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回忆·历史文献〗国立十一中史略
2019-07-20 10:03:42  来源:方正华  点击:  复制链接

  一、国十一中的筹建

  “九·一八”事变后,直至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为了给从敌占区逃归后方的青少年解决无家可归、饥寒失学的问题,也为了给民族未来保存一支新生力量,给祖国复兴培养一批建设人才,先后创办了三十四所规模庞大的国立中学,和为数众多的保育院(即群众所说的“难童学校”专收小学生)。其生活、医疗、学杂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国十一中就是这三十四所中学之一,它筹建于1939年春。

  1938年11月11日,湘北重镇岳阳失守,此时的湖南,既是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又是紧邻敌占区的大后方,流亡失学的青少年遍布全省各地。11月12日长沙“文夕大火”,又使数十所中小学一夜之间化为瓦砾,近万名学生流离失所。而时任湖南省长的薛岳贸然决定停办湖南民众训练班,致使在该处学习的七千名知识青年和所有教职工失学失业。据估测,当时全省境内流亡失学的青少年不下三万人。曾在湘主持民众训练班的杨宙康先生以此情上达重庆教育部,该部即于1939年4月电令杨不用赴渝履新,继续留湘筹建国立第十一中学。

  杨先生受任后,立即组建领导班子,共商办学事宜。首先是商定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治校方针。其次是成立建校筹备处,统一领导,分工运作,齐头并进,期在速成。在建校筹备处的领导下,不到五个月,便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选择校址,经营校舍;二是优选名师;三是布点招生,兵分七路,一路是立即派人火速深入临湘、岳阳敌占区抢救流亡失学青少年,护送到校;另于沅陵、常德、湘潭、耒阳、邵阳、学校校本部所在地各设考点,使散布全省各地的流亡失学学生皆可就近报考。如此布点,此后历期招生,成为定制。四是采购办学设备。趁着当时战局紧张,厂商纷纷后撤的时机,从长沙、衡阳等大城市廉价采购了大量图书、仪器、药物、医疗器械、印刷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必需物资。至此,办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只待开学了。

  二、国十一中的初期规模

  国十一中选定的校址是湘中地区部阳西路竹篙塘,此地原属武岗县的和康乡,今改属洞口县的竹市镇。它远离粤汉铁路,不是敌人军事进攻的主要目标,比较安全;它有战骡公路经过,与川、滇、黔、桂相通,交通方便,与重庆教育部不易失去联系,无须忧虑断绝经费来源;且有西南广大地区可资周旋,不愁后退之路;特别是竹篙塘位于雪峰山下,资水之滨的广阔平原,盛产稻谷油菜,生活物资足供保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个方圆五六里的地面,集中建有大型祠堂五栋,中心小学一所,辉宏寺院一处,其主人均自愿无偿出让,供作校舍,这就为建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

  校址、校舍有了着落,乃于同年八月在全省设点招生。报名者达一万二千余人,经过初审,符合报考条件的有九千余人。原定招收三千人,后因经费及其他多种条件限制,只录取了二千多人。学校为各地来校入学的学生联系交通工具,发放路费补贴。九月初开学上课。一所闪烁历史光辉的现代中学,就在抗日烽火中正式诞生了。

  建校初期,它的规模如下:

  它有教师一百余人,职员六十余人,农场、食堂和其他勤杂工人数百人,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共约三千人。实际上,她是一个集“生、老、病、死、管、教、养、护”于一体的特殊大家庭。由于校舍分散的客观条件,她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一) 校本部,为全校行政单位,位于大型禅院,校长之下设教导、总务两个处。教导处又分设教务、注册、训育、体育等组;总务处分设文书、出纳、会计、卫生、劳动等组。共有行政人员二十余人。

  (二)教学单位,分为高中部,初中一部,初一分部,初中二部,女生部,师范部,职业部,分别位于当地人民所提供的校舍,每部各设部主任一人,教务、训育、总务干事各一人,女生部增设女生辅导员一名,共有行政人员近三十人。每部规模相当于当时一所中学。需要说明的是,国十一中是男女同校,女生部只是女同学食宿之所。人数足够开班的,则在此开班上课,不足开班的则需去别部与男同学合班上课。

  (三)辅助单位,这些单位的房舍,多属新建,计有:

  1、图书馆:内有藏书库,借书台,大型阅览室;有万有文库、四部提要、国学基本丛书及其他图书资料、报刊、图表等。设馆长一人,管理员二人。

  2、医院:有医师二人,药剂师一人,护士长一人护士二人,均正规专业学校毕业;有病房10间,病床36张,药品及医疗设备较全,能做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医治比较疑难的病症;并对居民开放门诊。

  3、印刷厂:内有铅印房、石印房、木印房、油印房。全校所用的教科书,除部份向外采购外,其余均由印刷厂翻印供给。

  4、民众教育馆,面积约1500平米,用来办课余民校,进行抗日宣传。

  5、附属小学一所,招收教职员工子弟及附近居民儿童。

  6、中山室和大礼堂各一。前者供教师活动;后者供全校师生集会及节假日开展文娱演出活动。

  7、除各部都有自己的运动场以外,还建有大型中心运动场,内有足球场一个,蓝球场四个,排球场一个,百米跑道和四百米跑道各一,其他如天桥、浪桥、跳箱、木马等各种体育器材,设施齐全。

  8、学校出版《资声》杂志,铅印,16开本,对外发行,创刊于1940年春,1944年日寇逼近时停刊。

  (四)生活福利单位

  1、学校自有农场、鱼池、养猪场、豆浆作坊。

  2、学校于竹林深处建有两个教师新村,皆泥涂篾壁为墙,杉皮盖顶作瓦,终年绿影婆娑,遮天蔽日,不仅可以遮阴、挡雨、防风,不愁敌机滋扰,还可以尽情品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东坡风味,老师们乐得其所,名之曰“竹林村”和“集贤村”。

  3、学校还在竹篙塘尽头的山坡,购地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墓园,使那些重病辞世的师生长眠于此,学校为他们刻石立碑注明姓名、籍贯,以作纪念。

  三国十一中的办学宗旨与治校方针国十一中筹建之初,杨宙康先生就和他的领导集体反复磋商,一定要不负重托,办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学。他们吸取了我国古代教育的某些优良传统,参照了当时国内已经和正在兴起的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特别是针对近百年来中国的社会现实与积弊,大胆而创新地提出:学校要以育人为宗旨,要把“完成人格”,培养出为国家、民族、社会所需要、所欢迎的现代合格公民作为它的根本任务。他们把这个指导思想凝注到其所制定的校徽、校训、校歌中去;把“忠义、切实、勤劳”,悬为圭臬;把“生产训练,人格教育”定为治校的两大方针,做到天天讲、天天唱、天天听、天天身体力行,丝丝入扣地贯彻落实到生活、学习、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下面仅举其华荦大者,可见一斑。

  (一)国十一中把“忠义”作为她校训的头项内容她在校本部门前,立牌明确宣告:“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公尔忘私,国尔忘家,英勇死义,精忠报国的人格”。她殷勤教导学生,要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大事,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她掷地有声地号召学生,要具有“宇宙是我们的世界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这样远大的抱负和广阔的襟怀。她在早晚集合时必唱的校歌中劈头就响亮地提出“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这样意味深长的名言,告诫她的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现状和危机,要具有深切的忧患意识;对她的复兴和未来,既要具有“责任重”的使命感,又要抱有必胜无疑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心;为了她,要珍惜年华,甘献青春;为了她,要“努力进德修业,期作国家栋梁”。这是何等殷切的期望与重托啊,为了使大家关心国家大事,学校每期发给学生一本生活周记,其第一栏就是一周时事,周末交班主任审阅。平时鼓动学生天天阅报;每逢全校集会,校长当场抽点学生上台讲评国内外大事。各科老师无不结合教学内容,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因而像居里夫人等杰出人物那样为祖国复兴而奋发追求的崇高形象,深深地印入年轻学子的脑海。1944年秋,国家进入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156名适龄同学奋起请缨杀敌。此前,已有校友血洒战场,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二)国十一中特别重视生产劳动、体育锻炼、童军活动,军事训练。

  生产劳动为每班必修课,从初一到高三,每周三课时。初期为建校劳动,平地基;修道路,推谷整米为主;后来以挖土种菜,搬柴运米为主。这对节约学校开支,改善师生生活,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体育锻炼,除了正规上课外,更主要的是课外活动每天的晨跑、晨操,每个学期按例举行的班际篮、足、排球循环赛,长年的平溪游泳沐浴。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学校规定以足球为校球,人人都可以上场,因而练成了一支过硬的球队,在1941年省运动会上,力挫群雄,驰誉三湘。

  童军活动,从初一到初三,每周二课时,除一般的操练外,主要有战地创伤包扎,野外辨别方向,旗语通讯联络,行军、野炊露营、防空、防毒、防特等。这些都密切适应战时需要,而以露营最受同学欢迎,也最能锻炼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往往一个班或一个年级露营中的“偷营”与“守营”的攻防战,牵动全校师生的心,以致校长公开提出:胜利的一方,奖牛肉二十斤。

  军事训练,从高一到高三,每周三课时,内容为:从单兵训练到队列训练;从徒手训练到持枪训练(国十一中有步枪四十余支,由高中部学生自治会保管,供教学之用);从武器(步枪、手榴弹)使用、三角瞄准、沙袋瞄准、打靶射击、刺刀拼杀到行军、斥堠、筑城、野战,教完了普通军校的全部课程——从德文翻译过来的《典》《范》《令》,即《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令》。每届高三同学,都要在中心运动场举行一次实战演习,接受全校师生检阅和观评。按照当时教育部的规定,通过三年军训,要求达到普通军校(战时为半年制)毕业水平。一旦国家需要,即可应召入伍,充当下级军官。三年的高中生活,起居作息一律按军事化管理。男生一律光头,不以草鞋赤脚为苦;女生发长不得过耳,必以奇装艳服为羞。起床号后十分钟,寝室即行落锁,集合哨音刚落,列队必须整齐,充满了严肃紧张而又朝气蓬勃的气氛。

  实践证明:通过这些课程的相互配合,不仅贯彻落实了“切实、勤劳”的校训,而且锻炼了同学们健强的体魄,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革除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体验了物力维艰的道理,树立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的观念,形成了严格自觉的纪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切,落实到行动上人们就看到了一种罕见的现象:期考月考,可以不用监试;晚间自习,食堂就餐、熄灯就寝,虽千百人而鸦雀无声;特别是在此后的几度播迁中,前有高山阻挡,后有狂寇追击,中途更有散兵游勇、亡命匪徒的滋扰,而这支由师生员工和家属组成的队伍,向着既定的目标,沉着迈进,若非训练有素,安能履险如夷?

  (三)国十一中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发展各人的潜在能力,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格。她每期都要举行十项比赛,目有写作(文言、白话、英语)、讲演(国语、英语)、唱歌、书法、绘画、时事国术及数理化各科等,让具有不同爱好的同学都有崭露头角,得到展示和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她每期都举行班际辩论会,培养同学们准确、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犀利、明快的语言表达能力。她支持学生自行开展各项学术和文体活动,一时诗社、文社、剧社、音乐社、歌舞社、有老师的,有学生的,也有师生混合的,异军突起,百花齐放,共添春色。每逢“五·四”、中秋、校庆、元旦、看节,必有庆祝会、联欢会、月光会、歌舞戏剧晚会,话剧、京剧、歌剧、英语剧以及舞蹈、歌唱、乐器演奏等,异彩纷呈,赏心悦目。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审美情趣,又营造了学校如家,和乐融治的温情。

  (四)国十一中深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千方百计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由于同学们都是来自沦陷区,经济来源断绝;寒冬到来,衣单被薄,委实难熬。学校开办之初,首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通过调查摸底,对一些情况实在困难的同学,陆续发放了蚊帐、棉被、棉衣。以后又争取到了一批国际救济物资,每人发了两套单衣,寒冻的问题总算基本解决了。关键是膳食问题。当时教育部规定,学生每月粮食定量为32市斤,菜金十分有限,且随法币贬值而缩水。为了改善学生伙食,学校一方面节流,直接向农民购买稻谷,由学生劳动,加工成米,既减少了中间损耗,又增加实际营养。另一方面是开源,发展生产。据1942年的记载,全校当年经费为49万元(不包括学生膳食贷金),用于生产开支的(包括地租和工具损耗)达8000余元,占全部经费的1.7%。利用这笔经费,学校扩大了自办农场、鱼池、养猪场,做到了蔬菜基本自给,每周吃一次肉,每桌二斤;每天早晨供应豆浆,每人半磅。吃的问题也较好地解决了另外一个妨碍学生健康的是臭虫猖獗。最初,学校奖励同学们捕捉,每捉十只,奖钱一角。这实在带有“以工代赈”的救济性质,但不胜其烦,且收效甚微。当时又无杀虫药之类,只好采用土方法,打上大灶,安上大锅砌成大池烧开水煮床架,一年煮两次。再次是疾病问题,学校医疗力量较强,每期开学注册前都基本上可以防止臭虫滋扰要进行体格检查。一般小病可以门诊;特殊重病,学校不惜重金远去外地购药;有些同学患了慢性疾病,不能坚持学习,学校为他选择幽静环境,进行长期疗养,直到恢复健康。平时,学校大力开展健身活动,规定下午第二节课后,必须离开教室,去操场参加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三令五申,严禁晚上熄灯号响以后,再开晚车。还应当特别提出的是,学校十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人身权利。有个别教师间有作风粗暴,侮辱学生人格,学校一经发现,即予以申斥或辞退。由于学校深切关爱学生,学生也由衷热爱学校,形成了以校为家,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五)国十一中注意民主办校,吸收学生参加管理。一般地说,膳食问题是办学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而国十一中却无此患她把每人每月的粮食定量和菜金数额公布于众,并把膳食工作交给各班按月轮流主办,总务部门只起核算账目的作用。她把各项竞赛、野营拉练、下乡宣传、民众教育、群众工作、文体活动、乃至招生、迁校中的许多具体工作,都交由学生或学生自治会去办这样,既减轻了学校人少事繁的工作压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六)在国十一中,思想比较活跃,气氛比较宽松,她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这与她的领导集体所起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我国早期负海外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热血青年,发起、参加和领导过“五·四”运动,经历过北伐战争的考验,有些人后来还成为福建人民阵线的重要成员,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摆脱被“通缉”的枷锁。他们已到中年,却半生坎坷,有志难酬。而今又志同道合地结合到一起,决心以教育救国来实现他们的宿愿因而他们容不得邪恶势力对幼苗嫩蕊的摧残扼杀,他们煞费苦心地对进步师生予以竭力维护。首先,他们对来到国十一中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虽明知其政治面目,却深信不疑,一律予以重任,因而使这些人士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国十一中的建设,为壮大进步势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最显著的事例莫过于熊邵安先生,他在抗日战争前,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国十一中早期,他任初中部教导干事,因教导有方,深受学生爱戴,乃调任高中部教导干事。熊先生以其特有的真诚和热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他的感染、启发、诱导和指引下,许多学生向着真理、向着光明、奋力追求,有的离校后奔赴延安,有的投向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最终都成为了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熊先生有始有终地守住国十一中这块阵地,七年如一日。湖南解放后,在国十一中的老师中,熊先生第一个出任中共安化县委书记。

  其次,对已经暴露身份,并受到敌特机构追捕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学校竭力保护,使之脱险。其已经被捕的,则千方百计营救出狱,这就为党保存了一支力量。教务课长刘若云先生就是因为学校的营救,才免遭敌人毒手的。

  其三。对师生的思想言论,集会结社,学校不加干涉。许多进步书刊,如《李守常文集》、《瞿秋白文集》、《鲁迅全集》等,图书馆公开陈列,让师生自由阅读。各类社团纷立,思想十分活跃,气氛格外融沿。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学校不仅不为讳言,而且有意加以启发诱导,例如高中部的一次辩论会,改双方对辩为三方互辩,辩题为“唯心乎?唯物乎?心物二元乎?”这对同学们敞开思想,无所顾忌,大胆探索,追寻真理,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其四,在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斗争最为激烈的关键时刻,学校领导总是与进步力量站在一起。这一点,在著名的“四·一三”生运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949年4月13日,十一中的同学在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为了反击盘踞岳阳地区的反动当局残酷镇压学生运动,发起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校长李际先生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甘冒棍棒枪弹,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事后,反动当局来校搜捕肇事者,李校长早已料及,预先掩护他们撤退了。

  (七)国十一中提倡勤奋学习,但反对死读书;国十一中重视优秀成绩,但不搞分数挂帅;她绝不占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加班补课;她从不滥发参考资料,搞题海战术;她在历次月考,期考之后,从不按分数排队,公布名次;即使在历届高考和全省高中毕业会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不张榜宣扬,只轻轻地说一句:“我们有点虚誉”(李际间校长口头语)。这“虚誉”的取得,是她数年如一日,严格地贯彻落实她的办学宗旨与治校方针的结果;是“生产训练,人格教育”在我国教育战线上的首次胜利;是“忠义、切实、勤劳”精神在千百个青年学子身上生的根、发的芽、开的花、结的果。它必将在我国教育史册上添上色彩斑斓的一页。

  四、在艰难险阻中迈步前进

  国十一中的时代,是风雨如晦的时代,这就注定了她经历的必然是一条艰难脸阻的道路。她首先遇到的是无形的敌人—物价暴涨,法币贬值。以靠政府拨款而生存的国十一中,早晨款到,晚上缩水,逼得她难以为继,乃于1940年8月,将师范部与职业部拨交湖南省办。分别改名湖南洞口师范(后又改为省立十二师)和安江农校(后又改为湖南省立第十职业学校)。又将初中二部与初中一部合并。至此,国十一中就形成了校本部、高中部、初中部、女生部这样的格局了。学生人数也从二千余人减至并稳定在一千五百人左右。同时,教育部又于940年电令:将公费改为贷金,并规定非来自沦陷区的学生,不得享受贷金。于是学校清出了来自非战区的四百余名自费生,可以收点学费,以弥补学校的经费不足。另外,还加强了学校的生产建设这样,就从减员、增收、生产三个方面,暂时缓解了学校的经济危机,勉强撑持局面,在竹篙塘度过了五年比较平静的生活。

  1942年4月,杨宙康先生调任西北大学教务长,遗缺由李际间先生继任。李先生接掌校政后,萧规曹随,继续全面贯彻执行原定办学宗旨与治校方针,而其艰苦奋斗、虚怀若谷、清廉自持,公而忘私的精神,尤堪敬仰。因而在他的领导下,国十一中克服重重困难,保持蓬勃朝气,继续向前迈进。

  1944年夏,日寇第四次企图打通粤汉铁路,长沙、衡阳相继失守,寇锋进逼邵阳、武岗,国十一中乃迁校避寇。越过崎岖险阻的雪峰山时,又遇匪徒猖,将学校现金洗劫一空,师生濒于断炊。幸赖李校长毁家纾难,将祖遗金器及夫人首饰全部托出,以解决师生燃眉之急;又恳请驻军司令严令地方政府督匪徒,终于追回劫款,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才得安全抵达浦县的龙潭镇,当地祠堂庙宇暂作校舍。不料席末暇暖,日寇又于1945年春窜入溆浦。此时,李校长在渝述职,由廖耕先生代主校政。全校师生一如既往,团结奋进,直抵辰溪的潭湾(高中部)和松溪口(初中部、女生部),借省立四师和十一兵工厂的仓库和宿舍继续上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原在辰溪县城的湖南大学迁回长沙。国十一中乃全部迁入湖大旧址,利用其遗留的校舍和设备,才免除了一律席地而坐、而卧、而讲、而学的特殊状况。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十一中收容和教育战区和沦陷区流亡失学青少年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1946年7月,奉命复员停办,师生员工发给复员费,各回原籍,学校全部校产交湖南教育厅。省教育厅将学校改名“湖南省立第十一中学”,仍委李际先生为校长。1946年8月,学校由辰溪迁岳阳黄沙街附近的坪桥河暂借民宅办学。原国十一中肄业的学生除少数回原籍的外,大多数仍留校就读,班次未变。加上新招的学生,高中部有11个教学班(高24—高3),学生653人;初中有10个教学班(初40—初49),学生422人,为湘北各县最大的第一所完全中学。

  在坪桥河办学的同时,学校又选定岳阳城内、洞庭湖边、岳阳楼畔的春华山(旧监狱署废址)为新校址,鸠工营建,至1948年8月,高中部、初中部、女生部及校本部,先后迁入新址这就是今岳阳市一中的前身。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后,学校更名为“新湖南建设中学”,并先后合并了岳郡联中、岳郡联师、贞信女校、湖滨中学。末几,名“岳阳县立一中”。岳阳建市升级,并实行市县分治后。学校直属市管。经过数十年的继续经营,规模扩增,新容焕发,她昔日预期的“万丈光芒”,正一天天照射在祖国大地。2003年,岳阳市一中隆重地庆祝了她建校百周年(岳郡联中建校于190年),从此,她又有“百年名校”的美誉。而国十一中的发祥地,洞口竹篙塘的镇立中学,邵阳市政协、洞口县政协,也怀遗泽,向风慕义为国十一中刊碑立石,永作纪念;于建校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际,集会、出刊,决心继承和宏扬国十一中精神,足见名校遗风,自在人心。

  五、十年树木,引起的历史回思

  国十一中的生命是短促的,可是她的成绩却是显著的。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9年,在国十一中学习一至六年的学生,初中毕业的47个班,1890多人;高中毕业的32个班,1320多人,其中一千多人升入各类大学深造。

  1942年,湖南省在耒阳恢复高中毕业会考,国十一中三个班参考,获团体总分第一;前十名中有八名是国十一中的学生,并囊括了前一、二、三名;前50名中,国十一中占38名;前100名中,国十一中占80%;11人保送入大学。1944年夏,日寇进犯长沙、衡阳,这届高中毕业的两个班,未及参加毕业考试即仓皇离散,虽在颠沛流离中,仍有75%以上的同学考入了国内名牌大学。1945年高中毕业的三个班,恰在毕业的这一学年中,学校经历两度搬迁,学习环境极其恶劣,而在辰溪参加全国八所名牌大学的联合招生考试中,录取人数之多,竟居全国各中学之首。有资料表明:逾千名国十一中的学生,先后成为院士、教授、专家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各界知名人士或省部、厅局、县处级领导骨干,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国十一中的成绩,迅速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许多名牌大学纷纷前来争取选拔优秀学生保送入学。乃至数十年之后,国家教委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谈论创办名牌学校时,还提到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的四所名牌中学:南开中学、扬州中学、开封中学、国十一中。国十一中处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又几经搬迁,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际上是七年),竟能创造出如此惊人的成绩,与上述三所老牌中学齐名,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格外的注目和深思。

  如果透过历史现象来作更深层次的考察,就不难发现,国十一中所以能创造“奇绩”,就在于她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完成人格,全方位地培养人的优良素质,发展人的各方面的潜在能力,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围绕着这个宗旨,国十一中在工作上紧紧地抓住做好了下面三件事。

  一是建设好一个“精—简贤—能”的领导班子。国十一中的领导人,从校长到各部门负责人,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的英彦之士,绝无钻营幸进之徒,可谓精矣。他们都独承重任,责无旁贷,绝无闲冗人员和尸位素餐之辈,可谓简矣前任校长杨宙康先生以其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气魄开创于前,继任校长李际闾先生以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团结全校师生于颠沛流离之中,沿着既定目标继续前进,可谓贤且能矣。这样的领导班子所带出来的队伍,当然是能经百战而不败的。

  二是精炼了一支安贫乐道的教师队伍。国十一中建校之初,利用许多大、中学校内迁或停办的机会,精选了一批经验丰富、学有专长的教师,皆一时之秀,校长杨宙康先生当时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学的牌子,大学的班子”。此后又经过一段时期艰苦生活的考验,汰沙存金,留下来尽是精英。他们耐得住清贫,抗得住名利,以教书为荣,以育才为乐;他们自认找到了国十一中这块净土,就是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所。故能与学校共患难,战危困;物质匮乏压不倒他们,崇山峻岭难不住他们,顽匪狂寇吓不倒他们。就是这样一支拖不垮、打不散的教师队伍,把学校撑起来,把学生带起来,向着艰难险阻,奋勇前进。

  三是培育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这“三风”集中到一点,就是“不作假”。学校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全体师生切切实实做人,切切实实办事,切切实实治学—“不作假”,不浮夸,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自我吹嘘。直到1947年,两位校长还再三致意他们的学生,要力革时弊,永远保持国十一中“不作假”的传统。以“不作假”这个核心为着力点,把它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于是国十一中的师生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真正的人、表里如一的人,痛恶弄虚作假的人。

  (作者:高十二班校友,湖南资兴矿务局离休干部)

中央文献出版社:《雪峰山下谱春秋》

责任编辑:李谷灿 最后更新:2019-08-08 10:01: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回忆·历史文献〗原教育部张禀翔督学的《观察笔记》

下一篇:〖回忆·历史文献〗附:忆湖南省立第十一中学的诞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