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梁云祥:“九一八事变”及其历史教训
2017-03-30 11:32:17  来源: 宣讲家网 作者:梁云祥  点击:  复制链接

核心提示: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挑衅性事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开端。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挑起这次事件,整个事件的过程及其结果是怎么样的,面对这起事件,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又是如何应对的,我们应该就这次事件汲取哪些历史教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梁云祥教授围绕这些问题为大家做出了精彩论述。

3654540

梁云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日本称满洲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挑衅性事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开端。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挑起这次事件?整个事件的过程及其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当时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是如何应对的?我们应该就这次事件汲取哪些历史教训?今天,我就围绕这些问题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与汇报。

一、“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日本的近代史来了解。我们知道,在此之前,东亚的国际秩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或者叫话语秩序。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对东亚的入侵,东亚的国际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帝国渐渐衰落。与此同时,作为东亚非核心国家的日本,顺应新的国际秩序、国际规则,在19世纪60年代末进行了全面西化的明治维新运动。经过改革,日本迅速崛起,进入西方列强国家行列,并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而且速度很快。70年代末,日本吞并琉球(今天的冲绳),之后,向东亚大陆扩张。1890年,日本提出所谓的“主权线”(生命线)和“利益线”扩张理论,其矛头所指首先就是临近日本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

山县有朋,日本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做过日本首相,被称为日本陆军之父。他对日本新政府、新军队的成立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在1890年提出了所谓的“主权线”(生命线)和“利益线”理论。他认为,日本要想在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生存和发展,首先要维护自己的主权,主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相当于国家的生命。他认为,国境线就是“主权线”,如果国境都被打开了,国家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另外,一个国家要想变得强大,还要寻求更广泛的利益。在当时,占领新的殖民地,和其他国家掠夺殖民地资源才能够获得更大发展。他提的“利益线”,就是指朝鲜半岛和中国的东北地区,并且,在这个利益线范围内一定要以日本为主导。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日本的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了靠近日本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

1894-1895年,日本为争夺朝鲜半岛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清政府惨败,日本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清政府惨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甲午战争中,日本已经成为按照西方国际关系规则来处理国际关系的国家,因此,西方列强是站在日本一边的。同时,日本近代化的进程远远超过当时的满清政府,中国表面上很大,实际上远远不是日本的对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总之,日本打败满清政府后,势力开始进入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长期以来,朝鲜半岛属于中国的一个藩属国,受中国保护,向中国进贡。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第一条就是允许朝鲜“自主独立”,实际上就是摆脱中国的控制,以便于被日本控制。同时,日本开始染指中国的东北地区。日本所谓的“利益线”理论得到了部分实现。

但是,中国的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帝国——俄国。俄国也想控制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并已经在这些地方有一定力量的存在。日本进入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之后,与俄国发生了利益碰撞。同时,《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这一点,俄国不能接受。俄国认为辽东半岛有它的利益,于是联合德国、法国,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当然很生气,但是当时日本得罪不起俄国,尤其是俄国又联合了另外两个欧洲大国——德国和法国。那么,日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同意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但是从中国多要了3000万两白银,等于是中国拿钱把辽东半岛赎了回去。随后,俄国的势力进入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也就是说,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和俄国两大帝国开始了利益碰撞。

4年之后,1904-1905年,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打败欧洲国家俄国。这个结果在当时震动很大。因为第一,俄国是一个白人国家,是欧洲强国;第二,俄国的面积比日本要大很多。因此,在日俄战斗爆发初期,大部分国家都认为会是俄国胜,没想到最后结果却是俄国战败。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原因。俄国大部分国土面积在亚洲,但主要国家力量在欧洲,日俄战争是在亚洲打的,俄国不可能把国家力量完全转移到这边,比如波罗的海舰队前来支援战争,走了半年多。所以说,这其中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不管怎么样,最终日本取得了胜利,双方签订了《茅斯和约》。

日本通过这场战争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并在1910年吞并朝鲜为日本殖民地。另外,俄国势力退出中国东北,把很多权益让给了日本,比如旅顺港的独占权、部分中东铁路等。中东铁路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交通路线,是俄国为了开发远东建造的一条大铁路,部分权利让渡给日本,就意味着日本控制了东北相当一部分的交通干线,这对它进一步占领东北起了很大的作用。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作为协约国一员对德宣战,进攻德国在中国山东以及在太平洋的势力,取得了德国的在华权益。战后,又通过《凡尔赛条约》获得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同时,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也完成了近代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修约目标,对之前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行了修改。也就是说,从实力角度、法律角度看,日本都完全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了,已经成了西方列强的一员了。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野心不断膨胀,开始和英美抢夺在华利益,标志性事件就是1915年日本提出了“对华二十一条”,要求维持和扩大在东北山东等地特权,北洋政府聘请日本人担任政府的政经、军事顾问和购买日本武器等等。总之,意图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对华二十一条”被媒体披露出来,引起了英国和美国的抗议,中国国内也出现了激烈的反日情绪。我们知道,甲午战争的失败引起了中国国内非常深刻的反思,中国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官员去日本学习。日本“对华二十一条”的提出,使得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在日本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对日本大失所望。因此,中国国内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反日情绪,游行示威、抵制日货运动非常多,高潮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但是日本却要求把德国的在华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企图迫使中国签字。中国与会代表拒绝签字,消息传回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

所以,一方面是和英、美等国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是中国的敌对情绪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就要和西方大国以及中国调整关系。我们知道,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召开了巴黎会议,建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为主导的国际政治新格局。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关系,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因此在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和主导之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主要目的是调整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国家一共有9个,虽然当时的中国还很弱,但是中国问题是亚太地区的核心问题,所以中国也参加了会议。首先,会议签订了四国公约,即美、英、日、法签订的《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为什么会签订这个公约?刚才我谈到了,这次会议是美国主导召开的,体现的是美国的利益。美国想要平衡太平洋地区的大国关系,拆散已经存在的日英同盟。四国公约的签订使美国利益得到了部分实现。

另外,还签订了五国海军协定,即美、英、日、法、意大利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各国海军可以拥有的海军力量。这个协定的签订使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大国地位得到了确认。会议还签订了更为重要的九国公约。九国公约最主要的内容是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听起来很不错,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中国门户开放,让列强利益均沾。你给哪个国家优惠条件,其他国家自动机会均等。

这样,华盛顿会议及其建立起来的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但使日本受到了限制,日本对此很不满意。中国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中日和日美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华盛顿体系之下,我们得到了暂时的稳定,但中国和日本两国国内政治局势都在发生变化。20年代,北洋政府统治摇摇欲坠,广东成立新的国民政府。1926年7月,北伐战争爆发,广州国民政府讨伐北洋政府。南方国民政府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发展很快。到1927年,已经占领了南方好多省份,如上海、广州、武汉等。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军队继续北伐。期间,1928年6月,发生皇姑屯事件。

这里要解释一下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是东北奉系军阀的首领,日本想要在东北地区获得一些特权,就在一些地方支持张作霖。但张作霖既想要日本的援助,又不愿意出卖国家主权,日本对此感到不满,意图杀掉张作霖。在北伐战争中,奉系军阀和南方政府交战失败,张作霖撤出北京,退回关内。1928年6月,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亡。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掌权。我们知道,张学良十分爱国,1928年12月,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这就标志着北伐结束,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国家统一。但日本并不愿意看到新政府的出现和中国的统一。因为中国统一后,日本的在华特权就会受到影响。于是,日本加快发动独占中国的战争。

在日本国内,20年代,日本国内法西斯化,也叫军国主义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1923年9月,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经济凋敝、民生不振,对当时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紧接着,1927年又爆发了金融危机,日本国内很多银行和企业破产。1929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列强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互相拆台、互相制裁,国际关系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抬头,出现了大批右翼团体,宣扬法西斯主义,试图通过军事力量改变日本不利的地位,实际上就是侵略扩张。本来在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日本国内短暂地出现过所谓的民主化政党政治,但在军国主义这种极端情绪的影响之下,军人进入政治领域,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让日本走出社会困境。具体地说,就是打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制约,独占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九一八事变”爆发。

二、“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及其结果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势力就已经在东北地区存在了。这要追溯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根据条约,列强获得在中国驻军的权利。“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约1.5万人,加上在乡军人和警察等人员,总共接近3万人。根据资料,中国东北军约有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比如维持治安的警察、保安队等,约4万人,共约20万人。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东北地区,中日两国军队人数之比大约是7:1。从数量上看,中国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从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等方面看,中国军队总体上处于劣势。

这是事变前夕的基本情况,那么“九一八事变”具体是怎样爆发的呢?首先肯定是由日本挑起的,这是被历史所证明的。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一些军官的策划下,日本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之后,日军以此为借口开始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次日即攻占了沈阳城,并开始向东北全境进攻。

很讽刺的是,当时驻守沈阳北大营的有8000多军人,进攻日军只有300多人,最终却被日本打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发布了不抵抗命令,中国军队没有组织抵抗。这也是一个历史疑案,长期以来,很多书上都说是张学良接到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因为30年代初,国民党军队正在围剿红军,蒋介石的一个基本政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也就是说,首先要把国内安定下来,抵抗外国侵略是其后的事情。在蒋介石看来,红军的存在甚至比日本人更是心腹之患。而且,当时很多中国人认为,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差距太大,没有办法和日本打。所以,只要遇到和日本有矛盾冲突,基本上就是忍让。不管什么原因,历史的疑案先交给学术界去讨论,总之,是中国军队没有抵抗,即使有抵抗,也是一些零星的抵抗。因为上级发布的命令就是不抵抗。大部分驻军退出驻地,在日军占领整个东北之后,撤回关内。

日本很快占领东北各地。10月8日,日军轰炸东北临时军政府所在地锦州。11月18日,占领齐齐哈尔。1932年1月3日,占领锦州,2月5日占领哈尔滨。至此,东北全境沦陷。当然,在此期间,中国东北地区并不是完全没有抵抗。比如东北军马占山,东北抗联赵尚志、杨靖宇等抗日武装,一直存在。这是“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从事件爆发到东北全境沦陷,不到半年时间。

日本占领东北后,扶植满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成立所谓的“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首都设在新京(长春),统治范围包括除旅顺、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内蒙东部和河北省北部部分地区。“满洲国”是日本操纵和控制下的一个傀儡政权,存在了十多年,将东北地区从中国分裂了出去,这是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

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是如何应对的?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大批的东北军军人和东北民众退入关内。可想而知,中国人民极其痛恨日本侵略者,中国国内社会反日情绪高涨,中日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政府的对日态度也开始强硬。但是,那个时候我国国力较弱,对日态度还是不断让步,这种情况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所以,日本在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之后进一步扩大侵略,逐渐地向华北地区渗透,试图肢解中国。比如支持华北地区的汉奸进行所谓的“自治”,并逐渐向北京、天津发展,一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战争全面开始。也就是说,1931年后的抗日战争是局部的,1937年7月以后则是全国全面抗战。

那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际社会怎么看?1931年9月21日,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提出了申诉,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按照国际联盟的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如果成员国遭受其他成员国的侵略,有权申诉。国民政府提出申诉后,日本也做出了很多外交姿态,为了博取国际同情胡说八道,发表了一系列的声明来混淆视听,宣扬“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先挑起的。还声明日本并不想扩大事态,想要平息事件,但中国国内有反日情绪,要求中国政府镇压。总之,提出了一些貌似有理的主张。

随后,事态继续恶化,双方在国际联盟激烈争吵的同时,日本军队没有停止进攻,不断侵略中国东北各地。国际联盟也越来越倾向于同情中国的立场,认为不管怎样,日本首先应该撤军。尤其是美国,我们前面谈到,华盛顿会议是美国主持召开的,因此美国在中国问题上,坚持九国公约。“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在美国人看来,是日本首先打破了华盛顿体系所建立的国际秩序,撕毁了九国公约承诺。所以,美国的国务卿史汀生发表声明,不承认日本违反《国际联盟盟约》和《巴黎非战公约》的行为而产生的任何情势、条约或协定。这就是著名的“史汀生主义”,又叫“不承认主义”。

美国提出的“不承认主义”很快影响到了国际联盟。1932年初,日本即将占领东北全境,开始策划建立伪满洲国,引起了国际联盟的关注、讨论,国际联盟组建了以英国驻国际联盟代表李顿为团长的调查团,到中国东北进行实地调查。经过半年多的调查,9月24日,调查团向国际联盟提交了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基本上是同情中国,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看法,对中国是比较有利的。比如,承认中国对于东北的主权,不承认“满洲国”的成立。

当然,为了平衡双方,有一些内容也照顾到了日本的某些利益。比如报告书也指责中国国内确实存在排日、反日、抵制日货的行为,中国对此应该负有责任。同时,也承认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应该比其他国家享有更多的权益。这对中国很不利。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关键问题上,尤其是承认东北是中国的,“满洲国”是不合法的,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报告书最后建议,东北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希望中日进行合作等等。即便如此,日本仍然不能接受。因为日本的目的是独占东北,使之成为日本的一部分。即使不行,也要通过“满洲国”对东北地区进行控制。显然,这个报告书对日本的这个目标是不利的,所以日本不接受。最后,这份报告书除了日本一票反对,得到了国际联盟成员国的全体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等于和国际社会决裂,所以在1933年3月27日,日本政府正式公开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之后,日本又发动卢沟桥事变,把国家拖入全面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

四、“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教训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殖民主义时代有关,也和日本的政策有关。日本发展起来之后,没有平等地对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反而残忍地侵略周边国家,甚至认为只有日本才能统治亚洲,排斥美国、英国在亚洲的利益。所以,从国际社会来讲,不管哪一个国家,不管国家强弱,都应该平等地对待其他独立国家。

从我国来讲,中国的近代化也好、现代化也好,国家的强大对于国家安全来说,太重要了。我国是“九一八事变”的受害者,在当时,我们的军力从人数来说是日本的7倍,但为什么失败了?这和军队的意志有关,军队领导人下达不抵抗命令;更与中国当时的国力、军力衰弱有关。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同样的情况,却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日本很快适应接受了西方规则,全面西化,迅速发展起来。中国有一段时间也想这样做,比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但中国并不是全面西化,还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一些观念确实比较愚昧、落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仍然是一个愚昧、落后,逐渐走向衰落的大国,而日本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近代化民主国家。日本国民也有了民族主义的概念,懂得为国家出力,但当时的中国,人口众多,却各自为政。东北打仗,中央军也好,其他军阀也好,不会前来援助。因此,“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实际上是东北军单独支撑局面。因此,在张学良看来,东北军和日本人打,这是不可想象的。与其打败,不如不打。这就是我国国力、军力衰弱所导致的结果。

另外,中国国内不统一。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我国形式上实现了统一,各地表面上都承认南京国民政府是中央政府,但实际上互不隶属。我们知道,当时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李宗仁、云南的龙云、四川的柳湘,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军队,表面上承认蒋介石中央政府,但实际上蒋介石根本调动不了他们的军队,中央势力也进入不了这些地区。因此,这个国家实际上是不统一的,在面对外国入侵的时候,甚至没有统一的号令,更谈不上相互支援了。甚至一些军阀将个人利益和地方利益超越于国家利益之上,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宁可撤退也不愿打仗等等。总之,当时的中国表面统一,实际上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日军可以各个击破。这也是我们需要吸取的历史教训,国家统一才能保证国家安全。

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因,比如装备和战术落后。我国当时不能生产武器装备,大部分需要购买,但我国既没有那么多钱,也购买不到最先进的装备,而日本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有些装备甚至比当时的西方列强都要先进。此外,日本的军人素质也高于中国。因为日本已经是一个近代化国家,军人教育、作战训练都是规范化的,这一点,中国军队没办法比,中国军人的单兵作战能力远远不如日军。因此,当时的中国,畏敌情绪弥漫。一些人根本没有打,就主动放弃了。

总之,“九一八事变”距今已有85年历史,当前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和日本之间再爆发类似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仍然需要汲取,尤其是维护国家和国民安全,是任何国家的第一要务。所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增强综合国力,包括我国的军事力量,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国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同时,也要教育国民爱好和平,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减少乃至最终消除国家间的冲突,实现世界和平。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3-30 11:37: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历史影响: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历程

下一篇:“九一八”前奏——万宝山事件的前前后后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