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甘宁边区 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
2017-09-15 16:01:53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李军、张秀娟、杜维泽  点击:  复制链接

1943年11月,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签署的“生产模范”奖状。

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届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

1943年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劳动英雄纪念章。

本组图片均为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抗日战争时期,为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支持前方抗战,陕甘宁边区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1939年4月10日,边区政府提出要奖励在生产运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朱德、彭德怀、林伯渠、贺龙等出席大会并讲话。出席大会的代表有185名,其中陇东分区59名。大会评选出劳动英雄67名(特等奖25名、甲等奖34名、乙等奖8名)以及模范村5个,并给予奖励。来自陇东分区华池县的张振财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环县的孙万福被评为甲等劳动英雄,华池县城壕村被评为大生产模范村。12月9日,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包括张振财、孙万福在内的17名劳动英雄代表。

  生产模范张振财

  张振财是华池县温台区四乡城壕村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命运多舛,但却对幸福、丰衣足食的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他曾为刘志丹率领的游击队买弹药、送情报。还见过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懂得许多革命道理。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将减租减息定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张振财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崭新的生活面貌让张振财对党和边区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翻身当主人的张振财铆足了劳动的干劲。

  1942年,大生产的春风吹进了城壕村,张振财积极响应,他不分昼夜,辛勤劳动。1942年,他开荒25亩,加上往年开的荒地,他一人就种地98亩。农忙季节,他背上干粮和水下地,一干就是一天;收麦时节,他白天割晚上背,几天几夜都睡不上踏实觉。那年他家收粮食27石,人均2025斤,交公粮1石。张振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得到了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后,张振财一直琢磨、思索着也要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他想方设法要帮助大家共同致富,发动村里人办合作社,还经常给村上困难户借粮、借工具、借牲口,帮他们种地干活。群众常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振财出现;哪里活苦活累,哪里就有张振财在大干。”张振财经常给大家讲革命的道理,还鼓励群众努力生产,靠勤劳致富,他对乡亲们说:“我们是庄稼汉,只要多打粮食,就是支援前线,支援革命。”

  1943年,张振财在村上组织起变工队,带领群众开展生产。他将自己多年总结的好的农作方法和经验,在变工队推广——首先提出要扩大耕地面积,广种多收。这年春天,他组织群众牛耕人挖,新开荒地200多亩。在他的带领下,仅1943年,变工队就收集肥料一万三四千驮。凡变工队经营的土地,都反复翻耕,增加疏松度后再下种,而且增加锄地次数。在张振财带领下,城壕村大获丰收,实现了“耕二余一”,被评为大生产模范村。

  1943年11月,张振财作为陇东分区劳动英雄代表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被评选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12月9日,他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并与在场的劳动英雄畅谈变工、扎工的问题,还和各位代表互相介绍了经验。1944年12月,他第二次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再次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受到大会奖励。

  劳动英雄、农民诗人孙万福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首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就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英雄孙万福创作的。

  1943年12月9日,被评为边区甲等劳动英雄的孙万福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在领奖时,强烈的荣誉感和感激之情盈润了孙万福的眼眶,他紧紧地抱住毛主席的肩膀,激动地说:“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也有了,这都是你给的。没有你,我们这些穷汉子趴在地上,一辈子也站不起来!”说完这些话后,他不可抑止的感情喷薄而出,即兴吟唱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抒发他对党和人民领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边区新生活的热爱。毛泽东听了大为惊叹。后来,《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经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修改润色后在整个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广为传唱,经久不衰,成为传世之作。

  孙万福出生于1883年,是陇东环县曲子镇刘旗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颖、智慧过人,善说顺口溜,即景能吟唱,可以信口说出许多农谚、民歌,在当地颇有名气。

  1936年6月,红军西征解放了曲子镇。盼来了好日子,成了新社会主人的孙万福高兴地唱道:“毛主席,他一来,衙门大敞开。谁有苦来谁有冤,一起吐出来。打倒土豪大恶霸,穷人把头抬。”在家乡大变化的潮流中,孙万福仿佛变得年轻起来,浑身充满了力量,生产劳动样样冲在最前面。

  1942年,年近花甲的孙万福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他说:“不种百亩,就打不了百石。”仅1942年、1943年两年,孙万福新开荒地50余亩,加上之前开荒和分到的川地,共种了180余亩地。

  孙万福不仅生产不落人后,还积极支援前线,是一位拥军模范。五年为村子里4户抗日军烈属义务耕地250余亩,连续两年超交公粮700余斤。孙万福还把20亩川地长期借给三八五旅驻防曲子镇部队种粮种菜。

  1943年11月,他光荣出席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被评为边区甲等劳动英雄。在劳动英雄大会后,他的思想感情有了新的升华,他在劳动生产中就地取材,热情歌颂陕甘宁边区艰苦而愉快的劳动生活,用诗歌激励边区人民努力生产,支援抗战。

  在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产生了许许多多张振财、孙万福式的劳动英雄,在他们的影响下,“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陕甘宁边区呈现出粮食满仓、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的动人景象,实现了“以边区建设支持前方抗战、来推动全国抗战建设”的目标。

  省委党史研究室:李军、张秀娟、杜维泽执笔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15 16:02: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英国博士陇上行 抗战期间李约瑟的西北见闻

下一篇:兰州羊皮筏子 抗战中运送物资的“军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