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大学内迁精神
2018-08-06 16:4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曾江  点击:  复制链接

  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大学组成的,这三所学校各有特点,各有自己的校风。抗战全面爆发后,三校先是南迁到湖南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11月1日开学,随着战火逼近长沙,经研究后,决定迁到云南。长沙临大从1938年2月开始分为三路入滇,其中第三条路线是有名的“湘黔滇旅行团”。这是一个步行团,有200多名身体比较好的男同学入选,同时还派了闻一多等11名教师组成辅导团。师生步行经过湖南、贵州、云南,沿路行程1600多公里,历时68天,从1938年2月开始,到4月下旬全部到达昆明,师生们众志成城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

  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校训往往是对一所学府气质的最佳概括,“刚”是刚强,不被恶劣的环境所压服;“毅”是有毅力,立志后不动摇;“坚”是坚定、坚决、坚强;“卓”是超乎寻常、卓而不凡。自此到1946年7月,西南联大在云南办学八年,继承发扬三校优良作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抗战期间,上海多所高校西迁。在这些西迁高校中,同济大学最为辗转曲折、艰辛困苦。相应地,同济大学立校以来一直倡导的“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彰显无余。

  当时同济大学以工科、医科见长,工科中又以机械、造船乃至军工最为突出,由于学校办学的历史渊源和学科特点,同济颇遭日寇忌惮,同济大学吴淞校区遭到日军毁灭性轰炸。现在人们对抗战时期同济在李庄办学有所了解,其实此前同济已经五次搬迁,可谓颠沛流离。1940年初夏,当时内迁到昆明的同济大学经过研究,决定迁校入川,经过同济在川校友的联系,得到了四川省李庄镇士绅的支持。李庄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镇”,同济是最早内迁到李庄的学术单位,属“捷足先登”。对于同济而言,在经过多次流离颠沛的搬迁后,开始了相对安定的教学生活。

  八年西迁途中,同济大学辗转浙、赣、湘、粤、桂、滇、黔、川等地,越千山万水,历六次迁校、五任校长,行程几千公里,在战乱中一面坚持教学,一面坚持抗日救亡,成为抗战期间的一面旗帜。

  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武汉大学也准备内迁,1938年1月,武大派人前往四川各地考察,最后认为嘉定(今乐山)最为适宜。当时武大西迁的师生和教师眷属共约1200人。1938年3月10日,第一批办理迁校教职员十余人从武汉出发赴川,6月下旬全部师生抵达乐山,历时三个多月,在当地士绅的帮助下,武大于1938年4月29日正式开学上课。

  武大迁校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迁校问题上,相对顺利。武大是一次迁校成功,其他不少学校出现了多次迁校。二是在学校发展问题上,武大保持了稳定性。武大在乐山连续办学八年,而其他不少学校出现了多地办学,有的学校被迫停办,有的学校联合办学或者被合并,学校名称不复存在。

  乐山时期的八年,是武汉大学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八年。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武大师生以坚韧的精神书写了校史上光辉的一页,阐释了武大“明诚弘毅”的校训精神,营造了一个学术自由、教授治教的环境,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武大与其他学校一道共同保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爱国专家学者以学校为阵地,为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武大与其他学校为抗战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对于抗战所需要的技术,武大通过不断调整课程和专业来保证。由于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医药救护等方面的技术和人才缺乏,武大一方面加大招生的力度,另一方面充实课程并增设专修科来予以落实。同时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来保证战争所需要的技术。第三,武大与其他学校一起促进了西南边疆的现代化。随着各大学陆续内迁,重庆、成都及附近地区的高等教育得到大发展。在迁移中,大批的文化精英涌入内地,提高了内地的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武大通过文化启蒙、科学普及,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文化素质。通过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及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为乐山及周边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联合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爱国传统的大学。简要地说,这充分体现在西南联大创设时的“校歌”和结束时的纪念碑碑文中。西南联大的“校歌”中写道,“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冯友兰先生撰写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总结了联大的办学过程和成就,“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始”,“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这一首一尾的两个文本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西南联大师生的爱国精神,对祖国、对民族有信心,有此信心,决定了西南联大办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诲人不倦,学生为建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

  西南联大师生还发挥学术优势,直接服务抗战。比如,西南联大结合当时的抗战时局,增设了许多与战争相关的专业,培养抗战救国人才。为适应战时需要,西南联大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信等与军事有关的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学生怀抱“工业救国”的信念,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的前方是反侵略的武装斗争,在宜宾李庄则是一场文化的抗争,学校对科学、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人不屈的精神。

  抗战中,同济大学还有一支力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机械专业大批的毕业生。他们在制造武器弹药的兵工事业中大显身手。早在1935年,既懂德文又懂技术的同济毕业生,为仿造轰动全国的德国毛瑟枪立了大功。抗日战争爆发后,同济毕业生及曾在同济工作过的校友在大后方的四川、重庆、昆明、桂林、湘西、陕西等兵工厂、资源委员会任工程师的不计其数,有的则是在兵工界独当一面的大将。当时,社会上就有“同济是兵工厂的导师”的赞誉。还有很多同济学子直接将手中的笔杆子换成了枪杆子,直接走上了抗日战场。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8-06 16:45: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期间的全国高校内迁,对近现代中国高校地区布局有何影响?

下一篇:战火中的教育奇迹——抗战时期“老北洋”的贡献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