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的辰溪
2014-08-30 11:25:17  来源:辰河文苑 2011-11-30 作者:张必津 欧维湘  点击:  复制链接

  南方城市与河流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总少不了一条河流与之相伴。辰溪地处沅江中游,湘西边陲,当川鄂之通衢,扼云贵之锁阴,崇山峻岭,地形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素有五溪锁钥之称。辰溪县城辰阳,明代称之为“凤城”,明万历县令曹行健,就为锦岩塔塔额题写“凤城佳气”四字。辰溪地处沅水、辰河之交汇处,千秋万载与这两条河相伴。县城西有锦鸡山,北有熊首山,南有大酉和丹山,东部有丫髻山,这都是辰溪优美的风景区。县城建筑在石头上,洪水期城浮水面,别有景致,故著名作家沈从文,又称辰溪为石头城。有诗为证,“凤城往事景迷朦,月久年深暗轨踪。掩玉埋金无迹象,寻源索脉有来龙。”辰溪历史渊源悠久,人文气息浓重,物华天宝,辰溪的确是个好地方。

  1938年春夏之交,抗战形势突变,武汉三镇失守,日军直逼湖南,三湘大地燃起了战火,长沙会战弓在弦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因辰溪地处湘西中枢,交通便利,境内地形又险峻,因此成为捍卫大西南的坚强屏障,成为迎接全国大反攻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同时,辰溪也成为军队驻防,工厂、学校,以及其它单位和难民的疏散之地。短短时间,品位提高了,辰溪县城区扩大了一倍,县城人口由抗战前的5000余人,到1938年底,大批难民涌进辰溪,县城人口猛增到近10万人。难民有河南人、湖北人、安徽人、江浙人……还有本省长株潭和衡阳、岳阳、常德一带的难民。五湖四海的人,由于抗战会合在辰溪,组成一个大家庭。当时,我们辰溪人统称难民为下河人,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叫做仁保中,他还是福建人,是驻辰海军的子弟。当时,辰溪县的张氏宗祠,设难民收容所,在城隍庙还设难童小学。尔后,因为难民的自力精神强,短短时间,都能随遇而安,都有自己房子和事业。用机器打米,就是浙江人顾老板带来的,还有很多安徽人搞香烟加工,搞机械修理,使辰溪人看到稀奇,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抗日战争时期,名不见经传的辰溪石头城,已成为闻名中国的县城。由于一度繁荣,由于驻有重军,又有重要工厂,日军空中强盗,把轰炸重点也摆在辰溪。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辰溪县城及周边小区,常遭日机轰炸,遇到历史上未有的灾难,但抗日战争时期,也给辰溪带来了空前的繁荣,送来了现代化工业,总之这一时期,对辰溪来说是有利又有害。城周烟窗林立,机器轰鸣,生产水泥,制造兵器,发展经济,气象繁新。1940年至1945年,笔者已进入少年时期,用一句老话说,年纪已到记事和懂事的时候,故抗战时期重大事件,如塔湾鱼雷爆炸,湖大学潮,虽然已经过去六十多年时间,但还记忆犹新。抗日战争时期辰溪城的繁荣,已成为笔者抹不去的记忆。

  斯时,辰溪县城简陋的房屋,尤其是沿河和沿双溪,一排排的吊脚楼鳞次栉比,人口来自四面八方,挤住斗室,生活异常艰难。由于人口骤增,因此在县城大街小巷,人群川流不息。辰溪建了电厂,当时叫做电灯公司,有了电灯,古老的辰溪县城成了不夜城。县城、大路口、龙头垴、小路口、桐湾溪,入夜灯光点点,如繁星密布,街道行人日夜不断,熟食小摊担,在街头巷尾营业,深更半夜时有叫卖声。西门柳树湾一带河中,帆樯林立,木排纵横,浆声、橹声、号子吆喝声,日以继夜;轮渡码头,中南门码头,待渡的汽车排成长龙,载客的小舟楫流而渡。在抗日战争时期,上南门外建成大道路和新市区,湖南大学柳士英教授,为新市区设计了中西合璧的建筑,新的街道,有时代的气息,给古老的辰溪输入了新鲜空气。

  中国抗日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中国反抗强暴的正义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历史的风云飘逸落定,这个时候,历史就被还原,被再现。作为当代辰溪人,应该懂得辰溪历史,应该了解抗日战争,了解辰溪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往事浮现,尤其是日机空中施暴,轰炸辰溪,的确让人心惊肉跳。

  驻军抗日热情高涨

  抗日战争时期辰溪成为战略大后方,不仅迁来了湖南大学、云麓中学、桃源女中(后改为省立四师),还迁来了不少大工厂,如汉阳兵工厂、华中水泥厂、炼油厂、利生纱厂、中南烟厂……,还在小路口建起电厂。同时,辰溪驻军也很多,如第四方面军、宪兵11团,独立32旅、工兵营、高炮营、海军部鱼雷营,海军陆战队,还有重伤医院和美国盟军宪兵。辰溪地处交通要道,开赴抗日前线的部队,更是不计其数,整营整团从这里经过。经过爱国主义教育,驻军有较高的抗日激情,他们认识到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在驻地,能够多遵守军纪,注意与当地百姓的关系。

  驻辰抗日军队,官兵都是灰布军服,早晚操练,队伍整齐,士气高昂,他们高唱《大刀进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表现出有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与勇气。32旅驻在桑木桥一带,他们在练兵时,还把大汉奸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扎成草人,跪在地上,作为活靶打,表达将士对这些卖国大汉奸的深仇大恨。1943年仲春,我在惠民煤矿小学读书,中午放学,看到公路上一队抗日士兵,武装押送百余日本俘虏,从沅陵方向经辰溪往怀化方向行进,我抗日士兵意气风发,持枪在两边走,押送日本俘虏兵到大后方,辰溪路人感到扬眉吐气。宪兵11团驻辰期间,曾到长田湾和龙头庵一带剿匪,端掉了匪巢。宪兵因有人告密,捉获长田湾惯匪熊贵卿,把他枪毙在西园草坪,维护抗日大后方的秩序。

  陆军独立32旅,在1940年于桑木桥出口之丘,修建“抗日纪念塔”,塔碑有蒋介石、冯玉祥、何应钦的题字,有牺牲将士碑。纪念塔高大雄伟,后毁于文化大革命。该部将士除去护卫任务,还组织高绕队,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他们还组织京剧团,在县城和驻地演出传统京剧,如“祭东风”、“捉放曹”……。驻军注意军纪,联系民众,活跃军旅生活。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及其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曾驻在辰溪田湾,在这里组织和指挥湘西会战;工兵营为防备日寇的进犯,在县城及城周一批坚固的碉堡,现城郊仍留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碉堡群,成为有意义的抗战文物。陈绍宽为当时海军部长,到辰溪视察陆战队和鱼雷营,还游览锦鸡山,登七级浮屠。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如何应钦、陈诚、张治中等都到过辰溪。原西北军副总司令,后为国民党政府兵工署长鹿仲麟将军,不仅到过辰溪,而且在孝坪书写“劳工神圣,巧夺天工”8字,刻于洞口石崖上,成为现代摩崖石刻文物。

  抗日救亡活动

  抗战前辰溪山城是封闭的,就是学生读初中也要到外地去,是极不方便的,因而县内读书人不多,文化教育落后。抗战期间,省内著名的大中学,如国立湖南大学、省立桃源女中、云麓中学、沅澧中学先后迁来辰溪,本县政府,还建立乡村师范和县立中学。县著名绅士马公武先生,在大酉山麓,创私立楚屏中学,建风景区梅花村。《中国晨报》也迁来辰溪桐湾溪办报,该报主笔和编辑,有著名文人冯英子、储安平和左联作家蒋牧良。由于文化教育单位陆续迁辰,使闭塞的辰溪,吹来了新鲜空气,新文化运动有了春天的信息。

  湖南大学,桃源女中(后改为省立四师),以及乡村师范、辰阳小学、私立辰粹小学,都有中共地下党支部。斯时,中共地下县委也已建立,中共湘西工委也由沅陵迁于辰溪。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辰溪各界的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抗日宣传,不仅有文艺宣传,也有墙报文字宣传,活跃了辰溪的抗日气氛,启迪了民众的抗日热情。高亢的抗日歌曲,响彻辰溪城乡,学生们演出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古城怒吼》、《夜茑之歌》,深受市民欢迎。由周恩来和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三厅文艺队,途经辰溪时,演出了《杏花春雨》,演出后掌声雷动。笔者8岁时的1943年秋,随堂兄张必涵,到公园乡师礼堂(今胜利纪念堂外),观看了湖大学生戏剧队公演,第一次演出,著名剧作家曹禹编写的话剧《雷雨》,第二次演出抗日话剧《凤凰城·苗可秀》。他们精排勤练,演出都很成功,加上演出的节目,又是著名话剧,故此礼堂两次都是观众饱满,水泄不通,充分证明湖大学生的文艺表演内容丰富,演艺精湛。

  1941年秋,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抗日战争也到了关键时刻,民族存亡,保卫神圣的领土,成为国人应尽的职责。1944年10月,“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响遍中国城市乡村,多么激动人心。由于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抗日宣传深入人心,激发辰溪一大批爱国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其中有中学生,还有湖大的学生,也有社会青年。他们为了爱国抗日,离开校园,参加青年军,穿上灰布军服,坐上军车,开赴抗日前线。出发前,辰溪各界,为参军青年学生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欢送的人群聚集在公园,聚集在街道两边,鞭炮从公园一直响到轮渡码头,这一场面充分说明辰溪人民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时候,青年从军,并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在辰溪史无前例。

  日机施暴 人民遭难

  古人讲,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我出生于1935年,孩童时代,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空中暴行,目睹了人民在战乱中的颠沛流离生活。虽然日寇的铁蹄没有踏上辰溪的土地,但因为辰溪成为战略大后方,聚集了军事机关和陆海部队,还有汉阳兵工厂等重要兵器工厂,因此,成了日机空中施暴的目标。当时,辰溪几家工厂,都有气笛,日本飞机起飞后,防空机关得到信息,立即就通知有关工厂,放疏散警报,日机飞近,就放一短一短,连续不断的紧急警报。一听到警报,人们就要停止活动,躲到深山和进入防空洞,人群疏散,县城就非常安静。辰阳小学地处辰溪县城中心,学校为防日机空袭,保证师生安全疏散,设号手一人,一有空袭,号手立即吹号,催促师生尽快疏散。人们闻警报而生畏,确实令人心惊胆战。因为日机的空袭太频繁又太残酷了,学生读书也不安心,警报一叫,就要停课躲飞机。县城一米姓女孩出生在放警报时,故其母将她取名“警报”,其名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从1938年初,辰溪就常遭日机空袭,最严重的是1939年4月11日和1940年9月4日,这两天,是日机对辰溪的狂轰滥炸,造成巨大的灾难。年近耄耋的退休教师郑云峰老人说得好:“什么叫残酷的战争,我没有经历,但我却经历了在日机狂轰滥炸下的死里逃生。1940年9月4日这一天,是一个血腥的日子,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听到炸弹的爆炸声;看到了满城的火光,看到了四处被炸死的同胞,看到了大街小巷的血迹……”两次严重的大轰炸,共炸毁县城房屋300多栋,死伤近2000余人,一个正在执勤的宪兵班,11个人,全部被倒塌的房屋活活压死。他们忠于职守,为国殉难,葬于大酉山上,辰溪青山埋忠骨。

  日机对辰溪山城的狂轰滥炸,并用机枪对躲飞机奔跑的人群猛烈扫射。顿时,辰溪县城成为火海,火光映红了沅江辰水,映红了蓝天,同时县城房倾屋塌,血肉横飞,哭声震天,惨不忍睹。当时的情景是:亲人捶胸嚎啕,尸横街头郊野,血流街头巷尾,房屋倒塌城冒烟,江水悲号山流泪,悲痛与愤怒,划破了阴沉沉的辰溪天空。这两天,是抗战史上最悲惨的日子,抗战史记下了这笔血债。1940年以后,辰溪驻有高炮营,芷江又有中美军用飞机,日机不敢再在辰溪上空恣意横行,因为怕中国的高射炮,更怕英勇的中美战机。1943年一个夏夜,中美联合战机,与日机夜战,打得日军狼狈而逃。日本空中强盗,灭绝人性的轰炸,暴露野兽的残酷本性,屠杀善良的百姓,炸毁民房和古建筑,将永载辰溪史册。

  商业进入鼎盛时期

  辰溪地理位置本来就很突出,古时就有外商到辰溪定居做生意,其中江西人居多。抗日战争时期,辰溪人口骤增,北正街和南正街(今中山街)成为辰溪主要商业区,大商店都集中在这两条街,最为繁华,行人熙熙攘攘。柳树湾、双溪岸车路商店林立,空前繁荣,辰溪商业已进入民国的鼎盛时期。尽管日机狂轰滥炸,房屋炸毁重新修,生意重新做,他们没有被日机吓倒炸垮,体现辰溪人民的顽强。1943年秋,辰溪县城,又建设一条大道路,连接正街,紧接着,又修建一条新市区,房屋设计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筑具有时代的气息。相传这条街的设计,是湖南大学土木建筑系著名教授柳士英设计的。

  辰溪两条正街和双溪东西街有公恒兴、元泰和、新生园、永诚、维新斋京果店;有唐宏兴、志昌、志强、仁志强布匹号;有谦益和、黄恒记、吉丰祥、罗泰记等南杂店;有老宝盛、老天宝的金银号;有大华、新江、大力等书店和长沙毛笔馆;有同泰、老同兴酱园;有衡阳、京新、大观园、交通、浙江、凤凰等旅馆;酒店有长沙、银宫、华北、梁园、新生活、小桃源,加上本地人开的广园、胜利等老店。抗日战争时期,辰溪旅馆饮食业有较大的发展,就是河街,也有不少的便饭店。是时,辰溪县城钟胖子的鸡丝面,米茂盛的牛肉粉,张森茂的社饭,望江楼的夹心糕,玉露春的香茶,均为达官贵人以及庶民百姓所乐道,每日顾客盈门。古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时候,醉生梦死者也大有人在,米家滩十多家妓院,成为他们的玩乐场所。每逢夕阳西下,这里游客如织,红灯酒绿,通宵达旦。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人口骤增,大批难民由大路口延伸到向家园;由小路口延伸到潭湾;由米家滩延伸到大洑潭;由堂子边延伸到七里台。郊区到处都是商店,房屋鳞次栉比。荒凉的潭湾咸池坳,也有饮食店和茶馆。除县城外,潭湾、大路口、桐湾溪也非常繁荣,但各有千秋。对河龙头垴“湖南大学城”,还建起一条商业街,当时是非常热闹的,人们称之为“小南京”。

  时间雕刻记忆,抗日战争时期辰溪的繁荣,有声有色的抗日救亡活动;令人心惊肉跳的“躲飞机”、“躲警报”;抗日战争胜利时刻,山城的沸腾,狂欢之夜,很多难民喜极而泣,这些场面,都会记忆犹新,成为抹不去的记忆。八年抗日,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血与泪写成的历史,辰溪人民经受了血与火锻炼。辰溪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居安思危,不会忘记历史。

责任编辑:裴琳琳 最后更新:2014-08-30 11:28: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永州人民的早期抗日活动

下一篇:湖南妇女界的抗日宣传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