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救亡中的西安回族
2016-07-19 15:54:46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  复制链接

一、“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战前西安回族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激起了西安回族的无比义愤,著名的回族爱国民主人士马德涵先生在西安市小皮院清真寺借坊民礼拜后还未散开之际,向大家慷慨陈词,痛斥日寇的罪行,号召大家在国难当头之际迅速组织起来,开展抗日爱国活动。接着,马德涵与回民小学教师乌光焕等人成立了西安第一个抗日民族组织——西安回民救国同盟会,附近回民参加的有五六百人之多,并吸引了一些满族、汉族的小学教师和其他汉族人士参加。该会的主要活动是组织回民群众上街示威,张贴抗日标语,抵制日货,印发传单,画漫画(马德涵画的有《觉悟》、《雄狮》等作品),组织宣传队上街宣传爱国思想,为东北抗日将士募捐,还声援东北将领马占山率部抗击日寇的正义行动。

1931年9月27日,西安召开了六七万人的反日救国大会,不少回民群众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同社会各界爱国群众一起上街示威游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不抵抗政策,对日宣战。陕西回教公会主席、省政府参议冯瑞生积极参加反日活动,成为陕西省反日救国会成员。10月15日,陕西反日救国会协同陕西商会抵制日货,冯瑞生带领回族中的工商界人士踊跃参加,一起到大街小巷的店铺、商号检查日货,并电告津沪,阻止日货进入陕西。当时,有的回族家庭还为投奔延安的抗日爱国青年抚养孩子,如《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的女儿当时就被回族工人李宏荣夫妇收养。

冯瑞生与当时在陕西省银行工作的刘格平交好。在刘格平的影响下,冯瑞生成立了陕西省回教抗日救国会,并被推选为会长。该会成立后,曾组织回民群众上街游行,张贴标语,印发传单,要求政府出兵抗日,反对不抵抗政策,开展抵制日货等活动。在刘格平的倡议下,该会还组织回民青年数十人,成立了一个“读书会”,每星期天由刘格平给大家讲抗日救国的道理,灌输革命思想,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读书会”活动了一段时间,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冯瑞生得悉情况后,立即让人护送刘格平到山西,从而为我党保护了一个很好的领导干部。

1935年“一二·九”运动在北平掀起,西安的回族学生在各大、中学校上学的有近百人,他们在1935年底至1936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与各校学生一起投入到爱国激流之中,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武装保卫华北。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此时也在西安各校发展组织,许多回民学生也光荣地成为了先锋队队员,参加了影响较大的鲁迅先生追悼会和“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示威游行,鼓舞了抗日斗志。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不久,西安回族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会后在12月17日的《西京日报》上向全国回族人民发出了通电,号召各地回族同胞予以响应,同时督催白崇禧、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马锡武等当时的回族军阀响应张、杨二将军的正义行动,希望派人来西安参加救亡活动。后来,来自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九省的回族代表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回族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决议,坚持拥护张、杨二将军的“八项救国政治主张”,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共赴国难。在杨虎城的支持下,吴鸿宾、马绍常、马德涵、马宪民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回教救亡联合会,其宗旨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支持张、杨的义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杨虎城每月给这个组织提供200块现洋的办公费,还打算让该组织联络西北五马,共同抗日。周恩来同志在解决西安事变期间还专门接见了该会负责人,对该会给予了很高评价。

1937年1月28日,在中共陕西省委的推动下,西安400多个救亡团体共15万人在革命公园召开了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五周年大会,回民群众数千人参加了这次大会,痛斥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呼吁全国各族人民加强团结,誓死保卫全中国。

二、抗战期间西安回族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曾先后在各省成立各界抗敌后援会,陕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陕西回民分会也于此时成立,还成立了西安回民学生支会,负责人是高中学生马生金,下设秘书、宣传、教育等股,有回民学生上百人。该会主要工作是抄录各种报刊上的抗战新闻,编成新闻简报,在回民地区张贴;开展街头宣传,高举横幅,唱抗战歌曲;在化觉巷清真大寺北厅开办回民夜校,提高回民失学青年的文化水平,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1938年1月28日,西安各界召开了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六周年大会,会后举行了反日示威游行。《新华日报》以《西安反日游行回民热烈参加》为题进行了报道:“最使人兴奋的是回民,他们人数在几百排以上”,表示“本市回民愿做政府后盾,卫国御侮”。1938年2月11日,西安各界在体育场召开了反侵略宣传大会,会后回族群众与各界人士一起上街游行,他们“手执火炬、灯笼,从北大街经南大街、南院门、西大街直至钟楼”。1938年9月22日,西安还召开了数万人参加的西北回民“献旗”大会,除向政府献旗和向各界发出坚决抵抗日寇的通电外,还通过了“通电全世界回教徒共同声讨暴日”、“电慰前方英勇抗敌将士”和《告西北回民书》,呼吁全世界穆斯林团结起来共同“抵制日货”、“扩大援华运动”。《新华日报》详细报道了这次盛会,并指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回教抗敌救国宣传团等组织的成立,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救亡团体的成立及请缨杀敌,都说明了有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群众,已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他们不仅在国内参加抗战的伟业,还到海外的回民中进行国际宣传,使近东和全世界的回民,都同情和援助中国的抗战。”

1938年秋,白崇禧来西安,抗敌后援会回民分会在大学习巷清真寺召开欢迎大会。会上,白崇禧作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讲话,并欢迎回民青年到广西黄埔军校六分校学习军事,报效祖国。后来,马家骥、杨文斌、杨玉青、马毅、马俊等10余名回民青年先后奔赴广西,在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学习军事。当时,日寇飞机对西安多次狂轰滥炸,回民地区多次中弹,有一次炸毁清真寺5所,回民死伤200多人。西安回民成立了“青年战地服务团”,约300人,号称“八百青年”,由杨绍源任团长,马图轩任副团长,下设组织、宣传、训练等股,主要任务是在发生空袭警报后,维持回民地区附近的大小街道的治安,在敌机轰炸后抢救受难的回汉群众,救死扶伤、埋葬尸体等。陕西回协理事贾光汉参加了省民政厅难民救济委员会工作,先后安置难民2000多人,4次受到省民政厅的嘉奖。还有不少回族青年积极抗战,如马士年等人在东北军做抗日宣传工作;马毅等人跟随38军在晋西南守备中条山防线;刘江汉在重庆上学期间受地下党影响,投笔从戎,跟随新四军五师活跃在江南抗日前线。1944年,中共地下党员张玉良,联合回民青年刘希贤创办了进步文学期刊《流火》,后因国民党政府追查而被迫停刊。

马德涵还经常从西安八办带回《新华日报》、《西北》周刊等进步报刊,把党的信息传到回族群众中去,并介绍不少回汉青年到陕北等地学习革命道理,其中有回民青年学生乌光昭、马世俊、马廉敬、米春发、马文敏、安德真等人。1938年7月,马德涵亲自带着杨静仁、鲜维俊二人去汉口,介绍给周恩来。周恩来还亲笔书写名片把马毅介绍给当时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马毅就在其下属的六处三科做绘画练习生,为抗日宣传服务。当时,回族文化名人马正卿在大学习巷口办有“正卿图书馆”,将宣传抗战的书刊放在阅报栏,积极为抗战鼓与呼。

1939年1月,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在大学习巷清真寺宣告成立,下设秘书室、调查股、宣传股、教务股、救济股、总务股、生产股,另设回民教育研究会、经济稽核委员会、生产基金保管委员会、小宗贷款处、图书馆、青年服务团等机构。分会成立后,联系关中地区各县与陕南各县回民,建立了宝鸡、汉中、陇县、安康、南郑、西乡、镇安、旬阳、紫阳、城固、凤县、略阳等一些县的回协组织,正式出版了会刊《西北回民正论》4期,油印各种宣传品、简报1714份,小型油印刊物8150份,半月书刊12张,抗日标语1100份,抗日宣言8400份,绘制抗战时事地图画、防空知识小册子各300份。分会还成立了“回协救济生产基金委员会”,对一些遭受日寇轰炸之苦、想做小本营生而又无本钱的贫苦回民给予5元、10元的小宗贷款,解燃眉之急;还开展了各省市回胞流亡西安调查,对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逃难来西安的成千上万的外地回民尽可能地给予安置救济,不少西安回民捐献钱粮和衣物铺盖,解决了部分难民的燃眉之急。

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陕西的药品等物资极为短缺,一些回族商人常冒着生命危险到敌战区采购物资,先把货物存放在沦陷区的清真寺,然后偷运回来,保障了大后方的物资供给。1942年春,西安回族商人存放在安徽蚌埠太平街清真寺的物资被日本宪兵发现,日寇不仅抢走了全部货物,而且逮捕了该寺的阿訇、乡老及西安回民商人30余人。日寇对他们严刑拷打,该寺李阿訇被折磨致死。其余人经多方营救,才幸免于难。

西安回族“马牙家”还积极为陕北红军、八路军选购战马和军用载重驮骡。当时,西安东门里一家油坊是中共地下联络站,专门负责陕北的物资供应。骡马市上的回民冒着生命危险与其保持秘密联系,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先后给陕北购买腕筋健壮有力的骡子六七千匹,军马600多匹,有力地支援了陕北红军,在抗战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回族实业家杜秀升是河南总商会会长,1935年在西安创办华峰面粉公司,开封沦陷后来到西安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后任陕西省面粉工业分会理事长,他领导的西安华峰、成丰、福豫、和合以及外地的几家面粉厂,统一接受当时政府的军粮生产任务,还为来华参加抗日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飞行员供应一等粉和麦精,保证了抗战时期的军需民食。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7-19 15:56: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唤醒回族穆斯林同胞团结抗战

下一篇: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