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对邵阳《真报》的回忆
2014-08-01 11:20:45  来源:《抗日战争时期党在邵阳的活动》  点击:  复制链接

  文/敖振民

  (一)《真报》是怎样创办起来的

  一九三七年七月,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发动了抗日战争之后,全民抗战的号角吹响了。我与老友杨志粹,同时从上海回到故乡邵阳市,希望把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贡献到祖国的抗日战争中去。

  当时,邵阳地区仅有国民党县党部主办的一份《邵阳日报》,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发起邀集了几个具有满腔爱国热情而又倾向于进步的正直无私的青年朋友,集资数百银元,创办了一份四开日报,取名为《真报》。报纸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开始筹备,四月二十一日正式在邵阳发行。我们这个报纸,既非“官办”,也不是雇佣,只能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力求做到自给自足,保持民间报纸的独立自主的特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有一个在政治上能够突破现实障碍而又比较成熟的集体领导力量。

  最初,我邀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朋友如唐旭之(唐麟)、谭涤予、谢行恕等人参加了筹备工作,主要是先行筹集资金,其次就是物色人才;当时主要的一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的,就是争取本地的当权派中个别具有正义感的开明人士能够给予我们的方便和支持。由于我的奔走活动,几经周折,最后,才取得了报纸的合法的发行权利完成了发行登记手续。

  一九三八年三月下旬,我还专程跑到长沙找到了老同学成永淸同志,经他介绍,我向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请求协助支援人力。当时并得到了中共的老前辈徐特立同志为《真报》的刊头题字,给我们的报纸带来了明显的政治色彩。不久之后,湖南省文抗会就先后给我们介绍了杨卓然和李化之两位同志前来邵阳参加我们《真报》的工作。

  杨卓然(又名杨逄源)同志来到报社之后,明白告诉我:他是“带有中共地下党组织委托的任务而来的”我们彼此之间能够开诚相见、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为相知的朋友。通过工作上的合作与生活上的帮助,我们的关系日趋密切。当时我虽然没有加入地下党的组织,成为党的一员,但是,我们之间却有一个共同前进的方向。共同奋斗的目标一抗日救亡,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为了使杨卓然能够顺利地在我们报社的掩护下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我就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去维护他的安全,照顾他的生活。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是如何深得人心的。

  (二)《真报》的经费来源

  我们办报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几个志同道合的民主人士的物资接济。开办费最初只有四百多元。是我与李化之、唐旭之、谭涤予几个人凑集起来的。我们办不起印刷厂,就到商店里去找人承印;我们发不出工资,大家就自觉不拿工资,只在报社吃点伙食。在那样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大家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办好我们的《真报》。

  我们的报纸开办不到三个月,由于销路不广、发行量没有超过千份,经费越来越困难。我邀请了一些社会贤达,开明人士,请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物资上的支持,他们有的扔现金,有的捐助新闻纸张,使我们的报纸能够继续发行下去。特别象聂海平、谢圭城、李坤鸿诸位工商界知名人士,更是《真报》的热心赞助者。

  (三)《真报》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第一,迅速报导战争消息。在抗日战争的头两年,我们的抗战全面展开,战讯频传。因此,我们的报纸,采用“中央社”的战讯和重要新闻稿,以期报道战争消息。

  第二,积极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激发广大爱国群众的抗日热情。我们办报总的原则是:坚持服从党中央的领导,以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纲领和各项对敌斗争政策作指导。凡是党的重要文献和敌占区的游击战讯,我们通过收音机收录后,及时发稿。

  第三,《真报》副刊《大家看》主要是适合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需要,经常刊登的是一些通俗易懂而又短小精悍的小品文章,也有诗歌、杂文,目的是启发广大中下层群众的抗日积极性。

  (四)我们几个主要负责人的分工

  由于我需要兼顾报社的全面工作,既要对外活动,又要抓总编的工作,就由我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的职务。唐旭之担任国内外要闻版编辑兼任撰稿、译稿的工作。杨卓然担任主笔兼收录新闻。李化之主要负责副刊编辑和每晚收录新闻、电讯。担任记者的有刘敢鸣、申曼华与伍白涛;他们还要轮流兼负校对的责任。廖淑儒(女)担任每天的发行工作。谢行恕先生另有教师专职,只在本报承担一个发行人的名义,没有参加日常工作。

  我们《真报》的几个主要负责人,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把《真报》的发行看成是一种抗日救亡的重要宣传工作,是党的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能够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为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而奋斗下去。当时的地下党组织把这个报纸看成是一个“县委机关报”,所以在我们《真报》的周围,就团结了不少的进步青年和积板抗日的负伤战士,他们有的经常向报社投稿,有的积极参加以《真报》为中心领导的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我们的报社设在原来的长兴街孤儿院内的大门口,进门左边是发行部,右边一间是我们办的“资江图书室”和“资江歌咏队”。经常有许多青年前来参加阅览和歌咏活动。

  谈到这些群众性活动,使我们不能不永远怀念李化之(又名绥之)同志的革命精神。他在群众中的影响是深刻的;他象一块磁石一样,能够把报社周围的青年们一个个有力地吸引住。他在抗战中为革命事业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真报》的掩护之下,杨卓然同志负责领导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他在报社内建立了党的支部。唐旭之、李琦等同志就是在《真报》工作期间入党的。这个党支部,据说就是中共在邵阳第二次开始重新建立的第一个地下党组织。

  我自己因服从工作需要没有参加党的组织,但我自问:作为一个党外同志,我对党是尽到了自己应该尽的一份责任。总之我们《真报》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都为革命作出了自己微薄的贡献。

  (五)《真报》与《观察日报》的合并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由于武汉失守,抗战形势急转直下,紧接着就出现了长沙的“文夕大火”,地下省工委领导的《观察日报》也不能不转移到邵阳来出版了。我们《真报》同人为了支持党的《观察日报》能够顺利地在邵阳复刊,当即作出了和《观察日报》合并的决定。

  我们的几个主要负贲人如唐旭之、放振民、李化之等都转移到《观察日报》的编辑部工作。我们三人除了全力以赴支持该报的复刊外,还利用《真报》这块合法的牌子,挤出时间,创办了《真报半月刊》,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出刊后,由于它的内容比较丰富,撰稿的多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所以其销路也还不差,远至桂林、资阳、昆明、重庆等西南的几个大后方城市,都有了《真报半月刊》的读者。

  我们两个报社的同志,不但没有门户之见,而且都能自觉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原载《湖南党史通讯》一九八三年第十一期

责任编辑:刘帅 最后更新:2014-08-01 11:21:4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我在宝属工委从事地下工作的回忆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新化、邵阳的活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