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金带街梅花馆原主人是个爱国乡绅
2017-10-11 10:45:16  来源:东江时报  点击:  复制链接

  惠城区桥西金带街5巷7号有栋名为 “梅花馆”的老房子,附近街坊无不知晓。略懂掌故的老人说,“梅花馆”前曾是个大花园,花园里有两棵梅树,两边还建有金鱼池。而“梅花馆”的原主人,则是惠州著名民主人士、文化名人张友仁。长久以来,张友仁以从政和修文闻名于世,一本民国《惠州西湖志》更成为惠州经典。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战时期,张友仁还是一名爱国乡绅和民主斗士,成为惠州士子济世救国的一面旗帜。

  主持兴修广东首条公路

  张友仁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十一月一日,惠州府城人,那个时代,科举还是很吃香的,学而优则仕依然是读书人的主要出路。青少年时,张友仁读书勤奋,成为清未贡生。

  张友仁年轻时代,朝代更替,风云际会。他在广州读书时,常与当时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的陈炯明谈论时事,对腐败的清朝政府和贪官污吏颇为不满。1905年,张友仁在两广师范简易科毕业后,历任惠城、博罗、文昌等地中小学教员、校长。

  1900年八国联军陷北京,惠州三洲田起义。张友仁在其自传中写到:“惠州三洲田起义及孙中山先生早年信仰的大同学说 ‘天下为公’,对我一生的事业影响最大。”

  1911年,张友仁在惠州化名“张夏”,由马育航介绍加入孙中山成立的中国革命同盟会。当时,惠州知府陈兆棠贪赃枉法、任意杀人。张友仁和陈炯明联络同乡,将陈兆棠控告于当时的粤督岑春萱,终使陈兆棠被撤职。

  辛亥革命后,张友仁历任海丰县长、福建龙溪县知事、东江财政局长、广东省公路处长等职。1926年在香港加入致公党。

  从政期间,张友仁热衷修路,被称为 “公路迷”。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廖辅叔曾经在《惠州文史资料》著文回忆张友仁,称当时广东的公路网,基本上就是张友仁任广东省公路处长的时候划定的。广东首条公路——— 惠(州)平(山)公路,就是张友仁在1922年主持兴修的。此后,他还修建惠(州)樟(木头)公路、福(州)泉(州)公路和广汕公路。

  收拾抗日将士骨骸并立碑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爆发。抗战中,张友仁积极抗日,展现了文人救国的大无畏气概。

  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本侵略军从大亚湾登陆,入侵华南大陆。当年10月14日,日军入侵惠州城前,在城郊小挂榜山遇到了顽强抵抗的中国士兵。张友仁在其自传中揭露日军当时使用了惨绝人寰的毒气战,“莫部温旅有三十余人守小挂榜山新建堡垒,倭人绕登垒上,俯放毒气,垒中兵士尽死,尸体经月不腐。”日寇凶残行径,令人发指。

  1939年3月1日的上海《申报》刊登了一篇 《民族英雄的葬礼———东江抗战殉国将士公葬礼速写》,该通讯称,有100余名抗日将士在1938年10月14日的小挂榜山防卫战中牺牲,1939年1月初,惠州名绅张友仁收拾小挂榜山的忠骸。惠州各界还在水帘洞的山上举行 “东江抗战殉国将士公葬典礼”。这期间,张友仁张罗得力。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的尸骨葬于广州东北郊黄花岗,义薄云天,而张友仁在小挂榜山防卫战义收忠骸之举,与潘达微收尸之举类同,为东江平添浩气。

  1942年,曾在惠州两次奋力抗日的国军独立第九旅战略转移。张友仁联合惠州商会会长翟雨亭等人,在西湖太保山之麓建立“独九旅将士在惠州抗日殉国纪念碑”以作纪念,该碑虽毁,但浩气长存。

  积极筹措救济款赈济难民

  抗战时期,因地理位置重要,惠州成为各种抗日支援团体的活动地之一。《惠州文史》(第一辑)记载,1939年4月,由南洋惠籍华侨成立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团部从淡水迁来惠州,团长叶锋找到了张友仁,张友仁热情接待并安排“东团”成员到金带街“梅花馆”家里住下。当国民党当局迫害“东团”时,张友仁不惧恐吓,积极营救副团长刘萱等人脱险。

  1940年6月,国民党惠阳县党部又命令留守“东团”团部的“两才队”和“吉隆坡队”撤离,封闭团部。在此关键时刻,张友仁对“东团”的困境十分同情,把“两才队”队员安置到自己的别墅“荔晴园”内,使“东团”能继续在惠州工作。接着,惠阳国民党当局又“劝令”张友仁让“东团”离开“荔晴园”,他理直气壮地说:“‘东团’集资回乡贩济难民,参加抗日救亡,他们所做的都是爱国好事,不能把他们踢开,不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张友仁最终顶住了压力,保护了“东团”。

  然而,1941年5月,惠州第二次沦陷,日军进驻“荔晴园”,并放火焚烧“荔晴园”。

  除了支持爱国华侨,张友仁还身体力行,赈济饥民收养难童。1938年10月至1945年1月期间,日寇四次侵占惠州,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群众惨遭毒害,很多居民吃无粮、居无家,张友仁对群众十分同情,电请旅港惠阳商会援助,并赴香港筹款,分点煮粥赈济难民。对行动不便的老、弱、残疾、孕妇,则派人送米上门,解决了群众的危难。同时,张友仁还筹措救济款收容一批难童、筹办了难童教养班,每班五十人,先后办了二十四个班,拯救了一大批难童。

  拯救惠州文化编撰《惠州西湖志》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时期,张友仁最让人称道的是拯救惠州文化、注重乡邦文化建设,这也是他长久被惠州人纪念的原因之一。

  民国期间,广东著名书院丰湖书院在战乱中遭到炮火轰击,丰湖书藏(图书馆)遭到破坏,藏书损失惨重,剩书在有识之士的保护下,移至惠州城内小西门二仓保管。1931年,在地方名士李岱青、黄树棠、张友仁的倡议下,众人自掏腰包,在中山公园建成800平方米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并命名为“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这成为惠州现代图书馆的雏形。

  文人出身的张友仁,曾参与营建西湖,对乡邦文化建设尤其重视。1930年,张友仁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辑录惠州西湖文献,并有意为西湖修志。后来,搜集资料越来越多,在参与建设西湖过程中,他深深感受到在西湖修桥堤、筑公路、拓祠宇、美风景,必须要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才能尽此湖山之大用。张友仁因此立下决心,以“继前人之志,创未来之化”撰写《惠州西湖志》。

  为西湖修志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抗战间,张友仁已年逾花甲,但他仍不顾战乱,雄心不减,不断搜集资料和撰写文章。1943年冬,日军再次侵占惠州,张友仁带着西湖志文稿逃到郊区乡间。当时的惠州学者吴仕端也逃到了附近村庄,两人相交甚笃。相见之后,吴仕端看到张友仁没有家人相随,只见桌上一叠手稿和床上半包文稿,都是完稿的《惠州西湖志》。当时吴仕端问张友仁,为什么不把文稿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他苦笑说:“随身带好,那才是安全之地。”可见张友仁对自己心血之作《惠州西湖志》,视同生命一样重要而极力保护。

  1947年10月,抗战胜利两年后,张友仁历经17年撰写的《惠州西湖志》出版(上下两册,共13卷),当时有识之士赞之为:“惠州西湖无完书,有之自友仁先生始。”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0-11 10:46: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惠州名绅义收殉国将士忠骸

下一篇:潮汕陷落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