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中河南大学的四任校长
2016-08-29 11:37:32  来源:河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自1937年12月至1945年12月,河南大学抗战流亡八年间,刘季洪、王广庆、张仲鲁、田培林四位先生先后担任校长。在烽火连天中,他们随师生辗转播迁,为保全河南大学、维护中原文化殚精竭虑,贡献良多。

刘季洪校长

刘季洪(1903~1989),江苏丰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0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研习教育,获教育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教育哲学,又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教育,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江苏教育学院。

1935年6月出任河南大学校长后,他与各院系领导及教育界人士多方晤谈,广询意见。1935年8月,他主持河南大学第二次校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立河南大学组织大纲》,呈教育部并获准备案,据此对学校的组织机构做了调整和完善,要求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刘季洪掌校期间,学校尊师敬贤,提高教授待遇,延揽了一批诸如范文澜、萧一山等国内知名学者。按照学校建设规划,在他的主持下,学校于1936年建成了四柱三楼牌式的南大门,中门上额横书“河南大学”。他确立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并将之镌刻在大门内侧门楣之上,以激励师生发扬学术、恢宏文化,为国家民族而担当。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迁往北平。1934年东北大学农学院停办,其师生便来到河南大学农学院借读。1936年政府又决定将东北大学整体南迁,商由河大接待。是年夏季,东北大学500多人到达,受到刘季洪的特别照顾。

1937年“七七”事变后,河南省府决定河南大学迁移至鸡公山及镇平一带,1938年夏又迁往豫西伏牛山区。刘校长感到学校前途困难万分,不得已向省府请辞,后去教育部供职。1941年刘季洪到陕豫视察教育,前往潭头与河大师生相见,回部后向教育部报上河南大学申请国立的材料。1942年,国民政府通过决议,将省立河南大学升为国立。

1949年刘季洪到台湾后,先在高校任教,后担任正中书局总编辑、总经理及董事长,政治大学校长,台湾“考试院院长”等职,著有《各国成人教育》、《教育统计学》、《教育生涯漫谈》等书及教育论文多篇。1989年病逝。

王广庆校长

王广庆(1889~1975),字宏先,河南新安人。他早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中他投革命军东路都督张钫帐下任秘书长,参加西安起义。辛亥革命胜利后,相继担任开封县长和临颍县长。北伐成功后,他担任监察院监察委员。

1938年10月,王广庆接任河南大学校长。他到任后立即与各方交涉解决学校经费,使学生学习和生活得以维持。1939年5月,日寇进攻新野、唐河,镇平危急,王广庆率河南大学师生北越伏牛山抵达嵩县。河大医学院住在嵩县县城,文、理、农三学院及校本部住在嵩县西部山区潭头镇。他想方设法稳定人心,尊师重教,诚聘名师,坚持按照部颁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因地制宜进行教学,结合山区实际开展科研活动,提倡爱国爱校,尊重学术自由。在他的带领下,河南大学先后创立了“七七中学”、“伊滨中学”、“伟志小学”等学校,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民风民俗,使潭头成了“豫西人才库”。

这一时期,河南大学在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专科以上学生各种竞赛活动中均取得过优异成绩。1942年3月,国民政府通过决议,将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44年5月15日,日寇血洗潭头,部分师生惨遭杀害。逃离潭头的师生,历时月余到达淅川县荆紫关。对于此次惨案,王广庆心情极为沉痛,于1944年10月辞职。

退居家中的王广庆潜心学术研究,抗战胜利后,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旅居台湾。王广庆善小学、精训诂、嗜金石、擅书法,尤长音韵,撰有《河洛方言》、《洛阳近年石刻出土记》、《语文发微》、《复音词声义阐微》等著作。1975年,86岁高龄的王广庆在台北逝世。

张仲鲁校长

张仲鲁(1895-1968),字广舆,河南巩义人。1916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8年赴美国后相继获得密苏里矿物大学采矿工程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就任焦作福中矿物大学校长,1927年3月至1928年8月担任河南中山大学教务长,1928年9月至1930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秘书长。

1930年6月,他第一次担任河南中山大学校长。上任后他积极筹措经费增添设备,制定规划,力图发展。同年8月,经当时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复,他亲自主持校务会议,宣布将河南中山大学改称河南大学。但不久中原大战爆发,张仲鲁教授仅干了4个月就被免去校长职务,改任省政府参议,次年复任焦作工学院院长,1932年出任国立南京中央大学总务长。

1933年8月,张仲鲁第二次担任河南大学校长,他向全校公布《河南大学组织规程》,精简行政机构,紧缩行政开支,不惜重金聘请傅铜、郭绍虞、饶孟侃、高亨、刘节、涂治、李先闻、嵇文甫、姜亮夫、蒙文通等著名学者到河大任教。他立志要完成他1930年制定的河大发展计划,但却意外地遭到国民党军统分子的抵制和反对,苦撑一年即被迫辞职。

1944年10月,在河南大学流亡办学极其困难时期,张仲鲁第三次担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他随即亲自到重庆各处募款400万元及大批医药用品解决教职工的燃眉之急,使学校教学、科研在短期内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况。

特别可贵的是:他对校内中共地下党的进步活动尽量给予掩护,对蒋介石的反共卖国行径强烈不满。1945年6月,张仲鲁毅然投奔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受中共中央中原局委派赴武汉城市工作站,促成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张轸将军率部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燃料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国家煤矿管理局副局长、河南省交通厅长、第一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8年在开封去世。

田培林校长

田培林(1893~1975),字伯苍,河南襄城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于河北省保定育德中学。翌年返豫,先后在开封省立第一中学、法政专科学校任教。针对当时河南教育经费常被挪用的情形,他倡议以各县契税作为河南教育专款,并约人创办《少年河南周刊》。该刊曾提议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堂改制为河南最高学府、省设河南教育专款监理委员会、各县设契税管理局等,均得以实施。

1929年,田培林任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北平法政学院、俄文法政专门学校讲师。1932年任河北省女子师范学院教授。1935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任西南联大师范学校教育系教授,同济大学教授、训导长。1945年7月,他接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兼任西北农学院院长。

掌校期间,他努力增加教职员待遇,提高学生公费,以应付急剧膨胀的物价,师生们安心教学。他非常重视学生自治活动,鼓励学生自我管理与约束,培养独立的研究及创造能力。

抗战胜利后,他建议教育部,希望准许河大先于其他学校复员,并垫发旅费和学校修缮费用,得到教育部准许。他还致函教育部,申请将经济系从文学院调出,与法律系组成法学院;自1946年恢复招收英文系新生;恢复土木工程系,以后组建工学院。同时,请求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和河南省政府,归还军队所占开封南关河南大学原有农场520亩土地。

经过周密筹备,1945年12月,在田培林校长的带领下,河大师生陆续从宝鸡返回开封。他积极筹办河大工学院,并同张钫一起主持完成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与工学院的合并工作。1946年冬,田培林任教育部常务次长。

1949年,田培林旅居台湾,任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任台湾师大教育研究所主任。1975年5月9日病逝。

 

责任编辑:王笛 最后更新:2016-08-29 11:39: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的高校—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下一篇:北理工:抗战烽火中创校报国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