番作为,不能碌碌无为,平庸地度过一生。

  1919年,当“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到江西宜春的时候,正在江西省立第八中学读书的易福如闻风而动,带头响应,积极组织同学们开展爱国运动。他和同学们一道上街游行,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坚决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但学校当局非但不予支持,还对此十分不满,第八中学校长刘汉等人组织军警人员极力阻挠。易福如毫不煺缩,继续带领同学们开展爱国运动,并愤然提出“打倒刘汉”的口号,结果被勒令煺学。

  煺学后,易福如返回乡里,但仍然埋头苦读,博览群书,心系国家安危。他心中十分仰慕南宋将领宗悫大将军,盼望着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他给自己改名“安华”,别号“济臣”,以此表达出自己兴国安邦、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三、投笔从戎

  1924年,全国形势严峻,各地军阀割据,北洋政府专横跋扈,祸国殃民,各自为政。易安华只身来到广州,看到孙中山先生为了救国救民,奔走全国,宣传革命和叁民主义,并创建了黄埔军校。在这种情形下,易安华心潮澎湃,难以平静,他暗自下定决心,献身革命,报效国家。

  1925年春,早就胸怀壮志的易安华,为了报效国家,他忍受着失去妻子的巨大痛苦,狠心将年幼的女儿咏梅托付给自己的外祖母代为养育,毅然离开家乡,远赴革命的发祥地——广州,于1925年1月顺利考入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叁期步兵科。

  1926年1月17日,在黄埔军校经历了一年努力学习的易安华,毕业后就被派往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于1926年3月1日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宪兵教练所担任少尉队附。此时,正值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易安华随即被调任总部学兵团担任中尉排长,参加了攻克湖南、湖北一带的战斗,亲身经历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战斗。

  因勇敢善战,指挥得当,1927年4月,易安华升任浙西警备司令部第叁补充团上尉连长;同年11月,黄埔军校教导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从此,国民党革命军第一个成建制的正规部队由此诞生,易安华也因此调到第一军教导团担任上尉连长。

  不久,易安华于1928年春进入中央军校军官团深造,学习训练德国的军事课程。这是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其目的是把黄埔学生培养成今后能对各地军阀割据势力进行削藩战争、实现国家统一的得力军事人材。易安华正好借此机会在这里潜心求学,修习各种军事课程,研究军事理论。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分配到陆军教导队担任上尉连长。

  1930年1月,易安华又调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4-17 09:36: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缅怀我的父亲张耀曾

下一篇:不可忘却的壮歌——记抗日烈士易安华将军(2)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