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大通道上的甘肃(3)
2017-09-19 10:02: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李荣珍   点击:  复制链接

  C 修建甘新、西兰、甘川等多条公路,为保障国际援华大通道陆路交通线的畅通做出贡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沿海各省相继沦陷,与内地交通中断。国际联系和进出口贸易均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从陆路打通国际通道,并以主干线联接国内各地,是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重要途径。

  1938年1月,苏联政府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赠送给中国政府500辆吉斯五型三吨半卡车。这些卡车装载着中国政府从苏联购买的1500多吨汽油,从苏联进入新疆后由新疆古驿道进入甘肃,经河西走廊的玉门、嘉峪关、酒泉、武威、河口到兰州,路途坎坷。国民政府决定成立交通部西北公路局,修筑甘新公路。当时,河西各县是骑五军的驻防地,军长马步青被任命为甘新公路督办。甘新公路于1938年5月动工,经费由第八战区长官部转拨,但多数经费由公路沿线各县筹措。马步青聘请东北大学毕业的土木工程师罗永忱、郑恩荣等10余人开始设计,调集骑五师和民工2万余人开始修路。在甘肃武威成立工程处,河西每县设一工程段,由军人监工,工兵营人员为测线工。要求全部建成沙石路面,并增设驿站,每50公里为一食宿点。甘新公路边修筑,边通行。为给苏联援华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宿,甘新公路沿线各县均设有招待所,当时被人们称为“俄国站”。与此同时,新疆境内由该省设立公路局负责修建迪化至甘新交界星星峡的公路。到1939年甘新公路全线完工。甘新公路从星星峡进入甘肃境内,走完河西走廊全程到达兰州是1394公里。由于时间紧迫和建筑材料有限等原因,这条公路并不上等级,但在战时情况下,依然发挥出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西安至兰州之间公路称为西兰公路,因与东面联系频繁,这条公路早已通车,但路况不是很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兰公路成为连接甘新公路和运送苏联援华军用物资的重要运输路线。1937年9月开始,由西兰、西汉两路工程处开始在部分路段铺筑泥结碎石路面。西兰公路与甘新公路联运,是抗战时军需补给的生命线。甘川公路自甘肃兰州至四川成都,全长1080公里,是沟通两省的直达线路。甘肃境内全长624.31公里,于1939年开工,1941年12月修建至甘川边界。

  西北国际运输线中的陆路,其起点为苏联的拉雷-奥杰克,交接点为中国的兰州,以苏联的阿拉木图为中转站,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经乌苏、迪化、哈密,由星星峡出疆至兰州,全长2925公里。在兰州接收后转运西安至全国各地,主要运送物资是苏联援华的飞机、大炮、枪支弹药、医药器材,回程时拉运中国抵偿物资。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7月到1938年夏,由新疆运往兰州的物资达6000多吨,其中有飞机985架、坦克82辆、大炮1317门、汽车1550辆、拖拉机30台、机关枪14025挺、枪弹16400万发、炮弹190万发、炸弹82300枚。1940年10月到12月,300多辆汽车运送军事装备到哈密,其中有战斗机150架、快速轰炸机100架、火炮3000门、汽车500辆。回程运走中国偿还贷款的锡、汞、棉花、茶叶等。从1938年到1941年经由新疆向苏联出口商品达72.5万多吨,价值265.3亿卢布。此外,1938年至1940年,苏联政府向中国政府派出军事顾问140人,志愿空军人员2000余人,有的是从陆路抵达内地的。经由陆路交通线往返的中共党人、爱国民主进步人士和援华人员就更多。

  陆路交通线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依然起到重要作用。1942年4月,仰光沦陷,日军封锁了西南陆路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英国政府援华物资改道经苏联中亚地区由新疆运往内地。美国政府援华物资改道印度中转,开辟了由印度列城将美援物资驿运至新疆叶城,再用汽车运至内地的印新国际驿运运输线。

  抗战期间,苏联在援助国民政府的同时,也曾给予延安一定数量的财政援助。如1938年,王稼祥自莫斯科回国,曾带回30万美元经费。武器援助,蒋介石明令不许放行。但在延安方面积极努力下,还是有一定数量的武器经西北援华大通道转运延安。如1937年12月21日,有“苏俄军车五辆”载运物资,“交八路军办事处收转”;1940年1月,用新疆盛世才名义运军火36辆至延安。同时,一些医药、书籍及从新疆方面筹募的抗战物资,则经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直接运送到延安。如1937年新疆赠送八路军3万件皮大衣,一批机枪;滕代远返延安,带回高射机枪4挺,子弹2万发,西药400公斤;1938年1月,从苏联购买一批药品及电讯器材经邓发运往延安;1939年,从苏联购回新闻纸10吨及马列书籍,经陈潭秋运往延安等,这些运输,中途都由兰州八办接转。

  综上所述,甘肃在西北国际援华大通道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甘肃人民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也是巨大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今天的主题,记录这段历史,也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作者:李荣珍)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19 10:04:3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大通道上的甘肃(2)

下一篇:试论甘肃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