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整个中国都在移动
2014-03-19 15:08:55  来源:网络摘编  点击:  复制链接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而在三十年代,中国这条巨龙是“睡着了的狮子”,龙的传人们也被称为“东亚病夫”。可面对近在眼前、已经武装到了牙齿的日寇,中华民族毅然决然地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作出了惊天的壮举。

  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7月14日,毛泽东等又致电叶剑英转告蒋介石:“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已令各军十天内准备完毕,待命出动。”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宣布:“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国军官兵云集正面战场,八路军开赴敌后战场,抗日爱国武装风起云涌,与日寇展开了血淋淋的殊死拼杀。虽然中国军人以落后的武器和血肉之躯换来了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等局部战役的胜利,但却无法抵挡住强大日寇侵华的铁蹄。军队在移动防御,从长城退至西北,从华北退过黄河,从淞沪退到南京,从黄淮退到中原。

  随着抗战的节节失利,不仅抗战部队在移动,整个中国都在移动。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武汉直至重庆,沦陷区的地方政府机关、工业厂矿、商业团体和学校以及一亿多民众,也由华北、华东地区向西部的大后方迁移。

  在中华民族的危亡之际,上至国家政府下至民间团体,从党政首要到有识之士,无不有这样的觉察:一个民族的精神大厦一旦破坏,决非十几年,几十年所能恢复。只要民族文化教育的命脉不断,中华民族的崛起的希望就不会破灭!中华民族就不会亡国灭种!中华民族就永远不会被任何列强征服!

  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9月2日,教育部令沿海各公私立学校迁移至内地上课。1938年1月,新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在就职时发表了《告全国学生书》:“教育为立国之本,整个国力之构成,有赖于教育……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之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

  陈立夫的讲话,代表了国民政府的观点。因为近代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是伴随着西学东渐和工业文明兴起而产生的,大多数学校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据统计,1937年抗战前,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共有108所,其中国立24所、公立2所、省立29所、私立53所,分布在沿海及东部地区的就有91所。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深知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也棉里藏针。所以日寇在用飞机大炮进行武力征服、经济掠夺的同时,对绵续中国文化、培植中国未来的各类学校实行了人类文明史上极罕见、极野蛮的轰炸,中华民族的教育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当时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教授胡适、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煜瀛、同济大学校长罗家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102人联合发表长篇英文声明:北自北平,南迄广州,东起上海,西迄江西,我国教育机关被日方破坏者,不可胜数。此种举动,系有计划、有系统、有预谋。中央大学即为日本空军所圈定之轰炸目标,连续被轰炸四次。又如南开大学,轰炸不足,继以焚烧,全成焦土。日方此种举动,每以军事必要为借口。日人之蓄意破坏,殆即以甘为教育机关而毁坏之,且毁坏之使其不能复兴,此实为“世界文明史上之最大污点”。

  为挽救民族教育,国民政府首先订颁了《战区内学校处理办法》、《各级学校处理校务临时办法》等法令,规定战区各学校“于战事发生或逼近时,量予迁移,其方式得以各校为单位或混合各校各年级学生统筹支配暂行归并或暂行附设于他校”,“暂行停闭之学校,应发给学生借读证书,证明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科别、年级等项,以便学生自由择校借读”,“不得以任何名义妨害学校之秩序”。

  最先内迁的是平津地区的六所著名大学。北大、清华、南开迁往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后再次南迁云南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转移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陕南城固、南郑(汉中)一带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华东地区的高校相继被迫西迁。山东的齐鲁大学、北平的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迁至四川成都,云集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华西坝则成为有名的“五大学”。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教育大迁移,自东向西次第展开。

  1938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国立中学暂行规程,取消了“临时”二字。1939年再次规定,将内迁的中学按成立的时间顺序命名。从1938年到1942年,共成立了22所:河南晰川上集镇(后迁到陕南)国立一中,四川合川的国立二中,贵州铜仁的国立三中,陕西安康的国立四中,甘肃天水玉泉观的国立五中,四川绵阳梓潼的国立六中,陕西洋县的国立七中,湖南花垣的国立八中,四川江津的国立九中,甘肃清水国立十中,湖南邵阳国立十一中,四川长寿的国立十二中,江西吉安的国立十三中,贵州贵阳的国立十四中,四川的荣昌国立十五中,四川永川的国立十六中,四川江津的国立十七中,四川射洪的国立十八中,江西石城的国立十九中,湖南芷江的国立二十中,安徽界首的国立二十一中,安徽阜阳的国立二十二中。

  西迁途中,由于日军天上飞机的轰炸,地下步兵追赶,地方土霸趁火打劫,道路遥远险恶,使内迁的学校蒙受了损失惨重。山东大学的师生与物资在迁移中散失殆尽,到达重庆之后就宣布停办。国立六中的前身——山东联合中学,从河南西迁四川途中横渡汉江时,因木船触礁沉没,有30名女生不幸溺水身亡。1943年秋,宋美龄创办的中正中学由安徽黄山迁至湘西芷江柳树坪,改名国立第二十中学。1944年3月,学校挑水工勾结土匪100余人,将女生部的钱、物洗劫一空,并野蛮地奸污女生,掳走女生14人,杀害教师1人。案发后,蒋介石、宋美龄十分震怒,严令特警队剿匪,救出女生10人。受此劫难,师生长期处于惊恐状态,不得不于同年秋迁往重庆。

  日寇侵华期间,中国被迫进行的大规模教育西迁,虽然时间上历时数月至半年各异,距离上历地数百到千余公里不等,但其巨大影响却穿越了时空,它是人类文明史上极为悲壮的一幕,它是在国家生死存亡严峻关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大检阅,它是在日寇蹂躏祖国山河时中国人反对强盗的一次大示威。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4-03-31 10:07: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收容东北流亡学生的主要学校之辗转流离的东北中学

下一篇:八年艰难辗转,一心教育求学——转载交通大学南迁忆文三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