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内迁丽水的学校
2015-06-01 16:17:19  来源:《丽水市教育志》  点击:  复制链接

  英士大学筹办于民国27年(1938)暑期,至民国38年(1949)8月31日奉命归并浙大。民国32年(1943)4月以前是“浙江省立”的,其后改为“国立”。英士大学在丽水是“省立”时期。

  民国27年(1938)暑假筹建,设筹备处于丽水县三岩寺,教育厅厅长许绍棣为主任委员。初命名为“浙江省立战时大学”,但考虑到校名应有永久性,且为迎合蒋介石要纪念陈英士之意,民国28年(1939)5月教育部令改称“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实行校务委员会制,仍以许绍棣为主委。

  民国28年(1939)10月26日开学。当时省立处州中学因避空袭已疏散到乡间,英大遂借用处中校舍。当年英大有学生128人。

  民国30年(1941)秋,添招了新生,处中校舍不敷应用,因此,将一年级及先修班新生留在处中校址,称校本部;二年级学生则在另设分院就学:工学院校址在丽水城外三岩寺,并新建了部分校舍;医学院校址设在丽水城内通惠门;农学院则设在松阳县白龙圳(省农业改进所所在地)。

  民国31年(1942)初夏,日寇侵犯丽水、松阳,英大校本部迁云和县小顺乡,在泰顺司前乡设分部。从此,英大迁出丽水县境。  

  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

  民国26年(1937),“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局势剧变,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被迫内迁。11月,学校由杭州撤至建德,暂借严州中学上课,12月底学期提前结束。民国27年(1938)上半年暂停开学,教职员留职停薪,同时在丽水城区设办事处,办理学生转学借读事宜。7月,杭嘉湖7所学校迁到丽水碧湖,奉省厅命令组成“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简称省立联中),分高中、初中、师范3部,原7所学校校长组成校务委员会,张印通任主任委员,该校属联中师范部,徐旭东为委员兼任师范部主任。校址设在碧湖三峰村,借用“关帝庙”、“夫人庙”等庙宇祠堂上课住宿。后来新建“凹”字形泥墙茅屋教室、办公室用房一幢及简师分部用房、教职工宿舍等简陋房屋。

  民国28年(1939)7月,省立联中3个部,分别独立建校,其师范部独立后的校名为“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省厅任命徐旭东为校长。同时,将简师部学生37名造册移送处州中学肄业。

  民国29年(1940),联师(含民教师范、民族师范)有9个班,学生217人。

  民国30年(1941),联师普师部7个班,学生254人;体育、艺术师范科合为1个班,学生29人,其中学习体育的学生10人,学习艺术的学生19人。共计8个班,学生283人,教职员28人。另附设简师部。

  民国31年(1942)夏,日寇流窜丽水,民国33年(1944)夏,日寇再窜丽水,学校两度迁往景

  宁桃源。局势稍定又搬回碧湖,并在桃源另设分校。民国31年(1942)2月23日深夜,学校遭特大暴风(台风)袭击,碧湖的简师部草舍倒塌,压死学生11人。民国33年(1944),联师的普师部有6个班级,学生149人,毕业生27人;简师部有8个班,学生303人,毕业生35人。全校教职员39人。

  民国34年(1945),联师的普师部有6个班,学生118人;四年制的简师部有8个班,学生263人。教职员共计41人。校长徐旭东因劳累成疾,于10月间病逝。

  抗战八年,烽火连天,时局动荡不定,而省立联师始终弦歌不辍,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校长徐旭东延聘教师十分慎重,所聘教师大多有专长,得到学生的敬佩。如:大学问家,著作有《十三经概论》、《经与经学》、《诸子与经学》、《文字学》等的蒋伯潜先生;数学家俞子夷先生;美术家擅长山水花卉,著有《美术史》、《艺用解剖学》等的姜丹书先生;艺术大师弘一法师《清凉歌集》的谱曲者之一的刘质平先生;被誉为音乐教育家的顾西林先生,以及周百皆、罗绳武、赵迨今、周天初、祝其乐、唐兆祥、袁恒初、张同光等先生均到碧湖三峰村的联师任教过。

  民国27年(1938)下半年,开学不久,丽水地下党碧湖区委书记邱惜光通过碧湖新知书店,经常向青年介绍革命书籍,并吸收学校进步学生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民国27年(1938)9月,杭师早期学生童超从延安回到浙江,民国27年(1938)9月中共浙江省委分配他到处属(今丽水地区)特委,担任特委“民先”地方部队队长兼丽水县“民先”地方部队队长。他曾去联师建立“民先”小组,召开会议,指导工作。隔了不久,联师的“民先”组织改由碧湖合作金库职员俞宗胥领导。在这期间,为了扩大党在青年中的影响,又组织了有10多人参加的读书会,每逢星期日上午集合在三峰附近,阅读漫谈进步书籍心得,讨论革命形势,研究疑难问题。联师“民先”的活动甚为活跃,除此,还经常宣传党对抗日战争的主张,传播我军在抗日根据地胜利喜讯,组织学生为新四军募捐、散发传单等。1939春,根据党中央决定,解散了“民先”,其队员有的加入了共产党,以更隐蔽的方式进行革命活动。

  民国34年(1945)9月,抗日战争胜利,学校于1946年1月迁回杭州南山路原址,恢复原校名“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师范附属小学

  附属小学是师范学校学生教育实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是师范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26年(1937),“七·七”抗日战争爆发,11月杭师内迁,12月杭州沦陷,杭师附小及附幼被迫停办。

  民国27年(1938)7月,“杭师”等7所学校迁到丽水碧湖,成立“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分设高中、初中、师范3个部。在这个时期,为了解决师范部学生的见习和实习问题,于同年8月23日,暂借碧湖镇上街的叶家祠堂,开设联师附设小学,8个班级;同时将三峰村的初级小学并入,为联师附设小学,3个班级,任命汤鸿翥先生为“附小”主任。

  民国28年(1939)冬,经呈报批准,另在碧湖镇上街头的“蛙蟆坟”一带建造茅房校舍为本部,有教室、纪念厅、办公室、教职员宿舍、以及食堂等,正式命名为“浙江省临时联合师范学校附属国民教育实验学校(简称联师附小)。汤鸿翥继续任联师附小主任兼本部主任。

  民国30年(1941)下半年,省立五峰小学并入联师附小,称二部,三峰村的称三部。这一年全校一共有16个班级,在校学生近800人,教职员工约60人。翌年,调整后在碧湖上街头设本部,三峰部分为分部,孙志琨先生任分部主任。丽水籍的叶芳、罗夏林、苏梁玑曾先后担任过联师附小教师。

  民国34年(1945)9月,抗日战争胜利。联师附小于民国35年(1946)1月迁回杭州。三峰村的联师附小分部校址,由当地恢复办学,校名为“碧湖镇第十一保国民学校(今三峰小学)。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

  民国26年(1937)底杭州沦陷后,民国27年(1938)奉省教育厅令,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杭高等7所内迁中等学校,在碧湖合并,组成“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简称省立联中),该校并入省立联中师范部。民国28年度(1939)第一学期起,师范部奉命改组为“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

  民国28年(1939)6月,原该校三年制师范科学生17名,由联师培养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民国30年(1941)1月,该校师范科学生15名,仍由联师培养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以后未再继续招生。联师在碧湖三峰办学时期,附设了民众教育馆1所,在碧湖上概头村设的为总馆,在大济村、九龙村设分馆,供民师科学生实习及推广社会教育用。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校未予复办。

  浙江省立临时联合高级中学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开始后,学校分批迁往金华琐园上课。12月23日杭州沦陷,又迁至丽水暂设办事处,教务则陷于停顿。民国27年(1938)6月,省政府决议将南迁的杭高、杭初、杭师、杭女中、杭州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嘉兴中学和湖州中学等7所省立中等学校合并组成“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设高中、初中、师范三部。校址设丽水县碧湖镇。改校长制为委员制,由原嘉兴中学校长张印通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兼高中部主任。项定荣(另有他就)、唐世芳(兼初中部主任)、徐旭东(兼师范部主任)、孙简文、周翔等7校原任校长均为校务委员,并通令7校流散之学生到校登记。结果原杭高商科学生前往登记者廖廖无几,除应届毕业生有5人登记准予继续开班外,其余一、二年级各4、5人被编入普通科肄业,并且停止了当年商科招生,使商科办学一度中断〔民国28年(1939)春季恢复商科招生〕。

  民国28年(1939)6月,省立联中奉命分为各自独立的3所学校:“浙江省立临时联合高级中学”,“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初级中学”,“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校长由原3个部主任分任。凡杭高之文卷簿册、学生名籍、图书、仪器及校产,均转入联高;原杭高的教师、职员、学生也转入联高。从此,杭高精神得以一脉相承。联高校址设碧湖,校本部在龙子庙,一年级男学生宿舍在胡公庙,生物、化学、物理教室和实验室在广福寺,并在龙子庙后东北方的两处新盖草舍教室十几个及借用庙宇,因陋就简地办学。

  民国31年(1942)春,增招会计人员短训班1期,修业1年。该校设普通高中和商业专科。商科每次均招1班,共7个班级,学生男174人,女94人,合计268人,教职员男18人,女1人,合计19人,校址在碧湖龙子庙;普通高中秋季收2班,春季招1班,共有9个班,学生418人,其中男378人,女40人,教职员28人,其中男25人,女3人,校址在碧湖龙子庙、广福寺、胡公庙。

  5月,日寇从金华南犯,战火波及丽水,联高从碧湖疏迁到双港。6月迁到云和县小顺、沈村。嗣后,又转辗到景宁。7月,学校几经迁徙最后落脚于青田县南田村,以临时校舍为依托,重新安顿下来。此时,张印通校长已辞职,由老教师崔东伯先生接任校长。9月5日,浙江省教育厅将商科从联高划出单独成校,利用联高留在碧湖的校址建立“浙江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简称“高商”,委任张之桢为校长。

  联高从1938年6月到1942年5月,在碧湖办学整整4年,办学条件和物质生活均极为艰苦,茅舍庙宇祠堂当教室、宿舍,用的是粗糙纸张印刷的课本簿册,点的是光线暗淡的桐油灯,吃的是南瓜、芋艿、野菜,缺盐少药,疾病增加,师生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教学,为抗战大业造就了一批批人才。学校在碧湖期间,尽管生活艰苦,日寇步步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师生们继承杭高时代的革命斗争传统,爱国热情丝毫未减,同仇敌忾,奋力投身于抗日救国洪流之中,同学们组织宣传队上街宣传,演出抗日救国的戏剧,组织“读书会”“历史研究会”、“时事座谈会”、学习和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其时,该校建立了中共地下支部,坚持斗争,甚为活跃。

  民国34年(1945)9月,抗日战争胜利,年底,联高从青田县南田村全部迁回杭州,恢复校名为“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  

  浙江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该校原为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商科,抗战初迁碧湖时曾一度停办,旋又招生开办。民国31年(1942)9月5日,省教育厅将商科从“浙江省立临时联合高级中学”划出单独成校,定校名为“浙江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简称“高商”。以丽水县碧湖镇龙子庙原联高校舍为校址(当时丽水一带的日寇已经撤退),委任张之桢为校长,张一上任,即着力整顿校务,诸如教育方针、规章制度的厘订及各种重要机构的组建。全校师生发扬合作精神,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不仅坚持了商科的教学,还招收了1期会计人员短训班,并于民国32年(1943)秋和民国34年(1945)春,先后增设了秋季招生的会计科和春季招生的统计科两个专业。

  民国34年(1945)9月,抗日战争胜利,高商往杭州陆续搬迁,至民国35年(1946)1月9日全部迁回杭州。  

  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初级中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在唐世芳校长主持下,雇船运载图书、仪器等溯钱江而上,至桐庐假圆通寺上课。民国26年(1937)11月11日,日寇向杭州侵犯,学校撤到淳安上课。12月23日,日寇侵入杭州,省教育厅命令该校停办,全校师生不愿做亡国奴,继续南撤至金华、丽水一带,不顾烽火漫天,坚持上课。

  民国27年(1938)秋,省教育厅决定将内迁的杭初等7所省立中等学校合并,在丽水县碧湖成立“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简称省立联中)。学校分设高中、初中、师范部,由7所学校校长组成校务委员会。该校校长唐世芳为校委兼初中部主任。初中部设在碧湖沈家祠堂、土地堂等祠堂庙宇,并在附近建临时草舍数幢,作为教室和办公室。以沦陷区的学生为主要对象,于9月1日正式复课开学。

  民国28年(1939)8月1日,联中3个部奉命各自独立为校,初中部改名为“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初级中学”(简称省立联初)。校长由唐世芳担任。除开设一般课程外,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增设救护、防空、宣传、歌咏等。

  民国29年(1940)夏,唐世芳校长辞职去四川,遗缺由章湘伯继任。全校12个班级,学生547人。

  民国30年(1941),学校奉令试办“六年一贯制”。8月招收六年制新生1个班,三年制新生1个班,每班40多人。

  学生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杭、嘉、湖沦陷区的,他们和家庭失去了联系,全靠政府的公费入学。公费只够每天吃三餐糙米饭,没有零用钱,做不起衣服,冬天又只能穿两件单衣一双草鞋,但他们学习十分用功,每晨起床的军号未响,就可以看到田野上到处是这批学生,读书之声琅琅。那时经常有敌机空袭,警报一响,因没有防空洞等设施,他们即持书疏散到田野,只要头顶没有敌机,就三三两两的围成一堆看书讨论,学风好,学业成绩优良。

  教师绝大部分来自杭初,他们生活艰苦,每户只能住上七、八个平方米的小房子,有家眷的住房自己租,房子低而潮湿,只能避风躲雨,室内三块木板搭张床,买4只肥皂箱当桌凳(3只叠在一起当桌子,1只当凳子),就这样备课批作业。

  师生为什么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联初校歌》唱道:

  群峰围广地,绿草碧如湖。

  患难来求学,勤劬倍往初。

  试一问:

  三忠高镇名圣湖,烟雨轻笼鸳鸯湖,

  英冢胜光碧浪湖,千秋胜景今如何?

  不堪敌马纷纷踹,无奈灾黎惨惨呼。

  忍令河山遂改色,誓倾汗血洗尘污。

  伯兄居前导,仲昆更后扶。

  钱江冲浪过,策马入名都。

  注:“三忠高镇名圣湖”,指埋有岳飞、于谦、张苍水的杭州西湖;“鸳鸯湖”,指嘉兴南湖;“英冢胜光”,指陈英士墓埋在湖州碧浪湖畔。

  民国31年(1942)初夏,日寇向丽水流窜。省教育厅命令学校疏散,有家可归者回家暂住;无家可归的随校撤往离碧湖160里的景宁县城郊“敬山宫”内,附近的“潘家祠堂”作为分部,供六年制学生用。由于生活条件差,学生患夜盲症者不少,至于疟疾、痢疾、烂脚则几乎人人难免。学生死于痢疾、肺病、心脏病等8人。有一度时间,景宁鼠疫蔓延,学校不得不迁回碧湖。

  民国33年(1944)2月,章湘伯校长患肺病辞职,省教育厅委派钟伯庸继任。钟校长提出:军事第一、身体第一、教育第一和读书第一的口号训勉师生,坚持苦干。

  民国34年(1945),省立联初的校址在碧湖镇沈家祠堂、土地堂等处,有12个班级,其中附设六年制中学1个班。学生共计434人,其中男生349人,女生35人。教职员36名,其中男29名,女7名。

  9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0月起师生陆续回杭,因杭州校舍被军队占作仓库,直至民国35年(1946)2月,才全部迁回杭州河坊街原址,恢复校名为“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  

  浙江省立五峰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省府由杭州迁至方岩。省属各机关职员之子弟,苦无相当肄业之所。民国27年(1938)8月间,省府会议议决,在方岩设立一所直辖于省教育厅的临时小学。8月20日,省令委任孙一芬为校长,并即开始筹办,9月5日正式开学,取方岩寿山的覆锅、固厚、桃花、鸡鸣、瀑布等五峰之胜为校名,曰:“浙江省立五峰小学”,校舍分设3处,共5个学级。11月28日学校奉令迁移丽水县碧湖镇,租赁碧湖行基叶宅大厦为校舍,集中一处施教,开设有初中补习班、秋一单式班、秋二单式班、秋三四复式班、秋五六复式班,5个学级。民国28年(1939)春,初中补习班停办,改办幼稚园1班,全校仍是5个班级。民国28年(1939)第一、二学期,全校连幼稚园一共开设6个班级。民国29年度(1940)上学期,全校7个班级,都是单式班。民国30年(1941)下半年,因时局动荡,省级机关迁往云和、龙泉等地,五峰小学并入省立联师附小。

  五峰小学的校长是由省教育厅直接委任的。校长孙一芬所延聘的教师,大多是在杭州市任教过的优良教员。民国27年(1938),在校教师11名,校长孙一芬,教导主任孙志琨,训导主任潘培桢,总务主任金福生,体育主任文慰高,教员汤莹、王淑英(黄岩人)、王淑英(嘉善人)、袁声丽、朱素娥、俞道范等,全是有点名望的优良教员。

  五峰小学明文规定,以招收公务员子女,或来自沦陷区到碧湖避难及经商人士的子女为限。从上面所附的一张“学生情况表”可以看出,该校在碧湖办学二年半时间中,所招收的学生,全是外地高层次家庭出身的子女,升学率之高,是战时小学中比较突出的。

  该校日常教学严格遵照部颁标准进行,还经常举行作文、速写、写字、大字、写宣传标语、速算、心速算、时事、美术、抗战漫画、绘画抗战地图、绘画地图等比赛,选拔高材生,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尖子。

  校长孙一芬作了一首校歌:“五峰五峰,高托云天,美名早流传。国难当前,省会驻迁,我校创其间。来来来,兄弟姊妹,来爱护我们的乐园。明日迁回,西湖滨,钱江边,齐唱凯旋”。用唱校歌的手段激发儿童抗日热忱。  

  浙江省第一儿童保育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沦陷,为了解决沦陷区流散在各地的难童寄托问题,民国27年(1938)6月,“中国妇女慰劳前方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在金华成立。该会在丽水县碧湖镇“天妃宫”创建“临时儿童保育院”,把战火中抢救出来的抗日将士子弟和战区难童百余人,送到“保育院”,由院长彭秀惠主持教养事宜。

  9月,“临时儿童保育院”改称“浙江省第一儿童保育院”,系“中国妇女慰劳前方将士总会”的下属机构,由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推选该会理事李家应任院长。该院下设教育部(专管教学)、保育部(专管医疗保健)和总务部。院童按照年龄和文化程度编班。12岁以上的院童编入“职教班”,实行半工半读。“职教班”有工场、农场、畜牧场等劳动基地。上午学文化,下午参加适当的劳动。师生共同开垦的荒地,计有青田岗、中央洲、河溪、叶圃共4大片,可种植地积150余亩。另外还饲养猪、牛、羊、鸡、鸭等供师生改善生活,还办起织席、制鞋、缝纫、织袜、做豆腐的工场,少数女学生参加医务室当小护士,个别学理发。7岁至12岁的院童采取中队编制分班,编队标准根据儿童年龄、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来决定,进行常规的小学各年级的基础教育。7岁以下的院童编入“幼稚班”,施行学前教育。至民国28年(1939)下半年,保育院已有院童近千人,教职员工计60余人。

  保育院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保育院地下支部也建立起来了,在这个支部先后担任过支部书记的有夏风(傅一夫)等。保育院原有的共产党员、新发展的共产党员、以及在反共高潮中来院暂时避风的共产党员,先后有30余人。共产党组织在保育院做了下列几项工作:(1)做好院长李家应的统战工作,协助她办好保育院;(2)党组织支持保育院办了一个儿童剧团,上午读书,下午排练演出,利用碧湖社教实施区的公开合法场合,常到碧湖区的石牛、高溪、保定、周巷、周村以及大港头兵工厂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9年(1940)10月,还步行到丽水、永康、金华等县城公演,门票所得作战区寒衣捐献款;(3)民国28年(1939)5月,保育院《儿童报》(3日刊,4开铅印)创刊,向省内外,甚至于全国发行,著名作者邵荃麟、仇重、杭苇都为本报撰过稿,《儿童报》的“小园地”附刊专登儿童作品,多数是保育院儿童所作,曾选印成本,作为“儿童丛书”之一。

  参加保育院工作的教职员,初期全是一批救亡青年,无论院长、教员、职员、炊事、勤杂人员,每人每月工资一律是国币10元。保育院工作艰苦,任务繁重,不分白天黑夜(晚上要值班护理),没有星期天,没有寒暑假,既是教师,又是难童的“父母”,师生同等供膳,同甘共苦一起生活,一致为着培养抗战的民族幼苗而奋斗。

  保育院收容儿童规定为下列各项:(1)阵亡将士之子女;(2)抗战将士之子女;(3)因参加抗战而牺牲人员之子女;(4)救亡人员之子女;(5)战区灾童。保育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业成绩优良,小学毕业后报考各省立中学公费生,寒暑假何保育院这个“家”来生活。

  保育院从民国27年(1938)6月创办于碧湖,到民国31年(1942)5月,因日本侵略军进犯丽水,全院师生撤至云和,民国33年(1944)秋,迁往平阳,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35年(1946)6月,国民党CC派平阳CC分子接管保育院,改名为“百慈幼院”,历时8个年头,保育院宣告终结。  

  浙江省立贫儿院

  抗日战争时期,杭州沦陷,浙江省立贫儿院只剩下师生几十人,搬迁到金华里郑,后又转移到武义境内。由于日本侵略军流窜各地,战火波及金华、武义,贫儿院于民国33年(1944)转进宣平山区,并以距县城5华里的冲真观为临时院址,在院男女难童有200余人。后又迁移到宣平的油坑村,最后落脚到上井村(今属老竹畲族镇黄桂行政村),租借民房为院址,屋旁一晒谷场为运动场,屋边的菜地1亩、毗邻的农田2亩作为种菜农场。

  贫儿院收容的儿童均为抗战阵亡将士的遗孤、无家可归流浪街头的赤贫儿女以及年幼无知、家乏教养、被警察局拘留转送教养之犯罪少年。全院学童年龄最幼者虚龄8岁,年龄最大者虚龄17岁。按年龄和原有文化程度编班,当初设3个班级,以后发展到6个班级,每班规定40人为限,进行小学一至六年级教学。全院200余名学童的生活起居、饮食、医疗、学习等均享受免费供给的待遇。院童小学毕业后,均分别安排升学、就业,直至能自立为止。

  贫儿院直属省民政厅主管。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迁返杭州。  

  浙江省立浙东第二临时中学

  一、筹建与办学情况

  民国31年(1942)春,宁波、绍兴失守,日本侵略军流窜到浙东侵占金华的时候,省教育厅为收容自战区后撤的学生,令查溯生到宣平筹设浙东第二临时中学。筹备处设在宣平城西仅百步之遥的普照寺,省教育厅通知浙东各校内迁学生于6月19日起到该处登记。当时收容的学生达200余人,编为3个中队,另外又有女生1分队,其中大部分为省立绍中来的,其余则为宁中、金中、稽山中学、树范中学等校学生。因日军侵犯丽水掠经宣平边境,筹备处遂于同月22日迁避橄榄源(宣平城之南15里的一座高山上,仅有数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借一幢三层楼房子为筹备处避难之所)。是年秋,敌骑溃退,丽松重光,鉴时局稍趋稳定,遂勘定洪潭、近岸2处祠堂庙宇以及部分民房充作教室、寝室、膳厅等,因陋就简,定期开学。惟洪潭、近岸,穷处山隅,交通既感不便,且村小地狭,人数增多,势难扩展,同时因高中部设在三港乡近岸村,初中部设在三港乡洪潭村,两部距离过远,更缺运动场所,捉襟见肘,势非迁移不为功,几经筹划,终以经费困难而停顿。及民国32年(1943)秋,师生倍增,校舍益感狭隘。是年冬,校长晋省面陈困难,得准。民国33年(1944)春,多方勘觅,始借得宣邑南乡榴溪小学屋宇为校舍,利用春假(清明假)4月4日至7日,全校搬迁,不数日毕其事。该处虽有一列平房19间,仍不敷全校使用。初迁此,将高中部设于榴溪,而初中部仍借用小陶村祠堂民房。是年夏,教育厅长因公到宣平,经校长面商,要求拨款,增建校舍。终得准拨款10万元(国币)以充修建费用,然际此工价奇昂,材料飞涨,区区之资,势难成其事,经筹谋擘划,邀当地人士组织建校委员会,着手兴工建筑,并赖全体学生利用劳动服务,竭力从事于环境之改造,芟除芜秽,填平道路,开辟运动场。8月,校舍整修或建造竣工,全部高、初中学生,济济一堂,相与研讨、学习。

  浙东第二临中,从民国31年(1942)秋,正式开学上课,直到民国35年(1946),奉省教育厅命令,归并省立处州中学,历时3年半,在宣平榴溪(现已划到丽水市曳岭区)共计办学7个学期。

  二、教职员工和学生

  根据民国31年(1942)12月统计数,临中教职员共计32人,其中专任教员14人,职员18人;全校有勤工24人。民国32年(1943)6月统计,全校教职员32人,其中专任教员20人,职员12人,另有勤工21人。民国33年度(1944)第一学期教职员34人。

  临中的学生数:民国31年(1942)秋初开办时学生200余人。民国33年度(1944)第一学期,全校11班,学生293人,其中:初中5班,学生167人,高中6班,学生126人。12月填报:高中春三班应届毕业生10人,初中春三班应届毕业生20人。根据民国34年度(1945)第一学期临中移交给处州中学的学生名册检点,该学期高中部有学生110人(高秋三18人,高春二25人,高秋二20人,高春一20人,高秋一27人);初中部有学生170人(初秋三27人,初春二32人,初秋二35人,初春一39人,初秋一37人);共计学生280人。

  民国33年(1944)春,国民政府以保卫大西南,打通中缅公路的名义,发出动员10万知识青年组织远征军赴中缅边境对日本侵略军作战的号召,临中高三年级学生5名第一批应征;6月间,又动员第二批学生10名参加远征军。  

  私立武德农工业职业学校

  一、在丽水的办学经过

  民国33年(1944)5月10日,省教育厅批准“丽水县私立武德农工业职业学校校董会”成立,并发给钤记,开始筹办。原计划于是年秋季开办,因日本侵略军于8月间流窜至丽水,未能如期开学。延至民国34年(1945)秋季,正式招生上课。校址初设丽水县西郊桃山原来的桐油公司旧址。

  学校以“武德”为名,顾名思义,多少与军队有联系。当初称“私立武德学校”,是以浙江省保安处为背景,以供全省保安团队阵亡将士遗属求学名义创办起来的。由当时浙江省保安处处长宣铁吾担任校董会董事长。校董大多为当时保安处及其下属部队的官员或党、政部门官员。办学经费除了校董个人赞助和向社会筹募外,主要由保安处补助。抗日战争胜利后,宣铁吾调往上海,在移交时还留下一笔余款拨充武德农校办学基金。

  开办初,向设立在丽水桃山的“中国植物油料厂丽水分厂”以让价为国币45000元代价买得基地面积36.507市亩,瓦房4座,草房6座,另自搭1座草房,权充教学之用。学校原计划分设农工两科,5年毕业,农业分园艺、畜牧、农产制造3科,工业分棉织、造纸、化工3科。开办时先招五年制农科1个班,吸收小学毕业生入学。聘请章乃焕先生担任校长。

  抗战胜利后,原来设立在碧湖三峰的省立联合师范学校迁返杭州。民国34年(1945)12月15日,省教育厅指令,将原来设在碧湖三峰村的省立临时联合师范除地产外,所有校舍及不便移动的设备,拨给武德农校使用。于是该校于民国35年(1946)春,由丽水桃山搬迁到碧湖三峰村原联师校址办学。由于该处周围有大批土地可资利用,即增招工科及畜牧科各1班。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学制改为3年,并相应改校名为“丽水县私立武德农工业职业学校”。省教育厅于民国35年(1946)1月4日指令该校校董会,遴聘章乃焕担任校长。

  民国36年(1947)暑期,该校迁往杭州湖墅,校名改为:“武德中学”。

  二、历年学生数和教职员人数

  民国34年(1945)秋,招收五年制农科1个班级,学生39人,教职员14人。

  民国35年(1946)春,招收三年制工科新生1班48人,招收三年制畜牧科新生1班学生13人。

  民国36年(1947)春,全校教职员15人。农科秋二(第二学期)学生24人,工科春二(第一学期)学生34人,工科秋一(第二学期)学生39人,工科春一(第一学期)新生29人,合计学生126人。

  三、教学和课程设置

  私立武德农工业职业学校,由于办学宗旨和经费来源与一般学校有所区别,因此,它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有其独特性。在教学上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办法,除了与普通中学一样传授基础知识外,着重专业知识,实行半工半读,伙食免费供应,因此大批保育院难童小学毕业后涌向武德农校,解决了难童出路问题。开设的课程有:公民、畜牧、数学、理化、国文、史地、英语、园艺、生物、化学、博物、体育、音乐、图画等。这既可以把理论知识付之生产实验,又可以从产品中获取经济收入,补充办学经费和解决学生生活。当时学校开垦碧湖郊区荒地,种植粮食、蔬菜,以求自给。另外在下汤村溪边垦荒坟圩80余亩,栽培良种梨树600余株。至今梨园尚在,由农牧综合场接管。同时畜牧科办起畜物场,饲养良种长毛免百余只和约克公母猪等,一方面供学生实验,一方面向邻近农村推广良种。

责任编辑:雷攀 最后更新:2015-06-01 16:24: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妇女干部学校

下一篇:抗战时期的精英学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