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期间的巴蜀学校
2015-06-01 16:00:38  来源:  点击:  复制链接

  王缵绪(1885-1960)字治易,生于四川省西充县观音乡大磉磴村。1926年川军接受改编后,王缵绪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第五师师长、第二师师长兼四川盐运使等职,驻守重庆。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第二十九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第六战区副司令等职,参加指挥了枣宜会战、常德会战等重要战役。本文所述的巴蜀学校,是王缵绪任四川盐运使期间创办的。
 


(王主席肖像)

  重庆巴蜀学校正式创办于1933年。在创立前,王缵绪曾发表《巴蜀宣言》,将其办学宗旨昭示于社会各界。他表示,他建立此校的目的,在于改变西南落后教育面貌,“创造新的教学制度,实行新的教育理想”。1929年,王缵绪开始筹集建校,以十万银元购买了富豪私产嘉陵江畔的张家花园,又筹资从上海购置了大量教学用具。
 


(图:部分教学仪器)

  王缵绪自任董事长,经黄炎培介绍,他聘用教育家周勖成担任校长,孙伯才、卫楚材、卢作孚等教育专家主持教务,共同制定出“公正诚朴”的校训。在重启发和实践的教育理念下,采用“手脑并用,身心互通”的方针,以“儿童本位”教育原则及“教养兼施”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几年后学校由幼稚园和小学扩展办起了初中和高中,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在当时均首屈一指,各地学子争相入学。
 


(图:巴蜀中学原校门)

  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在任学校国文教员期间,曾为巴蜀学校作词谱写校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视察后,曾为巴蜀学校题赠了“成绩斐然”四个金色大字匾额,赞扬巴蜀学校的办学成绩。而学生的生活照片和学业成绩曾代表中国参加英国伦敦国际教育博览会,获得国际同行的赞誉。
 


(图:第一教学楼,1932年建成)

  抗战爆发后,学校立即在礼堂挂起了大幅中国地图,上书“国破山河在”大字,时刻警醒全校师生。巴蜀学校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并组织军事训练,让学生们早操跑步时高唱《大刀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歌曲。学校将各班级全部以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省区命名,第一班为辽宁级、第二班为吉林级、第三班为黑龙江级,提示不忘收复失地。董事长王缵绪题赠“毋忘国耻”铭刻在巴蜀学校毕业纪念品(墨盒)上赠予毕业生,以期不忘抗日救国之志。
 


(图:学校图书馆--藏书楼)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王缵绪在校内接纳和安置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黄炎培主办的“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那段时期,周恩来曾受邀到巴蜀学校作了“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的专题演讲,吸引了大批听众。其他众多著名学者和政治活动家如宗白华、马寅初、章乃器、老舍、郭沫若、邵力子、邹韬奋、沈钧儒、陈立夫、罗隆基、潘公展、齐燕铭、田汉、翁文灏、潘序伦、胡风等都曾先后受邀在巴蜀学校作过演讲。
 


(图:巴蜀学校的创始人兼校董事长王缵绪曾为另一所教学大楼题写“诱诲堂”)

  随着重庆日益遭受日机轰炸的威胁,政府社会局命令市区所有学校迁出市区。王缵绪也表示,“为保师生安全,避免无谓牺牲,迁校应当从速进行”。经校方讨论决定,重庆巴蜀学校迁往四川省西充县。
 


(图:觉楼与长廊仅供校长和教师安家场所)

  当时学校转移物资有500多套校具(桌、椅、床)、2万余册图书、2000多件教学用具(钢琴、显微器、动植物标本、实验仪器)等,满满装了16艘大木船,从重庆嘉陵江运达南充,又动员上千余人,靠人力一件一件搬运到西充。经过紧锣密鼓的布置,到1939年9月巴蜀学校西充校舍基本完成了搬迁和重建工作。
 


(图:学生军事训练)

  当时西充土地贫瘠,资源短缺,被人戏称“苕国”。巴蜀学校在此创建不仅给西充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教学设备,而且带来了当时中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还带来了一大批享有盛名的教师,并发掘了当地一大批有识之士入校教学。这些学者全新的办学方式、儒雅的学者风范更为人们所景仰,不断吸引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西充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图:学校游泳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校长周勖成经过与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王缵绪通电商定,周勖成携部分教师将巴蜀学校迁回重庆张家花园,西充巴蜀学校作为分校继续开办。为了继续西充的教学,王缵绪将全部教学设备留在当地,同时他电招侄女王君素(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接任西充巴蜀学校校长职务。在王君素任职期间,王缵绪不遗余力地支持她继续筹资扩建学校,并呈请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成为“省立重点”。

  周勖成及教职员工返回重庆之后,很快在张家花园恢复了学校并正常开课。在此期间,巴蜀校园仍保留了抗日救亡活动中心的地位。在阻力很大的情况下,王缵绪依然邀请陪都军政商学各界知名人士到校作公开演讲。

  经过王缵绪等人长期的努力,到抗战结束前,巴蜀学校西充分校已发展成为(小、中、高)完整的教学体系,学校设有助学基金,资助孤贫学生,充实了学校图书、仪器和其他设施。又聘请了大批知名教育家如张晓梅、韩幽桐、张友渔、刘清扬等,确立了完整的管理、招生和升降级制度。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和卫生习惯,组织学生成立“自治会”,还建立了“校友会”。学校特别提倡爱国教育,结合物理课学习的知识成立了无线电小组,由楚衡老师指导学生组装了一部矿石收音机,每天师生轮流值班,把夜里12点以后收听电台的消息,由师生记录抄写成大字报,张贴在校内校外的墙上,使全校师生和当地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到抗日前线的战况,以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责任编辑:雷攀 最后更新:2015-06-01 16:05: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精神的力量———抗战期间集美学校内迁大田的艰苦岁月

下一篇:抗战时期的福州青商学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