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中的襄阳
2017-11-16 14:37:12  来源:华夏经纬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古人曰:“天下之要领,襄阳实握之。”襄阳在我国地理上绾毂豫鄂,西通陕洛,南控荆湘,为“七省通衢”,地处战略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湖北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与中国持久抗战总方略密切相关,而襄阳又处于这一战略要地的核心部位。

  全面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夏,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目睹日军舰艇在山东海边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情景后,与好友交谈时提出,将来中日基本作战即中国国防防线当在洛阳——襄阳——衡阳一线,守住以襄阳为轴芯的这条防线,则可国安。据此,湖北在将来中日作战之战略相持阶段,基本战线应为襄阳(北接河南南阳)——荆门——宜昌(南接湖南常德)一线。线西山高且起伏不断,连接鄂、豫、陕、川、湘、黔六省边境,我国若能保持这一基本作战线,即可凭这一带山险扼守东西之交通,使敌难于西进与南下。

  自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后,由于西南地区东缘接近中日基本作战线洛阳——襄阳——衡阳,是实行持久抗战战略、争取最后胜利的依托,日军多次策划进攻中国的战略大后方重庆及四川,企图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襄阳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国民政府第五战区主力部队同日军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会战,襄阳人民为抗战胜利付出了极其惨重的生命代价和巨额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襄阳因抗战致17万余人伤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共伤亡13000多人。国民政府军有5位高级将领的热血洒在湖北的土地上,4位殉国在襄阳,其中,张自忠将军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殉国的最高级别将领。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随后,国民政府军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进驻樊城樊侯祠(次年5月迁老河口)。此时的襄阳已成为第五战区指挥中心。日军为确保武汉、威逼重庆,其第3师团、第39师团等主力部队先后于1939年5月在随枣地区,1940年5月、6月间在枣宜地区和1945年3月、4月间在鄂北地区,同中国军队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会战。1939年5月至1945年3月,日军先后四次进攻襄阳,企图消灭国民政府军第五战区主力部队,以打开通往川陕的屏障,但始终未达到目的。1940年6月1日和1945年3月27日,襄阳两次陷入敌手;1939年5月8日、1940年5月8日和1941年5月5日,日军先后三次占领枣阳县城;宜城县城于1940年4月和1945年3月22日两次沦陷;南漳县也于1940年6月和1945年3月两次被日军占领;1945年4月7日至12日,日军占领谷城。日军在这些地区占领时间通常在5至18天,敌人虽未长期盘踞,却对被占领区域实施了毁灭性的破坏,目的在于摧毁中国军队的生存环境。1945年4月8日至8月25日,日军盘踞老河口长达4个多月。日军侵占襄阳期间,十余万同胞惨遭日军杀戮,房屋大部分被烧毁。侵华日军在襄阳地区总的活动特点是流动性大,犯罪手段凶残、毒辣,通常是先抢后烧、先奸后杀,犯罪主要形式是轰炸、杀、掳、奸、烧。

  抗战期间,湖北正面战场5次会战中有3次发生在襄阳境内。历史证明,自1939年春到1945年4月,在襄阳地区及豫南进行的多次会战中,虽在襄阳、宜城及老河口一线与敌反复争夺,但日军始终未能突破鄂北及豫西防线进窥安康、汉中、威逼重庆。襄阳军民的英勇抗战成功地拱卫了西南战略大后方,为实现中国持久抗战总方略及获得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但使荆楚军民在,不教胡马渡襄阳!

  新四军五师及襄阳地方党组织的抗日斗争

  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独立大队及随行干部160余人,自河南确山县竹沟南下,挺进鄂中,会同鄂中区党委积极开展抗日救国,确定了“发展党组织,巩固统一战线,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的任务。1940年6月14日,李先念司令员指挥豫鄂纵队1800余人收复安陆白兆山,并驻扎随州九口堰,全面控制了随南地区,成为党在鄂豫边区发动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根据地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拥有16万人口,是鄂豫边区最早建立的一块较完整的抗日根据地。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3年多的时间里,中共随枣地委一直处于抗日斗争前线,与敌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部队培养排以上干部400余名,为鄂豫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新四军五师输送了大量的武装力量和武器弹药,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委和新四军五师分配的任务,在鄂豫边区的抗战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随枣地区的中共组织,在李先念所属各部的支持配合下,从实际出发,不拘形式,组建地方武装,先后成立了“随县常备第五中队”、“大洪山抗日游击支队”、“鄂北(随枣)抗日游击总队”、“华中游击总指挥部第三支队”、“鄂北(随枣)游击支队”、“桐柏山抗日游击大队”和“随南独立团”等抗日武装。其中,部分地方武装改编为新四军五师主力部队,地方抗日武装力量的组建,使襄阳地区一大批热血青年步入抗日武装之列,在随枣地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襄阳的全民抗战中作出了贡献。

  随枣会战

  时间:1939年4月至5月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军为了消除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国第五战区的主力。

  从1939年4月开始,日军调兵遣将,配备大量火炮、战车和飞机。日军使用3个半师团兵力,发动奔袭战,分进合击,企图运用两翼包围和中央突破的战略,将中国军队主力消灭在桐柏山与大洪山之间的随县、枣阳一带。中国军队判断出了日本的企图,第五战区李宗仁将军决定立即停止向日军的攻势,转入对敌之攻势防御,并根据敌人进攻态势做好周密的战役组编,具体部署各部队的防御任务和作战方案。

  5月1日,日军发起全面进攻。日军使用主力突破汉水东岸中国守军阵地,突进至预定目标完成一翼包围,但其他两路日军则在随县及其北侧地区遭受有力抗击,未有进展。第五战区鉴于战场形势,决定转移战术,由主力逸出敌之包围圈,转移至外线作战,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打击敌人,命令转守为攻。日军由于合围计划失败且面临中国军队的反击,不敢久留,遂行撤退。中国军队尾追不舍。至5月24日,中国军队先后收复枣阳、桐柏等地,日军除占领随县县城外均退回至原地区,大体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

  老河口保卫战(鄂北会战)

  时间:1945年3月至4月

  1945年3月初开始,日军集结3万余士兵,另有飞机100余架、坦克100余辆参战。第五战区统率的三个集团军,有七个军,十四个师,总兵力在10万以上,均部署在南阳、邓县、新野、襄阳至枣随一带,老河口城只有四十五军的一二五师作为卫戍老河口的部队(另有一个团在四川接兵)。

  3月21日,日军兵分左、中、右三路由湖北荆门和河南舞阳、鲁山发起攻势。日军115师团从河南驻马店一带到达光化,首先占领了竹林桥一带。刘峙将长官司令部迁往均县草店,留下四十五军一二五师两个团的兵力卫戍老河口。

  日军占领竹林桥后,于3月27日晨2时,下达对老河口的进攻命令。中日两军在光化县城至马头山一带展开激战,至下午6时,马头山制高点和老河口机场先后落入敌手。3月28日,大东门至龙虎沟一线丢失,守军全部退入城内。3月29日,中国军队三七五团和县义勇大队群众武装分别击退敌人对花城门一带的袭击和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偷袭。

  3月31日清晨,日军向老河口城发动了全面进攻。经过6天激战,日军死伤惨重,被我守城军民一次次打败。4月7日,敌一一五师团几十门大炮齐发,东门至北门一带炮弹密如雨点。老河口城一片火光。一直激战至深夜,日军仍以失败告终。4月8日,日军大炮狂轰猛炸,守军奋力拼搏,双方沉重伤亡。黄昏时分,守城部队放弃老河口城,西渡汉水撤离,日军进入老河口城。

  枣宜会战

  时间:1940年5月至6月

  会战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5月1日至下旬,以枣阳为中心的作战。5月1日,日军由信阳、随县、钟祥地区向枣阳、唐河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先后在唐河、田家集、枣阳、高城等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至5月8日,枣阳失守。5月10日,第五战区对日军展开反击,从北、西、南三面对日军包围夹击,战至11日晚,迫使日军向枣阳以南收缩。中国军队跟踪追击、侧击日军,先后克复河南唐河、泌阳、明港、唐县等地;5月16日,克复枣阳。日军为打开南退之路,集中兵力在宜城东北之南瓜店附近对前来堵击的第33集团军进行南北夹击。5月21日,日军再陷枣阳,并北进至邓县、老河口、樊城一带。中国军队转移到唐河、白河两岸。

  第二阶段从5月下旬至6月24日。5月23日,日军第11军决心实施宜昌作战,并于25日下达渡河命令。5月31日晚,日军第3师、第39师团强渡襄河,于6月1日攻占襄阳。6月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第五战区部队反攻襄阳。6月3日,克复襄阳。日军遂南下进攻宜昌。6月5日,第13师团及第6师团一部也渡过襄河,直取宜昌。中国军队第77军及江防军一部在荆门西侧至江陵之线竭力抵抗。6月10日,日军对宜昌发起进攻。守军奋勇抵抗,与日军激战至12日,宜昌失守。日军第3、第39师团由襄阳南下时,中国军队第2、第31集团军尾随其后,收复襄阳、宜城,进至当阳、荆门以北地区。6月16日,日军准备撤离宜昌,中国军队立即反击,于6月17日克复宜昌。日军在撤退中又接到其大本营确保宜昌的命令,突然回兵于24日再次攻占宜昌。此后,日军将兵力配置于宜昌、当阳与襄河附近地区,中国军队集结在信阳、钟祥、随县、荆门、宜昌、江陵以北之线,与日军形成对峙局面,枣宜会战遂告结束。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1-16 14:38: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湖北抗日最后一战:老河口保卫战

下一篇:抗战时期湖北省政府西迁与还治纪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