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李家应与浙江第一战时儿童保育院
2017-08-22 11:26:28  来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网 作者:韩祖德  点击:  复制链接

  李家应(191O~196O),安徽省含山县人。南京中央大学社会系毕业。毕业后在安徽凤阳师范学校图书馆工作。抗战初期,她父亲李立民应黄绍弘之邀,出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李家应由汉口撤退来浙江永康探父,李立民介绍李家应协助蔡凤珍(黄绍弘夫人),黎沛华(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黄祖培夫人)筹组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当时战火蔓延,战区难童增多,急待抢救,分会决定成立浙江第一战时儿童保育院。先由彭惠秀(浙江省教育厅科长赵欲仁夫人)任院长。1938年9月,彭惠秀辞职,分别推选李家应任院长。1942年,由东南日报社副社长刘湘女,永康县长朱惠清夫妇介绍,与我结为夫妇。由萧山籍金融家金润泉与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证婚。1945年8月,抗战胜利,李家应因病辞职,转入浙江省民政厅工作,被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去南京出席“国民大会”。1947年为纪念抗战有功人员,颁发胜利勋章。在第一次公布名单中,有三位妇女列入:第一位是宋美龄;第二位是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长熊芷;另一位就是李家应。解放后,李家应参加浙江干校学习后,派往杭州佛教会任干事。1958年,转入该会附属工厂工作。1960年逝世于杭州,终年50岁。

  浙江第一战时儿童保育院设在丽水县碧湖镇。院内编制为总务、教育、医务三个部门。有教职员工80名左右,学生700名左右。收容的全是浙江前线的难童。当年,萧山地区难童,均由沈佩兰负责护送入院。李家应任院长以后,她团结全院教职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院务。保育院很早就有地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组织和领导,其教育方法方式,在国民党统治区是独树一帜的。保育院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苦难儿童培养成为德、智、体兼备,有劳动技能,能自力谋生的人。这种教育为他们以后投入革命、投入社会劳动,打下了基础。该院儿童长大后,参加革命队伍的为数甚多,其中不少现在散居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工农业战线。有解放战争中参加作战打游击的,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立了战功的。他们的成长是和保育院这个大家庭给他们的启蒙教育分不开的。李家应虽是国民党员,但由于中共地下党员不断影响她,使她能不断倾向进步。参加保育院工作的教职员,初期全是一批救亡青年。当时在院内流行这样的话:“救亡以外无工作,吃饭以外无要求”。大家在李家应以身作则领导下,满腔热情,忘我工作。无论院长、教员、炊事员、勤杂人员、月薪一律10元(供膳,和儿童一起吃)。这待遇比当小学教员低得多,可是任务之繁重,远远超过小学教师。一些已达中学年龄而从小失学的孩子,比较难管教,另编一个中队,由萧山湘湖师范毕业的地下党员胡汉娥(胡漠,解放后在浙江省轻工业厅任科技处处长,现已离休)担任教养员。李家应通过集体研究,确定治院方针和具体措施。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基本上是上午文化课、下午参加适当劳动(多数参加农业劳动)。师生共同开垦的荒地有150余亩,另外还办有畜牧场,饲养猪、牛、羊、鸡、鸭等,用以改善师生的生活。除农业外,还有织席、制鞋、洗染、缝纫、织袜、做豆腐等。少数女生任小护士,个别学理发。有些儿童学业成绩较好的,送他们考外面中学公费生。升学费用,除公费部分外,一切由保育院负担。寒暑假仍回保育院这个“家”来。

  为了给儿童提供精神食粮,李家应采纳大家意见,决定创刊《儿童报》(三日刊),主要给保育院儿童阅读,也向省内外发行。《儿童报》副刊专登儿童作品,后曾选印成书,作为《儿童报丛书》之一。保育院成立不久,儿童剧团随即诞生,经常在院内外演出,颇受好评。

  李家应就任院长之初,中共地下党员只有严金明,白天,蒋家运、王全美4人。不久,白、蒋离去,渐发展了李树华、盛杰山、乐加里。当时上级给严金明个人在保育院的主要任务,是搞好上层关系——李家应这棵大树。争取搞好关系的基本方法就是努力搞好本职工作,使保育院对外拿得出成绩来。其次是搞好同李家应的私人关系;包括她的同学、好友叶庭筠、孙多慈(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夫人)等。国民党反动当局察觉保育院内有共产党员,就示意李家应按照黑名单予以撤换。李家应认为严金明等是她保育院工作的得力助手,一再加以应付解释。1940年7月的一天,碧湖联师三青团学生20余人,手拿柴棍、闯进保育院,口口声声要盛杰山等人出来。李家应闻声赶到,对寻衅者说:“你们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半夜三更闯到我们保育院来?想干什么?!我要问问你们徐旭东校长,这样的行为,将为配为人师表吗?”她对叶庭筠说:“你打电话给楼区长,带警察来……你们不要走。”一顿臭骂,那些三青团学生悻悻地走了。李家应对地下党活动,客观上起到了配合作用。

  1943年7月,因日寇进攻丽水,距碧湖只有40华里,情况紧急。李家应沉着部署,全院师生,有秩序的向云和撤退。一到达目的地就千方百计寻找房舍,安排员工儿童生活,恢复教学。烽火漫天,仍能做到弦歌不绝。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弘夫妇及李立民秘书长,对儿童保育院亦极关怀,常去该院视察,拨发现款物资,解决困境。1944年秋,云和河上村一带发生鼠疫,保育院所有寝室教室,由卫生部门封掉,衣服杂物,不准移动,泼上火油,完全烧光,不得不迁往平阳顺溪。该地区山青水秀,是南雁荡山的风景区。屡经搬迁,到此稍松一口气。李家应为了不荒废院童学业,很快恢复教学。李家应与老师们志同道合,连续8年与保育院孩子们患难与共,亲如父母子女。儿童们一见李家应抚慰他们,同声齐呼:“好妈妈。”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李家应因积年劳瘁,体力虚弱,提出辞职在离院之日,在院学生排队哭送30里,经李家应多方劝阻,方始挥泪而返。抗战期间,碧湖机关林立,保育院成绩卓著,引人瞩目。凡内外地及海外人员来碧湖公干,都慕名到该院参观。李家应这个名字,在当时真是名震全省。李家应与我结婚后,成为萧山籍公民。萧山文教界人士,遇到我,总要提到李家应办理浙江省战时第一儿童保育院的辉煌业绩。我父韩志学,在萧山义桥河沿上,也曾创办过义桥孤儿院,终因乏人支持,经费短绌,为时不久即告停办。料不到他的媳妇李家应却把一个战时儿童保育院,办得有声有色。李家应逝世20余年,我亦已80余岁高龄,来日无多,敬向家乡的政协,提供这篇真实史稿。

  (原载《萧山文史资料选辑》(三)1989年3月出版)

  注:韩祖德先生是李家应院长的丈夫。1942年与李院长结婚后,为保育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1994年9月在杭州病逝。享年90岁。逝世前为浙江省文电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22 11:27: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烽火摇篮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广东分会简史-4

下一篇: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介绍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