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对日抵抗——江桥抗战
2016-08-16 10:19:26  来源:黑龙江日报 2014-09-03 作者不详  点击:  复制链接

  1931年11月4日,在位于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境内的嫩江葛什哈大桥,中日两国军队曾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史称“江桥抗战”。

  很久以来,我对这段历史一直非常关注,也收集了许多资料。今年是江桥抗战80周年,连日来,齐齐哈尔市的各类媒体对当年的那场战斗都进行了充分的报道,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冲击波,这使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那段遥远的历史,参观江桥抗战纪念馆的情景更是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那是五月下旬的一天,我们驱车前往泰来县江桥镇。晨起风冷,初夏竟有早春寒意,乱风刮动沿途树摇草飞,绿野瑟瑟。车队行驶至江桥镇浮桥码头处集结时,狂风始盛,借大江阔野之势,直搅得漫天昏黄。近在咫尺的嫩江铁路大桥竟在视线中模糊起来;一望无际的漫岗沙丘上,蔽日的尘沙裹挟衰草呼啸着一路朝东南翻滚。“江桥风大”的说法,至此始信是真。

  风大之地,许是该出“大风”之事吧。在江桥镇内的抗战纪念公园里,一位老人对我们讲起当年初冬的那场大战。猎猎江风传送着他慷慨激昂的话语,使人强烈感受到,当年在这片土地上爆发的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就是一曲中华民族气吞山河、高吟大风的悲壮浩歌。

  江桥抗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的两个月之后。在这几十天里,长驱直入的日军指东打西,在东北大地如入无人之境。看嫩江北岸的黑龙江守军正严阵以待,关东军想吞吃什么的饥饿感空前强烈。11月4日清晨,寒风正劲,几千日军就抢渡江桥,直扑对岸守军阵地。不想竟遭到以马占山、谢珂为首的黑龙江军队强烈的反击。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又从日落打到黎明,直打得整个江套子硝烟弥漫,残阳无光。仅4日当天,“血战到午后八时,江北岸无敌踪,惟见血肉模糊,遗尸三百余具,遗弃武器几无隙地”。

  激战四天后,狂妄的日军也不得不休整喘息,一边急调关东军精锐部队迅速增援。17日,在飞机重炮铁甲车的掩护配合下,日军以绝对优势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三间房、昂昂溪一带立时一片火海。身处劣势的守军虽顽强抵抗,但伤亡惨重,只得且战且退。20日,日军进入省城,齐齐哈尔从此沦陷。

  这就是江桥战役的粗略过程。这是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第一次进行的有组织的对日抵抗,是一场相当惨烈的战斗。在当时,整个中华民族实在太需要这场战斗了。数月之间,眼瞅着黄衣铜帽的小日本鬼子蝗虫般在东北大地滚来滚去,划拉一片吃进肚里,又划拉一片又吃进吐里,国人这心里就没有不淌血的。江桥战役,是一把见血的钢刃,一刀下去,突的就把国人心头的怒火扎了出来,痛并快乐着。

  江桥抗战后,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许多是小股、多头的土匪武装,打着义勇军、救国军等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旗号四处活动。他们的处境极其艰难,甚至包括东北抗联以及马占山后期的抗日活动,也只能是钻山沟、占小村,沿百十里杳无人烟的荒野中满屯子乱窜。这些土匪武装时分时合,今天响应这个,明天又归那个旗下,像一拨拨无主的狼群,往来奔袭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日本关东军的钢铁洪流中东掏一块,西啃一口,无情地撕咬着。咬得关东军虽没致命,却也遍体鳞伤,直到日本投降的14年间,从未停止过。

  徜徉在抗战公园许久,那讲述的声音仍在心头回荡。临行之时,我在横刀立马的马占山将军铜像前深深鞠了一躬。狂风依旧肆虐,梳裹着我的乱发尖啸而过;飞舞的江沙扑打铜像发出叮叮细响,仿佛当年那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的人喊马嘶之声,正穿越历史时空,又悄悄在我耳边响起。

  那天,我们还参观了几处村屯建设,当汽车沿江堤朝镇里回返时,无遮的原野狂风更猛,以极其粗俗野蛮的直白,卷起漫天黄沙,肆无忌惮地往来奔突着。浩大的嫩江惊涛拍岸,浊浪翻滚。

  这就是我的故乡最坦荡、最自由的姿态了。我虽然出生在齐齐哈尔,但祖籍却不在这里,这让我的故乡的概念多年来总是飘忽不定。其实,上溯三代,这里又是多少人的故乡呢?恐怕不多吧。但毕竟,是嫩江水和大平原养育了我们,我们生命的根须,早已深深扎进这片辽阔的沃土,伴着它特有的冰雪风沙,开放着我们独有的生命之花。我们应该亲近它,读懂它,更应该热爱它。

  前方,仍被狂风吹打的小镇的水边某处,还曾竖有一块历经数十年风雨的江桥抗战纪念碑,无声地讲述着在这抗战第一枪战场上壮烈殉国的几千名将士的悲壮故事。在那首著名的流亡歌曲《松花江上》中,有一句“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的歌词,每唱至此,我都有血往上涌的冲动。是啊,长眠于此的几千将士,大多没有留下姓名,更无法知道他们的故乡何处。但正是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抒写了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以血肉之躯诠释了生命之美。他们是为了和平和这片沃土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就是他们的故乡,我们应该永远景仰他们。

  铁马冰河。

  铁马冰河入梦来……

  直到今天,那来自80年前的遥远的枪声,伴随浩大的江风和排空的浪涛仍在我每根血管和神经中共鸣、震荡着。也让我时刻清醒着。是的,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决不能忘记战争,不能忘记那段屈辱、悲壮的历史。因为历史能擦亮我们的眼睛,更因为只有牢记历史,才能共护和平。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8-16 10:20: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九一八后中国军队在哪里首次依靠重武器蹂躏日军

下一篇:为什么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结果?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