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民革命军第58军抗战经历
2016-11-09 14:29:55  来源:鲁以国  点击:  复制链接

《壮志千秋》读后

许 啸 天

这是一本关于抗战的历史记述,长达三十万言,图片三百余帧。当出版事业极形萎缩的今天,这本书的出版,是异常可喜的,因此有提出来加以评论的必要。

著作史书本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古人把它看作千秋万世的事业,秉笔慎而又慎,这道理是明显不过的。因为历史的意义不仅是记述先一代的经验,而且是提供后一代人以改造现实的方法与决定未来的路向的。我们常常说:某人懂得中国历史,能够把握历史的发展法则,所以他的伟大作为不会失败。推论起来,便可想见写历史不能随便了。

八年对日抗战,是占着历史上重要的一段的。然而战争胜利已两年余,还没有一本比较详尽的抗战史出现。就是局部性的抗战史书,够得上水准的,似乎也仅见《缅甸荡寇志》一部,原因也就在这里吧。

黄声远兄的这部《壮志千秋》,是一部不苟的精心之作。虽然它只是记述一支军队的抗战经过,但我觉得它是到今日为止一部最好的关于抗战的史书。它有如下两大特点:

第一、它虽然只是记述一支军队的抗战经过,但是它反映出了整个抗战形势的发展。八年中抗战军事与国际局势发展的关系、敌人战略战术的运用、我方长期抵抗的战法,都可从这本书中窥知概略。

第二、它的记述是以战斗经过为经,而以人民的支持战争和战时的社会发展为纬。《湘北前线》、《民间英烈故事》等章节都摄入了人民大众支持抗战或直接抵抗敌人的事实。《大会战的小故事》等篇,则指出战时社会发现的可怕倾向:通货膨胀、财富偏在、一般购买力薄弱、社会风气日趋败坏、无是非之分、抗战英雄衣食不继、发国难财的奸商穷奢极欲等。就这几点而论,如认为可把它当十年间的中国通史看,也许嫌太夸大了些,但至少,它应该是一部完好的局部抗战史。

其次,我要指出的是,作者是用进步的历史观写这本书的。历史本身是一个完形,它的发展,有一定的客观法则。进步的历史观,是追随这客观的法则的,而不用主观的见解去抹煞历史。这本书具有进步的倾向,特别是《烽烟起芦沟》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中日战争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其他如《武汉外围战崇阳》、《九岭反扫荡战》等章节的写出,也都是运用科学的正确的观点的。

论写作史书的技巧,自然不是短短几句话能够说明。一般说来,在消极方面至少要做到几点:一是言之有物,不空发议论;二是简明洁净,不堆砌合糊;三是不离题太远,画蛇添足。声远兄有生活的战斗本能,在写作技巧上是否成功,本书中的每一篇作品,就是一个最明确的答案。

最能引人入胜的,是对战场的地理环境、名胜古迹、人物风土,都有翔实而生动的记载,如《芦沟桥史话》,不但穷溯本源,简明有力,而且栩栩传神,几如身历其境。这一点,就不可与一般枯燥单调的作品同日而语了。

又如《仙岳山之战》,写出战场情景,不但有声有色,而且充分表现了他以整个生命和灵魂去发掘了一个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无名英雄,从无限的民族热爱,迸发出对敌人无限的憎很,热烈的情感全溶注在可歌可泣的事迹里,令人读起来如奇峰万谷,如一泻洪流,有血、有肉、有光、有热,如自己置身战场,目击炮火四射、血肉横飞一样,以这样生动的笔调来把握读者的心情,确已煞费苦心。

佛罗贝尔曾经说过:“伟大的作品,必然产自作者本身的经验。”可是,徒有经验而缺乏艺术制作的手法,也不过是一堆资料。本书却是作者的经验在他的艺术制作上的具体表现。它是有价值的艺术,真实的艺术。这艺术品不但具有真实性,而且是铁一般的事实,因此它是同时跨入了历史与文学两个领域的。古往今来多少有价值的史书,同时也是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同样,读者们可以把它作信史读,也可以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

民国三十六年(1947)国庆日于上海

空前伟大的民族自卫抗日血战的怒潮,曾经震撼天地、席卷宇宙,汇合着千万颗热血头颅的正义洪流,终于淹灭了顽强的日寇,使中华民族转危为安,奠定了复兴建国的基石。这此宝贵的事迹,很应该昭垂后世,使万代子孙引为师法的。

因此,编修战史这件事,是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而且必须及早完成,不可失去时间性的。

可是,这一次的抗日战事,从发生直到胜利以后的今天,经过了十年的时间,而称得起战史的作品,却还少见。不是没有人写,而是写战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

一、要亲历战场;

二、要有军事常识;

三、要有史家的眼光和笔调。

否则纵有所成,也不过是单调的流水账,没有文学上的价值,是不能流传久远的。

《壮志千秋》是一部结构谨严的大著作,又仿佛是一首诗,一首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纪事诗。它中间有壮烈的画面,也有清新的旋律。它所选取的题材,既含有艺术的法则,而又必征必信,不失史家的面目。它的特点如下:

一、以五十八军为经,以人民支持战事和战时的社会为纬,自敌我双方战术战略的运用,以至整个抗战形势的开展,推阐及于国际局势,写来脉络分明,丝丝入扣。它不但是一部极好的军事记录,对于社今、经济等各方面,也有详细的分析。

二、战场如此大,战役如此多,但作者以精深的笔墨,写着每一战场的环境情形,以至人情风土、名胜古迹,无不生动而且富于趣味,使谈者恍如身历其间,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三、能够运用修辞学的法则,使惨烈枯燥的战争故事,成为壮美的诗篇,步步引人入胜。

这本书不是用墨写的,而是蘸着作者自身的心血和将士们的热血点染而成的。黄君本为名记者,抗战初期,他在江西新闻界服务,深得各方信仰。其后转入五十八军任秘书的职务,又自请深入前线,与战士同甘苦共作息,至六年之久。每逢大敌当前,战事危急,个人生死间不容发的时候,他总是从容拿着笔记本,把眼前的事实一一记载下来。这种临阵执笔的功夫,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许多重要战役,五十八军几乎无役不与,每次都获得了辉煌战果。有了光荣的战绩,才有光荣的战史。

将士们的丰功伟绩,固然是使这部战史成功的主要因素,而本书的出版,也可以使忠勇将士们的义烈事迹,更为光辉灿烂、彪炳千秋。

我因此又不觉发生了另一种的奢望,我以为五十八军的作战是全面性的,五十八军的战史,未尝不是我中华民族抗日战史的一个代表作。

现在,各国人士能够深切了解我八年苦战全貌的,似乎还在少数。希望作者奋再接再厉的精神,将本书译成各国文字,使全世界的读者,都能了然于日本法西斯强盗的所以如此迅速崩溃的缘故,这决不是偶然的。

世界在变,我们长期抗战的劳绩,快被时间冲淡了。这时候出版这样一本书,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把它当作战史读,好;把它当一代通史读,也好。可是谁能从文字以外去体会作者的苦心呢?

我不禁废书三叹了!

浙西 褚问鹃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七月望日

于穗城省政府秘书处之听海楼

一部应该重见天日的好书

——草根乱侃五十八军战史《壮志千秋》

一、

在我极为有限的历史知识中,我对“滇军”存有三个模糊的印象:

一、在近代史中,滇军和江西的渊源很深。护国战争时,江西的都督、赣军司令李烈钧,带着大批部属跑到云南,和蔡锷一道“闹革命”。北伐时,在有滇军背景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中,就有不少江西籍的军人。该军北伐向江西进军,南昌最终是被该军攻克的。

二、滇军似乎不怎么反共,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就是出身于滇军。当四·一二蒋介石向共产党开刀后,第三军的军长朱培德迫于形势,只是“礼送”共产党出境,并未痛下杀手。解放战争初期的东北战场,也是滇军的一个师首先在海城起义,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国军大量起义投共的洪流。最后,云南王龙云、卢汉也都投进了共产党阵营。

三、蒋介石的军队有嫡系和杂牌之分,杂牌军中,滇军和黔军是最没有战斗力的,被红军讥为“黔军滇军两只羊”。否则,红军进入滇黔,也不至于可以随意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今年(2013)六月,我有幸拜读了一本奇书——《鲁道源将军回忆录——壮志千秋》,书中记述的是滇军第五十八军的抗战史。读后,我不禁对滇军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原来红军面前的“羊”,在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面前,竟会变成一头勇猛凶悍的“狼”,这是真的吗?我原先固有的印象彻底动摇了。

这本书是我从我读初中时的老师李福林处读到的。李福林、刘星初伉俪的父辈都是民国名人,李福林父亲三兄弟时称“南昌李氏三杰”,伯父李中襄是“五四”运动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后来成了国民党的中央委员、部长。李老师因此与国民党有很深的渊源,解放后自然成了历次政治运动的批斗对象,可谓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直到文革结束、落实政策后,他才过上了有尊严的正常生活,还在民革组织里担任了要职。

李老师现已八十八岁,精神还很矍铄。他告诉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到台湾探亲,曾从他的弟媳鲁竹芬处获赠一本《壮志千秋》。他读后常抚书浩叹,觉得书中叙述的抗战血史不应被时代的长河湮灭,他很想把这本书介绍给现代的中国年轻人,想让大家知道真实的抗战是怎么回事,但他当时还有许多顾忌,只能写些短文在《江西民革》上作些透露。现在他感到自己老了,又不熟悉电脑和网络,已无力再作推介了。

我曾在“忆库”网上发表过回忆录《往事如昨》和其他几篇文章,和“忆库”的编辑算是神交已久,因此,我建议他将《壮志千秋》放到“忆库”网上发表。

李老师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把这个重大的使命托付给我。我很愿意为之代劳,将《壮志千秋》一书进行文字整理,然后放到网上发表出来。

《壮志千秋》的封面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题写的,扉页上的肩题是“鲁道源将军回忆录”,全书用繁体字直排。我马上开始对这部书进行文字整理: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将直排版改为横排版,将标点符号改为中国大陆通行的标点。一直忙了近三个月,文字整理才算告一段落。我把这本奇书分章陆续发给“忆库”,当“忆库”将此书刊载出来后,我有一股如释重负的欣慰——自己极为心甘情愿地完成了一件为人作嫁的非常繁累而没有任何酬劳的大事。

二、

《壮志千秋》确实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如果今天的年轻人只是从许多恶搞胡闹的电视连续剧中了解抗战是怎么回事,那真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这本书中有许多冰冷而真实的数字。如五十八军“伤毙敌军约五万人”,也就是打死打伤日军共五万人。按常理,打死的总比打伤的要少很多,就算各一半吧,五十八军在七年中先后共打死了二万多日本兵,很了不起了!

另一个数字,五十八军“阵亡将士约八万人”。阵亡,就是战死在战场的阵地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没当过兵,以我浅陋的常识:一个班有十来个人;一个排有三个班,共三十多人;一个连有三个排,约一百来人;一个营有三个连,约三百多人;一个团有三个营,约一千来人;一个师有三个团,约三千多人;一个军有三个师,约一万多人。五十八军多数时候只配有两个师的建制,恐怕满员还不到一万人。“阵亡八万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五十八军的全体官兵,每个人都牺牲八九十来遍了!这个数字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惨重的牺牲”,我们的四五个战士的命才能拼得一个鬼子的命,这还是号称“常胜军”的战果。如果是一般的部队,又要多少条命去换一条鬼子命呢?抗战是可以随便搞笑取乐的吗?

《壮志千秋》是循着五十八军抗战的征途一路写过来,但又不局限于一个军的战史。上自世界风云变幻、最高当局决策、战区长官运筹及敌方高层的企谋,下至普通士兵、平民百姓、耕夫农妇、贩夫走卒的各种状态,书中都有条不紊地一一进行铺叙,让人对抗战的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每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作者都能先将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将战局的发展变化叙述得清清楚楚。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随着五十八军将士的足迹,《壮志千秋》将征途中的每一作战及驻屯之地的地理形势、名胜古迹、民情风俗、历史沿革、人物掌故、风物特产等,都进行了非常细腻生动的描绘,给读者介绍了各地的许多遗闻轶事和相关知识,读来趣味盎然。这些描述,看似在紧张的战争场合中忽施闲来之笔,实则透露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吾土吾民,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我一向以为,只有共产党、解放军才有思想政治工作,“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亲”的场面只会出现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关系中。《壮志千秋》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军民一家亲”并非只是共产党军队的专利,国民党军队也有,老百姓也会箪食壶浆欢迎国军,军人也会帮老百姓耕作收割。国民党军队中有些部队也有铁的纪律,触犯了老百姓的利益也要杀头。最大的不同也许是,国民党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阶级教育一说,不会去刻意煽动出阶级仇恨来。

这部书记载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生动具体的故事,有军人和敌寇的殊死战斗,有义士在敌人淫威面前的宁死不屈,有百姓对敌的英勇机智的斗争,更写了敌寇许多灭绝人性残暴罪行,读来令人唏嘘感叹。

这本书是信史,书中都是实录,各个精彩的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如果有小说家或影视作家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演绎成小说或影视剧作,那文学艺术价值或许难以估量。

三、

我对《壮志千秋》这部珍贵的回忆录作了简体横排文字整理,并将它放上了“忆库”网,却猛然发现,这部来自台湾的鸿篇巨著竟然没有书号,没有出版社的名称,也没有书的定价。据此我推断,它在台湾并不是正式的出版物,而只是鲁道源将军的儿女们印制成书后用来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我发现,《壮志千秋》内容虽是根据“鲁道源将军的日记和口述资料”,但在书中,作为主人公的鲁道源将军,并没有以“我”的口吻直接讲述,而是以第三人称出现。我还发现,书中有三四处出现了“著者”(现在通行叫“作者”)的身影。这位“著者”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多年来如影随形紧跟着五十八军和鲁道源将军,忠实地记述他亲眼看到的一切,我却找不出他姓甚名谁,是何身份,他比起名探福尔摩斯身边的助手华生还要隐秘得多。据此我推测,这部巨著真正执笔的“作者”并不是鲁将军本人,而是另有其人。此人应该是一位多年来长驻五十八军的记者,或是五十八军的参谋、秘书之类的人物。

书中《幕阜山下》一章《幕阜山揽胜》一节中,很突兀地出现了一个方框,方框中刊有以《登幕阜山》为题的两首五言绝句,作者署名为“声远”。这个“声远”是何方神圣?他怎么有资格很突兀地插入诗作?难道他就是这部书的真正执笔的撰写者?我不禁冒出了一连串疑问。

但为什么以“鲁道源将军回忆录”作肩题的书要将“著者”刻意隐去,却又有意无意似的留下了许多让人费解又引人思索的蛛丝马迹呢?

为了弄清谁是《壮志千秋》真正的作者,我写信给李福林老师,希望他能写个序言,除对书的内容作出简介和评价,再把他得到《壮志千秋》的经过,以及他想推介这本书的来龙去脉作个说明,更重要的是说清楚书中的“著者”到底是何许人也。

李老师很快回信了,他写好了一篇代序。在电话中他告诉我,他也不知道书中的“著者”是谁,正准备向他在台湾的弟弟和鲁将军的儿女打听。

我等不及李老师打听的结果,就在互联网上仔细搜索起来,搜索的结果让我喜出望外,我不仅查出了《壮志千秋》的作者叫黄声远,而且还下载了黄声远原著《壮志千秋》的全文影印件。

黄声远写的《壮志千秋》,早在1947年中即已杀青付梓,1948年一月由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正式出版发行。可能是由于战乱原因,印刷量估计不会太多。此书出版不久,大陆就全部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种写国民党军队抗战的书肯定会被列为禁书,从此打入冷宫大半个世纪。到了今天,知道有这部著作的人估计不会很多。

从黄著《壮志千秋》的《卷首语》、《跋》、《参战人员》等篇章中,我了解到黄声远是安徽黟县人,曾任《前方日报》的战地记者,1939年在江西结识了鲁道源将军,之后加入五十八军,成了鲁将军身边的一名秘书。我还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里的《百年讲武》第五期的电视中,查到了黄声远的照片和《壮志千秋》的封面照。这位“著者”竟和我原先的推测差不太远。

我将这不同来源、不同肩题的两本《壮志千秋》仔细进行比对,可以毫无疑义地肯定:这就是同一本书!不同的是,来自台湾的《壮志千秋》是鲁道源将军去世后,由他的儿女在1985年重编的,里面删除了黄声远版本中的书首《中华民国全图》、《卷首语》、《领导抗战的蒋委员长玉照》、《全民抗战图》等四幅图照文字,正文中删除了《大会战的小故事》、《北上整编》、《人物志》、《参战人员》四个整章,《国殇录》一章中列举阵亡官佐的名单也删除了,正文后面还删除了《〈壮志千秋〉读后感》和《跋》两篇文章,而在书后增刊了多幅鲁道源将军的书画作品。

反映国军抗战的书,又有于右任的亲笔题名,按理在台湾应该是可以公开出版发行的,可为什么鲁将军及其儿女不让正式再版发行?为什么要隐去作者黄声远的名字?为什么要删去部分章节?作者黄声远后来去了哪里?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我的脑子中又冒出了一长串更多的疑问,却又找不出确切的答案,于是只好胡乱猜测。猜测出来的结果,虽然很可能偏离事实,却也合理解释了我自己的疑问。

“白发渔樵江渚上,笑谈秋月春风。”下面,我冒昧地把我的猜测写出来,算是草根乱侃信史吧。

四、

《壮志千秋》一书真是生不逢时。它出版的时候正遇上了改朝换代的巨变,那时的中国人都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解放战争瞬息万变的局势上了,谁还有空暇来回味早已远逝的抗日战争呢?因此,这部书在出版当时产生的一点点可怜的影响,很快就被内战的浓浓硝烟遮掩得无影无踪。不久解放了,这样的书自然在全大陆销声匿迹。

从《壮志千秋》表露出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黄声远应该是个很能顺应时代潮流、很追求进步的记者。他在书中叙写到的共产党方面的人物言论,没有任何的敌意,只有高度的肯定。例如《大会战中的小故事》一章中的第一节《有名的井冈山》,作者写了当年红军初来井冈山的窘境,写了红军奇迹般的发展壮大。他写到毛泽东的衣着外貌,写了毛如何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还写了群众谈论共产党领袖时表露的感情倾向,个别地方用词看似有些不恭,但对共产党领袖的钦佩敬重之情,表露得还是非常明显的,也暗示出了他对人心向背、大势所趋的判断。

我的第一个猜测是:黄声远应该不会跟随蒋介石去台湾,而会选择留在大陆,迎接解放。

假设黄声远留在大陆一说成立,那么他后来的命运将会怎样?

下面是我第二个猜测:像黄声远这样在国民党军队里长期呆过的人,共产党决不会再让他当记者写文章了,哪怕他写的书有那么多进步的观点,那也是对反动政权的小骂大帮忙,比直接跟老蒋跑更为阴险反动。最好的设想是他可能会去当老师,或做一些抄抄写写不会产生影响的繁杂事。不过他要顺利通过反右、文革等重重关卡,恐怕决非易事。像他这样写书来歌颂“反动”军队、为“反动”将领树碑立传的记者,决不是什么“好鸟”,一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假设黄声远具有万劫不坏之身,能熬过这些关卡,能活到落实政策的年代,他也能过上几年较为舒心的日子。

黄声远先生如果健在,应该是百岁老人了。我希望黄声远先生或他的后人能够现身,说一说他解放以后的经历,验证一下我的“乱侃”靠不靠谱。

抗战胜利后,鲁道源将军率领五十八军没有返回云南,而是一直跟随着蒋介石参加内战,后来他还升任了十一兵团司令,成了白崇禧的部下。兵败湖南后好像从广西退到越南,再从越南撤到了台湾。到台湾后,他不再带兵,过起了优游的养老生活。这位职业军人,自然会时常回忆起自己的戎马一生,特别是最能体现出他生涯最为辉煌的抗日战争那一段。而将那一段史实详尽记录下来的,就是《壮志千秋》一书。

作为一个高级军事长官,每日每时都要面对复杂凶险的战局,鲁道源本人是不大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写作的。不难想象,黄声远当年加入五十八军,成了鲁道源的秘书之后,是鲁道源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是鲁道源为他进行了许多的精辟的时局分析,是鲁道源给他安排了难得的写作环境,是鲁道源帮他创造了各种采访的方便。黄声远自然而然把鲁道源写成了《壮志千秋》中的第一主人公,书中所有的线索都是围绕着鲁道源来铺开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把鲁道源说成是《壮志千秋》的第一作者,也是顺理成章的。

鲁道源和他的儿女为什么要隐去黄声远的名字呢?

我的第三个猜测是:因为黄声远留在了大陆,投了共,这样的人写的书那时是不允许在台湾流行的。

鲁道源决不至于为争著作权而隐去黄声远的名字,但只要黄声远的名字出现在书上,就有可能带来麻烦,就有可能成为禁书,就不能留传,他就只好忍痛割爱了,将作者黄声远的名字从书中划掉了。

鲁将军的内心恐怕还有更深的隐痛:滇军的另一支抗日劲旅第六十军在东北战场起义投共了,他的故主云南王龙云在香港起义投共了,龙云的把弟卢汉也起义,把整个云南都交给共产党了。只有他作为滇军将领没有随滇军的大流起义,而是和共军周旋到底,兵败之后他来到了台湾。对故主和滇军而言,他算不算是背叛?而在蒋系将领看来,滇军怎么算都是个异类,忠诚度总是要大打折扣的。在这样的环境里,鲁将军尽管生活闲适优渥,但内心能尽去芥蒂吗?

再有,当鲁将军知道了他的故主龙云后来被打成大右派,他的上司和部属像孙渡、鲁元等都成了共军阶下囚而关进了大牢,他内心又会受到怎样的煎熬?

只有对日抗战的往事才能得到所有中国人的肯定,只有《壮志千秋》一书才能抚慰鲁道源受伤的心灵。

他“无时无刻不以未能尽忠报效国家为自责,未能以战死疆场为憾事”,他苟活下来的最大意义,或许就在于要对得起八万阵亡的部属,要让滇军抵御外侮的血战军史流芳百世,因此,他郑重叮嘱儿女要重修《壮志千秋》一书。

黄声远的《壮志千秋》,有几章提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在台湾却犯了忌,是万万不能在重修的书中出现的。所谓“重修”,其实就是删除所有含有敏感内容的章节。为了让《壮志千秋》能顺利保存下来并流传下去,鲁将军和他的儿女们真是费尽了苦心。

以上的猜测能有几分接近真实呢?希望我的“乱侃”能得到鲁将军后人和其他知情者的评判。

五、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海峡两岸的人民都能用较为客观、公正和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对方,也能用客观、公正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历史、特别是抗战史。台湾某市某家商铺的门口,用了毛泽东和蒋介石联袂而立的塑像来笑迎顾客,此一创意得到了两岸人民的高度认同。而在大陆,以国军正面抗战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出了不少,像反映云南人民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也就是说,时到今日,鲁将军后人的顾忌应该不复存在了,《壮志千秋》在大陆也应该可以公开发行了。

遗憾的是,尽管大陆的中央电视台对《壮志千秋》作出了正面的评介,但这本书还是被关在冷宫里,大陆和台湾的书架上仍寻觅不到它的踪影。除了专业史学家和像我这样有心的好事者会在互联网上仔细“人肉”搜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出这本书的原始影印件外,它真的是快被人们彻底忘却了。

但,这是一部不应该被中国人遗忘的著作,听一听黄声远在《卷首语》中说的一段话吧:

“战事结束已逾两年,对日和平条约的签订尚渺茫无期,最使人痛心的是管制日本的方策并不能尊重中国的利益。日本财阀、官僚的势力仍旧存在,竟然胆敢觊觎我台湾、要求重建军备。如若战胜国不能改变管制日本的政策,无论日本在任何旗帜下再武装起来,最先受祸的还是我国。试问我们忍受八年的苦难和牺牲,抗日英雄们肝脑涂地,暴骨露尸,到底是为了什么?”

作者在六十多年前发出的预言,历经了多少苍黄翻覆,让我读了如觉久梦乍回,竟是那样的振聋发聩。仅凭这一点,我也希望能把《壮志千秋》请出冷宫,让它展现在世人眼前。

将繁体直排的《壮志千秋》一书整理成简体横排的电子书版本,在我之前好像还没有人做过。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这本书改版的第一个吃螃蟹者,非常感谢引导我完成此重任的李福林老师,非常感谢“忆库”能帮我将整理出来的文字制作成电子书,并放在网上发表。现在,我已将被删除的章节全部抄录完毕,补入原鲁道源回忆录的电子书中,这样,就完整地还原了黄声远著作的全貌,可以另出一本黄声远著的《壮志千秋》简体横排电子书了。

在进行文字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该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一些“短板”,我都冒昧地进行了相应的订正改动。现就改动情况说明如下:

1.原书的章节没有编序,为便对应查找,我给各个章节加上了序号。

2.原书的标点符号很多不合今天的阅读习惯,如没有顿号和书名号等,我按今天的标点规范用法进行了添加改动。

3.原书多处地方有明显的文字脱漏或错误,有的句子因主语省略而会引起歧义,我都进行了增补改动。

4.原书一些章节叙事重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第十九章《三次长沙会战》,这一章原书分了16节,先后进行了两遍重复的叙述。第5节《第十军坚守长沙》和第11节《长沙保卫战奇迹》说的是同一回事,第7节《血战影珠山》和第14节《大战影珠山》写的也是同一回事,会使人误以为打了两次仗,读来显得有些凌乱。我按战局进展的顺序大胆进行了调整,将16节合并同类项,共并成了9节。这一改动是否得当,还有待读者审议。

我不大懂得版权和著作权的知识,将《壮志千秋》作这样的文字整理并放在网上发表,不知道会不会侵害到原作者黄声远和鲁道源将军的权益。我只想让这部著作广为人知,能流传开来。因此,凡有愿意刊载这部著作的网站,我都愿意无偿提供我的简体横排电子版本。我更希望能有出版社或出版商将这本书印成纸质书籍,让它公开合法地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对这类书籍感兴趣的读者,有很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不会玩电脑,不会上网,看不到电子书,能在书店买到纸质书对他们是个福音。

最后申明一点,如果《壮志千秋》原书还有版权、著作权的所有人的话,请知会我一声,我会立即停止自己莽撞的僭越之举,并将我整理的电子版本双手奉送。只是希望版权所有人也能如李福林老师和我一样,能让这部著作无偿地早日流传开来。

李为霖 2013年12月初写于厦门
 

卷首语

黄声远

一个民族能够发出生之激力,活跃在历史的前面,它才能够新生不灭。中华民族在世界史中占有悠久的光辉的幅页,从黄炎祖先荜路褴褛开拓生存的域宇,就表现出了伟大的活力。不幸的是,四千多年像一潭死水的腐朽的封建文化,渐渐地腐蚀了这可贵的活力。然而,八年多伟大神圣的对日抗战,却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罕见的大时代。维护生存这一庄严而单纯的感召,使得民族生命的活力,空前地锐化激化,整个民族投入烈火中舞蹈,大战斗、大动荡,它的旋律构成为一首瑰美无比、伟大不朽的史诗!大史诗中,最凸出部分,是在喋血万里的疆场,在火线上,千万个不愿做奴隶的男儿们,狂呼怒吼,高度集中地表现了民族的感情。千万人倒下来,千万人涌上去,英雄们勇敢、豪迈、慷慨、激昂,战斗的进行,悲壮、惨厉、勇猛、伟烈。八年持久战斗的行为,终于战败了强敌,赢得了史无前例的光荣胜利。中华民族如出火的凤凰,获得了新生,更秀拔更高傲地挺立了起来。胜利不但排除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给予的致命威胁,而且轰然一声震碎了百年身受的枷锁桎梏。胜利的艳丽夺目的标帜,是新旧历史的交替点,是祸福兴衰的分水岭,是最能激励世代子孙的丰碑。

巍峨的辉煌的胜利之塔高高地耸立着,我们可以看出塔身正发着碧血闪闪的奇光,它隐隐启迪我们一种崇功报德和承绪继统的强烈感情。胜利之塔,是以千万将士的躯体,作为钢骨水泥,层层叠叠建筑起来的。英雄们创下的战斗业绩,是我们所以能够胜利的具体而简单明了的说明。英雄们的白骨上,写出了“伟大”、“高傲”和“倔强”,它们同时向全世界宣示着: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民族性的战斗活力素,必须全部纳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永远不息地奔流,才能成为一种不可动摇的铁流:中华民族将生存得更雄伟、更壮健、更优美!

八年长期而艰难的岁月中,作者始终是在抗战运动的狂潮上跳跃着,虽然仅只是铁流中的微小的一沫。因为战事起始,作者任《前方日报》战地记者,常在火线上出入。二十八年(1939)在江西战地认识了抗日将领鲁道源将军,以后更参加在他督率的战斗序列中工作,在军中担任的虽只是秘书的职务,可是为了战斗热情的驱使,也常在炽热的火网中穿梭往来,锦江战斗、九岭之役、二三两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以及长衡含战,都曾身历其境,战士们喋血救国的故事,经常激动着我的心灵,同时也太使我感动了,在感动之余,又觉得以我秃弱的笔触把这些画面描谱下来,应该是无可推诿的职责。

五十八军,这一支坚强抗日的队伍奋斗的历史,是足以显示民族解放战争的过程的。从这一支军队作战的英勇、牺牲的惨烈、意志的坚韧,可以窥知中国抗战精神的全豹。战士们以骨肉筑成了民族堡垒线的一环,以鲜血洗净了国家六十多年蒙受的垢辱,他们是崇高伟火的国家灵魂的代表。作者揄扬这支队伍,秉笔直书,没有粉饰,也没有夸大,同时,也就是对全国抗日的英雄将士们表示敬仰。可是,即仅只属于五十八军的忠烈事迹,也深深感到遗漏太多的歉疚。五十八军的官兵,暴骨沙场的总数有八万之多,许多悲壮动人的忠勇事迹,大部分已无从稽考,虽曾一再签请通令搜集,终未能向全军殉国先烈敬致悼念之忱,并向遗漏列入的无名英雄袁示由衷的歉意。

这本战史问世的时候,离开抗战胜利的到来,已经两易寒暑。在国家新的杌陧不安的局面中,也许国人已经把具有无比重大意义的八年全面抗战搁置一旁,只剩了一抹淡淡的记忆了。其实,抗战的辉煌业绩,应该是与日月同光、万古不磨的。不论国家遭逢任何新的忧患,胜利的抗日战争,是始终能够给予我们以宝贵的启示,和永远值得我们讴歌礼赞的,在新的危机中,也许我们更可秉着抗战的火炬,踏着抗战的光亮行进。退一步说,每一个有血性有良心的人,当读到本书而体会到胜利是经过如何惨烈艰苦的斗争所换来的时候,谁能不自肺腑中倾吐出一句话来:“我们要珍视胜利的成果。”今天的事实是再明白不过的,如果我们不能善保胜利的成果,则虽胜犹败,甚至于胜不如败,我们以八年长期苦战换取得来的强国地位,一旦失去,又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国运,那不是千万人的热血等于白流,千万人的头颅等于虚掷?战事结束已逾两年,对日和平条约的签订尚渺茫无期,最使人痛心的是管制日本的方策并不能尊重中国的利益。日本财阀、官僚的势力仍旧存在,竟然胆敢觊觎我台湾,要求重建军备。如若战胜国不能改变管制日本的政策,无论日本在任何旗帜下再武装起来,最先受祸的还是我国。试问我们忍受八年的苦难和牺牲,抗日英雄们肝脑涂地,暴骨露尸,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部战史的写成,作者本有如释重负的快慰。但,盱衡胜利后二年来的国际局势,与国内日益增深的忧患,这颗快慰的心情又转趋沉重。最后,唯有愿望抗日英雄们的可歌可泣的伟大作为,永远受到同胞们的顶礼膜拜,同时胜利得来不易的这一事实更给予同胞们以无限的警惕。英雄们为抗日而流血,是一篇光芒万丈的壮美诗篇,它指引着中华民族向自由、幸福、光明的彼岸前进。如果我们忽略了英雄和先烈们事迹的昭示,砍伤了胜利的果实,掩没了历史预言的豪光,那么,我们将是葬送民族光华灿烂前途的罪人了。

这本战史在草书旁午中匆促写成,绝不敢以文学上的造诣,向读者夸诩,很抱愧的是里面有许多辉煌灿烂的战绩,和感泣人天的故事,却因我秃笔的拙劣而减色,敬希全军袍泽,多多指教,俾再版时能得充实。又本书承彭河清、宣文杰二先生供给一部分名贵照片使内容增光,谨此志谢。
 

(五十八军参战官佐名册)

五十八军参加神圣抗战七年零半个月,参战官佐随抗战怒潮而流动,约计长假及因事离职者凡五六千人,此皆对国家尽忠的英勇战士,惟因名册不全,无从稽考,致无法志入,深为抱憾。作者谨向遗漏列入的无名英雄致诚挚的歉意与敬仰之忱。


(注:鲁以国先生为鲁道源之子)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11-09 14:36: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军曾经打到贵州独山 400公里危逼重庆

下一篇:老人18年收集日军侵华罪证 手写百万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