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余脉追踪
2019-01-24 17:08:38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著名的回民武装。该支队作战积极,勇猛顽强,屡建战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冀中军区表彰为,“打不烂,托不垮,无敌不克的铁军”。毛泽东也赠给予高度评价,亲笔题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其间英雄业绩早已名扬天下,但英雄之旅以后的发展里程是怎样的,现在还有没有延续的余脉,笔者搜寻查证了大量资料,把这个答案呈现给广大读者,敬请军史专家和回民支队老战士指教。

  抗战光辉历程回顾

  冀中回民支队的前身有三块,即1937年9月下旬,共产党员肖秉钧和回族青年刘文正在定县、安国一带组建的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1938年1月,回族爱国志士马本斋在家乡献县东辛庄组建的抗日武装“回民抗日义勇队”和在河间城南一带由马仲三建立的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3月,马本斋部和马仲三部合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马本斋为队长,马仲三为副队长。

  1938年6月,奉冀中军区的指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和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县城合编,成立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下设两个大队及卫生队和警卫队约六七百人。总队长马本斋,副总队长马仲三,政治部主任刘文正。

  1939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部队在饶阳小官亭一带休整。经冀中军区批准,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下辖3个大队9个中队,由马本斋任司令员。不久,冀中军区派红军干部郭陆顺到回民支队任政治委员。

  回民支队正式成立后,奉命到定县、无极、藁城、新乡一带活动,先后进行了歼灭无极大刀会和大名庄伏击战、南苏村伏击战等战斗。1940年2月,回民支队编入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奉命到深县南部开展活动,支援八路军129师的反顽斗争。支队迅速同深南县委取得联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先后在南花盆、贡家台、康庄、榆科、魏家桥等地连续作战30余次,攻克敌据点两处,毙伤日伪军500余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打开了深南地区对敌斗争的局面。1940年秋,在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中,回民支队在深南地区频频出击,扒毁敌人的交通要道,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伪政权组织。支队本身也发展到3个大队11个中队约2100人。在11月中旬的深泽攻坚战中,回民支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也使敌人感到敬畏。

  在深南一年,经过血与火的战斗洗礼,回民支队由一支人员少、装备差、成分复杂的地方武装迅速成长为党领导下的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1940年7月,冀中军区在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上,奖给战功卓著的回民支队一面锦旗,上写“打不烂,拖不垮,无攻不克的铁军”。毛泽东对冀中回民支队也给予高度评价,亲笔题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百团大战后,华北日军疯狂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冀中抗日根据地采取了更加残酷的分割封锁。1941年1月,回民支队挺进到大清河以北,直逼敌人在冀中的心脏保定。积极配合当地军民破路、炸桥、割电线,粉碎了敌人的“新交通政策”。1941年6月,回民支队转移到无极、定县一带开展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7月,回民支队参加青(县)大(城)战役,在建国一带牵制敌人,袭击敌人27次,歼灭日伪军500余人,俘虏100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42年5月,侵华日军在冀中地区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6月2日,在高庄、纪庄突围战中,日伪军被歼300余人,回民支队也遭受了建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总计减员360余人。7月初,回民支队奉命越过北运河、津浦路,到达渤海之滨的冀鲁边抗日根据地,补充弹药,进行休整。

  1942年8月中旬,回民支队冲破敌人的封锁堵截向冀鲁豫边区挺进。9月初,在平原县境内越过津浦路,顺利进入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区范(县)观(城)濮(县)一带,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此时,回民支队正式划归冀鲁豫军区建制,暂归该军区第4军分区指挥。10月初,回民支队到达回民较为集中的鲁西北地区继续进行休整。12月,回民支队与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合并,称第3军分区(保留回民支队番号)。

  1943年7月,八路军总部命令,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划归冀南军区改为第7军分区,以回民支队为基础重建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10月,回民支队奉命开往鲁西南的昆吾、尚和一带,组成丁新3分区。马本斋为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张同钰任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回民支队政治委员。1943年11月,回民支队参加冀鲁豫军区组织开展的反“蚕食”斗争的首次战斗,即奇袭濮阳八公桥战斗,回民支队在这次战斗中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其英勇机智的战斗作风赢得了军区首长和兄弟部队的一致称赞。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党中央为制止蒋介石破坏团结抗日制造内战,从各大军区抗日前线抽调了部分部队西进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1944年1月31日,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抽调了包括回民支队在内的6个团组成冀鲁豫军区西进支队,在杨得志司令员的率领下,奔赴陕甘宁边区,2月1日,回民支队指战员踏上新的征途。2月7日,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在军区后方医院。1944年4月初部队到达陕西米脂县城,5月开赴甘泉县田庄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和大练兵运动中,担负起保卫陕甘宁,建设陕甘宁的光荣任务。

  1944年8月,冀鲁豫军区西进支队改番号为教导第1旅,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同年11月,教导第1旅进行整编,将5个小团合并为两个大团,回民支队保持建制不变。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英勇的回民支队共进行大小战斗870次,毙伤俘日军13000余人,毙伤俘伪军、汉奸、特务23400余人,合计歼灭敌军36000余人,为冀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挺进东北

  1945年9月2日,回民支队90余名排以上干部,在政委刘世昌的带领下从陕北出发,奔赴东北。10月底到达沈阳,根据上级命令,以回民支队干部为骨干,组建了一个新的回民支队,称为回民教导团。由马庆功任团长,马建德任副政委。1945年11月25日,根据苏军跟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我军撤出沈阳,回民教导团奉命掩护市政府撤退。

  12月初,回民教导团划归刚刚建立的辽西第1军分区领导,改称沈北支队,支队长李育民,政委刘世昌,副支队长马庆功,副政委尉迟弼堂,参谋长刘清瑞,政治处主任马建德,后勤处长权韵符。支队编5个步兵中队,1个特务中队,另有通信、警卫、侦察各一个排,总兵力700余人。全部是日 式装备,火力比较强。从此,沈北支队成为辽西(辽吉)一分区的主力团队,继续秉承着冀中回民支队的光荣传统,驰骋在广阔的辽北平原上,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沈北支队在辽西一地委、辽西一分区的领导下,转战在铁岭、法库、新民、沈北的广大地区,进行过许多次剿匪除霸战斗,影响较大的有李家窝堡战斗、郭家沤麻坑战斗、二道房战斗等。沈北支队对流窜在法库西北三面船、公主屯、登仕堡子三角地区的百余名骑兵土匪进行过多次围剿。这股土匪利用地形熟、行动灵活等特点,与我军周旋,妄图逃脱灭顶之灾。沈北支队指战员紧紧咬住敌人穷追猛打。经过十余次大小战斗,终于全歼了这股作恶多端的土匪,缴获战马近百匹,毙俘敌人50余名。在清剿骑兵匪徒的艰苦战斗中,支队副政委尉迟弼堂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年仅24岁。

  1947年春,沈北支队改称为辽吉1分区步兵第14团,并进行了整编。原8个中队扩编为3个营,每个营有3个连队,团部另有直属机炮、特务、骑兵3个连队,兵力千余人。原回民支队副支队长董庆云从辽吉军区调回担任14团团长(后马庆功),政委刘世昌(后李清晨)。整编后,14团积极配合军区部队攻克通辽,歼敌2000余人。至1947年3月,流窜于开鲁、通辽以南,康平、前旗以北,奈曼、库伦以东广阔区域,袭扰我地方干部和武装的顽匪主力基本被消灭了。不仅实现了陶铸同志提出的“打开辽吉省委与一、五分区的通道”的目标,同时也为辽吉一分区东进康(平)法(库),扩大解放区,收复失地解除了后顾之忧。

  1947年3月14日拂晓,14团在康平县城以西5 5公里的敖力营子同敌东北长官司令部特务团激战数小时,歼敌一个营,首战告捷。接着,又于4月8日凌晨乘敌换岗之机,向康平县城守敌突然发起攻击,一举突人城内。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毙伤敌人80余人,活捉敌保安大队长李执训以下430多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全部敌伪档案。5月17日,14团同分区其他主力部队紧密配合,再次攻克康平县城,俘敌800余人。

  1947年5月26日,14团参加解放法库的战斗。在攻城战斗中,城西守敌企图顽抗待援,但在14团1营的猛烈攻击下,一部分守敌被歼,大部分向城内溃逃。1、2营指战员向城内迅速压缩,3营除留1个连做预备队外,也都投入战斗。14团3连一直打到敌县政府,城内被分割的敌人据守院落,进行着顽强的抵抗,14团3连在硝烟的掩护下,战士们搭起人梯,翻墙而过,率先冲进伪县政府院内,消灭了院内敌人。天还未亮,14团与兄弟部队在城内会师,战斗全部结束,共毙伤敌百余人,俘敌700余人,其中14团俘敌300余人。同时,还缴获敌人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1947年11月,14团在分区首长指挥下参加兰家店战斗,围歼敌王牌新6军505团大部,毙敌团长张明铎以下200余人,俘敌600余人,缴获大量美械武器弹药及一大批美式通信器材。当月底又配合骑兵1师等部队进击昌图县通江口,歼灭国民党新6军22师突击大队及师部骑兵搜索排160余人,并围剿流窜于王家店一带的土匪30余人。12月下旬,为扫清法库城外围的国民党据点,14团奉命攻打小刘家窝堡敌人据点。这个据点驻守着国民党新6军22师的一个步兵连,并加强一个重机枪、60炮排和一个工兵徘,火力较强。敌人的防守工事纵横交错,十分坚固,25日深夜,攻击战斗陵计划打响。顿时,炮声隆隆,火光闪勾,轻、重机枪扫射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响成一片。攻击的部队迅速向村头扑去。经过反复较量,爆破攻坚,26日凌晨6时,战斗胜利结束。这次战斗,全歼国民党军队一个加强连,击毙敌连长以下100余人,俘敌70余人,创造了辽吉一分区地方主力部队攻坚战的范例,受到中共辽吉省委和辽吉军区的通令嘉奖。

  1948年1月,14团在田庄台战斗中担任主攻4月,进行法(库)南反偷袭,均取得胜利。9月初,14团在铁岭域西南1 o公里左右的三台子与兄弟部队一起伏击敌53军116师一个美式装备的加强团,因情报泄露,敌有充分准备,而我无应变措施,仍命令部队按原计划出击,死打硬拼,从而使我军遭受重大伤亡,有500余人英勇牺牲,仅14团就牺牲了200余人,这是该团历史上又一次血的教训。

  1948年10月,14团奉命编入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12师,在“辽沈战役”中参加了围困长春的战斗。1948年11月,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7师469团,为该师第一主力团。1948年12月该团人关参加平津战役,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

  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开始南下进军。469团进军中南后,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曾作为基干团队组建过吉安军分区和上饶军分区。195m年1月,以该团为基础,组成江西军区训练团,原469团班以下人员959人调给海南军区兼第43军。1959年1月该团又与江西军区军官学校合并组建江西军区训练大队,担负培训在职干部和预备役训练教员的任务,1960年7月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教导大队。

  扎根西北

  1945年9月下旬,留在陕北的回民支队,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金民、第1大队大队长马进坡率回民支队部分干部和家属从陕北出发,返回冀中,这是第一批回老根据地的。

  1945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2旅合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回民支队仍在其建制中,此时,原第2大队大队长马风舞升任支队长。1946年4月,回民支队番号撤销,部队缩编为教导旅第1团第3营。支队长马凤舞率支队中的回族干部战士200多人返回华北家乡,这是第二批回老根据地的。虽然3营已无回民成分,但仍可看成是回民支队的一个重要延续。

  1946年6月,国民党蓄谋已久发动的内战部署就绪,开始向全国解放区进攻。10月,教导旅第1团第3营随团参加横(山)榆(林)战役,1947年3月,蒋介石纠集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等部34个旅,共23万人马,准备从南、西、北三面向延安发动“重点进攻”,狂妄叫嚣要“三天占领延安”。教导旅第1团第3营在团长罗少伟、政委魏志明的正确指挥下,与敌浴血奋战七天七夜,掩护党中央机关和延安群众安全转移。在最后一天的阻击战中,3营伤亡很大,与敌硬拼5个小时以上。撤下阵地时,9连1排副排长苏丙华带的20多人不见回来,有人看到他们为了堵击敌人完成掩护任务,冲到敌群与敌肉搏,最终全部壮烈牺牲!而后,在40天内,我军运用“蘑菇战”连打了三个漂亮仗,首战青化砭, 再战羊马河,最后攻克蟠龙镇,共歼敌3个整编旅,共计15000余人,特别是青化砭战斗中,3营动作迅猛,追俘第3l旅副旅长周贵昌。

  1947年10月,教导旅编人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教导旅1团3营番号不变。该营在西北战场上奉命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各个战役,圆满地完成了旅、团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

  1949年2月,全军统一改变番号和编制,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教导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16师,原1团3营也改称步兵第46团3营,5月,抢渡渭河,解放西安。7月中旬参加扶风(县)战役。8月大战兰州,随团主攻营盘岭东南阵地。兰州大捷,威震西北,敌军丧胆。9月,第6军从兰州出发,向河西走廊挺进,沿途敌军纷纷投诚。当月底,16师部队进抵安西。

  1949年10月10日,我军在苏联派来的30多架飞机的援助下,离开古城酒泉,西出玉门关,北穿星星峡,从空中到陆地,数路大军,齐头并发,向新疆展开了气势磅礴的大进军。人民解放军6军16师大队人马,闯过终年大风的安西,越过千里无人烟的戈壁,在长途急行军中,战士的鞋子磨烂了就用绑腿布包脚,绑腿布烂了,就光着脚在严寒中行军,晚上四五十人挤在一起休息,一路上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于1950年1月全部到达新疆哈密地区。师部驻哈密大营房,46团3营随团驻镇西(今巴里坤)。这支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鞍马未歇,征尘未洗,就立即开始跟踪剿匪,铸剑为犁,帮助地方建立政权,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号召,担负起屯垦戍边,建设新疆,保卫边疆的光荣任务。

  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命令,将驻新疆的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驻哈密的步兵第16师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5师。此前第46团已抽调第1、2营改为新疆军区骑兵第2团,3营(老回民支队)划归16师直属,这时改为农5师独立营(也称牧畜营),驻巴里坤县。从此,回民支队的这支余脉就扎根在大西北,为新疆地区的稳固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农5师隶属生产建设兵团领导。1957年1月18日,按兵团取消师级所属团场建制番号的命令,农5师缩编为红星总场(以步兵16师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代号“红星”命名,副师级),所属独立营改为红星牧场。1959年2月农5师建制恢复,红星牧场与伊吾军马场合并归农5师领导,改称红星一牧场,同时在哈密沁城小堡以原46团3营8连和原48团3营9连成立红星二牧场。

  1963年2月,农5师师部西迁博乐,红星一、二牧场归农5师哈密管理处领导。1969年4月,兵团党委决定将哈管处移交兵团后勤部管辖,到1973年1月,哈管处又归兵团直属管理。1975年3月,兵团体制撤销。哈管处移交给哈密地区农垦局管辖,红星一、二牧场番号不变。1982年初,兵团体制恢复。是年4月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副师级建制),红星一、二牧场划归其建制。2001年1月31日,根据中央决定,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13师,红星一、二牧场仍在其建制。

  冀中回民支队的重建与撤销

  早在1942年7月,回民支队转战冀鲁边后,中队长白振武奉命带武工队返回冀中,继续坚持斗争。武工队活动在交河、献县、建国地区,以隐蔽的方式,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打据点,攻岗楼,打击敌人。到1944年年底,已发展到100多人,组成了冀中8分区本斋大队。1945年12月下旬,金民、马进坡率回民支队干部从陕北返回到冀中。冀中军区党委决定,金民、马进坡及老回民支队干部到冀中第8军分区,以本斋大队为基础,组建冀中第8军分区回民支队。1946年1月上旬正式在河间县城成立,支队长马进坡,政委金民,副支队长白振武。部队成立后即开赴青沧交界与国民党军高鸿基部作战,担负保卫解放区的任务。

  在此之前,冀中7、9、10分区也分别组建了回民支队或大队,这些部队是重建冀中回民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1944年春,文新县大队回民中队、肃宁县大队回民小队及42地区队的回族战士,合编为冀中第9军区回民大队,不久升格为回民支队,马志新任支队长兼政委。1945年下半年,以定县县大队回民中队为基础,将藁城、无极等县的回民武装合编成立了冀中第7军分区回民支队,支队长金清波。1946年初,根据冀中军区命令,从陕北返回冀中的老回民支队干部刘晓峰到第10军分区,在分区首长的领导下,将安次、固安、永清等县县大队的回民武装抽调出来,合编为冀中第10军分区回民大队。该大队大队长刘晓峰,教导员马宝臣。

  1946年5月24日,冀中第8、9军分区回民支队和兄弟部队参加了第一次胜芳保卫战,两个支队担任城内防守任务,与敌激战7昼夜,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杀出了回民支队的军威。此役共歼敌1500多人。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以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为了发扬冀中回族人民英勇顽强、敢于战斗的革命精神,保持回民支队这面光辉旗帜,重新成立冀中军区回民支队。7月上旬,冀中第7、8、9、10军分区的回族武装,与从陕北返回冀中的回民支队的部分干部战士(马凤舞带回的那一批),在大城县大尚屯合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也称新回民支队),下辖两个大队,共1000多人。该支队是老回民支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当时冀中军区唯一的一支机动野战部队,支队长马凤舞,政治委员萧颖,副支队长白振武,参谋长刘秀武,政治部主任李兆林,政治部副主任白振河,供给处主任刘光普,卫生队长哈昆。下辖第1大队大队长刘秀武,教导员白振河,第2大队大队长王树森,教导员马宝臣。

  以后,白振武(1947年8月牺牲)、王树森、马虎文先后任支队长马玉槐、王树森先后任政委王树森、吴茂生、马虎文先后任副支队长白振河、孙剑、金雅如、范子久先后任政治部主任。

  新回民支队成立后,先后参加了第二次胜芳保卫战、青沧战役、子牙河东战斗和减河战斗等作战,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支地方主力部队。

  1948年1月中旬,回民支队和冀中第10军分区75团、78团出击大清河北,连续攻克雄县、霸县、咎岗、牛驼、白沟等城镇,横扫大清河沿岸堡垒20多座。国民党河北保安部队王凤岗部在大清河苦心推行的“三角暗碉、点线封锁”战术彻底破产。5月,回民支队调到第九分区活动,参加了徐水县白塔铺伏击战和北常堡阻击战,消灭了大批敌人。尤其在白塔铺伏击战中,击毙国民党军新2军副军长张 辑戎,致军长高卓东头部重伤,摧毁敌装甲车6辆,10月下旬,国民党傅作义部袭扰石家庄,企图突袭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回民支队协同冀中第9军分区独立营,在民兵的配合下,担负保定至张登、温仁一线的阻击任务,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形式,阻敌3天,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11月上旬开始,回民支队和冀中军区部队围攻保定市,22日敌人弃城北逃,保定市解放。回民支队进驻保定市,担任市内警戒任务。

  1949年3月,冀中回民支队奉军区命令,赴黄骅县执行剿匪任务,于8月份完成任务返回保定市。至此,回民支队在解放战争期间作战行动结束,据统计,该支队重新组建后,共作战100余次,歼灭国民党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3000多支、弹药数万发,攻克据点碉堡60余处。

  1949年8月,河北军区成立,冀中回民支队与津南军分区独立第1、3营合编为河北军区警备第2团,团长王树森,政委张庆昌。该团仍驻保定,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番号自此撤销。1950年8月,河北军区警备第2团分散补入华北军区第68军,1951年6月该军开赴朝鲜战场。

  对于这样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冀中劲旅,湮没于建国后我军第一次精简整编中,许多领导都感到殊为可惜。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在1952年1月15日关于原冀中回民支队改编问题给毛泽东的报告中提出建议,即在全军进行第二步整编时,将1950年8月调补68军开赴朝鲜作战的原冀中回民支队,从68军调出来,按照山东回民武装办法,组成地方性的民族部队。毛泽东批示同意,但因种种原因,这支战功卓著的回民铁军再没有恢复建制,成为历史永久的遗憾。

  十二年血火征程,铸成回民支队英勇善战顽强不屈的魂魄,民族英雄马本斋精神不死,冀中回民支队的功绩将永载在历史的丰碑。

  从冀中回民支队走出的高级将领

  十二年血火征程,回民支队牺牲惨巨,建国后,从冀中回民支队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将领为数不少,现列举几人:

  刘世昌:河北安国人,回族,1921年生。原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政委。辽吉军区第1军分区沈北支队政治委员、第14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4军157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青年部部长,广空副政委、空军副政委兼空军学院政委,1955年授空军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空军少将。

  丁铁石:辽宁本溪人,回族、1915年生。原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本溪保安司令部副政治委员兼主任,东北野战军战车团团长,建国后任装甲兵技术部副部长,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计划部副部长、副总工程师,军委装甲兵司令部顾问,基建工程兵后勤部政委,1955年授上校军衔,我军装甲兵奠基人之一。

  马庆功:河北省献县人,回族,1923年生。原冀中回民支队战士、中队长、大队长。辽吉军区第1军分区沈北支队副支队长、第14团团长,建国后任海南军区守备第23师师长,陆军第127师师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上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大校。

  田云河北安国人,汉族,1923年生,原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锄奸科书记、干事。第44军157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建国后任长沙军分区政委,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广东省军区副政委,1955年授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上校。

  李方河北肃宁人,汉族,1917年生。原冀中回民教导总队政治部锄奸科科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锄奸部第一科科长,华北军区第6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建国后任华北军区第68军203师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训练部顾问(正军职)。1955年授上校军衔,后晋升大校。

  王树森河北永清人,回族,1919年生。原冀中回民支队中队长、大队长、政治委员,河北军区警备第2团团长,建国后任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参谋长、副校长,海军航空学校顾问(副军职),1955年授海军上校军衔。

  王玉河北河间人,回族,1929年生。重建冀中回民支队政治部宣教干事,河北军区警备第2团连指导员,建国后任68军204师610团营教导员,204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部长,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正军职)、副书记,1988年授陆军少将军衔。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9-01-24 17:09: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少数民族谱写的抗战壮歌

下一篇:少数民族革命史:少数民族抗日斗争的作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