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大一分校在平邑
2017-08-06 15:00:38  来源:今日头条 宋汉华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1937年初,由“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学员以从部队中抽调的干部为主,并招收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从1938年12月起,抗大相继在各大战略区建立了12个分校。同年12月25日,抗大一分校在陕西省延长县成立,由抗大五大队、六大队、陕北公学栒邑分校大部和抗大三、四大队的各一部,及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的一部分组成,计3000余人。1939年11月25日,抗大一分校奉命迁到山东抗日根据地,12月24日到达蒙山前的郭家庄和陈家庄(今均属平邑县柏林镇)。

  抗大一分校抵达沂蒙山区后,归属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栒周纯全任校长,李培南任政治部主任(后任政委兼主任),袁也烈任训练部部长。

  为支持蒙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1940年春,抗大一分校建立了民运工作团,罗野岗任团长。罗野岗在蒙山前把工作团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派到各区工作,逐村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工作团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至秋季,向北扩大到蒙山后的田埠、大庄一带;向南到达天宝山区一带。

  民运工作团的任务有三项:一是组织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二是动员青年参军;三是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1940年8月,文工团在今资邱乡十八村一带为一一五师第四团、第六八六团慰问演出。一次,在小卞桥村刚化好装,陈光代师长正讲话,便遭日军偷袭,文工团立即转移到村北的山沟里。第二天战斗结束,文工团回来接着演出。

  1941年3月8日,由抗大一分校20余名学员(其中有3名十三四岁的男孩)组建了“姊妹剧团”,主要活跃在蒙山抗日根据地,自编自演小型曲艺歌舞等。针对当时十八村一带反动道会门“红枪会”、“万仙会”等组织的暴动行为,“姊妹剧团”团长辛锐及时编写了小剧《红枪会》、《万仙会》,自己扮演“红枪会”、“万仙会”头子到有关村庄演出,教育群众认清“红枪会”、“万仙会”的本质。“姊妹剧团”在岳家村等村庄还上演了自编的《送郎参军》,受到了群众的欢迎,鼓舞了许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姊妹剧团”走到哪里,就和哪里的妇女、群众打成一片,除了演出和排练剧目外,还发动妇女做军鞋,并带领群众支前。

  1941年秋,日军“扫荡”沂蒙山区,山东军区和罗荣桓等领导同志及时作出了反“扫荡”部署:将主力部队拉出日军合击圈,转到外线牵制、打击日军。为配合外线作战,以抗大一分校为主成立了蒙山警备大队,坚持内线斗争。蒙山警备大队辖蒙山、蒙西两个支队和附近的5个县大队,共400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反“扫荡”斗争。

  抗大一分校共有5个直属大队。二大队在中蒙山活动,三大队在西蒙山活动,五大队在东蒙山活动。11月4日,日军开始对蒙山地区“扫荡”。日军采取“铁壁合围”、“三光”政策,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校长周纯全率训练部和五大队跳出东蒙山南部与日军周旋。11月上旬,五大队驻蒙山前柏林村时,与日军遭遇。队员们与日军交火,打退了日军的几次进攻,掩护了校部和其他大队安全转移。

  日军“扫荡”后,在蒙山南险要山口猪尾巴沟修筑炮楼,封锁蒙山里的党政军机关和抗日群众。三大队决定拔掉这颗钉子。22日傍晚,担任主攻的三中队在夜幕掩护下靠近炮楼,用炸药包将围寨炸开一个缺口,突击队和一区队趁势攻击,拂晓撤出战斗。日军遭受打击后,死守据点,不敢再出动。12月上旬,日伪见形势不利,弃点而逃。

  30日黄昏,三大队一中队奉命到东山峪(今属平邑县卞桥镇)负责警戒。第二天拂晓,日军向东山峪进攻。一中队依托有利地形,杀伤、迟滞日伪军的行进,为大队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12月下旬,伪军在西蒙山南北道上的前程子村,安设了新据点。三大队决定乘伪军立足未稳拔掉它。当晚,一中队突击队将围墙炸开,后续部队冲进围墙内,猛打猛冲。伪军退缩到中心碉堡负偶顽抗,突击队用干柴烧碉堡,火借风势,直窜楼顶。伪军纷纷顺着通往北山口的洼地逃跑。

  抗大一分校在蒙山反“扫荡”的艰难环境中,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教员兼任连队的行政职务,使行动指挥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平时以连队为单位集中教学,遇有战斗或执行任务,则以排或班为单位分散上课。教员随身携带教材及必要的参考资料,利用行军中的大休息或宿营后的空隙,进行讲课,结合身边发生的战争,讲授战术,实行讲授、听课与讨论相结合。

  抗大一分校由三个支校组成,第一支校由一一五师教导队改称,长期活动在蒙山南麓。自1939年7月开始,一支校在蒙山前的陈庄、杨谢、柘沟、孝义及天宝山区的昌里、东卓庄等地相继举办了多期短期培训班和两期正规学员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区、乡、村级政权,组建武装队伍等。蒙山前的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500余人参加了学习,学员结业后大部分成为发动群众抗日和组建地方武装的骨干,为巩固和扩大蒙山和天宝山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巨大作用。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8-06 15:01: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张学良发展,比西南联大更传奇的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下)

下一篇: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一段传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