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陕北公学,创造革命先锋的场所
2017-11-13 14:36:21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作者:李晓军  点击:  复制链接

毛泽东给陕北公学学员讲课。

资料图片

  陕北公学,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抗战干部,但很多人却对她知之甚少。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所神秘而又光荣的学校,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陕北公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抗日先锋队

  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一所抗日军政大学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把大批爱国青年培养成为优秀的抗战干部,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新的学校——陕北公学,由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张云逸、成仿吾等人筹办,成仿吾任陕北公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1937年8月,陕北公学开始招收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侨青年入学。1937年10月23日,在陕北公学开学典礼前一周,应校长成仿吾的要求,毛泽东为陕北公学的开学做了重要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解决。”

  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说:“陕公的‘一切物质设备都不好,但这里有真理、讲自由,是创造革命先锋的场所。’”

  陕北公学最初的学员有5个班约300人,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有工人,也有农民;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有红军,也有国民党统治区的干部;有十几岁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

  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教育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领导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以及对目前时局的认识。陕北公学的学制分普通班和高级班,采取半军事性的编制,注重军事训练,提倡和发扬“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课程设置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内容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每天学习8小时,上课与自习各一半。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陕北公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抗日先锋队。

  1938年,为加强陕北公学的师资力量,中共中央又派李维汉任副书记兼副校长。同时,中共中央陆续从国统区抽调一批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来校任教。毛泽东、张闻天、陈云、李富春、王若飞等中央领导同志及中央机关干部等经常来校讲课或作报告。

  大批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陕北公学已不能满足需要。1938年7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关中栒邑县(现旬邑县)看花宫开办陕北公学分校,李维汉任分校校长。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迁至栒邑与分校合并。陕北公学在栒邑办学一年时间,先后办了54个队,培养了6000多名抗战干部,吸收3000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夏,由于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寇、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解放区。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延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所学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人后方办学。1939年12月,中共党中央决定以留在延安的少数陕公师生为基础重新复办陕北公学,校址设在延安城北杨家湾,由李维汉任校长和党组书记,人们称为“后期陕公”。

  “陕公是全中国的缩影,代表着全中国的统一战线”

  陕北公学在办学的近4年间,始终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毛泽东在繁重的工作中,时常对学校的任务、办学方针等关键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陕公一创办,在财政、物资方面就遇到极大的困难。1938年3月,当陕公发起向国内外要求支援时,毛泽东在出版的《援助陕公》的小册子上题词:“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维持这个学校的责任,我认为也应是全国乃至海外华侨一切爱国人士的,因为这个学校并无任何公私财政基础。教员学生们都只吃小米饭,而且不能经常吃。”

  毛泽东在陕公讲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党的基本战略持久战问题,将《论持久战》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向学员作了介绍。毛泽东还给陕公师生讲过哲学课,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有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几乎每隔几天就到陕北公学作一次报告,讲授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与策略问题。

  中共中央的其他许多同志也非常关心陕公的成长。周恩来在陕公作过关于大后方的抗战形势和平江惨案的报告,朱德作过关于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的报告,董必武作过关于中国法制问题的报告,张闻天作过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和青年修养的报告,陈云、李富春作过关于党的性质、组织原则的报告。此外,任弼时、王若飞等都到陕公作过重要讲演。

  1941年9月,经中共中央研究决定,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校址在陕北公学原址。陕北公学在短短四年中,培养抗战干部11000多人,他们毕业以后,分配到全国各个战场、各条战线,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在群众运动的激流中,锻炼成长,有的牺牲在战争前线,光荣地为祖国捐躯,不少同志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今天,他们虽大多已不在人世,但陕公的光荣传统将永远被传承。

  毛泽东对陕北公学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公是全中国的缩影,陕公代表着全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

  “修复陕北公学旧址必将激发后人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人类进步奉献终身的激情与信念”

  吕效林是当年陕公教育长刘瑞棻的老伴,今年90岁,在西安南郊一个别致的小院,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她很感慨。她说:“老刘已经去世多年,他在陕公当过教育长,后来又到西北革命大学担任副校长,再后来到西北党校、西北大学当校长。当年我还比较小,才13岁,只记得当时生活极其艰苦,吃的是小米汤,南瓜汤,碗里就几颗米,经常饿肚子,但大家革命积极性高涨,学校培养教育了很多全国各地的学员,很多还是国民党的同志,他们为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应该好好纪念他们,珍惜今天的好生活。”

  陕北公学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86级校友专门发起捐资修复陕北公学旧址倡议,筹措了百万元资金,在延安市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共同努力下,修复陕北公学旧址的3孔石窑院和半山腰7孔土窑洞院两部分,其中曾为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居住的石窑修复为“成仿吾旧居”,半山腰7孔土窑洞经维修、加固、拓宽,修复为“陕北公学展览馆”,2012年11月1日,陕北公学旧址暨中国人民大学延安教育基地在延安揭牌。

  参加揭牌仪式的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黄达说:“陕公旧址的修复必会引发人们对先行者的追思与景慕,也必将激发后人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人类进步奉献终身的激情与信念。”

  陕北公学分校旧址位于旬邑县湫坡头镇看花宫村,现存窑洞140多孔,房屋70间,包括李维汉、成仿吾旧居以及当年的校部、图书馆、供给科、维修科、豆腐房、学员教室和宿舍。目前,该旧址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来此参观、学习的团体、个人达三四万人。

  旬邑县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管理所所长程景峰说:“陕公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中国革命干部人才的摇篮。我们当地党委、政府充分挖掘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将看花宫陕北公学当时工作、学习、生活情景保护起来,缅怀那段光辉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记者 李晓军)(文中史料由延安新闻纪念馆、旬邑县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管理所提供)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13 14:37: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鲁迅艺术学院:延河水畔战歌起

下一篇:抗战流亡学校系列:边城,国立“茶师”71岁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