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九一八事变的启示:先进领导力量是民族希望和未来
2016-09-06 10:32:40  来源:《光明日报》 2011-09-18 (作者:公方彬 为国防大学教授)  点击:  复制链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纪念日。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故事讲了很多,但今天去回顾它,仍能思考很多,感悟很多。

    九一八事变原本会把苦难的中国推向深渊,只因有了坚持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才使我们民族绝处逢生

    孙中山曾感叹: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一部中国近代史表明,没有先进政治力量的领导,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只能散存于民众之中,无法发挥强盛民族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前,连年不绝的军阀混战,使风雨飘揺中的中国更加千疮百孔。这种情况下,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不可避免地步入苦难深渊。

    希望在哪里?事实证明,国民党蒋介石不是代表中华民族未来的先进政治力量,在亡国危险已经到来的情况下,他们不是借助掌握的执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抗击外侮,而是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甚至亲自飞抵西安督促东北军剿共。而中国共产党虽深受国民党之害,但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捐弃前嫌,提出联合抗日、一致对外。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提出订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特别是“西安事变”后,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这种伟大胸怀,才促使国共两党走到一起,进而把中华民族不惧死亡的勇气和力量有效激发出来。自此,中国近现代史上少见的全民总动员得以实现,中华民族得以绝处逢生。

    九一八事变原本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只因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引,才化作民族觉醒的推进器

    九一八事变中,几百名日军很容易地攻占了东北军北大营,特别是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仅有2万人的日本关东军,击败拥有20多万人的东北军,很快占领我东三省,这种屈辱超出了一个民族灵魂的承受力,这一切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有直接关系。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或许可以做出一个基本判断:虽然中华民族有抵御外辱的传统,但在深重灾难面前,如果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得到先进政党的领导,必然丧失希望。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而推动国民党守军奋起反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九一八事变给一个民族造成的屈辱,而这种屈辱之所以没有化作瓦解民族意志的消极力量,却逐渐成长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催化剂,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先进行动感染和影响了人民。

    促成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走上抗日最前线,使中华民族从悲情中实现精神崛起。在为民族而牺牲的精神得到凝聚和张扬后,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抗日战火得以在全国点燃。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耻辱的九一八事变,化作了走向最终胜利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原本是要摧垮中国,结果却把一支先进的政治力量推上历史舞台,使其更早更快地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历史重任

    令日本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侵略中国的野心及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机,迫使一个民族以空前的愿望和热情去寻找领导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由于有了人民的期待,更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使其能够真正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可以说,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化作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强大推动力,把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先进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推到前台,使之更早更快地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抗日的领导力量和中坚力量。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重托,领导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以更快更有力的步伐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才大大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九一八事变证明:苦难可以摧垮意志,也可以激发高昂的精神力量。回顾九一八事变,我们再一次明确一个基本道理:要保证中国不再受屈辱,就必须坚定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同心同德,努力前行。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9-06 10:34: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寻找散落民间的九一八印迹

下一篇:纪念九一八:雪白 血红 雪冷 血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