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中的河南大学
2018-08-06 14:58:32  来源:大河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生存困苦艰难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经济窘迫,河南大学的经费开支也非常紧张,师生们患难与共,克服一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尽最大可能保护学校财产。河南大学虽经几次搬迁,但一直坚持按国家对大学的要求去办学。其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的机构虽先后两次进行过裁并,但其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严格有序地进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大学每到一处,都能尽量结合当地实际,以自身的智力优势为当地群众办些好事。

  其一,开设医院,为群众防治疾病。嵩县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缺医少药情形极为严重。劳动人民患病,多求助于鬼神巫祝。河南大学医学院迁到嵩县后,在经费减少、物资短缺的条件下,努力增设医院。其附属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门诊开设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等,终日为求诊者治疗,甚至在汽灯下做外科手术。儿科、妇科更是不论时间,凡有病人,便立即处理。医学院的教授大夫们,以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了人民的信赖,与山区人民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

  其二,创办学校,为地方培养人才。嵩县潭头为山区小镇,文化教育极为落后,河南大学迁至此地后,先后创办七七中学(初中)、伊滨中学、伟志小学、潭头幼儿园,教育系还办了简易师范和体育训练班。1942年又建立七七高中。教师力量雄厚无比,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医学院在嵩县招了一批高中毕业生,精心加以培养,使之成为合格的医生,为改善山区的医疗条件作出了贡献。

  其三,宣传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潭头地区耕作技术极其原始,农学院针对此种状况,大力宣讲科学种田,推广先进技术,广大农民受益匪浅。1942年春,小麦黄锈病蔓延,农民深受其害。农学院农艺系教授王鸣岐细心观察研究,发现此病是由伏牛山一带所产黄檗、淫羊藿等叶上的黄锈病病菌飞散后传播于小麦所致。于是,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了这种病虫害,使小麦获得了好收成。还是1942年秋天,豫东蝗虫成灾,洛阳嵩县一带人民十分惊恐。农学院的陈振铎教授积极率领同学防治,使蝗害得以控制。农学院的师生还开设“一病一治”讲座,每周一次,介绍病虫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展示标本,配合图片,普及科学知识。

  其四,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针对山区闭塞、文化极其落后的状况,河南大学的师生们尽力向山区群众传播文化知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教育系向社会演出的《屠户》、《献金救国》、《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具有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不顾安危抢救财产

  1944年,河南大学撤离潭头后,伏牛山区人民对师生慷慨相助,留宿供食,带路送行,给了巨大支援。学校迁到荆紫关时,当地居民纷纷腾出房舍,安顿师生。8月在西峡口招生,10月正式上课。

  许多师生为保护学校的财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化学系的李俊甫,在日寇将至、大难临头之际,不顾个人安危,顾不上携带家人,只身跑到实验室,带走了当时学校最贵重的仪器——白金锅。到荆紫关后,李俊甫又自告奋勇返回潭头抢救学校的图书、仪器。在李先生的带领下,青年教师陈西河、卢锦梭等连夜返回潭头。

  此时潭头处于一片恐怖之中,被日寇杀害的群众及师生的遗体尚未掩埋。他们避开日寇汉奸的搜查,掩埋了同伴的尸体,将学校的贵重物资打包装箱、起运,一连奋战多日,将理学院的大部分财产运到了安全地带。

  会计余志光于中原事变前夕,带着支票,到中央银行河南分行(当时在卢氏县)去提取款项。因事变突起,不敢携带巨款,只取回两万元作为搬迁的路费,匆匆逃到荆紫关。不久,他只身潜回潭头,将散乱的账簿集中起来,精心整理,雇人挑往荆紫关,使学校的账目未受到重大损失,从而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的继续开展,使学校在困难的环境中能够坚持办学并生存下去。当时,虽然遭到巨大的创痛与损失,但师生坚持办学的精神始终未减,一面积极筹备开学,一面派人返潭头抢运残留的图书、仪器。农学院还租到农作物及园艺试验场地40亩,并与镇公所合办苗圃供实习和荒山造林之用。

  继续西迁曙光初照

  1945年3月,日寇又在西南发动攻势。不久,南阳失守,国民党军队退守西峡一带,河南大学在荆紫关难以存留,遂西迁陕西。

  学校吸取了潭头劫难之教训,先派精干人员赴陕洽商校址,将学校尚存图书、仪器等物品一律包装,运到西安河南会馆暂时存放。师生眷属一律步行,经商南,越秦岭,过蓝田,于4月中旬抵达西安。当时西安败兵云集,逃难机关比比皆是,衣食住行都很困难。河南大学数百人,一下拥到西安,更是困难重重。河南大学在西安盘桓数日之后,奉教育部之命西迁宝鸡附近的石羊庙、卧龙寺、姬家殿(现今的宝鸡县八鱼乡)等地暂时安居。

  迁至石羊庙时,河南大学仅有文、理、农三院学生600多人,教职员及眷属500余人。医学院此时尚在汉中,经洽商后部分迁至渭河南岸姬家殿,与校部隔河相望。6月,田培林担任校长。田先生与各方面关系密切,经费的困难逐步得到缓解。

  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才结束。消息传来,河南大学师生无不欢欣鼓舞、归心似箭。田培林校长决定抓紧时间结束课程,待期考结束后,学生便可自行编组返校。为做好从宝鸡返回开封翌年复课的准备,田培林多方活动,从河南省善后救济分署争取一笔经费,又派遣精干人员先行返汴做准备工作。1945年10月底,河南大学从宝鸡返回开封,8年的流亡生活从此结束。

  抗敌训练班培养抗日英才

  11月,河南省委通过河大进步教授嵇文甫、范文澜举办了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简称抗训班)。学员来自开封各大中学校,还有流亡到开封的外地知识青年。抗训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抗战形势、统一战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游击战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民族英雄史话、大众哲学等。

  后来又成立了“河南大学抗敌工作服务团”,服务团从开封出发,沿平汉线南下,利用多种形式,播撒救亡种子。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封各界人士成立的救亡团体,使当时的开封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原救亡中心。资料显示,在抗战初期奔赴延安的各界人士中,河南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

  12月中旬,济南失守,豫北吃紧,形势日趋紧张。省委决定提前结束抗训班,学员一部分北上送往延安;一部分组成“农村服务团”,在范文澜等人的带领下,沿平汉路(北京到武汉的铁路)南下,深入广大城镇乡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经过动员,近百名学员参加了服务团。团内划分为宣传、壁报、戏剧、歌咏、生活、保卫等小组。1938年1月底,服务团到达舞阳,通过演街头剧、教唱救亡歌曲、出时事壁报、画宣传画、办夜校和识字班、协助舞阳青年救国会开展活动等,使舞阳很快成为河南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服务团又先后到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南阳等地,所到之处走乡串户发动群众,组织妇救会、青救会、农救会等救亡团体。11月,受省委指示该团编入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信阳挺进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河大抗敌训练班培养出一大批抗日干部。这支队伍深入农村,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怒吼”救亡觉醒民众

  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和扶持下,开封的抗日救亡团体纷纷组建。河南大学学生首先组建起“怒吼”歌咏队和“大众”剧团,其后又组建了话剧团。北平和天津流亡开封的学生则成立了“平津流亡同学会”,留日归国学生成立了“旅日流亡同学会”。由开封师范、开封高中、北仓女中、静宜女中等学校组成的话剧团,辗转20多个县镇,奔走呼号,演出500多场话剧,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号召民众抗日保国,杀敌御侮。上海著名文艺工作者贺绿汀、洪深、冼星海、金山、崔嵬等纷纷前往开封演出救亡剧目,并热情辅导开封救亡文化活动。

  1938年8月,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河南大学“青年救国会”等组织迅速发展推动救亡运动。9月,在中共河南省委领导下,嵇文甫教授与王阑西、姚雪垠同志领衔创办《风雨》周刊。后来著名教授范文澜和方天逸也担任主编,并改为五日刊。《风雨》一问世,立即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与欢迎,销数激增。该刊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还刊载《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共给在华旧本士兵诸君的号召》、《毛泽东同志与合众社记者的谈话》等重要文件,实际上起着我党领导河南抗日救亡运动的作用。

  此时,英文系学生周震中和经济系学生邓子健、赵以文同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一个小组,积极组织流亡剧团、农村服务队等,展开抗日活动。同年冬,范文澜、嵇文甫、刘子厚(当时叫马致远)等在河南大学组织了“抗敌工作训练团”。宣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游击战术和中国问题等。在这个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服务团”,由范文斓教授率领,徒步南行到许昌、舞阳,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阻挠,通过演讲、演剧、唱歌、走访等各种形式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不久,“服务团”改称“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到达信阳。他们在河滩上搭起戏台,演出《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游击队之歌》,歌声悲凉雄壮,震撼人心。台上台下,热泪盈眶。后来,“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转战湖北襄樊一带,又返南阳,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1940年,在潭头,由嵇文甫教授作词,陈梓北教授作曲,写出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河南大学校歌》。歌词为:“河水泱泱,嵩岳苍苍,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多难兴邦,国仇莫忘!三民是式,四维允张。欹欤吾校永无疆!欹欤吾校永无疆!”校歌表达了广大师生的感情,广大师生又为歌词所激动,爱国心潮汹涌澎湃,为抗日而刻苦工作与学习的精神更加高涨。此时的刘建民低吟着这首歌曲,不知不觉,记者和他都已泪流满面。

  河南大学创建于1912年,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的师生员工克服了战争带来的种种困难,虽曾多次迁移办校地址,但始终矢志教育,艰苦奋斗,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努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在河南教育史和河南大学校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令人振奋的一页。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8-06 15:01: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的国立江苏医学院

下一篇:西南联大与南开大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