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世界历史中的“九一八”(一)
2016-12-29 14:04:46  来源:《开放时代》 作者:徐戬   点击:  复制链接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沟的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开始突然袭击中国军队的驻地沈阳北大营,并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图为爆破现场。

  内容提要: 在中国现代史研究中,“九一八”的世界历史意义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九一八”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点,而且与现代中国奠定国基的历程息息相关。只要日本对满蒙实施实际控制,“新中国”就只能是政治幻想。本文尝试重新理解作为世界史事件的“九一八”,揭示中日战争对共和国政治品质的深远影响。深入分析战后日本的历史衍变,即可发现“大日本帝国”名亡实存,自晚清直至当下,它始终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国家安全。为了看清战后格局的实质,本文论述了美国对日本的“教育”,以此折射出百年来中日问题背后的现代性危机。美国对日本进行了马基雅维利式的“教育”,导致日本一再罔顾道义。只有对日本进行“再文明化”,才能真正避免“大日本帝国”卷土重来。

  引言

  1937年7月,日军越过卢沟桥发起对北平的占领性攻击,中国的全面抗日从此爆发,“八年全面抗战”即从这一“事变”算起。然而,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十一个春秋的“九一八”意味着什么呢?严格来讲,我们恐怕未必熟悉“九一八”,至少谈不上真正理解这一事件。

  1931年9月起至1937年7月,这段历史并没有被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之内。如果日军没有进一步向华北发起攻击,仅此为界,中国是否就不会有抗日战争了呢?可以看到,“九一八”之后,中国的共和政府并未对日宣战,国民政府让二十多万军队撤出了东北三省。

  事实上,按照“九一八”事件主谋者石原莞尔的设想,吞并中国东三省后,日本不应继续南侵,而是以此为基地进占蒙古,然后以整个中国作后方基地应对俄国。倘若日军采纳了这一密案,中国与日本的疆界就会划在距离北京以北两百公里的地带,因为,“国际正义”打算认可这一疆界。“九一八”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中国的建国根基,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东亚”的现代性乃至所谓国际正义秩序。

  “九一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点,而其结局仍然规定和制约着如今整个亚洲的秩序。历史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淡忘历史意味着我们将再次遭遇“不宣而战”。

  一、不宣而战

  八十一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不宣而战,对中国重启战端,第二次中日战争拉开帷幕。今天有必要重新理解“九一八”的历史意义,因为“新中国”的建国根基正是在由此开端的抗日战争中奠定的。如今,“八年全面抗战”已经成为社会上耳熟能详的说法。然而,这种习惯用语却很难经得起推敲:既然第二次中日战争起于“九一八”,那么战争阶段当持续15年之久。中日第二次战争在共和政制同天皇体制之间展开,实为长达15年的殊死较量——学界向来有所谓“十五年战争”的说法。“八年全面抗战”的说法表明,我们尚未充分理解“九一八”的真实性质,从而无法看清中日战争的世界历史意义。

  欧战之后,国际格局风雨飘摇,“九一八”的直接背景是列强的全球争霸。从全球秩序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源于凡尔赛体系的危机。日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形成的脆弱格局发起冲击,这一格局终于首先在中国东北发生断裂。西方学者强调,“九一八”不仅是中日战争的肇端,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点:

  从结构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了两大阵营之间对1919年以后国际现状的全球性争夺。从这一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在日本1931/1932年占领东北亚(中国东北)就开始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以及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是其继续,希特勒对波兰的袭击则导致了英国和法国对其宣战。【1】

  回顾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历史行程,不免令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感叹。民国肇造,未料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内战频繁使共和政制名存实亡,强敌环伺令中国文明危在旦夕。更为要命的是,内忧和外患紧密关联在一起。百年以来,中日之间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九一八”仅是众多冲突中的一环:日本窃据琉球之后,甲午战争对晚清帝制形成了致命一击;民国成立不久,日本即把“二十一条”强加给中国,支持袁世凯颠覆新生的共和政制;此后,五四运动更与日本强占中国山东直接相关;到了北伐时期,日本为阻碍中国统一不惜制造了“济南惨案”。倘若将诸多“事件”连缀起来,“九一八”恰好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起于卢沟桥事件,显然是日本复制“九一八”侵略模式的结果。因此,“九一八”对整个中日战争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不但改变了当时中国国内政治格局,更在“新中国”的政治品质中留下无法抹除的印迹。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是 “欧洲内战”,随着新兴强权的崛起,世界历史的重心已然东移,中日战争可以视为现代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扩散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权力格局,成为真正的“世界内战”。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作为大战起点的“九一八”就具有了深远的全球性含义。

  九一八”爆发之时,没人会料想到这一“事件”会演变成第二次中日战争。无论是中日双方还是国际联盟,没人将这一事件视为真正的“战争”——直到今天,我们仍将这一事件称为“事变”而非“战争”。理由不难理解,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未因此向日本宣战。这一绥靖态度造成了人所共知的严重后果,那就是日本帝国步步进逼,一再打断中国建构主权国家的现代步伐。我们必须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角度理解“九一八”的现代性含义。

  在传统帝制全面瓦解之后,辛亥革命催生出来的中华民国险象环生,并未扭转近代以来的社会分裂和外交颓势。从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到蒋介石挥师北伐,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克服辛亥革命以来的共和危机,建立自由、民主、独立的“新中国”。按照孙中山的建国构想,实现共和需要依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逐步达成。北伐之后,张学良易帜标志着中国在形式上达成统一。就政治体制而言,国民政府正在由“军政”过渡到“训政”,近代以来中国人所殷切期盼的“新中国”似乎遥遥在望。国民政府于1931年5月通过《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准备依照孙中山的建国方案逐步再造民国。恰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撞上了这场不期而遇的战争。

  日本的进犯之举并非起于甲午战争,而是早在明治时代就埋下伏笔——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始于日本染指台湾。1871年,66名琉球渔民漂泊到台湾,其中54名被牡丹社居民杀害。明治政府借机出兵台湾,真实动机却是宣示对琉球拥有“主权”,将琉球王国作为“琉球藩”窃为己有。【2】通过把琉球划为“例外状态”,如今的美国操纵了琉球的实际主权,使琉球成了美国针对中国的军事基地。琉球的主权问题迄今仍悬而未决,必须从日本到美国的战略继承角度加以重新思考……回首中国的百年沧桑,我们今天难免产生如履薄冰的历史感觉。

  关东军发动“九一八”战争当然以其满蒙战略为背景,直接动因是出于对张学良妨碍日本利益的不满,尤其是张学良的东北易帜令日本惊惧。易帜之举使中国达成形式上的“大一统”,这正是日军阻挠国民党军队北伐以来竭力避免的局面。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必以国家统一为政治前提,日本深恐中国迈向共和政制下的新“大一统”。出于这一帝国韬略,日本军方精心制造了先发制人的“九一八”战争。

  “九一八”以后,中国的政治版图已然发生根本改变,建国进程从此同抗日运动密切地交织在一起。“九一八”之后,主要策划者石原莞尔立刻成为大日本帝国的功臣。作为享有“鬼才”称誉的战略家,石原莞尔迄今仍在日本赫赫有名,他的战略构想始终是日本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日爆发全民战争之前,石原莞尔竭力坚持“不扩大”政策,主张利用中国共和革命之后的割据局面进行分而治之,趁机循序渐进地推进“满蒙”计划。

  国民党党国体制的法理程序是“党、政、军”,而实际顺序却是“军、政、党”。“九一八”前后,国民政府呈现为“武人”凌驾“文人”的新型政权结构,从根本上逆转了国民革命以来“以党治军”的理念。关键在于,一党专政并不一定意味着“强势国家”,国民政府恰恰是施行独裁的“弱势国家”。国民党长期处于派系纷争和涣散的状态,从来就不是拥有严密组织和高度内聚力的政党。国民党徒具“无所不管”的表象,而这不过是去政治化的外在形式,丧失了政治品质的政党只能造成“弱势国家”。【3】将国民党党国体制同强势国家等同起来,不过是一种政治天真。代表中国的国民政府并未因“九一八”而对日宣战,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叹息。

  不难设想,只要日本没有贸然发动华北战争,“满洲国”就极有可能维持现状,按照西方国际法所谓“依据现状”,就会最终迈向“独立”,成为日本的属国。只要“满洲国”依然存在,“新中国”的理想就会遥不可及。如果日本这一守成战略能够贯彻始终,同时避免同美、苏进行正面冲突,今天的东亚格局很可能就要彻底改观。中国的地缘格局不但会受到打通朝鲜和满蒙的“大陆日本”的钳制,奠定未来东亚格局的朝鲜战争也将不再可能。

  在经济全球化一路凯歌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曾经亲历、甚至仍在经历的历史危难。从纯粹智识的角度看,石原莞尔的构想不能不说极为高妙,对于日本人来说,自然是错失良机,对于我们来说,就不仅是令人不寒而栗。问题在于,在当今的日本、尤其作为日本替代者的美国,石原莞尔这样的“鬼才”还大有人在。如果中国将被迫面对一个远比日本更加强大、险恶的敌人,情况又将如何呢?历史的可能性实在不堪设想。

  二、主权问题与共和国的根基

  就世界历史含义而言,“九一八”所标志的世界变局成为撕裂现存国际秩序的起点。早在1929年,蒋介石就曾作出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起,亦必在中国。”而且,“远则不出15年,近则随时均可发生”。【4】他清楚地看到,列强相争必然会引发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者之在东方,或在中国,其冲突均随时可以发生。他们的利害,无一时不相冲突,英美之于日,日之于俄,其冲突尤觉显然。冲突之焦点,必在中国。【5】

  如此敏锐的历史感觉,让今天的我们难免感到惊讶。如果国民政府始终保持警醒,至少可以对日本的伺机寻衅做好心理准备。历史的走向却背道而驰,正是由于未能应对“九一八”,日本才得以步步实施侵略计划,最终将中华民族逼到生死存亡的边缘。

  “九一八”爆发之时,蒋介石正在江西指挥“剿共”。日本遽然不宣而战,实在出乎国民政府各方意料。万宝山事件发生之时,蒋介石电告南京政府:

  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发生全国的排日运动时,恐被共产党利用,逞共匪之跋扈,同时对于中日纷争,更有导入一层纷乱之虞。故官民须协力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以待机会。【6】

  外患当前之际,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蒋介石的处境确实颇为艰难——国民党内部矛盾尖锐,甚至有爆发内战的危险,共产党则雄踞一方,其潜力远非传统军阀所能比肩。蒋介石认定,中国的弱势地位源于国家未能统一,因此,内忧高于外患。从这一判断出发,他以为,隐忍的态度或许可以避免日本图穷匕见。

  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电》中,蒋介石解释“安内攘外”的政策时说:

  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虫。此次如无粤叛变,朝鲜惨案即无由而生,法权收回问题亦早已解决,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无疑义。故不先剿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叛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即不能攘外。【7】

  早在北伐期间,日本就不惜出兵打破统一态势。而且,张学良归顺国民政府,这种形式上的统一已然触动日本的地缘利益。日本不失时机地发动战争,恰恰因为中国有渐趋大一统之势。日本进行侵略的理由(防止“攘外”必先阻止“安内”)恰恰成了蒋介石规避侵略的理由(只有先行“安内”方能“攘外”)。“中村事件”之后,蒋介石深恐事态扩大,叮嘱张学良: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8】

  备受诟病的“不抵抗”政策表明,蒋介石在“攘外”和“安内”的漩涡中进退失据。无论蒋介石还是张学良,起初都以为“九一八”不过是突发的偶然事件,只要中国忍辱负重,当能避免事态继续扩大——中国在1928年的“济南惨案”中采取“不抵抗”立场,日本就曾迫于国际压力最终退兵。出于错误的战略判断,南京国民政府听任日军迅速攻陷东北主要城镇与铁路沿线。其结果是,日本制造了中国实质上的分裂,在东北的土地上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并一步一步迈向国际“承认”。

  中国的国运取决于政治领袖的政治远见,在攸关民族命运的历史关头作出果断的抉择,而非在坐等“国际正义”中丧失主动权。1931年9月21日,国民政府向国联提出上诉。由于敌强我弱,中国政府随后宣布,按照国际法第13条的规定,由仲裁法庭解决中日冲突。国联决定派出外交代表参与协商后,日军于10月8日对锦州实施狂轰滥炸。日本天皇批准了日军对锦州的空袭,目的是扫清“中国主权在满洲最后的残余”——如今我们知道,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城市空袭。

  在日军看来,遭受侵略的中国应该承担危机的“全部责任”,日本只会同“地方政府”进行谈判。按照日方的建议,国联于12月9日决定,组建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五人调查委员会——史称李顿调查团。

  1932年1月8日,日本海军开辟了第二战场,对中国的贸易中心上海发动进攻。中国的第十九军英勇抵抗,战斗范围迅速扩大。日军肆无忌惮地轰炸人口密集的上海——即便后来德军轰炸伦敦也起初源于一次误炸,日本根本没有把中国当作一个交战国家,而是如同对待前现代战争中的野蛮部落。此后不久就在东北建立了“王道乐土”——伪“满洲国”。

  1932年1月,国联调查团于日内瓦正式宣告成立。时隔不到一个月,关东军即以“东北行政委员会”名义发表宣言,宣称“本会成立的同时,通电内外,从此与国民政府脱离关系,东北省区完全独立”。2月25日,该会发表了《满洲建国方案》,规定国名为“满洲国”,定都长春并改称“新京”。3月1日,“满洲国”正式宣告成立。溥仪当日到长春郊外的天坛祭天,正式即位,年号“康德”。

  “满洲国”恢复的是封建帝制,日本称为日、满、汉、朝、蒙的五族“共和”,这听起来不啻是对孙中山建国构想的讽刺。伪满洲国的帝制与民国的共和政制针锋相对,分明是在挑战辛亥革命奠定的政治格局。只有从对抗中国共和政制的角度,才能更好地领会日本对“满洲国”的正当性论证。关东军的危机意识表明,建立“满洲国”旨在以此为基础对抗美国和苏联,因此,必须首先防止中国的共和政制形成新“大一统”的态势。

  1932年10月,李顿委员会终于提交了“调查报告”,虽对日本不无批评,却对日本是否应该撤军绝口不提。更为绝妙的是,代表“国际正义”的这份报告建议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自治国家”。1933年6月4日,苏联对日作出妥协,将中东铁路出售给“满洲国”,经过此后的谈判,苏联相当于事实上承认了“满洲国”。

  时过境迁,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仍是面对侵略时如何捍卫国家主权。面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国民政府回避了尖锐的生死抉择,始终没有对日正式宣战,无异于认可了日本的“事变”修辞。即便是不宣而战,“九一八”仍然是实际上的侵略战争。从1931年到1937年,中日处于实际上的战争状态,从“九一八”到日本战败乃是统一的连续过程,何况,日本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上对中国的侵蚀本身就具有战争的实际性质。

  伴随着日益升级的战争,民国政府却仍把希望寄托在“道义外交”上。南京国民政府仍不清楚“国际公法”的本相,对国际干涉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把评判是非的权利拱手交给国联。在这个意义上,“九一八”不仅意味着中国在军事上完全失败,而且意味着对道义问题丧失了独立裁决的权利。

  国民政府的策略陷入深刻的悖论,越是避战就越是引起日军的攻势。由于未能深刻把握日本的大战略,蒋介石在具体应对上难免进退失据。对国民排日情绪进行压制,反而会使南京国民政府陷入舆论被动。何况,从日本的国家战略来看,既定方针并不会因中国退让而有所动摇。在强敌面前示弱,不仅招致日本得寸进尺,而且加速了日本直接染指中国的内部状况。

  1934年,在《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一文中,蒋介石就日本问题仍然希望化敌为友:日本最大的敌人应该是美、苏,中日之间并不应该处于敌对关系。从这一判断出发,蒋介石在分辨敌对关系上优柔寡断,始终幻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制约日本。【9】事实表明,中国的一再退让适得其反,“不抵抗”政策使国民政府的战略决策陷入困局。

  近代以来,中国追求的始终是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然而,自从建立民国,中国就陷入天下大乱,革命志士不惜一再揭竿而起、南征北伐,却始终未能完成建国大业。“九一八”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折射出来的是共和政制的主权危机。在夷狄交侵的紧急关头,我们一再看到,中国能否捍卫新生的共和政制,取决于政治领袖能否当机立断。在强大的民族敌人面前,捍卫国家主权需要共和政治家保持高度的历史清醒。

  “九一八”骤然改变了亚洲的战略态势,使中国的共和政制危在旦夕。面对日本的蚕食鲸吞,列强标榜的“国际公法”无法保护羸弱的中国。“九一八”之后,蒋介石寄予厚望的国际调停实际上无济于事,“道义外交”的失败则使中国成为“国际公法”的牺牲品。对日本的逆来顺受导致中国不但失去了关外的国土,而且加速了日本对关内的进逼步伐。在中日的“十五年战争”中,蒋介石始终不忘扭转“国际”的观感,导致在对日作战中屡次付出惨重的代价。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12-29 14:07: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下)

下一篇:世界历史中的“九一八”(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